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日從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實施考核辦法的通知》。 根據這份考核辦法,河南、湖北和陜西三省人民政府是《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實施的責任主體,對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負總責。中線水源區各級地方政府對本轄區內的規劃項目實施和水質負總責。 據了解,考核工作采用百分制。考核內容包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措施以及國務院南水北調辦與省級人民政府簽訂的《規劃》實施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的各項內容,共分為水質、水污染防治項目進展、水土保持項目進展和保障措施落實四類,分值分別為50分、15分、15分、20分。 考核辦法強調,河南、湖北和陜西三省人民政府在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自查的基礎上,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國家發展改......閱讀全文
“這里的水可以直接飲用的,還有些甜。”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村民張從貴指向眼前湍急的水流告訴記者說,這就是被稱之為京津冀等地區送水的“水龍頭”——渠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由此開閘引水。隨后,記者登上大壩,看到南側水流噴涌而出,順渠北上。橋下的這汪清水將穿越南陽后沿途經平頂山、
今年秋季汛后,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水將經過1276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成為北京千家萬戶的生活飲用水。 隨著正式通水時間臨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再獲關注。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丹江口水庫總氮超標、部分入庫水質難達標、治污工程緩慢,給中線水質埋下隱患;也有一種擔心,認為北方水質偏堿性,北方的自來水管網
南水北調工程,成敗在水質。中線工程通水4年來,中線工程的水質究竟如何?中線工程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護水質?5月28日至6月5日,大河網記者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采訪團深入中線工程一線,探尋渠首、河南、河北等地通水4年來,南水北調人為護好這一渠清水背后的故事。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為了保證進京南水安全
24日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陶岔渠首水質自動監測站已建成,目前正在調試階段,投入使用后,可全天候自動監控丹江水水質,為南水北調水質保障又添一重監控關口。 南水北調中線建
隨著秋季南水北調水進京,北京市將啟用水質信息共享平臺,匯總南水北調中線全線水質數據,上游任何一地的水質污染,都可及時獲知并采取應對措施。 北京市水務局供水處處長胡波介紹說,南水進京后,水質監測的頻率將增加。為保證水質穩定,北京市正在建設南水北調中線水質信息共享平臺。該平臺整合中線沿途各地的水
8月8日,胡家嶺水質監測站負責人介紹水質監測情況8月10日,十堰城區“報社溝”,工人們正在進行清淤工作 距離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不足百天,為保證受水地用水安全,水源區目前水質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水護水,水源保護面臨什么難題?近日,記者隨中國記協媒體采訪團來到湖北十堰,實地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
攤開中國地形圖,你可以看到,西高東低的“三級階梯”狀地形,孕育了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而如今,人類的力量讓江河“握手”,縱橫聯合,形成了一張巨大的水網。 南水北調,這項為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戰略性工程,也是世界上覆蓋區域最廣、調水量最大、工程實施難度最高的調水工程之一。東、中線一期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本月12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從丹江口水庫引水,經河南、河北,自流到北京、天津。總干渠采用明渠,全長1400多公里,其中河南713公里,河北段596公里。 千里調水,水質是關鍵。這對沿線的河北、河南兩省而言,是責任,更是壓力。那么,如何保障
核心閱讀 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全面通水4周年。工程啟動以來,南水成為北方40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受益人口超1億。通過實施生態補水,南水更是讓北方多地河湖干涸、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等問題得到了緩解。 自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今,南水北調東、中線已全面通水4周年
隨著2013年通水時間的逼近,南水北調東線的治污進入加速期。 自2002年開工以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就陷入治污之困,資金投入節節攀升。據估計,到2013年前,用于治污的資金將達238.4億元。而截至去年底,已經投入的治污資金高達150多億元。 近日,環保部、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重點流域水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已進入倒計時,其水質備受各界關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16日對外公布的考核結果顯示,作為中線源頭的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水質達到II類要求,主要入庫河流水質達標率為97.4%。 我國水環境質量標準分為五類,其中,II類水屬于優良水質,可在經過常規凈化處理后進入水廠作為飲用水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將至,丹江口水庫及各支流水質明顯改善。據了解,2014年1月~9月,河南省丹江口水庫及上游12個水質斷面中,包括渠首陶岔斷面在內的10個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丁河封灣和楊河兩個斷面達標率為88.9%。 河南省始終堅持“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
無論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還是當今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位于魯西南的山東濟寧市一直與水有著深厚淵源。 “南接微山湖,北靠老城區,京杭大運河、哺河雙河環抱,古運河穿境而過……”在山東濟寧市北湖省級旅游度假區(下稱北湖新區)建設“生態新城”的資料中
11月6日、7日,省政府在徐州召開現場會,吹響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攻堅決戰的“集結號”。 國務院要求,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要在2013年6月底前全面建成通水。江蘇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地區,能否如期、穩定調出合格清水,直接關系這一國家戰略的成敗。 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明確提出要在今
