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零碳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國際會議舉辦
日前,“凈零碳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國際會議在山東財經大學燕山校區召開。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黃建忠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德國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歐洲經濟研究院、日本名古屋大學,以及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山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高校和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趙忠秀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山東財經大學于2020年11月成立中國國際低碳學院。舉辦本次國際會議,旨在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具體國情的零凈碳中國發展路徑,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言獻策。 會上,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教授卜玉洗(Ulrich Blum),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薛進軍,德國歐洲經濟研究院院長阿希姆·瓦姆巴赫(Achim Wambach),德國工程院院士、德國聯邦政府“未來能源”專家委員會主席呂安迪(Andreas Loeschel),中國電......閱讀全文
“凈零碳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國際會議舉辦
日前,“凈零碳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國際會議在山東財經大學燕山校區召開。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黃建忠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德國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歐洲經濟研究院、日本名古屋大學,以及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山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高校和機構的專家學
“凈零碳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國際會議舉辦
日前,“凈零碳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國際會議在山東財經大學燕山校區召開。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黃建忠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德國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歐洲經濟研究院、日本名古屋大學,以及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山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高校和機構的專家學
丹麥綠色發展經驗對中國的啟示:“零碳”并非童話
全面實現遏制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承諾,對任何一個簽約國都意味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中國作為與美國和歐盟并列的三大能源消耗體,在建設“美麗中國”特別是能源轉型之路上如何向前奔跑,更是受到世界各國關注,也是政府制定應對策略的重中之重。圖片來源于網絡 就在10日的博鰲論壇上,中國領導人提出,“
科研團隊找到乙酸“零碳”制備新路徑
二氧化碳能做衣服、制香水?還能做成樂高玩具?科技改變世界,超乎想象。 5月3日,《自然》雜志發表我國科研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實現了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高效制備醋酸(又名乙酸),找到一條乙酸綠色生產新路徑,揭開“零碳”制造夢想的一角。 上述成果論文作者之一、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6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國際會議在京舉辦
12月12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辦,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承辦的2016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宣傳中國特殊食品監督管理法規政策,加強國際監管機構間的互動與交流,提升中國在國際特殊食品法規標準的話語權,提高企業遵紀守法意識和管理水平,推動新技術標準和技術成
2014年柔性與印刷電子國際會議落戶中國
2012年柔性與印刷電子國際會議日前在東京召開。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印刷電子中心主任崔錚出席大會組委會工作會議。會上,由崔錚建議并經組委會討論,一致通過2014年柔性與印刷電子國際會議在中國召開的決議。 據了解,該會議由韓國、日本與中國臺灣發起,自2009年舉辦首屆以來,一直在這三個國家或地區
2024油氣田勘探與開發國際會議在西安舉辦
9月12日,由西安石油大學與陜西省石油學會聯合主辦的“2024油氣田勘探與開發國際會議(IFEDC)”在西安舉行。西安石油大學校長王進富發表致辭。圖片由會議主辦方提供開幕式上,西安石油大學校長王進富在致辭中強調,本次會議對于推動技術創新、加強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呼吁與會者共同把握全球能源轉型的歷史
中國認可經驗受到國際關注
日前,巴西計量、標準化和工業質量研究院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了能力驗證計劃提供者(PTP)認可和標準物質/標準樣品生產者(RMP)認可國際論壇。來自中國、巴西、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秘書處能力驗證處應邀做了題為《CNAS關于RMP和PTP
碳中和下中國道路交通的碳減排潛力與脫碳路徑
2022年12月31日,《自然》子刊npj Urban Sustainabilit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汪壽陽和段宏波團隊等關于碳中和下中國道路交通的碳減排潛力與脫碳路徑研究成果。 交通部門是重要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源,其低碳化轉型的程度密切關系到中國碳中和愿景的達成,也可能成為中國唯一不
北京延慶召開低碳/零碳產業園區建設路徑研討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82.shtm
碳交易市場運行的中國經驗
?■本報記者 王佳雯 在近日召開的中歐碳市場對話與合作項目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稱,中歐碳市場合作項目第一期已經取得圓滿成功,其直接成果便是中國全國碳市場的啟動。 自2015年中國在巴黎氣候大會做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值”的減排承諾,至今已過去3年時間。其間
第13屆原子分子數據及其應用國際會議舉辦
?9月23日,由西北師范大學與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主辦的第13屆原子分子數據及其應用國際會議在甘肅蘭州西北師范大學開幕。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及我國的專家學者150余人參會。開幕式由原子分子數據及其應用國際會議主席、西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董晨鐘主持。會議現場(西北師范大學供圖)西北師范大
中國植物保育國際會議在上海舉行
11月8-11日, “IABG中國植物保育國際會議”在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舉行。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給予我們食物、能源和生機的植物,而人類文明的高速發展以及對生物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使得全球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中國擁有各類植物30,000余種,是
安捷倫與清華大學藥學院聯合舉辦首屆代謝組學國際會議
2021年7月20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與清華大學藥學院聯合舉辦代謝組學國際會議(下稱“會議”)。此次會議聚焦代謝組學前沿技術、代謝重塑與腫瘤、代謝重塑與病毒傳染病等研究中的最近進展,將邀請國內外代謝組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展示代謝組學研究的新理論、
