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首個科學成果發布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與國內外多家單位合作,利用天問一號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獲得了首個科學成果,研究討論了基于該載荷在地火轉移軌道中觀測到的一個太陽高能粒子事件。7月26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并被美國天文學會(AAS)選為亮點工作(Caught in a Solar Storm on the Way to Mars)進行了專題報道。 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是我國首個用于研究行星際和近火星空間輻射環境的載荷,由近代物理所和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聯合研制,于2020年7月搭載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探測任務。 2020年11月29日,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在地火轉移軌道距太陽1.39天文單位(au)處,觀測到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的首個大型徑向分布的太陽高能粒子事件。事件發生時,天問一號與地球近......閱讀全文
天問一號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首個科學成果發布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與國內外多家單位合作,利用天問一號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獲得了首個科學成果,研究討論了基于該載荷在地火轉移軌道中觀測到的一個太陽高能粒子事件。7月26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并被
天問一號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首個科學成果發布
近日,天問一號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獲得了首個科學成果,研究討論了基于該載荷在地火轉移軌道中觀測到的一個太陽高能粒子事件。相關結果于7月26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并被美國天文學會(AAS)選為亮點工作,并進行了專題報
天問一號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首個成果發布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有效載荷之一——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Mars Ion and Neutral Particle Analyzer, MINPA)首個科學研究成果發布。該成果對MINPA的首批科學數據進行了校準和比對分析,確認了儀器功能與性能符合設計預期,
無明顯來源,能量異常高:“天照”粒子有多神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942.shtm ???超高能宇宙射線的藝術渲染圖,該圖闡明的是極高能的現象。圖片來源:大阪都立大學、京都大學科技日報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一個高能粒子從太空墜落到地球表面,目前
揭秘問天實驗艙問天路上的航天科技
7月24日,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個實驗艙——問天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托舉升空。25日凌晨,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組合體成功在軌交會對接。此次飛行任務中,有哪些航天科技為問天實驗艙的問天之路保駕護航?問天實驗艙為何能“四季如春”?航天器在軌時,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在太陽照
“夢天”“問天”,“合”而不同!
2022年10月31日,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11月1日凌晨,夢天實驗艙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夢天”正式入列。作為空間站組合體的兩個實驗艙,“夢天”與“問天”都有哪些不同?“解碼夢天”第四期,帶你從各種角度認認這對“孿生兄弟”!01外形不同 要想從外形上快速辨別兩個
為國問天-筑夢長空
航天事業的意義不止于科學技術本身。一個民族探索宇宙的雄心,幾代中國人提振信心的努力,無數青年人揮灑的智慧與熱情,匯聚于此。 五四青年節前夕,當記者撥通幾位青年航天科學家的電話,他們已整裝出發,行進在去往酒泉的路上。 又是一次代表人類探索宇宙知識邊界的非凡之旅! 話語專業度高,時間緊,記者發
三問“天問一號”:落在哪?怎樣落?如何探?
? ??歷經7個月的全速前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于今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并在近日傳回高清火星影像圖。下一步,天問一號何時著陸火星?落在哪?怎樣落?后續會開展哪些科研探測?記者日前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一探究竟。落在哪? 在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歷史上,火星總是給人無限期
“問天”計劃本月發射,“夢天”正樣熱試驗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58.shtm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電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2日消息,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任務穩步推進,其中,問天實驗艙計劃本月發射,夢天實驗艙已完成正樣熱試驗。 據悉,前不久,
“萬里穿針”,“夢天”比“問天”難在哪兒
11月1日凌晨,萬眾矚目之下,在距地面數百公里處,夢天實驗艙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上演“萬里穿針”,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10余小時,我國空間站建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夢天實驗艙與三個月前發射的問天實驗艙個頭差不多,但是交會對接過程卻是難上加難。”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空間站實驗艙主任設計師宋
“哈工大造”助力問天實驗艙
中新網哈爾濱7月25日電 (劉培香 記者 史軼夫)24日,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入軌后順利完成狀態設置,于25日3時13分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這是中國兩個20噸級航天器首次在軌實現交會對接,也是空間站有航天員在軌駐留期間首次進行空間交會對接。在此次任務中,哈爾濱
探析問天實驗艙成功的秘訣!
7月24日下午,隨著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沖上云霄,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個實驗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發射的最重航天器——約23噸的問天實驗艙發射升空。問天實驗艙艙體總長17.9米,直徑4.2米,比天和核心艙更“強”更“壯”;還擁有三個“獨門神器”:航天員專用的出艙區——氣閘艙;操作更靈巧、精細的小機械
能量突破標準模型-是新粒子還是假信號?
