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圍型肺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本病發生于亞段及其以下細小支氣管肺癌,形成腫塊的形態比較復雜。在掌握本病病理和X線征的基礎上,對本病作出正確分型,不僅有利于診斷和鑒別診斷,對臨床治療亦能提供一定指導作用。 2.多層螺旋CT檢查 多層螺旋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早期周圍型肺癌臨床檢查和診斷技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3.CT靶掃描 對早期周圍型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閱讀全文
中央型肺癌的介紹
中央型肺癌系起自三級支氣管以內的肺癌。病理組織分型發生于支氣管的肺癌多數為鱗癌,也可為未分化癌,腺癌少見,中央型肺癌形成較大肺門腫塊,合并肺不張、阻塞性肺炎和/或并有縱隔直接侵犯和淋巴結轉移時,診斷并不困難。中央型肺癌臨床上多采取補硒來控制病情,提高血硒含量對輔助治療有很大幫助,在與放療、化療結
檢查淤膽型肝炎的方式介紹
1、血液檢查 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R-谷氨酰轉肽酶、堿性磷酸酶、膽固醇及血清膽汁酸均升高。疾病初起,ALT明顯升高,但很快下降,出現酶疸分離。 部分病人入院時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但經補充維生素K1,3~7天后即迅速得到糾正。 2、B超檢查 無肝外梗阻表現。 3、病理檢
關于沙眼的檢查方式介紹
1.病原學檢測 (1)涂片檢測衣原體包涵體 是最常用的篩選方法,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篩選。 (2)細胞培養法 認為是檢測沙眼衣原體的金標準,但費時,且要求一定的設備技術條件。 2.分子生物學方法 原位雜交法檢測宮頸或直腸活檢標本中沙眼衣原體DNA,亦可用PCR法檢測,可明顯提高檢測敏感性,且
關于黃疸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出現黃疸時,應檢查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以區別膽紅素升高的類型,另外檢查尿膽紅素、尿膽原以及肝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1)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主要見于各類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疾病。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小于35%。 除上述檢查外,還應進行一些有關溶血性疾病的
關于便血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尿、便常規;無肉眼血便但不能除外隱血便可以查糞便隱血試驗。根據原發病不同,可以進行糞便細菌培養、寄生蟲檢測;生化學檢查,包括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腫瘤標志物等。 2.病因學檢查 (1)影像學檢查腹部超聲、CT、MRI、PET-CT、
關于喉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頸部查體 包括對喉外形和頸淋巴結的望診和觸診。觀察喉體是否增大,對頸淋巴結觸診,應按頸部淋巴結的分布規律,從上到下,從前向后逐步檢查,弄清腫大淋巴結的部位及大小。 2.喉鏡檢查 (1)間接喉鏡檢查 最為簡便易行的方式,在門診可完成。檢查時需要看清喉的各部分。因患者配合問題,有時不能檢查
關于咯血的檢查方式介紹
1.病史詢問 出血為初次或多次。如為多次,與以往有無不同。青壯年咳嗽咯血伴有低熱者應考慮肺結核。中年以上的人,尤其是男性吸煙者應注意肺癌的可能性;須細致詢問和觀察咯血量色澤,有無帶痰,詢問個人史時須注意結核病接觸史,多年的吸煙史,月經史,職業性粉塵接觸史,生食螃蟹等。 咯血伴胸痛者多見于肺梗
關于白喉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象 白細胞計數輕度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0.80左右)。 2.細菌學檢查 (1)咽、鼻黏膜拭子涂片 奈瑟或龐氏染色鏡檢,找到有異染顆粒的棒狀桿菌。 (2)熒光抗體染色檢查 陽性。 (3)細菌培養 鼻咽拭子或患處取材培養生長白喉桿菌,毒力試驗陽性。
關于紫紺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液檢查 血常規、肝功能、血自身抗體等。 2.血氣分析 對伴呼吸困難的發紺是必做檢查。 3.動脈血氧飽和度測定 主要用于鑒別中心性紫紺與周圍性紫紺。 4.CT檢查或胸部X線 對診斷各種肺部疾病和心臟病紫紺的病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 5.心電圖 對心肺疾病有一定診斷價值。
關于肛瘺的檢查方式介紹
