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實驗艙狀態良好科學實驗柜在軌測試有序開展
8月2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目前空間應用系統問天實驗艙任務各有效載荷狀態良好、工作穩定,科學實驗柜初始狀態設置、基本功能測試正常,在軌測試有序開展。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問天實驗艙主任設計師趙黎平表示,空間應用系統問天實驗艙任務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為主,生命生態實驗柜、生物技術實驗柜、變重力科學實驗柜、科學手套箱與低溫存儲柜及在軌支持設備已完成基本功能測試,測試結果正常、符合預期,生命生態實驗柜正在開展在軌實驗工作。7月28日,航天員完成了生命生態實驗柜通用生物培養模塊解鎖、狀態設置、輻射測量模塊和植物培養單元安裝;8月8日和8月12日,航天員完成了變重力科學實驗柜、科學手套箱、低溫存儲裝置、生物技術實驗柜的解鎖和組裝。組裝完成后,變重力科學實驗柜、科學手套箱、低溫存儲裝置開展了既定的在軌測試內容,通過下行遙測數據和工程數據判斷,相關科學實驗柜及科學實驗系統工作正常,載荷狀態良好。......閱讀全文
“問天”實驗艙狀態良好 科學實驗柜在軌測試有序開展
8月2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目前空間應用系統問天實驗艙任務各有效載荷狀態良好、工作穩定,科學實驗柜初始狀態設置、基本功能測試正常,在軌測試有序開展。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問天實驗艙主任設計師趙黎平表示,空間應用系統問天實驗艙任務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為主
超“燃”!夢天實驗艙燃燒科學實驗柜成功“點火”!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71.shtm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2月16日,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燃燒科學實驗柜成功執行首次在軌點火測試。此次點火實驗采用甲烷作為燃料,先后兩次點火共持續約30秒,高速相機下
揭秘問天實驗艙問天路上的航天科技
7月24日,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個實驗艙——問天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托舉升空。25日凌晨,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組合體成功在軌交會對接。此次飛行任務中,有哪些航天科技為問天實驗艙的問天之路保駕護航?問天實驗艙為何能“四季如春”?航天器在軌時,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在太陽照
“哈工大造”助力問天實驗艙
中新網哈爾濱7月25日電 (劉培香 記者 史軼夫)24日,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入軌后順利完成狀態設置,于25日3時13分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這是中國兩個20噸級航天器首次在軌實現交會對接,也是空間站有航天員在軌駐留期間首次進行空間交會對接。在此次任務中,哈爾濱
探析問天實驗艙成功的秘訣!
7月24日下午,隨著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沖上云霄,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個實驗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發射的最重航天器——約23噸的問天實驗艙發射升空。問天實驗艙艙體總長17.9米,直徑4.2米,比天和核心艙更“強”更“壯”;還擁有三個“獨門神器”:航天員專用的出艙區——氣閘艙;操作更靈巧、精細的小機械
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制進展順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宏今日表示,目前,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在地面的研制進展順利。 17日下午,國新辦就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今年7月、11月計劃發射“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
“全能型”的問天實驗艙大揭秘
2022年7月24日,中國人的太空家園首次在有航天員在軌駐留的狀態下迎來航天器的到訪。 那天,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搭乘”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一飛沖天,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隨后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組合體前向端口。 這可是一個發射重量達到23噸的“大家伙”。“這塊頭和分量,相當于北京地鐵13號
問天實驗艙后續還將進行轉位對接
問天實驗艙目前已經與核心艙的前項對接口完成交會對接,形成一個“一”字組合體。而在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后,后續它還將轉位到核心艙的側向對接口,因此問天實驗艙上還安裝了轉位機械臂,用來完成實驗艙與核心艙之間的轉位對接。轉位機械臂是實驗艙專有的裝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各有一個。相對應的,在天和核心艙的節點
我國成功實施問天實驗艙轉位
北京時間2022年9月30日12時44分,經過約1小時的天地協同,問天實驗艙完成轉位。 轉位期間,問天實驗艙首先完成相關狀態設置,而后與天和核心艙分離,之后采用平面轉位方式完成轉位,并與節點艙側向端口再對接。 這是我國首次利用轉位機構在軌實施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問天實驗艙轉位完成后,空間站組
探秘問天實驗艙 解碼植物生長奧秘
近日,科學家已收到空間站發回的微重力環境中擬南芥生長的圖像。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由 “CZ-2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推送,成功將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本次任務中,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蔡偉明研究團隊承擔了“空間微重力環境調控植物細胞結構和功
問天實驗艙已就位 飛在天上的國家實驗室準備干點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7月18日,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后續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等工作。 中國空間站即將迎接問天實驗艙 此次問天實驗艙發射對接,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在有航天員的狀態下迎接航天器來訪。前不久,北京航天
新聞1+1丨夢天實驗艙:空間站“第三室”
10月31日下午3點37分,夢天艙發射圓滿成功。這也意味著,中國空間站迎來了第三室,空間站的T字型構造也即將完成。“第三室”里有哪些先進的技術?未來它和問天實驗艙,在國家太空實驗方面,將發揮怎樣的作用?《新聞1+1》今晚白巖松連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孟瑤;載人航天
“問天”發射在即 航天員將有何新體驗?
