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髓樣癌的臨床表現: 1. 單側或雙側甲狀腺腫塊:SMTC多表現為單發甲狀腺腫瘤;遺傳性MTC多表現雙側甲狀腺多中心腫瘤; 2. 呼吸不暢、吞咽困難:為腫塊大,壓迫氣管、食管所致; 3. 頸側區腫塊:為腫大的區域轉移淋巴結,常見的轉移部位有頸中央組及外側淋巴結,臨床醫師可觸及腫塊的MTC患者,淋巴結轉移率在75%以上; 4. 聲音嘶啞:為腫瘤侵犯喉返神經所致; 5. 手足抽搐,為降鈣素引起血鈣降低所致; 6. 面部潮紅、心悸、腹瀉、消瘦等類癌綜合征:在肝臟廣泛轉移病人中易見,為腫瘤細胞分泌的各種肽類及肽類激素所致; 7. 肝、肺、骨轉移:腫瘤侵犯血管,發生遠處轉移,高達15%患者有遠隔部位轉移,為MTC病人主要死因。......閱讀全文
甲狀腺髓樣癌的臨床表現: 1. 單側或雙側甲狀腺腫塊:SMTC多表現為單發甲狀腺腫瘤;遺傳性MTC多表現雙側甲狀腺多中心腫瘤; 2. 呼吸不暢、吞咽困難:為腫塊大,壓迫氣管、食管所致; 3. 頸側區腫塊:為腫大的區域轉移淋巴結,常見的轉移部位有頸中央組及外側淋巴結,臨床醫師可觸及腫塊的MT
1. MTC起源于甲狀腺C細胞(屬于神經內分泌細胞),有很強生物學活性,合成多種生物學物質,包括降鈣素(CT)、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組織胺、癌胚抗原和血管活性肽; 2. “C細胞增生”(CCH)表現為甲狀腺實質中的多灶性C細胞簇; 3. CCH是MTC先期過程,患者可先發生CCH,
鑒別診斷 MTC診斷時需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 甲狀腺惡性腫瘤:如甲狀腺未分化癌、濾泡性甲狀腺癌、淋巴瘤及乳頭狀癌; 2. 非癌性甲狀腺腫瘤:如甲狀腺腺瘤。 輔助檢查 如果需要對上述疾病進行鑒別,您需要接受如病理、生物化學及各種影像學檢查,常用方法如下: ◆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
甲狀腺髓樣癌發病主要原因是RET原癌基因突變。當出現單側或雙側甲狀腺腫塊、呼吸不暢、吞咽困難、聲音嘶啞、手足抽搐、類癌綜合征等癥狀應警惕甲狀腺髓樣癌的發生。女性,且年齡在30~60歲之間、有甲狀腺甲狀旁腺及腎上腺腫瘤家族史的人群是甲狀腺髓樣癌易患人群,應注意防范。 甲狀腺髓樣癌實際上并非甲狀腺
根據是否具有遺傳性,MTC可分為散發性和遺傳性兩大類: 1.散發性MTC:臨床上最多見,約占MTC的75 -80%,多為中老年,女性稍多; 2.遺傳性MTC:臨床上較少見,約占MTC的20 -25%,發病年齡較散發性MTC提前10-20年左右,男女發病率無差異,一個家族中可以同時或先后有多人
女性,57歲,主因“甲狀腺癌術后3個月”入院。患者3個月前體檢時發現甲狀腺腫物,于外院就診,B超顯示:甲狀腺右葉腫物,伴頸淋巴結腫大。全身麻醉下行甲狀腺探查術,術中發現2個甲狀腺右葉腫物,位于甲狀腺中下部,大小分別為2.4 cm×2.4 cm×1.4 cm及0.5 cm×0.5 cm×0.5 cm,
發病原因 1. MTC發病主要原因是RET原癌基因突變; 2. 約95%遺傳性MTC和70%散發性MTC是由位于10q11.2原癌基因RET突變所致。 發病機制 1. 主要發病機制為RET原癌基因突變后,導致甲狀腺C細胞內外區蛋白構象的改變,進而誘導細胞增生過度而發生癌變; 2. RE
患者女性,27歲,因左側頸前腫物1個半月于2014年6月2日來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患者于1個月前體檢發現左側頸部腫物,余無不適?入院查體:氣管居中,左側頸部可觸及大小4.5cm×2.5cm包塊,質中,表面光滑,邊界清楚,可隨吞咽上下移動;左側頸部可觸及多枚淋巴結腫大,右側甲狀腺未觸及腫物和
法國制藥公司益普生(ipsen)口服靶向抗癌藥Cometriq(cabozantinib)近日在英國監管方面傳來喜訊。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已發布治療指南,推薦Cometrip用于英國國家服務系統(NHS),用于不可切除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甲狀腺髓樣癌(MTC)患者的治療。 甲
患者,女,39歲。因痛經8年,進行性加重于2014年11月21日入院,腹部B超檢查示子宮腺肌瘤可能,雙側附件未見明顯異常;左腎占位,大小約3.3cm×2.7cm。遂轉入泌尿外科診治。患者無尿頻、尿急、尿痛,無肉眼血尿。查體無明顯陽性體征。?CT平掃+增強檢查:左腎上極實質內類圓形等密度影,邊界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