在湖北省十堰市大川村,25歲的舒彬正在自家的農家樂里忙碌不停。他的農家樂在當地十分紅火,旺季每月顧客能達三四千人。餐館院子外,一條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這條當地百二河流域的支流,最終將匯入20公里以外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 餐館院子里,放置著一套占地不到兩平方米的新型污水處理設
在湖北省十堰市大川村,25歲的舒彬正在自家的農家樂里忙碌不停。他的農家樂在當地十分紅火,旺季每月顧客能達三四千人。餐館院子外,一條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這條當地百二河流域的支流,最終將匯入20公里以外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 餐館院子里,放置著一套占地不到兩平方米的新型污水處理設
南水北調工程石家莊至北京段已經建成。記者了解到,石家莊新華區杜北鄉的生活污水,常年被排入南水北調總干渠的雨水導流渠。雨水導流渠實質上成了一條污水溝,距離南水北調明渠渠岸不到10米。由于沒有任何防滲漏設施,沿途污水都在自然滲流,已形成了長達5公里的巨大滲坑。 污水溝距南水北
市衛生計生委昨天公布,南水北調水源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南水”水質全部符合國家106項生活飲用水標準,合格率為100%。另外,本市對接納“南水”的居民生活區增加了市政末梢水的檢測頻率,由每月一次增加到每月兩次。 目前,本市每日接納“南水”70萬立方米,每年將有超過10億立方米的“南水”進入北京
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正式通水。可以說,穩定的水源、可靠的供水、安全的水質是北京可持續發展必要支撐條件中最薄弱的一環。通水前北京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又如何保證水質安全的?記者日前采訪了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 進京前:加快水污染防治 “南水北調工程成敗在水質,為保障飲水安
從市水務局供水處獲悉,今年10月底南水進京后,初期將按照江水與本地水源1:4的配水比例供水,以降低全市自來水生產設施和管網對南水的“不適應”,計劃2015年配水比例調整到1:1。 南水入京將設三個水質監測點 南水進京后,北京自來水將面臨水源差異、水廠工藝及管網適應性等三個風險。市水務局會同市
重慶玉灘湖碧波蕩漾,水環境污染治理成效明顯。 截至目前,31省份曬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水污染防治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內容。 2014年,各地水污染治理成績如何?未來,如何遏制水資源緊張、水環境惡化的趨勢并讓治水進入新常態? 治理小有成果,措施各具特色 2014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
11月6日至7日,江蘇南水北調東線水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會在徐州召開。副省長許津榮出席并講話。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明年6月將全面建成通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水質穩定達標。現場會上,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徐州南水北調治污工程和水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并聽取了經驗介紹
11月6日至7日,江蘇南水北調東線水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會在徐州召開。副省長許津榮出席并講話。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明年6月將全面建成通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實現水質穩定達標。現場會上,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徐州南水北調治污工程和水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并聽取了經驗介紹;省環保廳通報了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計劃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為防范水源地及輸水過程水質污染,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正建立全方位水質監測預警體系,采用自動監測、實驗室監測、應急移動監測相結合方式,嚴格監控來水水質,確保“清水”進京。 據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水環境監測室工程師袁博宇介紹,除國家在水源地和中線總干渠進行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計劃于今年汛后正式通水。為防范水源地及輸水過程水質污染,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正建立全方位水質監測預警體系,采用自動監測、實驗室監測、應急移動監測相結合方式,嚴格監控來水水質,確保“清水”進京。 據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水環境監測室工程師袁博宇介紹,除國家在水源地和中線總干渠進行水
北京市環保局19日通報稱,北京的地方環保標準發布數量多,涵蓋范圍廣,已居全國各省市前列,目前,北京基本形成國內最嚴格地方環保標準體系。此外,“南水北調”進京的水質監測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之中。 北京環保標準全國最多 機動車排放控制國際領先 2013年,在持續的環保壓力下,北京市密集發布多項地方環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明 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正式通水。就水量、水質、水價等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水文水資源學家、中國科學院水問題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劉昌明。 水量夠不夠 劉昌明院士坦率地說,南水北調中線可調水量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為丹江口水庫漢江上游
“南水”抵達后質量會不會發生變化?黃水現象怎么解決?這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受水區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 目前,無論是水源區和受水區,都在采取嚴格措施加強水質保護,不計一切代價確保調水水質安全。 國家劃定丹江口水庫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區新建污水處理廠174座、每天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2
2017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屆博覽會將于2018年11月5-10日在上海舉辦,博覽會是中國開放市場、促進貿易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各國展示國家發展成就,探討全球經貿議題的國際合作平臺。丹納赫集團作為全球科學和技
環境保護部污染減排核查組近日對山東省2014年上半年污染減排工作部署、減排政策措施落實和重點減排項目進展情況進行核查,對濱州、德州兩市的重點減排企業進行了現場核查。 截至目前,山東省全年計劃實施的5478個減排項目已建成3041個,17個城市SO2、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改善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