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嘉崗超大型鋰礦發現歷程紀實
車停在海拔5100米的山腳處,雨已經下了一個小時。這是2021年6月26日上午,盡管已是夏季,高海拔山上的雨還是帶著十足的寒意。 “不等了,上吧!”看著打在車窗上的雨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副研究員趙俊興、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博士生何暢通從背包中掏出雨衣,決定冒雨上山。 他們走下車,抬頭看了看面前的禿山。這座山名叫“窮家崗峰”,山上沒有樹也幾乎沒有草,只有石頭。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尋找可以作為國家戰略資源的鋰礦。科研人員在鋰礦所在地考察 5100米、5380米、5480米 “看到了一個鋰輝石礦,應該很大!” 之所以要爬這座山,是因為他們此前在山腳下發現了一些與周邊巖石不同的石頭。趙俊興和何暢通判斷,那是從山上滾下來的、富含鋰資源的鋰輝石偉晶巖。 偉晶巖是一種亮白色的大顆粒晶體巖石,窮家崗一帶的鋰輝石偉晶巖因為微量元素的原因,亮白中泛著一種獨特的淡綠。對于他們來說,辨......閱讀全文
瓊嘉崗超大型鋰礦發現歷程紀實
車停在海拔5100米的山腳處,雨已經下了一個小時。這是2021年6月26日上午,盡管已是夏季,高海拔山上的雨還是帶著十足的寒意。 “不等了,上吧!”看著打在車窗上的雨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副研究員趙俊興、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博士生何暢通從背包
我國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地區發現超大型鋰礦
瓊嘉崗鋰礦地貌。受訪者供圖以科研人員為“參照物”的偉晶巖鋰礦體 鋰礦,素有“白色石油”之稱,是一種極其稀有的白色輕金屬資源。目前,我國鋰資源75%依靠進口。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鋰資源需求量急劇增加。 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獲悉,該研究所青
黑龍江發現超大型石墨礦
記者從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這個省日前在雙鴨山市發現一處超大型石墨礦。經評估,這是國內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 黑龍江省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黑龍江省雙鴨山西溝石墨普查》是該省“三年地勘專項”重點項目之一。歷經4年勘查,黑龍江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在雙鴨山市西溝探獲超大型石墨礦床。經黑龍江省自
用創新勘探科學“富礦”
葆有好奇之心,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要有創造性思辨的能力、嚴格求證的方法,不迷信學術權威,不盲從既有學說,敢于大膽質疑,認真實證,不斷試驗。”近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科考研究團隊,在喜馬拉雅瓊嘉崗地區發現了
鋰礦提鋰的工藝方法
以鋰礦石為原料提取鋰、銣、銫等有價金屬的方法主要有石灰石法、硫酸法、硫酸鹽法、氯化物法和壓煮法等。
鋰礦提鋰的方法介紹
以鋰礦石為原料提取鋰、銣、銫等有價金屬的方法主要有石灰石法、硫酸法、硫酸鹽法、氯化物法和壓煮法等。
鋰礦選礦方法介紹
鋰礦選礦方法,有手選法、浮選法、化學或化學-浮選聯合法、熱裂選法、放射性選法、粒浮選礦法等,其中前3種方法較為常用。鋰礦選礦原理最合理的方案:破碎機,球磨機,跳汰機,浮選機。
鋰礦浮選技術簡介
鋰浮選選礦技術主要是指泡沫浮選技術。鋰礦浮選工藝一般包括以下操作。1.研磨礦石是將鋰礦物從其他礦物(或脈石礦物)中分離出來的第一個研磨。2.分級和加藥調整礦漿濃度以適應浮選要求,并添加所需的浮選試劑以提高效率。3.浮選分離礦漿在浮選機內膨脹上浮,完成礦物的分離。4.脫水分離浮選后的泡沫產物和尾礦產物
鋰礦的主要類型
鋰礦類型分為鹵水型和硬巖型兩大類,其中鹵水型鋰礦包括鹽湖鹵水型鋰礦和地下鹵水型鋰礦,硬巖型鋰礦包括花崗偉晶巖型鋰礦和花崗巖型鋰礦。
