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油醇的定義與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鯊油醇英文名稱selachyl alcohol定 義由鯊烯(含三十個碳原子)羥化而成。是構成鯊油的高分子醇。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閱讀全文
鯊油醇的定義與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鯊油醇英文名稱selachyl alcohol定 義由鯊烯(含三十個碳原子)羥化而成。是構成鯊油的高分子醇。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鯊膽固醇的定義與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鯊膽固醇英文名稱scymnol定 義由鯊烯環化產生的三萜(含三十個碳原子)類固醇,存在于鯊魚中。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鯊油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鯊油醇英文名稱selachyl alcohol定 義由鯊烯(含三十個碳原子)羥化而成。是構成鯊油的高分子醇。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鯊油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鯊油醇英文名稱selachyl alcohol定 義由鯊烯(含三十個碳原子)羥化而成。是構成鯊油的高分子醇。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鯊肌醇的定義功能介紹
中文名稱鯊肌醇英文名稱scyllitol;scyllo-inositol定 義以鯊烯為母體共價結合肌醇而成的直鏈三萜衍生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鮫肝醇的定義與結構
中文名稱鮫肝醇英文名稱chimyl alcohol定 義學名:1-O-十六烷基甘油醚。是生物膜磷脂的組分,并以少量存在于各種海生動物油中。熔點為60~70℃,有Sn1與Sn2兩種異構物。常作為食品工業的表面活性劑,有利于制備人造奶油時的乳化。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鯊烷的結構特點及特性
分子式?C30H62又名鯊烷。學名異三十烷。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幾乎無氣味。分子量422.83。密度0.8lg/cm3。在-55℃仍能保持流動狀態。凝固點-38℃。沸點350℃。折射率1.4530。閃點218℃。粘度30mPa·S。微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冰醋酸。能與苯、氯仿、四氯化碳、石油醚混和。
羊毛固醇的定義與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羊毛固醇英文名稱lanosterin;lanosterol定 義學名:5α-羊毛烷-8(9),24-二烯-3β-醇。從羊毛脂獲得的一種類固醇(三萜),是膽固醇的前體。在動物與真菌中,從鯊烯2,3-環氧物生成羊毛固醇,再合成膽固醇。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鯊烯的定義及分布
鯊烯(Squalene),又稱角鯊烯,是一種開鏈三萜類化合物。因最初從鯊魚肝油中提取得到,故得名鯊烯。隨后發現鯊魚卵油及其他魚中也含有它,發現它的分布比預想的要廣泛許多,真菌及人耳垢中含有少量。鯊烯是膽固醇生物合成中間體之一,是所有類固醇類物質的生物合成前體。
類固醇酸的定義與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類固醇酸英文名稱steroid acid定 義膽固醇作為動物固醇在肝轉化生成的膽汁酸,是機體內膽固醇的代謝終產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表膽固醇的定義與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表膽固醇英文名稱epicholeslerol;epiCh定 義膽固醇的表型異構體,即C-3位上的羥基由膽固醇的β構型轉為α構型(在固醇環骨架平面以下)。膽固醇與表膽固醇的分子量相同(均為386.66),但兩者的熔點和溶解度有差異。膽固醇的熔點為148.5℃,易溶于乙醚,次溶于乙醇、丙酮;而
鯊肌醇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鯊肌醇英文名稱scyllitol;scyllo-inositol定 義以鯊烯為母體共價結合肌醇而成的直鏈三萜衍生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無環三萜鯊烯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三萜 無環三萜鯊烯是由兩個倍半萜“頭-頭”連接而形成的,是膽固醇生物合成的中間產物;還有五環三萜β-香樹素,二聚倍半萜棉子酚等。
檜萜醇的定義和特點
中文名稱檜萜醇英文名稱sabinol定 義含羥基的檜萜。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膽固烷醇的結構和定義
