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小傳 朱崇實,1977年高考考生,現任廈門大學校長。 和許多77級考生不同,朱崇實獲得恢復高考消息的時候,原本在農村插隊的他剛被選拔到福建省建陽縣黨校當理論教員。 “一方面有上大學的強烈愿望,另一方面又擔心向組織上提出上大學的要求不太合適”。一個天氣燥熱的日子,心情矛盾的朱崇實獨自在資料室埋頭看書,沒想到黨校校長走進來主動問:“今年要恢復高考,你有沒有什么想法?”朱崇實如實作答。 “我看出來了,你不是留在這個地方的人,你可以去試一下。”校長的鼓勵,讓朱崇實特別感動。 廈門大學經濟系是朱崇實填報的第一志愿。為什么要選擇經濟學?在農村插隊時,朱崇實就組織過讀書會,把馬恩選集、列寧選集、毛選的很多文章都讀了個遍。另一件事情對他影響很大。1974年春節前夕,擔任生產隊保管員的他,和會計、出納一道將集體魚塘的2000多斤魚運到縣城去賣,打算將賣魚的錢拿來給鄉親們分紅。不想剛一進城便被......閱讀全文
“我始終堅持認為,在中國2000多所大學里,至少有1%的學校要擔負起培養能夠引領這個社會向前發展的社會精英的重任。”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日前在人民網訪談時表示。 朱崇實說,“精英”這個詞好像很敏感,因為很多人把它跟“平民”對立起來。但是,他理解的精英應該是這樣一群人:他們既有高尚的理想,愿意為自
由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創辦的廈門大學,6日迎來建校95周年華誕。廈大師生和海內外校友代表3000余人集會,共同回首廈大薪火相傳、鍥而不舍“走進世界”的風雨歷程。 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介紹說,95年前,校主陳嘉庚懷抱“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的崇高理想,傾資創辦廈門大學,立下“研究高深學問,
一、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 時間: 6月20-23日; 地點:福建省廈門市; 預計參加人數: 2000人 主題:創新型社會與化學的責任 內容及范圍:1.綠色化學;2.環境化學;3.化學生物學;4.納米化學;5.應用化學;6.有機化學;7.聚合物科學中的理論、模擬和計算研究;
寧濱朱秀林郭廣生宋永忠 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創辦于2004年的北京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在介紹和發表世界高水平的學術成果的同時,借鑒并吸收世界范圍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促進亞太地區
本文是《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Forum文章“Predicament and outlook of China’s math education”的中文版本。 數學是科學的根基,也是理性思考的基礎。 如果一個社會擁有普遍較高的
編者按 自改革開放、高考恢復后,中國高等教育迎來了長達40年的快速發展期,其中,尤以1999年高校擴招為分水嶺。這期間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歷程,都是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中并不多見的。 40年間,中國高等教育克服多重困難,取得諸多成就,而這些成就也為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aabbccdd5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5{border:1px solid #666666} 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
圖片來自互聯網 今年5月,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目前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4002萬人,毛入學率為51.6%。 按照美國教育社會學家馬丁·特羅的高等教育階段學說,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低于15%屬于精英教育階段,毛入學率大于15%且小于50%為大眾化階段,毛
#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 序號
#aabbccdd10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10{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推薦獎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專家/推薦單位3111719-401地下金屬礦生產安全協同管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進步獎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按照《關于組織開展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53號)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候選人的工作已于5月30日結束。為廣泛接受社會監督,保證評選表彰工作的公開、公正,經研究,教育部現對羅立勝等180名候選人進行網上公示,公
這些天,有兩條消息的關注度甚高。一是98歲的著名學者季羨林辭世,他生前支持一所民辦高校發展的故事,成為他傳奇人生的一個美麗注腳(新華社7月16日報道)。二是目前正值高校錄取的關鍵階段,高校統招錄取如火如荼,而民辦高校之間的招生大戰也漸趨白熱化,“暗戰”激烈,致使不少考生、家長感覺上當受騙(《現代
錢理群 “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在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上語驚四
1月16日,由我校孫世剛教授擔任項目總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基于可調諧紅外激光的能源化學研究大型實驗裝置”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召開。國家基金委化學部常務副主任梁文平主持會議,我校副校長詹心麗,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化學化工學院田
