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休克的臨床表現
1.休克早期 在原發癥狀體征為主的情況下出現輕度興奮征象,如意識尚清,但煩躁焦慮,精神緊張,面色、皮膚蒼白,口唇甲床輕度發紺,心率加快,呼吸頻率增加,出冷汗,脈搏細速,血壓可驟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脈壓縮小,尿量減少。 2.休克中期 患者煩躁,意識不清,呼吸表淺,四肢溫度下降,心音低鈍,脈細數而弱,血壓進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測不到,脈壓小于20mmHg,皮膚濕冷發花,尿少或無尿。 3.休克晚期 表現為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1)DIC表現 頑固性低血壓,皮膚發紺或廣泛出血,甲床微循環淤血,血管活性藥物療效不佳,常與器官衰竭并存。 (2)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現 吸氧難以糾正的進行性呼吸困難,進行性低氧血癥,呼吸促,發紺,肺水腫和肺順應性降低等表現。 (3)急性心功能衰竭表現 呼吸急促,發紺,心率加快,心音低鈍,可有奔馬律、心律不齊。如出現心律緩慢,面色灰暗,肢端發涼,也屬心功能衰竭征象,中心......閱讀全文
簡述肛瘺的臨床表現
1.流膿 周期性發作,時有時無,膿液較少。 2.腫痛 一般不疼,當膿液積存于管腔內引流不暢時,局部脹痛,當膿液流出后疼痛馬上減輕。 3.腫塊 大部分患者可在肛緣觸及索條狀硬塊,按壓輕度疼痛。 4.瘙癢 膿液經常刺激瘺口周圍皮膚,致肛門皮膚瘙癢或濕疹。 5.全身癥狀 (1)一般無
簡述乳突炎的臨床表現
1.乳突部皮膚腫脹、潮紅,有明顯壓痛。 2.外耳道骨部后上壁紅腫、塌陷;鼓膜穿孔較小,穿孔處有膿液搏動,膿量較多;有時膿液穿破乳突外壁,在骨膜下形成膿腫。 3.乳突X線拍片顯示早期可見鼓竇及乳突氣房陰影混濁,呈云霧狀。 4.白細胞計數增多,多形核細胞增加。
簡述腎癌的臨床表現
近些年來,大多數腎癌患者是由于健康查體時發現的無癥狀腎癌,這些患者占腎癌患者總數的50%~60%以上。有癥狀的腎癌患者中最常見的癥狀是腰痛和血尿,少數患者是以腹部腫塊來院就診。10%~40%的患者出現副瘤綜合征,表現為高血壓、貧血、體重減輕、惡病質、發熱、紅細胞增多癥、肝功能異常、高鈣血癥、高血
簡述胃癌的臨床表現
早期胃癌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少數人有惡心、嘔吐或是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癥狀,難以引起足夠的重視。隨著腫瘤的生長,影響胃功能時才出現較為明顯的癥狀,但均缺乏特異性。 疼痛與體重減輕是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患者常有較為明確的上消化道癥狀,如上腹不適、進食后飽脹,隨著病情進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
簡述便血的臨床表現
1.鮮血便 多為急性(即時)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觀類似外傷出血,顏色鮮紅或紫紅、暗紅,時間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塊。常于以下疾病: (1)痔瘡 各期內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為糞便附有鮮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無大便出血。 (2)
簡述腹水的臨床表現
除有腹腔積液外,常有原發病的癥狀和體征。 1.由心臟疾病引起的腹腔積液查體時可見有發紺、周圍水腫、頸靜脈怒張、心臟擴大、心前區震顫、肝脾大、心律失常、心瓣膜雜音等體征。 2.肝臟疾病常有面色晦暗或萎黃無光澤,皮膚鞏膜黃染、面部、頸部或胸部可有蜘蛛痣或有肝掌、腹壁靜脈曲張、肝脾大等體征。 3
簡述室顫的臨床表現
臨床癥狀包括意識喪失、抽搐、呼吸停頓甚至死亡。聽診心音消失、脈搏觸不到、血壓亦無法測到。伴隨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的原發性心室顫動,愈后較佳,復發率與猝死率均很低。相反,不伴隨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的心室顫動,一年內復發率高達20%-30%。?