冷卻速率對偉晶巖脈成礦潛力的影響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地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周金勝博士后、王強研究員、徐義剛院士及其合作者,揭示冷卻速率對偉晶巖脈成礦潛力的影響。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化學地質》。 偉晶巖常常以巖脈群的形式出現在花崗質巖體的頂部帶,被認為是花崗質巖體分異的最終產物。形成偉晶巖的
鋰礦的選礦方法介紹
鋰礦選礦方法,有手選法、浮選法、化學或化學-浮選聯合法、熱裂選法、放射性選法、粒浮選礦法等,其中前3種方法較為常用。鋰礦選礦原理最合理的方案:破碎機,球磨機,跳汰機,浮選機。
地質地球所發現UPb和ArAr年代學的證據
地質地球所發現西藏班公湖帶多龍超大型富金斑巖銅礦床的巖漿-熱液演化—U-Pb和Ar-Ar年代學的證據 西藏班公湖帶多龍富金斑巖銅礦床(圖1)是新發現的具有超大型規模的礦床(銅 400-500萬噸,0.94% Cu;金 80-100噸,0.21g/t Au),由于此礦床的發現,使該成礦帶成為
強堿性鋰礦浮選技術原理
鋰礦浮選工藝主要影響礦石性質、磨礦細度、攪拌操作、調整劑配比、水質硬度等。純凈的鋰輝石礦物,表面未受污染,易于與油酸和皂劑一起漂浮。浮選礦漿最適pH值接近中性弱堿性。鋰輝石浮選前應加入Na2CO3,以消除礦漿中熔鹽離子的影響,進行攪拌脫泥。鋰礦(鋰礦)的表面要在加入NaOH形成的強堿性鋰礦浮選技術原
新疆西昆侖地區富鋰鹽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在青藏高原西昆侖地區發現了多個超大型偉晶巖型礦床,同時,該地區山間盆地發育眾多富鋰鹽湖,典型的如苦水湖、黃草湖等,這些鹽湖鹵水鋰礦與偉晶巖型鋰礦床相毗鄰,是研究該區域富鋰鹽湖成因機制及其與偉晶巖型鋰礦床關系的理想案例。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以下簡稱“青海鹽湖所”)鹽湖地質與環
布魯氏菌的發現歷程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張熱,并與瘧疾作了鑒別。 1860年Marston對地中海弛張熱作了系統描述,且將其與傷寒相區別。 1886年英國軍醫Bruce在馬爾他島從死于“馬爾他熱”的士兵脾臟中分離出“布魯氏菌”,首次明確了地中海弛張熱的病原體。 1897年Hughes根據地中
煤中伴生“三稀”金屬元素富集成礦機理及成功提取
煤炭是我國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且未來若干年內,煤炭作為第一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在特定地質條件下,煤中可以富集“三稀”(稀有、稀散、稀土元素)金屬元素。這些寶貴的金屬資源在工業和國防等領域有著廣泛用途,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 我國對鋰、鎵和稀土等金屬的需求很大,現有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需
硬巖型鋰礦資源分布情況
硬巖型鋰礦資源約占全球已探明鋰資源的30%,分布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美國、中國,其中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硬巖型鋰礦出口國。
四川發現超大規模鋰礦-儲量逾60萬噸
記者近日從四川省地質調查院組織的專家評審會上獲悉,經過一年多努力,在位于四川省雅江縣的甲基卡外圍花崗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重點驗證區,四川地調院在海拔4300多米的地方新發現了超大規模型礦體(脈),新增稀有礦氧化鋰資源量64.31萬噸。 鋰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必不可少的綠色能源金屬,目前我國的鋰儲量只
鋰礦資源的分布及應用情況
全球鋰資源含量豐富,其中鹵水型鋰礦資源約占全球已探明鋰資源的60%,且分布十分集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這三國的鋰資源約占全球鋰資源總量的近60%。鹽湖中鋰資源儲量遠大于礦石中鋰資源儲量,目前從鹽湖中提鋰的方法比較多,主要有鹽析法、沉淀法、萃取法、煅燒浸取法、電滲析法、膜分離法以
鋰礦的分布情況及市場分析