問天實驗艙與火箭組合體18日已轉運至發射區,計劃近日擇機發射。作為中國空間站首個實驗艙,問天實驗艙有哪些特殊“裝備”?它的“到訪”將給航天員帶來哪些太空“出差”新體驗?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作出解讀。 職責:天和備份與科學實驗 問天實驗艙是繼天和核心艙之后
再問天宮!問天實驗艙飛行任務標識發布
據“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18日消息,中國空間站首個實驗艙段即將出征太空,再問天宮。在問天實驗艙飛行任務實施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發布本次飛行任務標識。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
問天實驗艙完成發射前全區合練
今天(22日),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任務組織發射前系統間全區合練。目前,問天實驗艙任務各系統已經做好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此次合練主要針對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發射入軌階段各項工作進行檢驗。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以及任務各測控站、船實施聯調聯控。
“問天”計劃本月發射,“夢天”正樣熱試驗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58.shtm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電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2日消息,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任務穩步推進,其中,問天實驗艙計劃本月發射,夢天實驗艙已完成正樣熱試驗。 據悉,前不久,
一批空間科學實驗載荷和樣品隨天舟五號奔赴天宮
1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由中國科學院牽頭負責的空間應用系統近日隨天舟五號貨運飛船上行了一批空間站艙內外科學實驗載荷、實驗單元及樣品、支持類設備、備品備件等應用物資。 其中空間冷原子干涉儀將基于天和核心艙高微重力科學實驗柜,開展空間冷原子干涉等效原理驗證實驗。空間冷原子
中國空間站艙段“問天”計劃7月發射 “夢天”完成正樣熱試驗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2日消息,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任務穩步推進,其中,問天實驗艙計劃本月發射,夢天實驗艙已完成正樣熱試驗。 據悉,前不久,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空間站組合體發出調相指令,為問天實驗艙的來訪做好準備。按計劃,問天實驗艙將于本月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迎來問天實驗
問天未來開展哪些實驗?線蟲、果蠅等將入住
中新網海南文昌7月24日電 (馬帥莎)7月24日,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問天實驗艙。“問天”已奔“天宮”,未來將開展哪些實驗?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問天實驗艙部署的生命生態實驗柜將以多種類型的生物個體為實驗樣品,開展擬南芥、線蟲、果蠅、斑馬魚等動植物的空間生長實驗。今年,中國
筑夢“太空之家”:中國空間站開啟多艙階段
7月24日,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7月25日,問天實驗艙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隨后,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問天實驗艙——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軌進入科學實驗艙。隨著“問天”成功赴約,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啟了“多艙”階段。待夢天實驗艙成功發射后,中國
中科院制造!兩大科學實驗柜亮相“天宮課堂”
3月23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進行授課。這是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次太空授課。 課堂上,航天員展示了兩個“科學實驗重器”——“無容器材料實驗柜”和“高微重力科學實驗柜”,它們都是正宗的“中科院制造”
問天實驗艙小機械臂有啥大本領?
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已經發射升空十多天了,問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形成新的空間站組合體后,神舟十四號三名航天員近期對問天實驗艙進行了一系列進駐狀態設置,包括:建立載人環境;完成大型對日定向裝置在軌性能測試;對問天實驗艙搭載的科學實驗柜進行設置、加電、安裝等。 安裝在問天實驗艙艙外的小機械臂近
問天實驗艙交會對接的“眼睛”:微波雷達
今天凌晨,問天實驗艙發射入軌之后,經過約13個小時的飛行,成功和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在數萬米的太空,兩個飛行器需要互相找得到,還要能夠對得準,實現這個超難度動作的就是微波雷達。問天實驗艙采用了自主交會對接模式,在軌完成太陽翼展開及多次變軌后,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過程中,微波雷達在實驗
中國空間站太空實驗順利 將支持大規模科學研究
中國空間站太空科學實驗進展順利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的總體單位,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承擔著中國空間站科學研究的規劃和組織等,空間站上的所有科學實驗柜也都在這里集成、聯試。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我現在就是在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柜的其中
中國空間站今年建成,將支持上千項科學研究
4月17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將于2022年完成。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鐘紅恩在發布會上介紹:“空間應用系統在空間站艙內安排的高水平科學實驗柜、
回顧2022年那些科學萌芽的經典瞬間
2022年,隨著問天實驗艙與夢天實驗艙的相繼“入列”,中國空間站具備了開展大規模、多學科領域的空間科學研究及應用的能力,為在軌科學實驗提供豐富的資源條件和獨特空間環境條件。在軌科學實驗、天宮課堂、立方星放飛......一起回顧2022年那些科學萌芽的經典瞬間!國家太空實驗室成型供開展國際先進水平研究
問天艙實驗進展順利 植物生長狀態良好
8月29日,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暨空間站高等植物培養實驗階段性進展情況介紹會在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及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舉行。據介紹,截至目前,問天實驗艙各有效載荷狀態良好、工作穩定,隨艙發射科學實驗項目在軌實驗按計劃開展。載有實驗樣品擬南芥種子和水稻種子的實驗單元已由航天員安裝至問天實驗艙的生命生態通用
夢天實驗艙長啥樣?有何絕技?能做哪些實驗?
10月31日,夢天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托舉升空。入軌后,夢天實驗艙將與天和核心艙進行快速交會對接以及平面轉位,三艙組成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 作為中國空間站第二個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和問天實驗艙相比,外形有何不同?有哪些“獨門絕技”?可以開展哪些神奇的太空實驗?夢天實驗艙長
探尋問天艙里的低溫“冰箱”和信號“放大器”
7月24日,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495秒后,問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低溫存儲裝置安放位置示意圖?中國電科16所供圖問天實驗艙是中國空間站第二個艙段,也是首個科學實驗艙,主要面向空間生命科學研究,能夠開展多種類植
他們為“問天”實驗艙打造“空氣凈化器”
7月24日14時22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熾焰飛騰,聲震長空,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托舉空間站“問天”實驗艙一飛沖天,作為中國空間站的首個實驗艙,隨著“問天”實驗艙的“就位”,將為航天員開展太空實驗提供良好的環境。“漂浮”的空間站為在太空做實驗的航天員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居所,其不僅設有制氧的設備,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