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推測僅銀河系就存170億個“小地球”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加州美國天文學會議上,科學家公布了一個新發現,來自美國宇航局開普勒系外行星探測器最新觀測結果,大約17%的恒星系統中存在地球大小的行星世界,而且軌道半徑小于太陽系中的水星,由此推測,銀河系中存在大約1000億顆恒星,至少有170億顆恒星系統中擁有“小地球”,統計規律還顯示此類軌道上的行星公轉周期為85天左右。 銀河系中擁有數量龐大的“小地球” 開普勒探測器的觀測采用凌日法,當系外行星通過公轉恒星的盤面時,就會導致后者出現亮等上的微小變化,利用這個原理,科學家們發現了大約 2400多個系外行星的候選者,當然該方法的探測結果需要其他觀測手段進一步驗證。依據系外行星的體積等不同參數,科學家發現大約四分之一的恒星系統中擁有“超級地球”,同樣概率下就可以發現體積比海王星略小的氣態行星,只有大約百分之三的恒星系統中存在體積比海王星更大的氣態行星,而恒星系統中外側軌道存在巨型氣態行星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五。 ......閱讀全文
人類首次發現銀河系外行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3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借助微引力透鏡現象——也是現有行星探測方法中能發現距地球相對遙遠地方天體的方法,并對其進行創新,首次發現了銀河系外RX J1131-1231星系的一群行星,并確定這些行星的質量介于月球和木星之間。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將開啟新的太空探索領域。 現有的行星
科學家首次發現含碳量極高的系外行星
目前流行的行星理論認為,行星大氣層中的碳元素含量通常約為氧元素的一半。但科學家最新卻發現一顆碳元素含量極為豐富的太陽系外行星,其含量在氧元素之上。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12月8日刊登報告說,這顆去年發現的系外行星代號為WASP-12b,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美英科學家利用最新技術分析其
科學家推測僅銀河系就存170億個“小地球”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加州美國天文學會議上,科學家公布了一個新發現,來自美國宇航局開普勒系外行星探測器最新觀測結果,大約17%的恒星系統中存在地球大小的行星世界,而且軌道半徑小于太陽系中的水星,由此推測,銀河系中存在大約1000億顆恒星,至少有170億顆恒星系統中擁有“小地球”,統計規律還顯示此類軌
美2018年發射太空望遠鏡-尋找外星生命
舉世矚目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將在2018年升空 據國外媒體報道,許多科學家認為人類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我們已經發現銀河系內至少存在十億顆以上的行星有可能存在生命,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地外生命的存在。美國宇航局及其他機構的專家們在7月14日的會議上描述了未來系外行星與地外文明的調查路
地球大小巖石系外行星發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664.shtm 系外行星LTT 1445Ac的藝術圖。圖片來源:NASA美國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空間望遠鏡,測量出LTT 1445Ac這顆系外行星的直徑僅為地球
科學家描繪低質量系外行星大氣逃逸新圖象
5月9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員郭建恒完成的最新研究在《自然—天文》發表。這項研究揭示了影響低質量系外行星劇烈大氣逃逸過程——“流體大氣逃逸”的不同驅動機制,并提出了一種新的更準確地分類方法。研究示意圖。云南天文臺供圖?對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研究是天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圍繞著恒星公轉的行星的大氣層可
首次發現系外行星化學反應
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如今提供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系外行星信息,從而使后者成為除太陽系八大行星外,科學家最了解的天體。在這顆名為WASP-39b的行星大氣中,有一種有趣的化學反應,形成了斑塊狀的云,并為這顆行星的形成提供了線索。相關觀測結果以5篇論文的形式于11月22日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系外行星大氣中首次發現鐵
《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確認在系外行星KELT-9b的大氣中探測到鐵和鈦。 KELT-9b屬于超高溫類木行星,這類行星是恒星和氣態巨行星之間的過渡天體,天文學家此前曾預測KELT-9b的大氣無云。雖然鐵是豐度最高的過渡金屬元素,但由于耐火性較好,天文學家從未在系外行星大氣中直接探測到鐵。不過
最新銀河系多維地圖發布
天文學家關于銀河系的主要參考指南剛剛得到重大更新。正在追蹤近20億顆恒星的“蓋亞任務”發布了一幅大幅改進的銀河系多維地圖,其中包括數千萬顆恒星和許多顆小行星的三維運動,探測到的恒星“地震”和可能的太陽系外行星。 6月13日,蓋亞團隊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這一地圖,以及大約50篇科學論文,
Nature:中國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地球2.0”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4月12日的報道中指出,繼將機器人送上月球、讓機器人降落火星并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之后,中國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太陽系。4月,中國科學家將公布首個系外行星探測任務的詳細計劃。 按照計劃,這項名為“地球2.0”的任務將于2026年啟動,旨在調查銀河系內太陽系外的行星,目的是找到第
《自然》:中國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地球2.0”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4月12日的報道中指出,繼將機器人送上月球、讓機器人降落火星并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之后,中國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太陽系。4月,中國科學家將公布首個系外行星探測任務的詳細計劃。 按照計劃,這項名為“地球2.0”的任務將于2026年啟動,旨在調查銀河系
《自然》:中國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地球2.0”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4月12日的報道中指出,繼將機器人送上月球、讓機器人降落火星并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之后,中國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太陽系。4月,中國科學家將公布首個系外行星探測任務的詳細計劃。? ? 按照計劃,這項名為“地球2.0”的任務將于2026年啟動,旨在調查銀河系內太陽系外的行星,目的是找
新模型顯示地球在宇宙中真的很孤獨
瑞典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設計出一個已知宇宙的計算機模型,來評估系外行星的數量及其存在生命的可能。結果發現,目前眾多系外行星中沒有一顆與地球相似,地球或許比人們此前認為的更為獨特。 這篇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的論文,已經先期公布在了預印本網站arXiv上。論文中,該團隊介
科學家發現一比地球小的太陽系外行星
