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釋法藥敏試驗可用于定量測試抗菌藥物對某一細菌的體外活性,分為瓊脂稀釋法和肉湯稀釋法。實驗時,抗菌藥物的濃度通常經過倍比(lg2)稀釋,能抑制待測菌肉眼可見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成為最小抑菌濃度(MIC),一個特定抗菌藥物的測試濃度范圍應該包含能夠檢測細菌的解釋性折點(敏感、中介和耐藥)的濃度,同時也應該包含質控參考菌株的MIC.......閱讀全文
稀釋法藥敏試驗可用于定量測試抗菌藥物對某一細菌的體外活性,分為瓊脂稀釋法和肉湯稀釋法。實驗時,抗菌藥物的濃度通常經過倍比(lg2)稀釋,能抑制待測菌肉眼可見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成為最小抑菌濃度(MIC),一個特定抗菌藥物的測試濃度范圍應該包含能夠檢測細菌的解釋性折點(敏感、中介和耐藥)的濃度,同時
藥物敏感實驗后,應選擇高敏藥物進行治療,也可選用兩種藥物協助使用,以減少耐藥菌株。在選擇高敏藥物時應考慮藥物的吸收途徑,因為我們藥敏實驗是藥液直接和細菌接觸,而在給禽用藥的時候,必須通過機體的吸收才能使藥物達到一定的效果,所以在給禽用藥時,高敏藥物一定要配合適宜的給藥方法,這樣才會達到好的治療效
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可去生化試劑店購買,做不同細菌的藥敏試驗可選擇不同的培養基,如做大腸桿菌的藥敏試驗可選擇普通營養瓊脂或麥糠凱培養基。做沙門氏菌可選擇血清培養基。 藥敏試紙:購買或自制(詳見實驗準備) 細菌:待做藥敏試驗的細菌 儀器:接種環、酒精燈、打孔器、牛津杯、移液器、滴頭
1、藥敏片的準備:購買或自制 (1)制備方法:取新華1號定性濾紙,用打孔機打成6毫米直徑的圓形小紙片。取圓紙片50片放入清潔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單層牛皮紙包扎。經15磅15-20分鐘高壓消毒后,放在37℃溫箱或烘箱中數天,使完全干燥。 (2)抗菌藥紙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紙片的青霉素
細菌藥敏試驗結果,敏感(S)、中介度(I)、耐藥(R)是臨床醫師治療細菌性感染、合理選用藥物、提高療效和避免濫用抗菌藥物的重要依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推薦兩種藥敏試驗方法:稀釋法(瓊脂或肉湯稀釋法)和紙片擴散法。擴散法S、I、R分界點值是根據稀釋法測得的Log 2最小抑菌濃度(
藥敏試驗結果,敏感(S)、中介度(I)、耐藥(R)是臨床醫師治療細菌性感染、合理選用藥物、提高療效和避免濫用抗菌藥物的重要依據。美國臨床標準化委員會(NCCLS)推薦兩種藥敏試驗方法:稀釋法(瓊脂或肉湯稀釋法)和紙片擴散法。擴散法S、I、R分界點值是根據稀釋法測得的Log 2最小抑菌濃度(MIC
體外抗菌藥物敏感性試驗簡稱藥敏試驗(AST),是指在體外測定藥物抑菌或殺菌能力的試驗。 根據美國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近期推薦的標準,對非苛氧菌(腸桿菌科細菌、銅綠假單胞菌、和其他非腸科桿菌、葡萄球菌屬細菌、腸球菌屬細菌)和苛氧菌(嗜血桿菌屬細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鏈球菌和其他
1、在“超凈臺”中,用經(酒精燈)火焰滅菌的接種環挑取適量細菌培養物,以劃線方式將細菌涂布到平皿培養基上。具體方式;用滅菌接種環取適量細菌分別在平皿邊緣相對四點涂菌,以每點開始劃線涂菌至平皿的1/2。然后,找到第二點劃線至平皿的1/2,依次劃線,直至細菌均勻密布于平皿。(另:可挑取待試細菌于少量
藥敏試驗結果,敏感(S)、中介度(I)、耐藥(R)是臨床醫師治療細菌性感染、合理選用藥物、提高療效和避免濫用抗菌藥物的重要依據。美國臨床標準化委員會(NCCLS)推薦兩種藥敏試驗方法:稀釋法(瓊脂或肉湯稀釋法)和紙片擴散法。擴散法S、I、R分界點值是根據稀釋法測得的Log 2最小抑菌濃度(MIC
在涂有細菌的瓊脂平板上,抗菌藥物在瓊脂內向四周擴散,其濃度呈梯度遞減,因此在紙片周圍一定距離內的細菌生長受到抑制。過夜培養后形成一個抑菌圈,抑菌圈越大,說明該菌對此藥敏感性越大,反之越小,若無抑菌圈,則說明該菌對此藥具有耐藥性。其直徑大小與藥物濃度、劃線細菌濃度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