智利、中國、阿根廷都有較多的鋰礦儲量,但它們都在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Salar de Uyuni)面前黯然失色。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匯報說烏尤尼鹽沼下的鋰儲量大得驚人,幾乎占有全世界鋰的一半。如果把鋰礦資源完全開發出來,南美窮國玻利維亞將富可匹敵中東巨頭沙特阿拉伯。中國鋰礦資源按基礎儲量計
鋰電池的鋰來源
鋰礦是鋰的主要來源之一,產于白云母型和鋰云母型花崗偉晶巖中。常與鋰云母、綠柱石、鈮鉭鐵礦、電氣石、白云母等共生,與這些脈石礦物同屬硅酸鹽礦物。鋰礦浮選廠常采用鋰礦浮選技術提純鋰礦。
可燃冰的發現歷程
可燃冰的發現 19世紀30年代初,人們開始注意到天然氣輸氣管線中形成的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因為水合物造成的天然氣輸氣管道堵塞問題給天然氣工業帶來許多麻煩。1934年,前蘇聯在西伯利亞地區被堵塞的天然氣輸氣管道里首先發現了天然氣水合物。同年,美國學者Hammerschmidt發表了水合物
異質結、鈣鈦礦、鋰礦、煤炭、風電、儲能最獨特的分析
①、第一陣營歐佩克;主宰世界能源②、第二陣營亞洲;主宰世界制造。③、第三陣營;一個世界,兩個系統、半球治理。————————————————第一卷;??????能源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它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來形容能源重要性。自從俄烏沖突以來,全球能源暴漲,特別
龍高股份:公司高嶺土礦中鋰含量很低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公司高嶺土礦的黏土是否有嘗試過黏土提鋰?此黏土礦和能夠黏土提鋰的黏土一樣嗎?龍高股份(605086.SH)3月3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高嶺土礦中鋰含量很低,達不到工業生產品位要求。
紫金礦業密集布局鋰資源-18億元收購湘源鋰礦
紫金礦業密集布局鋰資源,近18億元收購國內硬巖鋰資源項目。 6月29日晚間,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發布公告,公司擬出資約18億元收購湖南厚道礦業71.1391%股權,該公司持有湖南道縣湘源銣鋰多金屬礦(下稱湘源鋰礦)100%股權。 這是紫金礦業首次在國內收購硬巖
新疆發現超大型整裝煤田-夠全國開采20多年
日前,記者從新疆地礦局獲悉:經過兩年普查、詳查,該局的地質工作者在塔城地區發現一個超大型整裝煤田——和什托洛蓋煤田,目前預測儲量已達810億噸。按2011年中國原煤生產量計算,和什托洛蓋煤田的煤炭將夠全國開采20多年。 和什托洛蓋煤田位于克拉瑪依市北部90公里,屬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羥醛反應的發現與發展歷程
羥醛反應首先由法國人查爾斯·阿道夫·武茲和沙皇俄國人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于1872年分別獨立發現。當時的反應為乙醛在氫氧化鈉條件下進行加成反應形成帶羥基的醛化合物,羥醛即由此得名。該反應在發現后近一個世紀內一直默默無聞,缺乏應用。由于羥醛反應的產物控制方法學還未出現,交叉羥醛反應總會產
我國學者在大湖塘發現長達20Ma的鎢持續聚集事件
近幾年發現的大湖塘超大型鎢銅鉬礦床,其成巖成礦時代問題一直是礦床學家所關注的焦點,前人研究的成巖年齡跨度從151.7 Ma到130.3 Ma。不同研究者在同一實驗室獲得大湖塘礦床三批輝鉬礦的Re-Os同位素年齡分別為149.6 Ma、143.7 Ma、139.2 Ma,其不同的定年結果以及相差~
鋰的特性及發現歷史
鋰(Li)是自然界中最輕的金屬。銀白色,比重0.534,熔點180℃,沸點1347℃。鋰是由瑞典化學家貝齊里烏斯(J.J.Berzelius)的學生瑞典人阿爾費德松(J.A.Arfvedson)于1817在分析研究從攸桃島(Uto¨)采得透鋰長石時首次發現的,貝齊里烏斯把這種新金屬稱為Lithium
胸悶變異性哮喘的發現歷程
這種讓多個學科專家束手無策的“怪病”,是一種變異了的哮喘,專家們為此開始了為期10年的研究。從2004年至2011年,共發現24例以胸悶為唯一臨床表現的病例。呼吸專家將具有共同特征的特殊哮喘病癥,命名為“胸悶變異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