美國航天局7月18日宣布,天文學家利用該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一顆大小只有地球三分之二的太陽系外行星。 這顆行星名為UCF-1.01,距地球約33光年,表面溫度非常高,可能是與太陽系距離最近的小于地球的系外行星。相關研究報告將于近期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領導這項研究
科學家在太陽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大量的水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的新數據發現,距離地球700光年外一顆行星的大氣中含有大量水蒸氣。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顆行星編號為WASP-39b,是一顆熾熱的氣態行星,質量與土星相似,半徑約為土星的1.5倍。新分析發現,該行星大氣含水量是土星的3倍。此前研究曾發現該行星
國內首次探測到系外行星熱輻射
11月2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分別在Ks和H波段觀測了熱“木行星”WASP-43b,并估算了該行星的亮溫度,約為1850k(開爾文),非常熱。據悉,這是國內首次探測到太陽系外行星熱輻射。 當前,太陽系外行星的研究重心已從最初的樣本積累慢慢轉變到對行星的天體物理性質的研
新儀器首次直接發現最輕系外行星
智利雙子座南方望遠鏡發現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科學家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約2000顆太陽系外行星,但其中只有10顆系外行星能夠直接被觀測到,這是因為與其環繞的明亮母星相比,這些行星未免太過昏暗。如今,一個設計用來直接成像的儀器找到了自己的第一顆新的系外行星——一顆位于波江星座的100光年之外的
新儀器首次直接發現最輕系外行星
對研究行星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智利雙子座南方望遠鏡發現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科學家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約2000顆太陽系外行星,但其中只有10顆系外行星能夠直接被觀測到,這是因為與其環繞的明亮母星相比,這些行星未免太過昏暗。如今,一個設計用來直接成像的儀器找到了自己的第一顆新的系外行星——一顆
離地球最近系外行星可能宜居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根據模擬得出結論稱,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上可能擁有廣闊的海洋,這增加了其支持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比鄰星b的母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離太陽僅4.2光年。自比鄰星b于2016
太陽系“后院”一系外行星可能無大氣層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觀測結果顯示,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特拉普派-1b”可能沒有大氣層。 “特拉普派-1”是一顆表面溫度極低的紅矮星,距離地球約39光年,所處區域相當于太陽系的“后院”。2017年,天文學家在這一紅矮星周圍發現7顆類地行星,“特拉普
“水世界”在宇宙中或許很常見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近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研究認為,“水世界”在整個宇宙中或許很常見,這意味著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比我們認為的更大,并將對科學家在宇宙中其他地方找到生命產生重大影響。 哈佛大學曾離(音譯)博士領導的團隊,通過分析已知質量的鄰近系外行星發現,這些系外行星的質量可用大量水來解釋,
一太陽系外行星大氣中有水
一個國際天文小組發表最新研究報告說,環繞太陽系外恒星HR8799運行的一顆行星大氣中含有水。新發現盡管并不表明這顆行星宜居,卻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外行星的形成過程。 美國、加拿大天文學家借助夏威夷凱克天文臺的望遠鏡,使用新的觀測方法和數據分析處理技術對這顆行星進行了迄今最細致的觀測
無大氣層類地系外行星“現形”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顆繞M型紅矮星運行的無大氣層類地行星GJ 1252b,無大氣層意味著生命不太可能在其上生存。鑒于M型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恒星類型,這一發現有望縮小科學家開展外星生命搜索的范圍。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天體物理雜志快報》。 為確定GJ 12
系外行星海洋里或有大量電解質
系外行星有水,就一定代表著具有宜居性嗎?顯然并不是。那么決定這些“海洋世界”宜居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1日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模型研究認為,在富含水的系外行星上,海洋里或含有大量電解質,包括氯化鈉等鹽類物質。研究提出,電解質可能是從此類行星的巖石核心中輸出,或關系到這些“海洋
海王星大小的新系外行星現身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借助開普勒探測器K2任務,發現了一顆海王星大小的新系外行星K2-263b,其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4.8倍。新發現有助天文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的歷史,以及地球與其他系外行星“表兄弟”之間的不同之處等。 據悉,K2-263b圍繞一顆質量僅為0.86倍太陽質量的恒星
系外行星大氣首現稀有元素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06.shtm
無大氣層類地系外行星“現形”
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顆繞M型紅矮星運行的無大氣層類地行星GJ 1252b,無大氣層意味著生命不太可能在其上生存。鑒于M型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恒星類型,這一發現有望縮小科學家開展外星生命搜索的范圍。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天體物理雜志快報》。 為確定GJ 1252b沒有大氣層,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天文
銀河系五大奇觀漫游指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261.shtm ??? 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描繪了一場令人振奮的銀河系最壯麗景觀之旅:從一個“網紅”黑洞到一條暗物質河流;從人類宜居的系外行星到一場盛大的宇宙煙花
科學家發現已知最年輕系外行星歷史僅數百萬年
這張藝術想象圖描繪了已知最年輕的系外行星—— 繪架座β星b 北京時間6月13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最新一項研究稱,雖然它們不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嬰兒照”,但最新紅外圖像卻證實已知太陽系外最年輕的行星確實存在,而且,這些系外行星可以快速成長。 研究人員表示,繪架座β星
太陽系外已發現5000多個“新世界”
我們太陽系外奇妙的“新世界”數量達到了5000個。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系外行星檔案館迎來65個新成員,人類已發現的系外行星總數隨之突破5000顆大關。 “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NASA系外行星檔案館科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