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各種類型癥狀嚴重的尿崩癥患者,都應該及時糾正高鈉血癥, 正確補充水分,恢復正常血漿滲透壓。教育患者必要時應該調節藥量,避免一些潛在危險的發生。 1. 維持水代謝平衡 幸運的是,多數DI患者的口渴中樞的功能是完整的,可以監測患者對水的需要。而個別患者若口渴中樞受累,就應該密切監測水的攝入和排出之間的平衡以及抗利尿激素治療之間的關系。 2.水 飲水是DI患者治療的主要方法。足夠的飲水可以糾正和預防DI導致的許多水代謝的紊亂。 其他的藥物治療目的是保證必要適當的水的攝入,防止夜尿和影響夜間睡眠。對兒童減少夜尿保證睡眠還能夠減少對生長發育的影響。......閱讀全文
1. 中樞性尿崩癥 中樞性尿崩癥 任何累及下丘腦-神經垂體的病變都可能導致的ADH合成和釋放減少,造成尿液濃縮障礙,表現為多飲、多尿、大量低滲尿,血漿ADH水平降低,應用外源性ADH有效。引起中樞性尿崩癥的因素有多種,如腫瘤、創傷、炎性病變、腦血管病變等。有明確病因者稱為繼發性尿崩癥。部分患者
臨床上根據可靠的病史和癥狀,結合實驗室檢查的證實,基本的篩選項目包括測定血電解質、血糖、尿比重、血清和尿滲透壓如,尿比重
對各種類型癥狀嚴重的尿崩癥患者,都應該及時糾正高鈉血癥, 正確補充水分,恢復正常血漿滲透壓。教育患者必要時應該調節藥量,避免一些潛在危險的發生。 1. 維持水代謝平衡 幸運的是,多數DI患者的口渴中樞的功能是完整的,可以監測患者對水的需要。而個別患者若口渴中樞受累,就應該密切監測水的攝入和排出
中樞性尿崩癥可見于任何年齡,通常在兒童期或成年早期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見。一般起病日期明確。大多數病人均有多飲、煩渴、多尿。夜尿顯著增多。一般尿量常大于4L/d,最多有達到18L/d者。尿比重比較固定,呈持續低比重尿,尿比重小于1.006,部分性尿崩癥在嚴重脫水時可以達到1.010。口渴常很嚴重。
利用影像學檢查對進一步確定中樞性尿崩癥患者下丘腦-垂體部位有無占位性病變具有重要價值。垂體磁共振可作為鑒別中樞性尿崩癥、腎性尿崩癥和原發性多飲的有用手段。視野及眼底檢查,頭顱影像學檢查及相應激素測定等對明確顱內病變有重要價值。
1. 尿比重 尿比重常低于1.005,尿滲透壓降低,常低于血漿滲透壓。血鈉增高,嚴重時血鈉可高達160mmol/L。 垂體性尿崩癥:血漿為正常高限或增高,尿滲透壓為低滲,腎性尿崩癥:血滲透壓正常,尿滲透壓為低滲 精神性多飲:血和尿滲透壓均為低滲。 2. 禁水加壓試驗 比較禁水前后與使用
丘腦出血是血壓性腦出血">高血壓性腦出血常見的類型之一,因為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病因及危險因素,丘腦出血也不例外;其約占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13%左右。與此同時,第三腦室及中腦導水管的積血壓迫丘腦及中腦組織結構,如視上核、室旁核等,可進一步加重患者的意識障礙;更有甚者出現深度昏迷和嚴重的腦內臟綜合
垂體轉移腫瘤(PM)指惡性腫瘤轉移至垂體區域,如垂體前葉、垂體后葉、垂體硬膜、蛛網膜、鞍膈等。PM發病率較低,在腦轉移腫瘤中占0.14%~28.1%,由于目前對本病認識不足,漏診率仍較高。本組分析了本院2010年至2011年期間以中樞性尿崩癥(CDI)就診的PM共3例,明確PM臨床表現、影像學特點、
有機磷農藥與乙醇混合中毒與尿崩癥合并高滲綜合征病例思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文明程度提高,經口有機磷農藥中毒(AOPP)發病率逐年下降,但該病在基層醫院仍可見到。病例雖經過多年,因為本例比較特殊,至今回憶起來仿佛還在眼前。病例回顧周某某,男,34歲,飲白酒(約半斤)2小時,因與家人慪氣怒服***50ml
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淋巴細胞性垂體炎致中樞性尿崩癥病例分析淋巴細胞性垂體炎(lymphocytichypophysifis,LH)是一種少見的自身免疫性內分泌疾病,以垂體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臨床可以多飲、多尿為首發和主要癥狀,當合并糖尿病時極易被漏診。以下報告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LH致中樞性尿崩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