中文名稱膽固烷醇英文名稱cholestanol定 義即:3-β-羥膽烷。與膽固醇的差別是B環上沒有雙鍵,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膽固醇被還原成5,6-二氫膽固醇及其異構體β糞固醇。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類固醇生物堿的定義與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類固醇生物堿英文名稱steroid alkaloid定 義存在于植物中的一類含氮類固醇化合物。在藜蘆及龍葵內含有幾種類固醇生物堿,其中最重要的是異茹碧芥類堿和水解龍葵堿。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雌三醇的結構特點
雌三醇,化學式為C18H24O3,白色結晶粉末,分子量為288.381,密度為1.255g/cm3,熔點為280-282 °C(lit.),沸點為469oC at 760 mmHg。
依前列醇的結構特點
依前列醇(prostaglandin I2)化學名為(5Z,9Α,11Α,13E,15S)-6,9-環氧-11,15-二羥基前列-5,13-二烯-1-酸,無色油,分子式為C20H31NaO5,分子量為374.44700,密度:1.221g/cm3,沸點:530.2oC at 760mmHg,閃點:1
潤滑油運動粘度指標設備特點與結構
潤滑油運動粘度指標格設備結構潤滑油運動粘度儀格可測量透明及不透明液體到同樣精度,包括原油、輕重質燃料油、潤滑油、添加劑、廢油的運動粘度。也適用于測量含蠟量高樣品,或含有在室溫下不溶化成分樣品的運動粘度。全自動進樣、恒溫、粘度測試、清洗、干燥粘度計,不需人員隨機操作,操作員在放樣后,可以離開現場,儀器
核體的定義和結構特點
應用細胞松弛素(cytochalasin)處理培養細胞時,細胞內的纖細網狀結構便被切斷,從而使被細胞膜所覆蓋的細胞核移位。經離心分離,便可從胞質體(cytoplast)中分離得到被稱為核體的物質。這一操作方法稱為脫核。由于核體是被一層薄薄的細胞質層和細胞膜所包圍,因此它與分離核不同,可以與其他的細胞
磷脂的定義及結構特點
磷脂(Phospholipid),也稱磷脂類、磷脂質,是指含有磷酸的脂類,屬于復合脂。磷脂是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分為甘油磷脂與鞘磷脂兩大類,分別由甘油和鞘氨醇構成。磷脂為兩性分子,一端為親水的含氮或磷的頭,另一端為疏水(親油)的長烴基鏈。由于此原因,磷脂分子親水端相互靠近,疏水端相互靠近,常與蛋白
體節的定義和結構特點
脊椎動物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沿身體前后軸形成一定數目的暫時性結構——體節(somite),隨著胚胎的繼續發育每個體節分化成為生骨節,生皮節和生肌節.
孢子的定義和結構特點
孢子(spore)是脫離親本后能直接或間接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細胞。它是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的產物;多數為單倍體,少數為二倍體。孢子一般為單細胞的,也可能是多細胞的繁殖體。由于它的性狀不同,發生過程和結構的差異,形成了孢子的多樣性。?
復鹽的定義及結構特點
復鹽中含有大小相近、適合相同晶格的一些離子。例如,明礬(硫酸鋁鉀)是KAl(SO4)2·12H2O,莫爾鹽(硫酸亞鐵銨)是(NH4)2Fe(SO4)2·6H2O,鐵鉀礬(硫酸鐵鉀)是KFe(SO4)2·12H2O。復鹽的溶解度一般比簡單鹽小。復鹽溶于水時,電離出的離子,跟組成它的簡單鹽電離出的離子相
α螺旋的定義和結構特點
α-螺旋(α-helix)是蛋白質二級結構的主要形式之一。指多肽鏈主鏈圍繞中心軸呈有規律的螺旋式上升,每3.6 個氨基酸殘基螺旋上升一圈,向上平移0.54nm,故螺距為0.54nm,兩個氨基酸殘基之間的距離為0.15nm。螺旋的方向為右手螺旋。氨基酸側鏈R基團伸向螺旋外側,每個肽鍵的肽鍵的羰基氧和第
可變環的定義和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可變環英文名稱variable loop定 義特指轉移核糖核酸二級和三級結構中的特定環區,不同轉移核糖核酸可變環的核苷酸殘基數長短不一。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滑卡的定義和結構特點
中文名稱滑卡英文名稱sliding clamp定 義大腸桿菌DNA聚合酶Ⅲ β亞基二聚體與DNA一起形成的特定二級結構。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分子遺傳學(二級學科)
光學纖維的定義和結構特點
光學纖維(optical fiber)是指用于傳導光的人造纖維。又稱光導纖維,簡稱光纖。基本結構是圓柱形的細長絲,直徑在1—100微米之間。制造光纖的材料最常用的是二氧化硅(石英),也有用多組分玻璃或有機玻璃等。光纖的材料都要高度透明,對材料的純度要求非常高,如通信用的光纖其材料純度有的要求達到8個
染色粒的定義和結構特點
在某一時期的染色體中,特別是減數分裂初期,出現染色很深的可見小顆粒,此時染色體可能表現為一系列的染色粒。
軟木脂的結構與定義
中文名稱軟木脂英文名稱suberin定 義由一分子甘油與軟木醇酸(13-羥基二十二烷酸)酯化生成的甘油酯。存在于軟木中。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