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水將于10月進京三道防線保證水質
4月14日,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調水中心水環境監測室的工作人員在大寧水庫檢測水溫、電導率和酸堿度。 南水北調水將于10月進京,為確保水質安全,北京市制定了詳細的方案,并設立入京、入城、入廠三道防線,拒絕問題江水進入百姓家。 第一道防線位于房山拒馬河渠首北部的惠南莊泵站,是江水進京的入口;第二道防線位于永定河以西的大寧調壓池,江水由此進入市區;第三道防線是團城湖調節池,江水自此進入水廠。......閱讀全文
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水質決定工程成敗
記者今天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獲悉,《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的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前的總體治理目標基本實現。南水北調辦副主任于幼軍表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渠總長達1277公里,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而調水水質決定著工程的成敗。“我
五問“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咋保障?
“南水”抵達后質量會不會發生變化?黃水現象怎么解決?這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受水區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 目前,無論是水源區和受水區,都在采取嚴格措施加強水質保護,不計一切代價確保調水水質安全。 國家劃定丹江口水庫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區新建污水處理廠174座、每天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2
南水北調工程水質調查:水源地水質可直接飲用
8月8日,胡家嶺水質監測站負責人介紹水質監測情況8月10日,十堰城區“報社溝”,工人們正在進行清淤工作 距離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不足百天,為保證受水地用水安全,水源區目前水質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水護水,水源保護面臨什么難題?近日,記者隨中國記協媒體采訪團來到湖北十堰,實地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
人工濕地-南水北調水質“凈化器”
??????? 植物下埋藏帶孔管道,污水通過管道進入濕地,經過光合作用、根部吸收等方式處理,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東線治污,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的一道生態難題。有專家斷言,這是“世界第一難”。 僅在山東省,50多條河流沿岸有4000多家排污企業,每天排出54萬噸工業廢水、14
發改委回應南水北調污染嚴重:水質總體達標
針對有媒體報道南水北調工程水污染嚴重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司長高俊才14日回應說,目前南水北調工程中東兩線的水質問題總體達到了預期規劃和設計目標。 在發展改革委就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高俊才說,南水北調工程最初規劃設計以城鎮供水為主,兼顧農業和生態用水。從南水北
江蘇將確保南水北調沿線水質穩定達標
11月6日至7日,江蘇南水北調東線水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會在徐州召開。副省長許津榮出席并講話。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明年6月將全面建成通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水質穩定達標。現場會上,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徐州南水北調治污工程和水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并聽取了經驗介紹;省環保廳通報了
南水北調辦:水質有保證可以放心用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張野 今日,新京報歷時近3個月的系列策劃報道《南水北調十城記》,正式畫上句號。10月秋汛結束后,南水北調中線將送水進京,新的故事將開啟。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長達1277公里,途經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 7月7日起,新京報推出
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水質面臨被污染威脅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毛如柏8月26日表示,從檢查情況來看,南水北調工程的調水水質正面臨著被污染的威脅,這必須引起我們足夠警惕。?毛如柏8月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于跟蹤檢查淮河、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況的報告時介紹上述情況。?他說,徐州市三分之一的污水經奎河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排入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將至-河南斷面水質令人放心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將至,丹江口水庫及各支流水質明顯改善。據了解,2014年1月~9月,河南省丹江口水庫及上游12個水質斷面中,包括渠首陶岔斷面在內的10個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丁河封灣和楊河兩個斷面達標率為88.9%。 河南省始終堅持“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
南水北調干線水質2013年達III類
日前,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監察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六部委聯合頒布《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治污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辦法》,規定到2013年底前南水北調輸水干線全線達到III類水質標準。江蘇、山東省政府是實施東線治污工作的責任主體,對本轄區內
專家稱南水北調水質污染問題正在治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草案)》。草案重點明確了南水北調工程水量調度、水質保障、用水管理和工程保護的要求,用法律手段保障調度合理、水質合格、用水節約、設施安全,確保清水北上、造福沿線億萬群眾。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
“北京市南水北調三道防線”保水質
昨天,北京市南水北調水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在惠南莊泵站進口閘檢測水質? ? ? ?駛離北拒馬河暗渠渠首,沿巡線路向北兩公里,一座綠樹掩映的園區進入我們的視線。這里便是惠南莊泵站,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上的唯一一座大型加壓泵站。 江水跋涉1000多公里至此,單靠水自流,達不到規劃中每秒50立方米
陜西投188億元確保南水北調水質
在今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陜西省省長婁勤儉說,為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陜西省在漢江、丹江水源地累計關閉污染企業241家,治理小流域348條,有效控制了環境污染和水土流失。陜西去年還開始實施耗資188億元的漢江綜合整治工程。 陜西省陜南三個市28個縣處于水源地,丹
南水北調東線水質達標-將制定突發污染處置措施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透露,2013年將正式通水的東線工程水質目前已全部達標,將盡快制定突發污染事故處置措施,保障用水安全。 今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將通水,中線工程也將進入收尾階段,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鄂竟平表示,今年要全力保證水質合格。
