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肉毒梭菌的生存分布情況
肉毒桿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土壤中常可檢出,偶亦存在于動物糞便中。根據所產生毒素的抗原性不同,肉毒桿菌分為A、B、Ca、Cb、D、E、F、G這8個型,能引起人類疾病的有A、B、E、F型,其中以A、B型最為常見。 人體的胃腸道是一個良好的缺氧環境,適于肉毒桿菌居住。肉毒桿菌屬于厭氧菌,嚴格厭氧,在胃腸道內既能分解葡萄糖、麥芽糖及果糖,產酸產氣,又能消化分解肉渣,使之變黑,腐敗惡臭。在厭氧環境中,此菌能分泌強烈的肉毒毒素,能引起特殊的神經中毒癥狀,致殘率、病死率極高。 肉毒桿菌芽胞抵抗力很強,干熱180攝氏度5~15分鐘,濕熱100攝氏度5小時,高壓蒸氣121攝氏度30分鐘,才能殺死芽胞。肉毒毒素對酸的抵抗力特別強,胃酸溶液24小時內不能將其破壞,故可被胃腸道吸收,損害身心健康。......閱讀全文
概述肉毒梭菌的生存分布情況
肉毒桿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土壤中常可檢出,偶亦存在于動物糞便中。根據所產生毒素的抗原性不同,肉毒桿菌分為A、B、Ca、Cb、D、E、F、G這8個型,能引起人類疾病的有A、B、E、F型,其中以A、B型最為常見。 人體的胃腸道是一個良好的缺氧環境,適于肉毒桿菌居住。肉毒桿菌屬于厭氧菌,嚴格厭氧,在
概述肉毒梭菌的檢驗鑒定
肉毒中毒的實驗室診斷,從病人的血清、糞便、嘔吐物及可疑食品等樣本中檢測到毒素是最可靠的診斷依據。在美便、胃腸道物和受傷組織等樣本中檢測或分離到肉毒桿菌,可支持診斷,但不能以此確診。但在一些嬰兒肉毒中毒病例中,只要在糞便或胃腸物中發現肉毒桿菌,即使在樣本中檢測不到肉毒毒素,也有確診意義。 小鼠生
概述肉毒梭菌的致病機理
量子解析:肉毒桿菌致病時,其生物信息頻率加快(正信息波),肉毒桿菌致病,主要靠強烈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劇烈的毒物,毒性比KCN強一萬倍;純化結晶的肉毒毒素1mg能殺死2億只小鼠,對人的致死劑量約0.1μg。肉毒毒素與典型的外毒素不同,并非由生活的細菌釋放,而是在細菌細胞內產生無毒的前體毒
肉毒梭菌及其檢驗
一、肉毒梭菌1、生物學狀性 肉毒梭菌屬于厭氧性梭狀芽胞桿菌屬,具有該菌的基本特性,即厭氧性的桿狀菌,形成芽胞,芽胞比繁殖體寬,呈梭狀,新鮮培養基的革蘭氏染色為陽性,產生劇烈細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 肉毒梭菌為多形態細菌,約為4×1μm的大桿菌,兩側平行,兩端鈍園,直桿狀或稍彎曲,芽胞為卵圓形,位
肉毒梭菌及其檢驗
一、肉毒梭菌1、生物學狀性 肉毒梭菌屬于厭氧性梭狀芽胞桿菌屬,具有該菌的基本特性,即厭氧性的桿狀菌,形成芽胞,芽胞比繁殖體寬,呈梭狀,新鮮培養基的革蘭氏染色為陽性,產生劇烈細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 肉毒梭菌為多形態細菌,約為4×1μm的大桿菌,兩側平行,兩端鈍園,直桿狀或稍彎曲,芽胞為卵圓形,位
肉毒梭菌的形態特征
肉毒桿菌為革蘭陽性粗短桿菌,有鞭毛、無莢膜、產芽孢。芽孢呈橢圓形,比繁殖體寬,位于次極端,使細胞呈網球拍狀。在普通固體培養基上,形成類圓形菌落,表面呈半透明、顆粒狀、邊緣不整齊、向外擴散、呈絨毛網狀,且常常擴散成菌苔。在血平板上,出現與菌落幾乎等大或者較大的溶血環。在卵黃瓊脂培養基上,可產生脂酶,在
