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結構異染色質的特征
在間期核中,結構異染色質聚集形成多個染色中心(chromocenter)。在哺乳類細胞中,這些染色中心隨細胞類型和發育階段不同而變化。結構異染色質有如下特征: ①在中期染色體上多定位于著絲粒區、端粒、次縊痕及染色體臂的某些節段。 ②由相對簡單、高度重復的DNA序列構成,如衛星DNA。 ③具有顯著的遺傳惰性,不轉錄也不編碼蛋白質。 ④在復制行為上與常染色質相比表現為晚復制、早聚縮。 ⑤占有較大部分核DNA,在功能上參與染色質高級結構的形成,導致染色質區間性,作為核DNA的轉座元件,引起遺傳變異。......閱讀全文
簡述結構異染色質的特征
在間期核中,結構異染色質聚集形成多個染色中心(chromocenter)。在哺乳類細胞中,這些染色中心隨細胞類型和發育階段不同而變化。結構異染色質有如下特征: ①在中期染色體上多定位于著絲粒區、端粒、次縊痕及染色體臂的某些節段。 ②由相對簡單、高度重復的DNA序列構成,如衛星DNA。 ③具
異染色質的概念和特征
異染色質是指間期細胞核中,染色質纖維折疊壓縮程度高,處于聚縮狀態,用堿性染料染色時著色深的那些染色質。異染色質又分為結構異染色質(組成型異染色質)和兼性異染色質。結構異染色質指的是各種類型的細胞中,除復制期以外,在整個細胞周期均處于聚縮狀態,DNA組裝比在整個細胞周期中基本沒有較大變化的異染色質。兼
異染色質和常染色質的結構差異
染色質可以分為兩種類群,異染色質和常染色質。最開始,這兩種形式是通過其在染色之后的顏色深淺區分的,常染色質一般著色較淺,而異染色質著色很深,表明其緊密聚集。異染色質通常集中在細胞核的邊緣區域。然而,不同于這種早期的二分法,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動物和植物體內都擁有不止這兩種染色體結構,可能會有四到五種,區
什么是結構性異染色質?
又稱結構性異染色質,是異染色質的主要類型。是各類細胞的整個發育過程中都處于凝集狀態的染色質。 此類染色質多位于染色體的著絲粒區,端粒區,次縊痕,以及Y染色體長臂遠端2/3區段,含有高度重復的DNA序列,沒有轉錄活性。
異染色質的主要類型兼性異染色質
在一定時期的特種細胞的細胞核內, 原來的常染色質可轉變成兼性異染色質。如雄性個體的細胞含有一個瘦小的Y染色體和一個大的X染色體, 由于X和Y染色體上很少有共同的基因, 對于雄性來說, X染色體上的基因就只有一個拷貝。雖然雌性細胞有兩條X染色體, 也只有一條具有轉錄活性, 另外一條X染色體像異染色質一
異染色質的主要類型組成性異染色質
組成性異染色質,指除S期以外在整個細胞周期均處于聚縮狀態, DNA包裝比基本不變,可構成多個染色中心。
簡述異麥芽寡糖的異命名和結構
異麥芽寡糖又稱為異麥芽低聚糖、低聚異麥芽糖、分枝低聚糖等,我國輕工行業標準定為低聚異麥芽糖。它是淀粉糖的一種,主要成分為葡萄糖分子間以α-1 ,6糖苷鍵結合的異麥芽糖、潘糖、異麥芽三糖及四糖以上(Gn )的低聚糖。對IMO所包含糖的種類,其說法略有出入,但國內外學者普遍共識IMO必須包括 異麥芽
異染色體的結構和特征
異染色體heterochromosome 亦稱為異質染色體;最初被用作常染色體(euc- hromosome)的對應詞,也就是說,對與常染色體在大小、形態和行為相異的染色體而命名的。
異染色質的功能
關于異染色質的功能,還未深入了解。但以下的幾點是明顯的。 1結構型異染色質可以加強著絲點區,使著絲粒穩定,以確保染色體分離。 2可以隔離和保護重要基因(例如NOR區的18S和28S基因),防止或減少基因突變和交換。 3促進物種分化,同源染色體可通過其異染色質區的重復序列在減數分裂時配對,這
異染色質的功能
關于異染色質的功能,還未深入了解。但以下的幾點是明顯的。 1結構型異染色質可以加強著絲點區,使著絲粒穩定,以確保染色體分離。 2可以隔離和保護重要基因(例如NOR區的18S和28S基因),防止或減少基因突變和交換。 3促進物種分化,同源染色體可通過其異染色質區的重復序列在減數分裂時配對,這
異染色質的定義
異染色質分為結構異染色質和功能異染色質兩種類型。結構異染色質是指各類細胞在整個細胞周期內處于凝集狀態的染色質,多定位于著絲粒區、端粒區,含有大量高度重復順序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稱為衛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異染色質只在一定細胞類型或在生物一定發育階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動物含一
異染色質的定義
異染色質分為結構異染色質和功能異染色質兩種類型。結構異染色質是指各類細胞在整個細胞周期內處于凝集狀態的染色質,多定位于著絲粒區、端粒區,含有大量高度重復順序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稱為衛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異染色質只在一定細胞類型或在生物一定發育階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動物
異染色質的區分
常染色質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淺色,或對福爾根反應呈弱陽性。異染色質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或對福爾根反應呈陽性。 [1] 異染色質著色較深,常位于細胞核的邊緣和核仁周圍,構成核仁相隨染色質的一部分。可以分為結構性異染色質(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和兼性異染色質(f
異染色質的定義
異染色質(heterochromatin)是指在細胞周期中具有固縮特性的染色體。
異染色質的定義
異染色質分為結構異染色質和功能異染色質兩種類型。結構異染色質是指各類細胞在整個細胞周期內處于凝集狀態的染色質,多定位于著絲粒區、端粒區,含有大量高度重復順序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稱為衛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異染色質只在一定細胞類型或在生物一定發育階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動物
