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產品可提供更多營養且減少碳排放
根據《通訊—地球與環境》9月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可持續的海產品能夠比牛肉、豬肉和雞肉為人類提供更多營養,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發現表明,以政策促進海產飲食替代其他動物蛋白,或可改善未來食品安全,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為滿足人口規模的增長,全球人類飲食需要在更具營養的同時減少氣候足跡。人們已知海產品是良好的蛋白、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來源,此前的研究表明,在飲食中用海產品替代肉類有著潛在的環境益處。然而,試圖降低氣候排放的未來飲食策略通常促進的是基于植物的“綠色”飲食,忽略了基于海產的“藍色”飲食潛力。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達爾豪斯大學Peter Tyedmers、哥德堡市瑞典研究院Elinor Hallstr?m和同事,從2015年的大范圍漁業及水產養殖來源中,分析了全球重要野捕和養殖來源海產品的營養密度和氣候影響。他們發現,野外捕撈的鮭魚、鯡魚、鯖魚和鳀魚,以及養殖的貽貝和牡蠣,在相同營養價值下氣候影響最低。經分析的海產品中,......閱讀全文
澳大利亞終止碳排放稅
當前,全球碳減排舉步維艱,7月17日,澳大利亞政府又廢除了國內一直反對的碳排放稅。這場被澳大利亞總理托尼·艾伯特稱為“減稅”的行動使澳大利亞成為全球首個廢除碳稅收方案的國家。 早在2009年,艾伯特所領導的反對黨就認為氣候變化是“沒有用處的廢物”。澳大利亞《清潔能源行動》的核心條例于2012
三“融合”推動中國碳排放交易
在歐盟與各國的“碳稅之爭”酣戰之際,洲際交易所(ICE)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中國農業大學期貨MBA兼職教授黃杰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提出,發展中國的碳排放交易市場、鼓勵航空公司參與中國碳交易試點,或許可以從金融角度提供一種應對手段。而發展中國的碳市場應注意現貨與期貨、地方與中央、國內與國外
杭州出臺碳排放權交易辦法
近日,杭州市政府發布《杭州市能源消費過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自發布之日起30日后實施),用能單位在使用限定的碳排放指標過程中,可以將多余的排放權通過市場出售,也可以花錢購買,以增加其碳排放總量。 杭州市規定,企業不可以無止境地購買排放指標,對重點用能企業,并不因此免除其節能減排各項
英國碳排放量創新低
3月3日,英國研究機構CarbonBrief發布報告稱,在2010-2019年期間,英國碳排放量總體出現了29%的下降,較21世紀第一個十年減排效果明顯。同時,2019年英國碳排放量同比下降幅度明顯,創下自1888年來的新低。其中,英國電力領域減排力度最為明顯。 電力領域成減排主力 根據英國
我國鋁業生產碳排放研究
鋁及其合金制品由于其具有質量輕、耐腐燭、易延展的優良特性,在航空、建筑、汽車三大重要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產品和消費數量僅排在鋼鐵之后,是人類使用率最高的金屬之一。而據測算,銷的礦藏存儲量約占地殼構成物質的以上,是資源最豐富的金屬元素。由此可見,鋁工業不僅在全球工業化進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新加坡:高碳排放平衡難度大
新加坡自詡是一個干凈和綠色的城市國家,但是蓬勃發展的經濟和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已使它成為世界上平均碳排放最大的城市之一。 法新社報道稱,正在墨西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力圖找到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以減緩全球變暖。而新加坡在碳平衡上的狀況,對亞洲及其他地區提出了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新加坡在許多
澳大利亞開征碳排放稅
7月1日,澳大利亞正式開始以每噸23澳元的定價向全國294家被列為排污最嚴重的電力、煤炭、運輸等企業征收碳排放稅。同時開始實施的還有各項補貼和減稅計劃,以降低碳稅對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影響。但是,當地人對碳稅的影響仍心存不安,朝野爭論也更趨激烈。 根據有關報道,伴隨碳稅開征而來的漲價預計將使
碳排放主要是指什么氣體
碳排放主要是指是二氧化碳CO2、氧化亞氮N2O、甲烷CH4這三種溫室氣體。《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第八章第四十二條中對溫室氣體和碳排放有解釋: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包含因使用外購的電力和熱力等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
排放監測“碳衛星”-——全球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應用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如何觀測?遙望藍天,“碳衛星”正成為中堅力量。2021年,中國科研團隊基于我國第一顆碳衛星——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的觀測數據,發布全球碳通量數據集,標志著我國已具備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測能力,可以助力盤點各地碳收支。 碳中和進程不僅依賴能源技術的變革創新,也離不開