肉毒梭菌的形態特征
肉毒桿菌為革蘭陽性粗短桿菌,有鞭毛、無莢膜、產芽孢。芽孢呈橢圓形,比繁殖體寬,位于次極端,使細胞呈網球拍狀。在普通固體培養基上,形成類圓形菌落,表面呈半透明、顆粒狀、邊緣不整齊、向外擴散、呈絨毛網狀,且常常擴散成菌苔。在血平板上,出現與菌落幾乎等大或者較大的溶血環。在卵黃瓊脂培養基上,可產生脂酶,在
簡述肉毒梭菌涉及型式
攝食肉毒桿菌的食品引發食物中毒,如:1.pH>4.6的低酸性罐頭食品(含鐵罐,玻璃罐);2.香腸,火腿。在肉毒桿菌素的注射上,作為皮膚科應用,還是很安全的,但有一些事項要提醒大家注意: 首先,只有專業的皮膚科醫生才可以完成這樣的手術,這不是美容院可以勝任的。這是因為肉毒桿菌應用在美容上,需要考
簡述肉毒梭菌的形態特征
肉毒桿菌為革蘭陽性粗短桿菌,有鞭毛、無莢膜、產芽孢。芽孢呈橢圓形,比繁殖體寬,位于次極端,使細胞呈網球拍狀。在普通固體培養基上,形成類圓形菌落,表面呈半透明、顆粒狀、邊緣不整齊、向外擴散、呈絨毛網狀,且常常擴散成菌苔。在血平板上,出現與菌落幾乎等大或者較大的溶血環。在卵黃瓊脂培養基上,可產生脂酶
關于肉毒梭菌的相關介紹
肉毒梭菌,也稱肉毒桿菌或肉毒梭狀芽孢桿菌,是革蘭氏陽性、厭氧、產孢子的桿菌,所產孢子為卵形或圓筒形,著生于菌體端部或亞端部,在20-25℃可形成橢圓形的芽孢。當pH低于4.5或大于9.0時,或當環境溫度低于15℃或高于55℃時,肉毒梭菌芽孢不能繁殖,也不能產生毒素。食鹽能抑制肉毒梭菌芽孢的形成和
關于肉毒梭菌的基本介紹
肉毒梭菌,也稱肉毒桿菌或肉毒梭狀芽孢桿菌,是革蘭氏陽性、厭氧、產孢子的桿菌,所產孢子為卵形或圓筒形,著生于菌體端部或亞端部,在20-25℃可形成橢圓形的芽孢。當pH低于4.5或大于9.0時,或當環境溫度低于15℃或高于55℃時,肉毒梭菌芽孢不能繁殖,也不能產生毒素。食鹽能抑制肉毒梭菌芽孢的形成和
概述食品生產中肉毒梭菌的風險與控制
肉毒桿菌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其芽孢又有極強的生命力,食品加工原料存在被污染的風險。現代工業化食品生產中,通常采用溫和的熱處理工藝,雖然足以殺死細菌細胞,但不能殺死芽孢。如果再遇到不正確加工、包裝、儲存等,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小芽孢就會進入密封的罐裝或真空包裝的食品里,發芽繁殖并伴隨致命的肉毒毒素產生,
簡述肉毒梭菌的中毒癥狀
攝食肉毒桿菌的食品可引發食物中毒,如pH>4.6的低酸性罐頭食品(含鐵罐,玻璃罐)或香腸、火腿。人感染肉毒桿菌后會出現視覺模糊、呼吸困難、肌肉乏力等癥狀,如病情嚴重可能導致死亡。
肉毒梭菌的基本信息介紹
肉毒桿菌(Clostridiumbotulinum)是一種革蘭陽性粗短桿菌,嚴格厭氧,有A~G7個亞型,每個亞型都可產生一種劇毒的大分子外毒素,即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這種毒素可引起人和動物發生以松弛性麻痹為主癥的肉毒中毒(botulism),雖然并不常見,但卻是一種致命的中
簡述肉毒梭菌的生長繁殖環境
通常,肉毒桿菌在有氧環境中、低于4°C或pH
概述肉毒中毒的相關情況
肉毒毒素對人和動物均有高度致病力,不分年齡和性別,但人類肉毒中毒主要由A、B、E和F型毒素引起,動物的肉毒中毒主要由C、D型肉毒毒素引起,常發生在牛、馬、羊,禽和鳥類,水貂和雪貂等經濟動物,而豬、犬、貓的肉毒中毒比較罕見。迄今尚無G型毒素引起的人或動物肉毒中毒的病例報道。 根據中毒途徑和對象不
使用肉毒梭菌有哪些副作用?