發現“新粒子”好比發現新大陸,出乎尋常又令人興奮。因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粒子物理學家們精心繪制了一張擁有61個成員的“粒子譜”,目前實驗中發現的所有粒子都能在這張譜上找到對應的身份。 比如,W玻色子、Z玻色子、膠子、頂夸克以及魅夸克還沒有被發現之前,理論物理學家們已根據“粒子譜”預測到它們的存
問天艙實驗進展順利-植物生長狀態良好
8月29日,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暨空間站高等植物培養實驗階段性進展情況介紹會在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及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舉行。據介紹,截至目前,問天實驗艙各有效載荷狀態良好、工作穩定,隨艙發射科學實驗項目在軌實驗按計劃開展。載有實驗樣品擬南芥種子和水稻種子的實驗單元已由航天員安裝至問天實驗艙的生命生態通用
我國成功實施問天實驗艙轉位
北京時間2022年9月30日12時44分,經過約1小時的天地協同,問天實驗艙完成轉位。 轉位期間,問天實驗艙首先完成相關狀態設置,而后與天和核心艙分離,之后采用平面轉位方式完成轉位,并與節點艙側向端口再對接。 這是我國首次利用轉位機構在軌實施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問天實驗艙轉位完成后,空間站組
問天艙應用任務進展順利-植物生長良好
除了出艙任務,在軌長期駐留乃至長期空間探索,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類在地外環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氣和純凈水,是空間生命科學關注的重要問題。7月29日,中國空間站在軌啟動了“太空綠植”培養實驗,本次植物培養實驗的目標是完成水稻在太空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的培養研究。 目前問天艙內生命生態通用實驗模
“天問一號”助力“火星日凌”研究
“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運行至太陽兩側且三者近乎處于一條直線的自然現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經歷了第一次“火星日凌”,與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陽電磁輻射的干擾,出現不穩定甚至中斷,一個月“不在服務區”。 正是在“火星日凌”期間,“天問一號”環繞器和
“問天”成功發射!重慶大學盡顯身影
7月24日14時22分,我國空間站的首個實驗艙——問天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托舉升空,約495秒后,問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對構齒輪模型據了解,問天實驗艙主要任務是具備空間站組合體統一管理和控制能力,具備與核心艙進行交會對接、轉位和停泊的能
宇航員成功出艙!“問天”開門大吉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劉洋成功出艙。 問天實驗艙開門大吉。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從抓總研制天舟四號、神舟十四號、問天實驗艙,該院科技團隊再次全力支撐出艙任務圓滿成功。
探秘問天實驗艙-解碼植物生長奧秘
近日,科學家已收到空間站發回的微重力環境中擬南芥生長的圖像。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由 “CZ-2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推送,成功將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本次任務中,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蔡偉明研究團隊承擔了“空間微重力環境調控植物細胞結構和功
祝融駛上火星表面,6大有效載荷開展精細探測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已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天問一號任務的科學目標是研究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征、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美首次證明能量均分定理適用于布朗粒子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首次通過實驗方法觀測到了布朗運動中單個粒子運動的瞬時速度,從而證明了能量均分定理適用于布朗粒子。而100年前愛因斯坦曾預言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科學》雜志。 布朗運動是氣體或液體中的微觀粒子不停進行無規則曲線運動的一種狀態,于
頻譜分析儀25問
1. 頻譜儀的分辨率是怎么獲得的呢? 在頻譜儀上要區分兩個相鄰的信號,需要把RBW設置到合適的值。這個RB是通過頻譜分析儀里面的濾波器實現的。為了獲得10Hz到10Mhz的RBW,頻譜儀一般使用三種濾波器,覆蓋不同的RBW。分別為模擬濾波器,數字濾波器,FFT。 2. 為什么頻譜分析儀沒有信
問天在軌近一月-航天員為首次出艙做了這些準備
從盛夏草木籠,到離離暑云散,問天實驗艙自7月24日起航,筑夢天宮,到今天已在軌穩定運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夏盡有秋,涼風有信,中國空間站也送來了新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昨天發布消息,神舟十四號乘組目前已經投入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出艙活動的周密訓練和準備當中,這也讓我們對三名航天員從問天艙出艙活動充
再問天宮!問天實驗艙飛行任務標識發布
據“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18日消息,中國空間站首個實驗艙段即將出征太空,再問天宮。在問天實驗艙飛行任務實施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發布本次飛行任務標識。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
問天實驗艙完成發射前全區合練
今天(22日),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任務組織發射前系統間全區合練。目前,問天實驗艙任務各系統已經做好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此次合練主要針對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發射入軌階段各項工作進行檢驗。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以及任務各測控站、船實施聯調聯控。
問天未來開展哪些實驗?線蟲、果蠅等將入住
中新網海南文昌7月24日電 (馬帥莎)7月24日,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問天實驗艙。“問天”已奔“天宮”,未來將開展哪些實驗?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問天實驗艙部署的生命生態實驗柜將以多種類型的生物個體為實驗樣品,開展擬南芥、線蟲、果蠅、斑馬魚等動植物的空間生長實驗。今年,中國
“天問一號”環繞器進入遙感使命軌道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8日,“天問一號”環繞器成功實施第五次近火制動,準確進入遙感使命軌道,開展火星全球遙感探測,將獲取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火星空間環境等科學數據,重點關注隕石坑、火山等典型地貌和地質單元。 前期,“祝融號”火星車已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目標,各項狀態良好,繼續開展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環繞器進入遙感使命軌道
11月8日,“天問一號”環繞器成功實施第五次近火制動,準確進入遙感使命軌道,開展火星全球遙感探測,將獲取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火星空間環境等科學數據,重點關注隕石坑、火山等典型地貌和地質單元。 前期,“祝融號”火星車已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目標,各項狀態良好,繼續開展探測任務。綜合考慮環繞器全球遙
天問一號任務團隊問鼎“世界航天獎”
19日從上海航天八院獲悉,近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73屆國際宇航大會(IAC)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團隊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2年度“世界航天獎”。“世界航天獎”是國際宇航聯合會年度最高獎,此前,嫦娥四號任務團隊代表曾獲此獎項。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含“祝融號”火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