中國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致力低碳發展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丁棟)聯合國氣候變化多哈會議前夕,中國國家發改委21日在北京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介紹中國2011年以來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及取得的成效。報告指出,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自2011年起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目前北京、上海、
我國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致力低碳發展
聯合國氣候變化多哈會議前夕,中國國家發改委21日在北京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介紹中國2011年以來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及取得的成效。報告指出,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自2011年起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目前北京、上海、廣東三省市已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報
深圳明年正式試水碳交易-碳排放超標要買配額
作為全國7個碳交易試點省市中唯一的計劃單列市,深圳目前相關籌備工作進展如何?將有哪些特別舉措?昨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深圳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相關情況。今年年底前,深圳將完成碳交易市場的建設,并從明年年初開始碳交易。初步確定將涉及26個行業的近800家企業納入碳交易體系。
監測全球碳排放-中國碳衛星:“我在太空挺好的”
在距離地面700公里外的預定軌道上,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每1.5小時都會向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傳輸信號。“它在太空挺好的。”6日,碳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鵬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說。 這是我國首顆、全球第三顆專門用于觀測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
英國發布碳預算體制下首份年度碳排放報告
新華網倫敦3月18日電(記者黃堃)英國政府18日發布了在碳預算體制下的首份碳排放報告,報告稱英國2008年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量約相當于6億噸二氧化碳,碳預算目標正穩步實現。 報告說,英國在2008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于6.26億噸二氧化碳,減去通過碳交易系統購買的0.193億噸二氧化碳,英
低碳發展筑造綠色長城-中國碳排放增速穩步下降
低碳經濟是以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方式,是目前我國政府追求的目標,為了追求更好地生存環境,國家也一直在努力。近日一份由多國研究人員合作發布的報告稱,中國碳排放量自2005年以來處于穩步下降狀態,2014年的增速幾乎為零。 低碳發展筑造綠色長城中國碳排放增速穩步下降 一份由多國研究
14家重點排放單位被責令月底前履約碳排放清算
已經超過了需要完成上一年碳排放清算、履約的日期,仍舊有14家重點排放單位沒有完成相關清算和履約。日前,市發改委對包括國開行、中國銀行、阜外醫院在內的14家單位進行了公開通知。 據了解,碳排放超出額度的企業,可以在碳排放市場購買其他單位節約出來的碳排放配額。目前,本市仍有單位沒有及時完成碳排放履
美國城市平均少報-18%-的碳排放
能源與環境 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將美國 48 個城市的自我報告數據與化石燃料排放估計數據進行比較后發現,各城市平均少報了 18.3% 的溫室氣體排放。該研究于 2 月 2 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
低碳社會需遏制浪費型排放
坎昆會議將承前啟后 300億美元發達國家快速啟動資金已基本落實到位 記者:有人認為,坎昆會議上各國難以達成一個綜合性的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將是一個“求小同存大異”的會議,您是否認同?? 潘家華:我覺得這個表述太消極了,我們應該積極看待。 大步邁不了,
中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即將出臺
由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主持編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低碳經濟藍皮書: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3》,5月24日在北京科博會上發布。據藍皮書披露,中國碳交易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截至2013年2月,我國在聯合國已注冊項目3574個,占全部項目的51%,已成為全球最大的CDM項目供應方
哥斯達黎加將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
9月10日,哥斯達黎加總統欽奇利亞、環境和能源部長卡斯特羅簽署法令(DAJ-62-2012- MINAE),成立碳排放委員會(JUNTADE CARBONO)負責碳排放權(BONO DE CARBONO)交易管理,該委員會由環境和能源部、農業部、全國森林辦公室、商會聯合會和工業聯合會的人
碳排放:從增到減究竟有多遠?