異染色質的功能介紹
關于異染色質的功能,還未深入了解。但以下的幾點是明顯的。1結構型異染色質可以加強著絲點區,使著絲粒穩定,以確保染色體分離。2可以隔離和保護重要基因(例如NOR區的18S和28S基因),防止或減少基因突變和交換。3促進物種分化,同源染色體可通過其異染色質區的重復序列在減數分裂時配對,這種配對能幫助染色
異染色質的主要類型
異染色質分為結構異染色質和功能異染色質兩種類型。結構異染色質是指各類細胞在整個細胞周期內處于凝集狀態的染色質,多定位于著絲粒區、端粒區,含有大量高度重復順序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稱為衛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異染色質只在一定細胞類型或在生物一定發育階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動物含一
異染色質化的概念
中文名稱異染色質化英文名稱heterochromatinization定 義常染色質轉變為異染色質的過程。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異染色質的功能介紹
關于異染色質的功能,還未深入了解。但以下的幾點是明顯的。 1、結構型異染色質可以加強著絲點區,使著絲粒穩定,以確保染色體分離。 2、可以隔離和保護重要基因(例如NOR區的18S和28S基因),防止或減少基因突變和交換。 3、促進物種分化,同源染色體可通過其異染色質區的重復序列在減數分裂時配
異染色質化的定義
中文名稱異染色質化英文名稱heterochromatinization定 義常染色質轉變為異染色質的過程。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異染色質的構成種類
常染色質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淺色,或對福爾根反應呈弱陽性。異染色質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或對福爾根反應呈陽性。異染色質著色較深,常位于細胞核的邊緣和核仁周圍,構成核仁相隨染色質的一部分。可以分為結構性異染色質(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和兼性異染色質(facultativ
異染色質的分類介紹
異染色質著色較深,常位于細胞核的邊緣和核仁周圍,構成核仁相隨染色質的一部分。可以分為結構性異染色質(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和兼性異染色質(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兩種。1.結構性異染色質 是各類細胞的整個發育過程中都處于凝集狀態的染
關于異染色質的定義
異染色質分為結構異染色質和功能異染色質兩種類型。結構異染色質是指各類細胞在整個細胞周期內處于凝集狀態的染色質,多定位于著絲粒區、端粒區,含有大量高度重復順序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稱為衛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異染色質只在一定細胞類型或在生物一定發育階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動物
常染色質與異染色質的功能差異
常染色質區域的基因可以被轉錄為信使RNA。常染色質區域非折疊的結構允許基因調控蛋白和RNA聚合酶與其上的DNA序列結合,從而開啟轉錄過程。在轉錄過程中,并非所有的常染色質都會被轉錄,但基本上非轉錄的部分會折疊為異染色質以保護暫時其上不用的基因。因此細胞的活性與細胞核中的常染色質數目有直接關系。常染色
簡述氰鈷胺素的結構特征
谷氨酰胺和甲基谷氨酰胺是B12的兩種輔酶形式。在咕啉環平面上方鈷離子與5,6-二甲基苯基咪唑的N-3相連,在平面下方與5'-脫氧腺苷的C5’相連。一般應用的B12,和鈷離子相連的是CN,稱為氰鈷氨,為綠色結晶。
簡述甲基鈷胺素的結構特征
谷氨酰胺和甲基谷氨酰胺是B12的兩種輔酶形式。在咕啉環平面上方鈷離子與5,6-二甲基苯基咪唑的N-3相連,在平面下方與5'-脫氧腺苷的C5’相連。一般應用的B12,和鈷離子相連的是CN,稱為氰鈷氨,為綠色結晶。
簡述轉運RNA的結構特征
tRNA的結構特征之一是含有較多的修飾成分,如上面提到的 D、T、 Ψ等;核酸中大部分修飾成分是在tRNA中發現的。修飾成分在tRNA分子中的分布是有規律的,但其功能不清楚。 1974年用X射線晶體衍射法測出第一個tRNA——酵母苯丙氨酸tRNA晶體的三維結構,分子全貌象倒寫的英文字母L,呈扁
簡述反轉錄病毒的結構特征
(1)所有的反轉錄病毒都有一個結構特征,即粗大的球形顆粒,大小為 80~100 nm。并有完好的突起的外膜。 (2)反轉錄病毒顆粒的化學成分幾乎是一樣的,RNA 占 2%,蛋白質占 60%~70%,其中 5%~ 7% 是復雜的糖蛋白,脂類為 30%~40%,碳水化合物為 1%~2%。 (3)
簡述亞麻酸的結構特征
亞麻酸存在α、γ兩種晶型。常見的是α-亞麻酸和γ-亞麻酸。α-亞麻酸和γ-亞麻酸是含有十八個碳原子、三個雙鍵的直鏈脂肪酸,相對分子量為278。 α-亞麻酸的結構為順,順,順-9,12,15-十八碳三烯酸(或順9,順12,順15十八碳三烯酸,英文系統名為cis-,cis-,cis-9,12,15
關于兼性異染色質的概述
在一定時期的特種細胞的細胞核內, 原來的常染色質可轉變成兼性異染色質。如雄性個體的細胞含有一個瘦小的Y染色體和一個大的X染色體, 由于X和Y染色體上很少有共同的基因, 對于雄性來說, X染色體上的基因就只有一個拷貝。雖然雌性細胞有兩條X染色體, 也只有一條具有轉錄活性, 另外一條X染色體像異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