肉毒桿菌 來源于肉毒梭狀芽胞桿菌,它能抑制局部肌肉組織的神經信號。美容用的肉毒桿菌副作用較小,可能會引起短時的頭痛,眼部或嘴部松弛。但如果注射的肌肉組織錯誤的話,則可能會引起輕微的挫傷和流感病癥。 盡管如此,肉毒桿菌毒素除皺還是有一定的并發癥和副作用,如注射局部有頭痛;抬頭紋處注射不當時會發生
關于肉毒梭菌的基本信息介紹
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腌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強的細菌之一。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該種毒素是已知的最劇毒物,可抑制膽堿能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導致肌肉松弛型麻痹。軍隊常常將這種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們食入和吸收這種毒素后,神
關于肉毒梭菌中毒癥的基本介紹
肉毒梭菌中毒癥,是由于食肉動物食入腐敗變質含有肉毒梭菌的肉類食物而發生的一種中毒性疾病。臨床上以出現運動中樞神經系統麻痹和延腦麻痹為特征,死亡率很高。 肉毒梭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屬厭氧菌,主要存在于腐敗變質的尸體、肉類、飼料及罐頭食品中,可以產生強烈的外毒素,食入后即可發生中毒。
簡述肉毒梭菌中毒癥的防治措施
(1) 早期發現應用多價抗毒素治療,可肌肉或靜脈注射3-5毫升,早期應用比晚期應用效果顯著。 (2)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萬單位/千克體重,2次/日。 (3) 補液療法,5%葡萄糖鹽水100-1000毫升、5%碳酸氫鈉注射液10-50毫升,混合靜脈滴注。 (4) 飼喂前食物應加熱100C,
關于肉毒梭菌的生物分型介紹
肉毒桿菌現有2種生物分型方法,根據所產毒素的抗原性差異,肉毒桿菌家族分為A、B、C、D、E、F、G七個亞型。根據生理學特征,可分為蛋白分解高株和非蛋白分解菌株。前者包括A型及某些B、F型肉毒桿菌;后者包括B型及部分E、F型肉毒桿菌。
關于肉毒梭菌中毒癥的診斷要點介紹
1、臨床癥狀 此病潛伏期一般為幾小時或幾天,與食入的有毒物質量成正比。 發病一般由后軀向前軀進行性發展,出現對稱性麻痹,反射機能降低,肌肉緊張度降低,后肢軟散無力,但神智清楚,體溫不高。 發展到前軀后可見流涎、吞咽困難、瞳孔放大、視覺障礙。 嚴重者呼吸困難、心率快、全身軟散、倒地休克、呼
RiboPrinter?-在肉毒梭菌鑒定和分子分型中的應用
RiboPrinter? 在肉毒梭菌鑒定和分子分型中的應用 梭狀芽孢桿菌是一個多樣化的革蘭氏陽性菌屬,專性厭氧,在環境中普遍存在。這個屬大約包含了100多個種,基因組內總體的G+C含量范圍在22-55%,反映出該屬內的細菌在系統進化關系上的巨大差異。 該屬內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為
RiboPrinter?-在肉毒梭菌鑒定和分子分型中的應用
方案優勢 新西蘭恒天然集團乳粉受肉毒梭菌污染事件,使企業及下游乳品企業受到影響,疲于產品召回和品牌信心的恢復,也因此蒙受巨大損失。肉毒梭菌如何鑒定和如何更大范圍加強預防,已成為公眾、尤其是生產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熱切關注的焦點。肉毒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芽孢耐受能力強,易污染各種類型的食品,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肉毒梭菌技術
是運用PCR方法檢測肉毒神經毒素基因以鑒定肉毒梭菌,只需2~3天。特別是基層CDC在購買不到試驗動物的情況下,PCR所具有快速、簡便、特異型強的優點無疑可作為肉毒中毒的輔助檢測手段和一項有價值的指標。P.Fach(1993)報道,應用PCR可檢出食品樣品的肉毒梭菌A型菌株。趙晉、郭宗琪、楊小蓉等(2
衛生部公告:警惕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事件
近日,衛生部連續接到河北省和山西省發生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事件報告。經河北省衛生廳調查,在石家莊市乾豐食品有限公司、石家莊市東光食品廠、石家莊市獨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定州市新宗食品有限公司、饒陽縣健民食品廠生產的“肉疙瘩”火腿腸中檢出肉毒毒素,流行病學調查證實發生在河北省和山西省的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事件與上
RiboPrinter?-在肉毒梭菌鑒定和分子分型中的應用(一)
RiboPrinter??在肉毒梭菌鑒定和分子分型中的應用 ? 梭狀芽孢桿菌是一個多樣化的革蘭氏陽性菌屬,專性厭氧,在環境中普遍存在。這個屬大約包含了100多個種,基因組內總體的G+C含量范圍在22-55%,反映出該屬內的細菌在系統進化關系上的巨大差異。 該屬內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為肉毒梭菌和產氣莢
RiboPrinter?-在肉毒梭菌鑒定和分子分型中的應用(二)
肉毒梭菌的Ribotyping鑒定及分子分型 ?? 正因為肉毒梭菌的種內菌株的多樣性及其16S序列的高度保守性使得生化鑒定和16S測序鑒定等傳統技術對肉毒梭菌的鑒定存在諸多難點,所以研究者們不遺余力應用更多分子生物學技術以縮短肉毒梭菌的鑒定時間,簡化鑒定流程,增加鑒定結果的準確性和重現性。 ???
精液肉毒堿的概述
精漿中的肉毒堿主要由附睪分泌,其次是精囊。肝臟是肉毒堿合成的主要場所,精漿中肉毒堿分為游離肉毒堿和乙酰肉毒堿兩種,精漿肉毒堿含量幾乎高于血漿肉毒堿的10倍,這可能與精子在附睪內成熟時所需要的能量來源有關。當附睪和精囊功能發生障礙,精液肉毒堿會急劇下降。因此檢測精漿中肉毒堿含量可作為了解附睪和精囊
關于肉毒毒素的概述
肉毒毒素是肉毒桿菌產生的一類結構相關、抗原性不同的外毒素,也稱肉毒神經毒素(botulinumneurotoxin)。除肉毒桿菌外,某些酪酸桿菌(C.butyricum)和巴拉特桿菌(C.barati)也可產生肉毒毒素。肉毒桿菌通常先產生無毒的前體毒素(progenitortoxin),該前體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