如何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世界各國一直爭論不休。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甩出一顆重磅炸彈: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需要再下降45%,在2050年左右達到“凈零”,才能使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左右。7月末,《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9年)》在北京發布。2018年的
科學家首次研究家庭碳排放
不以善小而不為,10年內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削減1億多噸 通過采用一些人們熟知的方法,美國人在未來10年可將溫室氣體排放削減7%。 開低油耗汽車,為屋頂隔熱,以及安裝節能燈泡……這些你可能都有所耳聞,但落實到每個人究竟能夠為減緩全球變暖做些什么呢?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你能干的事可多著呢
解振華:中國碳排放增加屬正常
昨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克服氣候峰會達成共識的最大障礙,就是西方國家要盡快拿出政治意愿,如果西方國家愿意落實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中國的碳排放峰值會更早出現。 “中國排放增加屬正常”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已成為二氧化碳排放大國。中國的碳排放也一直是西方國家關注的焦
歐盟停止收取國際航線碳排放稅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12日消息,歐盟日前通知飛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停止收取爭議性的環保排碳稅。 報道稱,今年1月開始,飛往歐盟境內航點的非歐盟航空公司被要求按照其客機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支付罰金。 據稱,俄羅斯、美國以及中國都強烈反對這個被稱為“排放交易體制
報告說中國碳排放增速“穩步下降”
一份由多國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氣候變化報告說,盡管中國的碳排放總量仍在增長,但排放增速自2005年以來已“穩步下降”,2014年增速甚至放緩至接近于零。 這份由英國外交部委托英國、中國、美國和印度相關領域專家合作完成的報告13日在倫敦發布。其中對全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全球變暖帶來的
世界500強公司碳排放在升高
從2010年到2013年,世界500強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了3.1%,與聯合國為遏制全球變暖而減排的倡議背道而馳。 這一結論出自湯森路透和全球可持續發展咨詢企業bsd咨詢公司發布的最新一期研究報告。根據這份報告,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28%的世界500強企業共排放了全球13.8%
減少碳排放-我國需擴大核能利用
經過60多年的發展,核能已廣泛應用于清潔電力、熱力生產等領域,成為全球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核能發電已成為全球電力供應的三大支柱之一。近期,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表示,應進一步擴大核能利用,以減少碳排放。此外,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目標也需要大量使用核能。圖片來源
歐盟發布全球最嚴碳排放標準
歐洲議會前不久設定了一項當今全球最嚴格的汽車碳排放控制目標,該目標要求汽車制造商到2021年之前將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27%。 歐洲議會最近以壓倒性贊成的表決結果正式宣布實施上述汽車碳排放控制目標,其將迫使汽車制造商對研發高性能引擎和汽車大幅擴大投資規模以降低車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美國碳排放四年降低7%
芝加哥的騎車人。由美國制造的Wheego電動車。平水風電場的60個渦輪發電裝置分布在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該項目生產的電力出售給奧馬哈公共電力區。在距離加州洛杉磯以東200英里的布萊斯,坐落著美國最大的薄膜光伏太陽能發電站。該電站從2009年開始發電,電力
為碳排放權交易提供法律保障
推進節能減排,是我國“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有效途徑,也是節能減排的重要市場化機制。“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對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出了明確安排。下一步,需要通過制定和實施相關法律法規,保障碳排放權交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