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體的特點
噬菌體(phage)是侵襲細菌的病毒,也是賦予宿主菌生物學性狀的遺傳物質。噬菌體必須在活菌內寄生,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其取決于噬菌體吸附器官和受體菌表面受體的分子結構和互補性。噬菌體是病毒中最為普遍和分布最廣的群體。通常在一些充滿細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動物的腸道里,都可以找到噬菌體。噬菌體(bacteriophage, phage)是感染細菌、真菌、藻類 、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本世紀初在葡萄球菌和志賀菌中首先發現。作為病毒的一種,噬菌體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個體微小;不具有完整細胞結構;只含有單一核酸。可視為一種“捕食”細菌的生物。噬菌體基因組含有許多個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體都是細菌細胞中利用細菌的核糖體、蛋白質合成時所需的各種因子、各種氨基酸和能量產生系統來實現其自身的生長和增殖。一旦離開了宿主細胞,噬菌體既不能生長,也不能復制 。噬菌體是病毒的一種,其特別之處是專以......閱讀全文
λ噬菌體的局限性λ噬菌體
實驗方法原理 本實驗以含原λ噬菌體和缺陷噬菌體λdg的雙重溶原菌gal+作為供體,經紫外線誘導后,獲取能轉導半乳糖發酵基因的高頻轉導噬菌體裂解液,然后讓這些轉導噬菌體將gal+基因轉移到受體菌gal-中去。實驗材料 供體菌 : Escherichia coli K12 F2 gal + (帶有原噬菌
Lambda噬菌體
·?????????Lambda DNA Preparation?(Stanford DNA Sequence & Technology Center)Detailed protocol for lambda DNA preparation with recipes·?????????Isolati
通過噬菌體ELISA鑒定得到的噬菌體克隆
經過3~4輪的篩選后,應該能夠富集到能與受體特異性結合的噬菌體群體。通常而言,在后幾輪的篩選中,每次獲得的噬菌體總量都會增加,但是單就這個現象并不一定能說明已經篩選到了受體特異性結合的肽段。能與靶分子非特異性結合或者能與篩選基質的噬菌體克隆也會造成這一現象。噬菌體ELISA可以說是最靈敏的鑒定所獲取
烈性噬菌體(virulent-phage)和溫和噬菌體(temperate-phage)
噬菌體(bacteriaphage or phage)是病毒的一類,結構很簡單,基本上由一個蛋白質外殼包裹著一些核酸組成的。噬菌體的多樣性來自于組成其外殼的蛋白質的種類,以及其染色體的類型和結構的不同。(一)烈性噬菌體( virulent phage)遺傳學上應用最廣泛的烈性噬菌體是大腸桿菌( E.
噬菌體的生長
Preparing Lawn Cells for M13 Cloning?(Life Technologies)Lawn cells require the F' episome for M13 infection and may be prepared??Streaking Lambda
噬菌體展示技術
1985年,Smith G P第一次將外源基因插入絲狀噬菌體f1的基因Ⅲ,使目的基因編碼的多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展示在噬菌體表面,從而創建了噬菌體展示技術。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將特定分子的基因型和表型統一在同一病毒顆粒內,即在噬菌體表面展示特定蛋白質,而在噬菌體核心DNA中則含有該蛋白的結構基因。另
噬菌體檢查
病原體是許多疾病的主要誘因,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近年來,食品、水源和環境中致病微生物已造成世界上許多流行病的爆發。因此,為了控制病原體的傳播并減少流行病的發生,檢測致病微生物的技術的成熟可行性顯得尤為重要。 培養物細菌分離和鑒定是實驗室檢測病原體的“金標準”方法。該檢測方法雖然足夠靈敏,
噬菌體抗體ELISA
實驗概要噬菌體ELISA是一種快速而便捷的方法,尤其是因為pⅧ有多拷貝會導致信號的擴增。主要試劑1. 2%MPBS2. PBS/Tween3. 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小鼠抗噬菌體單克隆抗體(mAb)(Amer Sham BiOSCiences)4. 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