《自然》雜志國際會議首次走進中國-聚焦基因與干細胞治療
近日,以“基因組學和干細胞為基礎的治療——打造未來個性化醫療”為主題的2014年《自然》雜志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會議由《自然》雜志與中山大學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43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 中山大學副校長黎孟楓、《自然》雜志資深主編Magdalena Skipper
2024碳中和·零碳中國峰會涌現廣東先進典范
5月26日,2024碳中和·零碳中國峰會暨第七屆中國能源投資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由中國投資協會主辦、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承辦、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協辦,重點關注碳中和頂層設計和零碳發展技術路線,重磅推介了零碳標準、新能源政策技術、零碳試點、零碳案例,打造“產城融合”的零碳產業應用
2024碳中和·零碳中國峰會涌現廣東先進典范
5月26日,2024碳中和·零碳中國峰會暨第七屆中國能源投資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由中國投資協會主辦、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承辦、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協辦,重點關注碳中和頂層設計和零碳發展技術路線,重磅推介了零碳標準、新能源政策技術、零碳試點、零碳案例,打造“產城融合”的零碳產業
青海凈碳排放量已達峰-2037年有望凈零排放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中國生態大省,也是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最新科學研究指,青海省凈碳排放量已于2018年達到峰值,若實施全面綠色發展政策,則有望在2037年實現凈零排放。 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鐘德鈺10日
首屆納米能源與技術國際會議舉行
近日,由廣東省能量轉換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主辦的首屆納米能源與技術國際會議在廣以舉行。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多名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齊聚一堂,就納米能源的前沿發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交流探討。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廣以校長龔新高擔任名譽主席。他表示,廣以
第一屆超快科學國際會議在線舉辦
4月14~15日,第一屆超快科學國際會議(Ultrafast X 2021)在線舉辦。會議是紀念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安光機所)建所六十周年系列活動中的一場,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龔旗煌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教授Katsumi Midorikawa擔任大會主席。會議注冊
“劍橋南京論壇2023:零碳和可持續發展”舉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3058.shtm近日,由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共同主辦,南京市海外協同創新中心(英國劍橋)協辦的“劍橋南京論壇2023——零碳和可持續發展:科學、政
中國工程院:中國有望2027年前后實現碳達峰,峰值122億
中國工程院31日在北京發布重大咨詢項目成果《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提出,通過積極主動作為,全社會共同努力,中國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實現達峰,峰值控制在122億噸左右。在此基礎上推動發展模式實現根本轉變,可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由中國工程院、上海市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
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ICAS-2017舉辦地簡介
由中國化學會(CCS)及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盟(IUPAC)主辦的2017國際分析科學大會(ICAS 2017)已定于2017年5月5日-8日在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 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坐落在海口市濱海大道西段臨海一線地。目前,這一地區正在形成以政治、會展展覽、國際商務、休閑度假為主導、
Kronach-2012國際會議
????? ?????? 德國zahner 公司將于2012 年3月26 到28日在德國Kloster Banz 舉辦一年一度的“Kronach 阻抗”會議。會議的內容將涉及到電化學技術在電池,超級電容,燃料電池以及鍍層方面的研究和發展。歡迎有興趣的廣大科學工作者前往參加。詳細信
“雙碳”目標下-專家共探如何加速邁向零碳中國
2022零碳中國杭州峰會11月19日-20日在浙江杭州舉行。院士專家、企業等齊聚,共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能源創新發展路徑,共探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助推加速邁向“零碳中國”。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長趙天壽認為,直接利用太陽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可為未來提供足夠、清潔、
借鑒國際經驗治理空氣污染-北京舉辦空氣測評技術研討
空氣質量監測評價技術國際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辦。來自美國、意大利、日本和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技術專家和環保部門負責人,就各國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分析、監測評價體系、標準建立、治理措施、污染物變化趨勢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與會者一致認為,治理空氣污染是一個長期過程,通常要以10年~20年為時間尺
第七屆中國與發展國際學術年會舉辦
6月8~9日,第七屆中國與發展國際學術年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辦。本次年會主題為“中國與世界經濟的復蘇:難點與路徑”,旨在聚焦復蘇中的經濟,號召國內外的學者以長期、全局、多維的方式為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存在的結構性難題剖析癥結,梳理脈絡,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解決方案和政策建議。上海交
中國凈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趨勢
26日,《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牽頭編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估了全球和主要國別的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情況,在證實當前主流科學認知的同時,取得了
中國凈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趨勢
26日,《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牽頭編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估了全球和主要國別的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情況,在證實當前主流科學認知的同時,取得了
阿聯酋舉辦第15屆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暨展覽
阿布扎比11月11日電(記者安江 馬錫平)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暨展覽11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國家展覽中心拉開帷幕,在為期四天的會議和展覽期間將有來自全球9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600家石油和天然氣企業、公司或機構與會。 阿聯酋國家安全顧問兼阿布扎比酋長國執行委員會副主席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