1月16日,由我校孫世剛教授擔任項目總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基于可調諧紅外激光的能源化學研究大型實驗裝置”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召開。國家基金委化學部常務副主任梁文平主持會議,我校副校長詹心麗,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化學化工學院田
一百年波瀾壯闊,匠心為國鑄重器;六十載春華秋實,巍巍學府譜芳華。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的特別日子里,燕山大學迎來了“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的喜慶時刻。9月10日上午9:00,燕山大學“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紀念大會在東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隆重召開。因疫情防控需要,大會設
超級中學正壟斷一流大學生源,農村學生所占比例不斷下降 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梁晨等人的研究結論,與普遍的社會觀感形成了反差。2009年1月4日,溫家寶總理也曾在科教領導小組的講話中指出:“有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過去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班里農村的孩子幾乎占到80%,甚至還要高,
今年7月底,北京某高中學生王瓊坐在一間110人左右的考場,參加強基計劃的筆試,身邊只有不到30個考生。偌大的教室,從未有過的空曠感,讓她感到些許不適。 這是一場全國范圍的“大面積棄考”考試,而王瓊的考場不過是其中一個縮影。 果不其然,不久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蘭
何謂世界頂尖大學?在我看來,是指位于全世界大學金字塔頂端的大學。具體而言,世界頂尖大學應該是在全球大學排行榜上位居20名左右的大學,若更嚴格一點,則是世界排名前10名的大學。 研究高等教育的學者,到一個國家和城市,總想去看看那里的大學。尤其是世界頂尖大學,更是具有特別的吸引力。
關于2016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的授獎決定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以下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6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按姓名拼音排序): 陳昶樂 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程群峰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藍宇 男 重慶大學
醫學教育尤其是招生要長期健康發展,必須要有人才培養的中長期規劃和預警機制。中長期規劃是人才培養的正常軌道,預警機制是特事特辦的軌道。兩條軌道兼備,才不會出現像農民種大蒜一樣,今年“蒜你狠”明年“蒜倒霉”。 今年8月19日是中國首個醫師節,也恰逢暑假末。這陣子,報考醫學院的未來“準醫師”們開始收
“雙一流”: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新時代 教育強則國家強,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性工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將“雙一流”建設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彰顯了黨中央對這一工作的高度重視,對于實現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候選項目/候選人結果。此次評選工作教育部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有效推薦/提名候選項目/候選人1046項/人(含專用項目32項)。其中,自然科學獎396項,技術發明獎140項(通用項目124項,專用項目16項),
隨著2018年6月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高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培養一流的本科生既是“雙一流”高校的核心使命,也是根本任務。 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獲得者是目前學術界知名度較高的高層次人才,這些學者的培養數量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所高校的本科教育水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香港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239份。經初步審查并與香港方核對清單,確定有
7月10日,廣州日報刊發《高中生搶灘“洋高考”調查》一文,引發讀者熱議,其中不乏有識之士對留學人數持續增加、留學生年齡越來越小這一新留學趨勢心存隱憂。 更有數據表明,不光放棄高考赴海外讀書的高中生明顯增多,辦理赴海外讀高中的學生也比往年增加了兩到三成。不久前剛剛出版的《人才戰爭》一書更是大
“明星學霸”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近期引起輿論持續關注。輿論重壓之下,翟天臨對其錯誤反省、道歉,表示愿意配合調查,并申請退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相關工作;北京大學對翟天臨作退站處理,對相關合作導師作出停止招募博士后的處理;2月19日,北京電影學院撤銷翟天臨博士學位,取消其導師的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
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拔尖計劃”2.0名單,這些高校入選 官宣:33所高校入選,“拔尖”旨在培養中國學術大師 近日,多所高校的官網官微發布消息稱,2020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已出爐。 此前,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核心提示:在國內學術機構內,相比男性,女性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更大程度的流失,從而導致了女性研究者、特別是擁有高級教職的精英女性研究者的比例較低。 性別歧視妨礙女性在學術路上更進一步。 編者按 : 2015年11月,幾位從事學術研究和科學傳播的年輕人,通過《知識分子》、《環球科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