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運行安全穩定-水質穩定達標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工程自2013年建成以來,歷經試通水、試運行、正常運行,圓滿完成3個年度調水任務。截至今年5月22日,調入山東境內水量約11億立方米,泵站運行約5.3萬臺時。”這是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數據。 山東省南水北調局局長王安德說:“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建水質監測站
??? 24日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陶岔渠首水質自動監測站已建成,目前正在調試階段,投入使用后,可全天候自動監控丹江水水質,為南水北調水質保障又添一重監控關口。 ????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長距離調水,水質是關鍵,工程通水一
江蘇省副省長:確保南水北調沿線水質穩定達標
11月6日至7日,江蘇南水北調東線水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會在徐州召開。副省長許津榮出席并講話。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明年6月將全面建成通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水質穩定達標。現場會上,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徐州南水北調治污工程和水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并聽取了經驗介紹
南水北調水將于10月進京-三道防線保證水質
4月14日,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調水中心水環境監測室的工作人員在大寧水庫檢測水溫、電導率和酸堿度。 南水北調水將于10月進京,為確保水質安全,北京市制定了詳細的方案,并設立入京、入城、入廠三道防線,拒絕問題江水進入百姓家。 第一道防線位于房山拒馬河渠首北部的惠南莊泵站,是江水進京的入
南水北調中線源頭水質列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
記者8日從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實施考核辦法的通知》。 根據這份考核辦法,河南、湖北和陜西三省人民政府是《丹江口庫區
北京建立水質監測預警體系-保南水北調清水進京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計劃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為防范水源地及輸水過程水質污染,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正建立全方位水質監測預警體系,采用自動監測、實驗室監測、應急移動監測相結合方式,嚴格監控來水水質,確保“清水”進京。 據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水環境監測室工程師袁博宇介紹,除國家在水源地和中線總干渠進行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46個檢測斷面水質不合格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環保部今天召開發布會通報南水北調工程東中線專向執法檢查情況。 環境監察局副局長汪冬青介紹,目前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已經是試通水,而涉及到今天供水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也會將在明年的汛期之后開始試通水,可以確定的是水質能否達標是調水工程成敗的關鍵。為此環保部此次是安排了
北京建立水質監測預警體系保南水北調清水進京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計劃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為防范水源地及輸水過程水質污染,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正建立全方位水質監測預警體系,采用自動監測、實驗室監測、應急移動監測相結合方式,嚴格監控來水水質,確保“清水”進京。 據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水環境監測室工程師袁博宇介紹,除國家在水源地和中線總干渠進行水
濟寧新城擅建濕地高爾夫-或影響南水北調水質
無論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還是當今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位于魯西南的山東濟寧市一直與水有著深厚淵源。 “南接微山湖,北靠老城區,京杭大運河、哺河雙河環抱,古運河穿境而過……”在山東濟寧市北湖省級旅游度假區(下稱北湖新區)建設“生態新城”的資料中
北京建南水北調中線水質信息共享平臺防范污染水進京
隨著秋季南水北調水進京,北京市將啟用水質信息共享平臺,匯總南水北調中線全線水質數據,上游任何一地的水質污染,都可及時獲知并采取應對措施。 北京市水務局供水處處長胡波介紹說,南水進京后,水質監測的頻率將增加。為保證水質穩定,北京市正在建設南水北調中線水質信息共享平臺。該平臺整合中線沿途各地的水
攻克“世界第一難”南水北調東線干線水質全達標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取得重大進展,最新監測顯示,輸水干線沿線排污口全部關閉,36個控制斷面水質首次全部達到Ⅲ類水標準,為保證今年三季度通水奠定了基礎。為保證輸水干線水質長久穩定達標,今年將實行分區防控、應急管理新機制,治保并重提升水質。今年東線治污補充
北京環保局:正制定“南水北調”進京水質監測方案
北京市環保局19日通報稱,北京的地方環保標準發布數量多,涵蓋范圍廣,已居全國各省市前列,目前,北京基本形成國內最嚴格地方環保標準體系。此外,“南水北調”進京的水質監測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之中。 北京環保標準全國最多 機動車排放控制國際領先 2013年,在持續的環保壓力下,北京市密集發布多項地方環
南水北調天津段劃水源保護區范圍保障調水水質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趙永平)記者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獲悉,日前天津市率先劃定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一、二級水源保護區范圍,明確規定水源保護區內的禁止行為,為保障調水水質,建設生態工程奠定了基礎。 根據日前批準的方案,天津干線一級水源保護區范圍為輸水暗渠兩側外延50米,在此區域內禁止新建、擴
南水北調丹江口當前水質達標并不意味長期達標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今年汛后通水,屆時95億立方米的清澈的漢江之水將通過1274公里的干線渠道滾滾北上,滋潤干枯的華北大地,為京津等21座沿線城市提供安全水源。目前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水質總體良好,陶岔取水口繼續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準。但在張基堯看來,丹江口水源保護的關鍵是處理好水源地保護與庫區經濟社
南水北調中線主要入庫河流水質達標率為97.4%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已進入倒計時,其水質備受各界關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16日對外公布的考核結果顯示,作為中線源頭的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水質達到II類要求,主要入庫河流水質達標率為97.4%。 我國水環境質量標準分為五類,其中,II類水屬于優良水質,可在經過常規凈化處理后進入水廠作為飲用水
南水北調治污環保取得成效-輸水干線水質持續改善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記者近日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獲悉,按照“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把治污和環保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目前輸水干線水質得到持續改善。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按照工程規劃,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