λ噬菌體DNA提取
???λ噬菌體是最早使用的克隆載體,λ噬菌體的基因組是一長度約為50kb的雙鏈DNA分子,它在宿主細胞有兩種生活途徑,其一是裂解生長,環狀DNA分子在細胞內多次復制,合成大量噬菌體基因產物,裝配成噬菌體顆粒,裂解宿主菌再進行下一次感染;其二是溶源性生長,即感染細胞內λ噬菌體DNA整合到宿主菌染色體D
噬菌體抗體ELISA
噬菌體抗體ELISA 噬菌體ELISA快速而便捷,尤其是因為pⅧ有多拷貝會導致信號的擴增。不過,后續的抗體檢測總是要以其可溶性形式進行。 [器材和試劑] ● 96孔ELISA板,例如Nunc maxisorb442404(可自VWR購得) ● 2%M ● /Tw
噬菌體抗體ELISA
實驗概要噬菌體ELISA是一種快速而便捷的方法,尤其是因為pⅧ有多拷貝會導致信號的擴增。主要試劑1. 2%MPBS2. PBS/Tween3. 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小鼠抗噬菌體單克隆抗體(mAb)(Amer Sham BiOSCiences)4. 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
什么是噬菌體
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藻類 、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本世紀初在葡萄球菌和志賀菌中首先發現。作為病毒的一種,噬菌體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個體微小、不具有完整細胞結構、只含有單一核酸。可視為一種“捕食”細菌的生物。噬菌體基因組含有許多個基因,但所有已
噬菌體是什么
在微生物界,存在類似動植物界一樣的食物鏈關系。而能“捕食”細菌的生物,就是“噬菌體”。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細菌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噬菌體一旦離開了宿主細胞,既不能生長,也不能復制。噬菌體分布極廣,凡是有細菌的場所,就可能有相應噬菌體的存在。在
噬菌體的概述
噬菌體(bacteriophage, phage)是感染細菌、真菌、藻類 、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本世紀初在葡萄球菌和志賀菌中首先發現。作為病毒的一種,噬菌體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個體微小;不具有完整細胞結構;只含有單一核酸。可視為一種“捕食”
噬菌體如何培養
用大腸桿菌來培養。先制備培養大腸桿菌的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然后用噬菌體再感染大腸桿菌。噬菌體就是細菌病毒,他是嚴格的活細胞寄生生物,所以要用活細胞來培養。
噬菌體的介紹
噬菌體(bacteriophage, phage)是感染細菌、真菌、藻類 、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本世紀初在葡萄球菌和志賀菌中首先發現。作為病毒的一種,噬菌體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個體微小;不具有完整細胞結構;只含有單一核酸。可視為一種“捕食”
怎樣培養噬菌體
將指定之寄主細菌以液體培養法于適當溫度下培養,一般培養16~24小時。2. 將噬菌體原液100 μl 與寄主細菌懸浮液300 μl均勻混合,靜置15分鐘使其感染。3. 將混合液接種至含10 ml新鮮液體培養基的試管中,于適當溫度下振蕩培養約8~24小時,培養時間依噬菌體之不同而異。4. 將培養液移入
噬菌體的特點
噬菌體(phage)是侵襲細菌的病毒,也是賦予宿主菌生物學性狀的遺傳物質。噬菌體必須在活菌內寄生,有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其取決于噬菌體吸附器官和受體菌表面受體的分子結構和互補性。噬菌體是病毒中最為普遍和分布最廣的群體。通常在一些充滿細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動物的腸道里,都可以找到噬菌體。噬菌體(ba
什么是噬菌體
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藻類 、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稱為噬菌體。本世紀初在葡萄球菌和志賀菌中首先發現。作為病毒的一種,噬菌體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個體微小、不具有完整細胞結構、只含有單一核酸。可視為一種“捕食”細菌的生物。噬菌體基因組含有許多個基因,但所有已
