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紅兵院士卸任武漢大學副校長
近日,武漢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近期更新后顯示,舒紅兵已不再擔任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 舒紅兵,男,漢族,1967年1月出生重慶市榮昌縣,無黨派人士,細胞生物學家、免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院長、教授,曾任武漢大學副校長。 舒紅兵于1987年畢業于蘭州大學;1990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埃默里大學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舒紅兵主要從事免疫相關的細胞信號轉導研究。......閱讀全文
舒紅兵院士卸任武漢大學副校長
近日,武漢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近期更新后顯示,舒紅兵已不再擔任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 舒紅兵,男,漢族,1967年1月出生重慶市榮昌縣,無黨派人士,細胞生物學家、免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院長、教授,曾任武漢大學副校長。 舒紅兵于1987年畢業于蘭
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發表Nature-Immunology新文章
武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iRhom2通過介導接頭蛋白STING轉運和穩定性,對抗DNA病毒天然免疫起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7月18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g-Bing Sh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舒
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J-Immunol發表免疫新成果
武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MSX1通過促進TBK1相關復合物組裝調控了RLR介導的先天抗病毒信號。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5月18日的《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g-Bing Sh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舒紅兵主要從事免疫相
武漢大學舒紅兵院士權威期刊發表免疫新成果
來自武漢大學、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證實,LSm14A通過以一種細胞特異性方式調控MITA水平,在抗病毒免疫反應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6月15日的《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g-Bing Shu
舒紅兵出任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
據“中國光谷”微信公號消息,5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院長舒紅兵到任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致力于推動研究院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 這是自今年2月以來,舒紅兵不再擔任武漢大學副校長后的最新公開任職。 據了解,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是由武漢大學牽頭,整合在漢高校、院所生物領
武漢大學舒紅兵教授Cell子刊發表抗病毒免疫反應新機制
來自武漢大學生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uman Cytomegalovirus Tegument Protein UL82 Inhibits STING-Mediated Signaling to Evade Antiviral Immunity”的文章,發現人
舒紅兵受聘為蘭州大學萃英講席教授
據蘭州大學網站消息,1月8日上午,蘭州大學動物醫學與生物安全學院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舉行萃英講席教授聘任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受聘為蘭州大學萃英講席教授。 舒紅兵主要從事免疫相關的細胞信號轉導研究,是我國著名的免疫學家和細胞生物學家。資料顯示,舒紅兵,男,漢族,1967年1月出生,
還有新活兒!武漢大學舒紅兵團隊再取進展
與單一治療相比,PD-1阻斷和IL-2聯合治療可顯著提高抗腫瘤療效。聯合治療的協同作用的潛在機制仍然是謎。 2023年11月6日,武漢大學舒紅兵及李姝共同通訊在Cell Research(IF=44)在線發表題為“PD-1 signaling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重返母校!舒紅兵院士,履新蘭大!
1月8日上午,蘭州大學動物醫學與生物安全學院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舉行萃英講席教授聘任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受聘為蘭州大學萃英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所長鄭海學及相關班子成員出席聘任儀式。儀式由學校人力資源部部長沈正虎主持。嚴純華向舒紅兵
舒紅兵:書寫抗病毒免疫新傳奇
在人類抗病毒研究的歷史上,充滿了諸多傳奇;今天,人類迎來了抗病毒免疫研究的新時代,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舒紅兵和他的同道們正在這個領域書寫新的篇章。 2011年12月,44歲的舒紅兵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全國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最年輕的院士。一個來自重慶榮昌縣偏僻鄉村的山里娃,勇于進入生
武大舒紅兵院士Immunity發表新成果
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循環GMP-AMP合成酶(cGAS)對胞內DNA的檢測,可激活銜接蛋白STING,并觸發一種抗病毒反應。然而,目前仍然不確定,是什么機制決定著cGAS-STING通路的激活和失活動力學,從而確保了有效但卻可控的先天抗病毒免疫反應。 9月13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舒紅兵院士帶
舒紅兵:武大最年輕的新晉院士
儒雅、健談、隨和是舒紅兵在師生們眼中的形象。他來自山鄉、留美歸國后是武大當年重點引進的青年高科技人才,今年44歲的舒紅兵是武漢大學今年新增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舒紅兵 舒紅兵現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1987年畢業于蘭州大學生物學系,1990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
武大舒紅兵院士J-Immunol發表免疫新成果
來自武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TRIM38通過兩個循序且不同的機制負向調控了TLR3/4介導的天然免疫和炎癥反應。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11月的《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g-Bing Sh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舒紅兵主
武大舒紅兵院士J-Immunol發表免疫新成果
來自武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TRIM38通過兩個循序且不同的機制負向調控了TLR3/4介導的天然免疫和炎癥反應。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11月的《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g-Bing Sh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舒紅兵主
