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脾破裂的診斷依據:①外傷病史;②臨床有內出血的表現;③腹腔診斷性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等。 脾包膜下裂傷伴包膜下血腫的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腹腔穿刺陰性,診斷一時難以確定。對診斷確有困難,傷情允許的患者,采用超聲檢查、CT、核素掃描、或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等幫助明確診斷。 脾破裂常合并有其他臟器損傷,如肝、腎、胰、胃、腸等,在診斷和處理時切勿遺漏。......閱讀全文
創傷性脾破裂的診斷依據:①外傷病史;②臨床有內出血的表現;③腹腔診斷性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等。 脾包膜下裂傷伴包膜下血腫的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腹腔穿刺陰性,診斷一時難以確定。對診斷確有困難,傷情允許的患者,采用超聲檢查、CT、核素掃描、或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等幫助明確診斷。 脾破裂常合并有其他
肝破裂:在各種腹部損傷中占15%~20%,右肝破裂較左肝多見,肝破裂的致傷因素,病理類型,臨床表現都與脾破裂極為相似。肝、脾破裂的主要表現為腹腔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脾破裂時血性腹膜炎所致的腹膜刺激征多不明顯。但肝破裂后可能有膽汁進入腹腔,因此,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常較脾破裂者更為明顯。肝破裂后,血液
? 一、脾破裂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 (一)適用對象。 ??? 第一診斷為脾破裂(ICD-10:D73.5/S36.0) ??? 行脾破裂修補、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術(ICD-9-CM-3:41.43/41.5/41.95)。 ??? (二)診斷依據。 ???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普
1.B型超聲檢查 這是一種常用的無創檢查,能顯示破碎的脾臟,較大的脾包膜下血腫及腹腔內積血。 2.CT檢查 能清楚地顯示脾臟的形態,對診斷脾臟實質裂傷或包膜下血腫的準確性很高。同時可發現腹腔內多臟器傷。 3.核素掃描 可采用99m锝膠態硫掃描或γ照相等技術診斷脾損傷,方法安全,因掃描所
脾臟是一個血供豐富而質脆的實質性器官,被與其包膜相連的諸韌帶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護。外傷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內出血。脾是腹部內臟中最容易受損傷的器官,發生率幾乎占各種腹部損傷的20%~40%,已有病理改變(門脈高壓癥、血吸蟲病、瘧疾、淋巴瘤等)的脾臟更容易損傷破裂。脾破
脾破裂的臨床表現以內出血及血液對腹膜引起的刺激為主,病情與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密切相關。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的很快就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傷情危急;出血量少而慢者癥狀輕微,除左上腹輕度疼痛外,無其他明顯體征,不易診斷。隨時間的推移,出血量越來越多,出現休克前期表現,繼而發生休克。血液對腹膜的刺激出現腹痛,
脾破裂的處理原則以手術為主,但應根據損傷的程度和當時的條件,盡可能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全部或部分地保留脾臟;如果脾臟損傷累及脾蒂,保脾手術成功的機會極小。下列手術方式可根據損傷的具體情況選用: 1.脾修補術 適用于脾包膜裂傷或線形脾實質裂傷。輕微的損傷可用粘合劑止血,效果不滿意者采用修補術。
脾動脈瘤(splenicarteryaneurysm,SAA)是常見的內臟動脈瘤,其發生率約0.01%~2.00%[1],有研究表明,男∶女的發生率約1∶4[2]。據統計,脾動脈瘤自發性破裂在妊娠晚期明顯增加[3-4],亦有數例報道發生在妊娠早期。其導致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極高,分別為75%和95%
患者,女,57歲,159 cm,45kg,ASAⅠ級,因“咳嗽1月余”入院。術前診斷為“左下肺占位性病變”,擬在全麻下行“單孔胸腔鏡左下肺切除術”。既往體健。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血常規:RBC3.35×1012/L,Hb109g/L,Hct32.2%。胸部CT示:左下肺葉腫瘤性病變伴左下肺葉轉移可
患者,女,28歲,因“停經37+6周,見紅伴下腹痛1d”以“足月待產”收住入院。既往體健。查體:T36.5℃,HR60次/分,RR20次/分,BP130/78mmHg,可捫及規律宮縮每4~5分鐘一次,每次約15s。初步診斷:孕3產0孕37+6周待產LOA。?入院約5h后,患者宮口開75px,且規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