噬菌體培養法
一. 液體培養法1. 將指定之寄主細菌以液體培養法于適當溫度下培養,一般培養16~24小時2. 將噬菌體原液100 μl 與寄主細菌懸浮液300 μl均勻混合,靜置15分鐘使其感染。3. 將混合液接至含10 ml新鮮液體培養基的試管中,于適當溫度下振蕩培養約8~24小時,培養時間依噬菌體之不同而異。
M13噬菌體與其他噬菌體相比的優點
噬菌體展示技術的應用中,M13噬菌體與其他噬菌體比有什么優點?M13噬菌體和與其密切相關的絲狀噬菌體fd和f1均為非裂解性噬菌體,它們在增殖期間均不裂解宿主菌。這就極大地簡化了每輪淘選過程之間的中間噬菌體純化步驟,只用簡單的PEG沉淀方法就足以將噬菌體與其他所有污染的細胞蛋白分開。而其他用于噬菌體展
概述λ噬菌體的整合和轉導噬菌體的形成機制
λ噬菌體的整合和轉導噬菌體的形成機制首先由A·坎貝爾所推測,以后經實驗證明。 當用λ噬菌體轉導發酵乳糖的基因時,大約10^6 被感染的細菌中出現一個轉導子。這一事實說明大約10^6 噬菌體中只有一個帶有發酵乳糖的基因,這是低頻轉導。當λ噬菌體整合到寄主細胞后,帶有發酵乳糖基因的λ噬菌體也整合到
絲狀噬菌體M13噬菌體的生物學特性
⑴是單鏈閉合環狀噬菌體只能感染雄性細菌,外形成絲狀,基因組DNA長約6.4kb,可分為10個區和507 bp基因間隔區(IS區),該區可以接受外源DNA的插入而不會影響到噬菌體的活力。這是該噬菌體能用于單鏈DNA載體的重要前提。⑵復制與增殖(圖)
λ噬菌體DNA提取方法
成功走出第一步:DNA提取 λ噬菌體是最早使用的克隆載體 ? ,λ噬菌體的基因組是一長度約為50kb的雙鏈DNA分子,它在宿主細胞有兩種生活途徑,其一是裂解生長,環狀DNA分子在細胞內多次復制,合成大量噬菌體基因產物,裝配成噬菌體顆粒,裂解宿主菌再進行下一次感染;其二是溶源性生長,即感染細胞
M13噬菌體
·?????????M13 Phage?(Michael Blaber)Very usefu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M13: its infection, replication, packing, cloning. If you are new to phag
噬菌體展示技術簡介
噬菌體展示技術是一種將外源肽或蛋白基因與噬菌體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進行融合表達的新技術。該技術實現了表型與基因型的統一。隨著噬菌體展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其優越性被越來越多的實驗室所認識,使得該技術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展,也使該技術得以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噬菌體展示技術介紹
噬菌體展示技術(phage display technology)是將多肽或蛋白質的編碼基因或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噬菌體外殼蛋白結構基因的適當位置,在閱讀框正確且不影響其他外殼蛋白正常功能的情況下,使外源多肽或蛋白與外殼蛋白融合表達,融合蛋白隨子代噬菌體的重新組裝而展示在噬菌體表面。被展示的多肽或
λ噬菌體DNA的制備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λ噬菌體DNA的制備、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實驗原理λ噬菌體是最早使用的克隆載體,λ噬菌體的基因組是一長度約為50kb的雙鏈DNA分子,它在宿主細胞有兩種生活途徑:其一是裂解生長,環狀DNA ? 分子在細胞內多次復制,合成大量噬菌體基因產物,裝配成噬菌體顆粒,裂解宿主菌再進行下一次
Lambda(噬菌體)DNA-Miniprep
David HarryInstitute of Forest GeneticsUSDA Forest ServicePacific Southwest Research StationAugust 26, 1993Background :There are many published method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這種說法有點偏頗。1、當噬菌體的DNA用32磷標記后,它吸附到大腸桿菌表面,然后把DNA注入到大腸桿菌里面,利用其中的原料復制子代的DNA。離心后,較輕的噬菌體懸浮在上清液中,大腸桿菌及一些較重的顆粒沉淀在底部,由于噬菌體中含有32磷的DNA都注入到大腸桿菌里面,所以上清液放射性很低,底部的沉淀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