武大舒紅兵院士Cell子刊發表最新免疫成果
來自武漢大學、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內質網(ER)相關蛋白ZDHHC1是DNA病毒觸發的、MITA/STING依賴性先天免疫信號的正調控因子。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10月8日的《Cell Host & Microbe 》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g-Bi
武大舒紅兵院士JBC免疫學研究新成果
12月10日,武漢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生物化學雜志》(JBC)在線發表了免疫學新成果,證實雙特異性磷酸酶14(DUSP14)通過使蛋白激酶TAK1去磷酸化負向調控了TNF和IL-1誘導的NF-κB激活。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教授。其主要從事免疫相關的細胞信號
舒紅兵、陳洪淵Nature談如何做個好導師
2015年Nature杰出導師獎對外揭曉、施一公、曹雪濤、鄧興旺、舒紅兵和陳洪淵 5位科學家榮獲了這一獎項。12月16日,Nature網站發表了一篇題為“Stewards of China's future”(中國未來的管理者)的文章,聚焦了這5位中國杰出的導師。 在過去,中國大多數的實驗室確
舒紅兵院士、鄭海學博士發表免疫研究新成果
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武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口蹄疫病毒結構蛋白VP3降解JAK1抑制了IFN-γ 信號傳導通路。這一研究成果發布在2月25日的《Cell cycle》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g-Bing Shu)教授,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
STTT-|-武漢大學舒紅兵團隊首發現白細胞介素新調控機制
白細胞介素 3 (IL-3) 是一種造血生長因子,是膿毒癥等炎癥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IL-3 與 IL-3 受體 α (IL-3Rα) 結合,然后與 IL-3Rβ 結合以啟動信號傳導。?IL-3 觸發的生理和病理效應如何在受體水平上受到調節尚不清楚。2022年1月24日,武漢大學舒紅兵及李姝共同通訊
舒紅兵:科研界待遇亂象嚴重-機構挖人惡性競爭
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在小組發言中表示,提高科學工作者待遇是件好事,但是要注意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一些高校博士后的待遇比國際平均水平高出一倍,這樣的現象并不正常。此外,舒紅兵還表示,科學工作者的“跳槽”實際成本很高,200萬,300萬,甚至500萬,科研機構之間挖人的惡性競
武大舒紅兵院士權威期刊發表免疫學新成果
來自武漢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Parafibromin是IFN-γ觸發信號通路中的一個組成元件,其促進了JAK1/2介導的STAT1酪氨酸磷酸化。相關成果公布在7月31日的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雜志上。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舒紅兵(Hong-Bing Sh
南京醫科大學沈紅兵再發NatureGenetics新文章
近日來自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廣州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采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再次篩查了與肺癌相關的易感位點。相關論文“Association analyses identify multiple new lung ca
《免疫》:我國在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為了解抗病毒天然免疫的精細調控機制提供新線索 近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舒紅兵教授領導的研究組在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成果于3月12日發表在免疫學領域權威刊物、《細胞》(Cell)雜志子刊《免疫》(Immunity)。這是繼2008年9月該研究組
武漢大學原校長李曉紅任教育部副部長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9日綜合報道 據人民網北京11月8日消息:全國政協在京召開第五十八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重視特殊教育”建言獻策。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在座談會上講了意見。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介紹了有關情況。 據悉,這是李曉紅首次以教育部副部長身份亮相,他此
Western-blot中蛋白表達差異量檢測?數字成像VS-X光膠片
在檢測Western blot中蛋白表達差異量時,數字成像和X光膠片哪種效果最好?哪種方法得出的圖像才是我們最想要的?針對此問題,最近,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舒紅兵院士實驗室特意用“化學發光成像儀”和“膠片”做了一次嚴謹的對比。 通過這次PK,我們發現: 1、化學發光成像儀具有靈敏度高、
武大牽頭艾滋病基因治療研究-探索艾滋病功能性治愈
??????? 5月1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艾滋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基于自體造血干/祖細胞遺傳改造的艾滋病基因治療”在武漢大學啟動。牽頭開展艾滋病基因治療研究,艾滋病人有望獲治愈。 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春白、處長吳月朗,湖北省衛生計生委科教處處長林俊杰,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國家重點
武漢大學最新PNAS文章
來自武漢大學生科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E3 ligase WWP2 negatively regulates TLR3-mediat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 by targeting TRIF for ubiquitinatio
武漢大學最新回應:不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10.shtm 又到了賞花的季節 每年春天 武漢大學的櫻花都備受關注 而就在3月5日 武漢大學官方賬號發布消息稱: 發現部分社交平臺有不實消息
2011年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武漢有4人當選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9日揭曉。51名科學家從314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新當選為中科院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總數達到727名。 在9日舉行的中科院2011年當選院士證書頒發儀式上,新當選院士們現場簽署了承諾書,對履行院士職責、嚴格自律做出公開鄭重承諾。這在中科院學部歷史上是第一
五位中國科學家獲《自然》杰出導師獎
12月8日,包括清華大學施一公在內的五位中國科學家獲得了2015年《自然》杰出導師獎。該獎每年會選定一個國家或地區進行頒發,旨在強調導師啟發年輕科學家的重要性。今年《自然》將目光聚焦中國。 《自然》按地域在中國南北方各設立一個終身成就獎和事業中期獎。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與北京大學現代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