北京冬奧會碳排放量將全部實現中和
近日,北京冬奧組委在京發布了《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報告(賽前)》(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籌辦初期,根據國內外相關碳足跡方法學測算,北京冬奧會的溫室氣體基準線排放量約為163.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修訂后的基準線排放量約為130.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經過綜合測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產生的碳排放量將全部實現中和。 《報告》系統展示了北京冬奧會碳管理相關工作情況,重點介紹北京冬奧會碳中和方法學、溫室氣體排放基準線、實際籌備階段過程排放量、低碳管理工作措施成效、林業碳匯工程建設、企業贊助核證碳減排量等。 2019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提出了低碳能源、低碳場館、低碳交通、北京冬奧組委率先行動等4方面18項措施,以盡可能降低北京冬奧會所產生的碳排放。同時,提出了林業固碳、企業自主行動、碳普惠制等碳補償措施。《低碳方案》發布以來,北京冬奧組委與......閱讀全文
北京冬奧會碳排放量將全部實現中和
近日,北京冬奧組委在京發布了《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報告(賽前)》(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籌辦初期,根據國內外相關碳足跡方法學測算,北京冬奧會的溫室氣體基準線排放量約為163.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修訂后的基準線排放量約為130.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經過綜合測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
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這筆賬要怎么算?
2月20日晚,北京冬奧會正式閉幕。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北京冬奧會也是2020年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后舉辦的首個大型國際賽事。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余碧瑩教授20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根據他們的評估測算,北京冬奧會實施了30多項低碳技術和措施,相比于傳統方案共計減少
碳中和是什么
社會背景全球變暖是人類的行為造成地球氣候變化的后果。“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導致地球暖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隨著人類的活動,全球變暖也在改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越來越多的問題。2002年,南極洲一塊面積為3250平方公里的冰架脫落,并且
什么叫碳中和
碳中和的意思是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什么叫碳中和
“碳中性”其實也叫“碳中和”。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隨著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猛增,對生命系統形成威脅。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硬仗,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必須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穩中求進,推動“雙碳”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北京冬奧:科技助力碳中和
2021年12月13日,2022年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首鋼園,北京冬奧的腳步越來越近。 本屆冬奧會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綠色環保”。作為我國提出“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后的首個世界級體育盛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承諾碳排放將全部中和,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決心,體
碳中和是什么意思
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節能減排術語,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達峰則指的是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簡單地說,也就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
實現碳中和 森林作用大
??近日,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既忙碌又興奮:“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標,其中,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森林碳匯將在實現碳中和目標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張國斌說,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作為林業和草原工
碳監測助力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大背景: 2020年9月22 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要在 2030 年前達到頂點,此后便要開始下降。 “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