簡述貧血的臨床表現
貧血的病因,血液攜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血容量下降的程度,發生貧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環、呼吸等系統的代償和耐受能力均會影響貧血的臨床表現。最早出現的癥狀有頭暈、乏力、困倦;而最常見、最突出的體征是面色蒼白。癥狀的輕重取決于貧血的速度、貧血的程度和機體的代償能力。 1、神經系統 頭昏、耳鳴、頭痛、失
簡述牙周病的臨床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是牙齦炎癥、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齒松動、移位、咀嚼無力,嚴重者牙齒可自行脫落或者導致牙齒的拔除。 1.可有疼痛,溢膿,口臭等并發癥狀。 2.局部的并發癥:牙周膿腫,牙齒松動等等。全身影響一般較小。有學者認為可能與某些風濕性疾病有一定關聯。 3.慢性炎
簡述ATIN的臨床表現
藥物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可發生于各種年齡,但NSAID引起的過敏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主要發生在老年人(64.6歲±2.1歲)。 過敏性過敏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發病前接觸藥物的時間長短不一,一般15天左右,由NSAID引起的過敏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常發生在數月之后。 ATIN起病的臨床癥狀常為發熱
簡述咯血的臨床表現
咯血伴有發熱,多見于肺結核、肺炎、肺膿腫、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支氣管癌等。 咯血伴胸痛,常見于大葉性肺炎、肺栓塞、肺結核、支氣管癌等。 咯血伴嗆咳,可見于支氣管癌、支原體肺炎等。 咯血伴皮膚黏膜出血,可見于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
簡述暈厥的臨床表現
患者突然感到頭昏、恍惚、視物模糊或兩眼發黑、四肢無力,這就是暈厥先兆;隨之意識喪失,摔倒在地,數秒鐘至數分鐘內即恢復如常,起立行走,有的患者半小時以內可有全身乏力感。許多情況下,患者較快軟倒而不是摔倒,沒有意識喪失,或是反復發生有了經驗,及時蹲下,則癥狀很快消失。暈厥時心率減慢或增快,血壓下降,
簡述高脂血癥的臨床表現
高脂血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脂質在真皮內沉積所引起的黃色瘤和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硬化。盡管高脂血癥可引起黃色瘤,但其發生率并不很高;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又是一種緩慢漸進的過程。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多數患者并無明顯癥狀和異常體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進行血液生化檢驗時才發現有血漿脂蛋白水
簡述丘疹的臨床表現
丘疹表現為高出皮膚的實質性損害。其直徑一般小于0.5cm,較大的稱為斑塊。 丘疹的形狀各不相同,頂部可以是尖的、圓的、扁平的,或中央有凹陷的;基地部可以是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等。丘疹的顏色也可以是紅色、紫色、黃色或白色等。有的表面可能還會有鱗屑。丘疹的數目可以是單個,也可以有很多,有的伴有瘙
休克治療的進展
(一)低容-出血性休克的常規療法是迅速恢復血容量,但在出血未控制之前這樣搶救可能會增加出血,使預后更差。Bickell等對598例軀干穿透傷的低血壓患者進行立即輸液和延遲到患者進手術室后再補液的對照研究,結果延遲補液患者的死亡率降低(30%比38%)、住院時間短、臟器功能失常少(23%比30%)
休克的治療介紹
休克是臨床上常見的緊急情況,應該抓緊時間進行救治,在休克早期進行有效的干預,控制引起休克的原發病因,遏止病情發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 1.一般緊急治療 通常取平臥位,必要時采取頭和軀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靜脈回流,同時保證腦灌注壓力;保持呼吸道通暢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前驅期1~4天,表現為發熱、畏寒、肌痛、疲乏、關節痛、頭痛、咽痛、嘔吐、腹瀉等。 1.皮膚黏膜表現 充血性紅疹,皮疹呈彌漫性,無癢感,壓之退色。嚴重者出現皰疹、膿皰疹或瘀點。眼結膜、口咽及陰道黏膜可見充血,楊梅舌見于半數病例。恢復期軀干及四肢可有糠秕樣脫屑和手套樣脫皮,不結痂。 2.低血壓
簡述Paget病的臨床表現
1.乳房Paget病 多數起源于乳腺導管細胞,偶見原發于乳頭皮膚頂泌汗腺。多見于女性,平均發病年齡55歲,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好發于單側乳頭和乳暈部,并以其為中心逐漸擴大,皮損初發為外觀濕疹樣、界限清楚的紅色斑片,稍隆起,表面有滲出、糜爛、結痂、鱗屑,有不同程度癢感。病程緩慢,無自愈傾向。后期
簡述阿米巴感染的臨床表現
普通型起病一般緩慢,有腹部不適,大便稀薄,有時腹瀉,每日數次,有時亦可便秘。腹瀉時大便略有膿血痢疾樣。如病變發展,痢疾樣大便可增至每日10~15次或以上,伴有里急后重,腹痛加劇和腹脹。回盲腸、橫結腸,尤其是直腸部可有壓痛,有時象潰瘍病或闌尾炎。全身癥狀一般較輕微,同細菌性痢疾迥然不同。糞檢可有少
簡述依那普利中毒的臨床表現
1.不良反應 頭痛、眩暈、乏力、惡心、腹瀉、皮膚潮紅、肌肉痙攣;干咳、咽部發干、咽癢。 2.中毒表現 (1)首劑可發生嚴重的低血壓、血鉀增高,致心律失常等。 (2)肝腎功能損害。 (3)發生面部、四肢、唇、舌、聲門和或喉血管神經樣水腫,若伴喉水腫可致窒息死亡。
簡述輸尿管狹窄的臨床表現
1.患側腰痛,有時可觸及積水的腎臟。 2.并發感染時有畏寒、發熱或膿尿。 3.雙側輸尿管狹窄可出現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癥表現。
簡述漏斗胸的臨床表現
嬰兒期漏斗胸壓迫癥狀較輕者常未被注意。有些雖有吸氣性喘鳴和胸骨吸入性凹陷,但常未檢查出呼吸道阻塞的原因。患兒常體形瘦弱,不好動,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活動能力受到限制。用力呼氣量和最大通氣量明顯減少。活動時出現心慌、氣短和呼吸困難。體征除胸廓畸形外,常有輕度駝背、腹部凸出等特殊體型。 胸骨體(特
簡述盆腔膿腫的臨床表現
1.急性附件炎表現 膿腫形成后多有高熱,體溫可達39℃左右。心率加快和下腹部疼痛、急性腹痛占89%,慢性疼痛占19%,同時伴陰道分泌物增多,子宮異常出血。盆腔檢查有明顯下腹部壓痛和宮頸舉痛,子宮和雙附件區亦觸痛劇烈,由于觸痛拒按,雙合診多不滿意。有時子宮一側可捫及明顯包塊或子宮直腸隔上端捫及包
簡述縱隔腫瘤的臨床表現
縱隔腫瘤是否出現癥狀及嚴重程度與腫塊的良惡性、部位、大小、有無繼發感染、腫塊有無特殊內分泌功能及有無系統性疾病有關。大多數患者無任何癥狀,僅于體檢時發現。縱隔腫瘤引起的局部癥狀多由直接侵犯或者壓迫相鄰結構引起:累及氣管或支氣管時可以出現呼吸困難、阻塞性肺炎、肺不張、咯血等癥狀;累及食管可以出現吞
簡述纖維腺瘤的臨床表現
1.腫塊 大多在無意中發現乳房有腫塊,2/3的腫塊大小在1~3厘米,個別有達10厘米以上者,最大可達24厘米。好發于乳腺外上象限,大多為單發性,少數為多發,腫塊增大緩慢,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表面光滑,具韌性,活動良好,與表皮和胸肌無粘連。 2.疼痛 大多為無痛性腫塊,僅14%有輕度疼
簡述慢性胃病的臨床表現
慢性胃病大多無明顯癥狀。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包括上腹飽脹不適,特別是在餐后、無規律上腹隱痛、噯氣、泛酸、嘔吐等。A型胃炎可出現明顯厭食和體重減輕,可伴有貧血。在有典型惡性貧血時,可出現舌萎縮和周圍神經病變如四肢特別是兩足感覺異常。
簡述小兒腸炎的臨床表現
1.輕型 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道癥狀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3~10次/日),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多于數日內痊愈,大便常規可見少量白細胞。 2.重度 急性起病,或由輕度腹瀉轉變而來。常有較為嚴重的胃腸道癥狀,尚可伴有較為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可
簡述小兒氣胸的臨床表現
氣胸的癥狀與起病急緩、胸腔內氣量多少、原先肺部病變范圍大小、氣胸的類型等有關。 一般而言氣胸大多是突然發生,癥狀較兇險,氣胸癥狀及體征依胸腔內氣量大小及是否張力性而異。多在原有疾病基礎上突然惡化,出現呼吸加快及窘迫,因缺氧小兒表情惶恐不安。嬰幼兒氣胸發病多較急重,大都在肺炎病程中突然出現呼吸困
簡述兒童咳喘的臨床表現
1.兒童咳喘持續或反復發作≥1個月,常在夜間及清晨出現發作性咳喘,運動后加劇。 2.臨床無感染征象(如發熱等),或長期服用抗生素(消炎藥)無效。 3.用支氣管擴張劑(氨茶堿等)可使咳喘癥狀緩解。 4.有個人過敏史(嬰兒濕疹、蕁麻疹、對某些食物過敏)及家族過敏史(父母及親戚有過敏性鼻炎等)。
簡述腓腸肌壓痛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2~20天,一般7~12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別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響其臨床表現。Edward和Domm將鉤體病分為第一期(即敗血癥期)、第二期(即免疫反應期)。國內曹氏將本病的發展過程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這種分期對指導臨床實踐、特別是早期診治,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