肛瘺難治,首先難在診斷上。術前只有準確定位瘺管的位置,內口的位置,才能為手術的成功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內口的定位一般有兩種方法,直接找和順瘺管找。只有少數病例能直接找到。肛門指診時可以在肛內齒線處觸及到硬節或凹陷,或按壓瘺管時有膿液流出。而大部分病例的內口很隱蔽,或是閉合的,這就需要先找瘺管或外口
關于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鏡檢查 是診斷胃炎,尤其是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可以直接觀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黏膜的情況,還可以在直視下取多部位黏膜進行活組織病理學檢查。但急性腐蝕性胃炎在急性期內禁忌做胃鏡檢查。 2、病理檢查 主要用于慢性胃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3、實驗室檢查 (1)胃液分析 (2
關于腹水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肝功能受損、低蛋白血癥可提示有肝硬化,大量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提示腎功能受損,免疫學檢查對肝臟和腎臟疾病的診斷也有重要意義。通過腹腔穿刺液的檢查可確定腹腔積液的性質和鑒別腹腔積液的原因。 2.體格檢查 除有移動性濁音外常有原發病的體征。 3.超聲及CT檢查 不僅可
關于皮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主要用于鑒別診斷和篩查可能病因,各種不同類型的皮炎檢查的結果不盡相同,血常規檢查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T淋巴細胞(尤其是Ts)減少,還可有血清嗜酸性陽離子蛋白增高,血清IgE含量增高。對某些變應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發型過敏反應常呈陽性等。斑貼試驗有助于診斷接觸性皮炎,真菌檢查可
關于胃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鋇餐檢查 數字化X線胃腸造影技術的應用,仍為診斷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氣鋇雙重造影,通過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觀察作出診斷。早期胃癌的主要改變為黏膜相異常,進展期胃癌的形態與胃癌大體分型基本一致。 2、纖維胃鏡檢查 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部位和范圍,并可獲取病變組織作病理學檢查,是診斷胃癌
關于高脂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測定血脂譜全套 空腹TC、TG、LDL-C、HDL-C。 2.判斷血漿中有無乳糜微粒存在 可采用簡易的方法,即把血漿放置4℃冰箱中過夜,然后觀察血漿是否有“奶油樣”的頂層。 3.血漿低密度脂蛋白(LDL-C)濃度 1~2周內血漿膽固醇水平可有±10%的變異,實驗室的變異容許在3%以
關于喉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間接喉鏡檢查,按病變的程度,有以下3種類型的改變: 1.慢性單純性喉炎 喉黏膜彌漫性充血、紅腫,聲帶失去原有的珠白色,呈粉紅色,邊緣變鈍。黏膜表面可見有稠厚黏液,常在聲門間連成黏液絲。 2.慢性肥厚性喉炎 喉黏膜肥厚,以杓間區較明顯。聲帶也肥厚,不能向中線靠緊而閉合不良。室帶常肥厚而遮蓋
關于矽肺的檢查方式介紹
1.肺功能檢查 因肺組織代償能力強,早期患者肺功能檢查無異常。速度肺纖維化增多,肺順應性減退,可出現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如肺活量、肺總量、殘氣量和最大通氣量均降低,一般I期性瑞患者肺活量較正常人降低10%~20%,II期降低20%~30%,Ⅲ期降低30%~50%。同時有彌散功能障礙,嚴重時可有
關于皰疹的檢查方式介紹
1.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1)檢測抗原 可用直接免疫熒光、酶免染色或ELISA方法查皰疹基底細胞刮片或皰疹液中的抗原,可以直接做出診斷。 (2)ELISA法檢測IgM抗體 水痘的潛伏期一般2周左右,當出疹時,血液中的IgM抗體已產生。IgM抗體能維持2個月左右,檢出IgM抗體有助于建立診斷。
關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檢查介紹
1.X線檢查 通過X線檢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氣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氣腫、肺不張或病灶鄰近部位的浸潤性病變或肺部炎變。 2.支氣管鏡檢查 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變情況。可采取腫瘤組織供病理檢查,或吸取支氣管分泌物作細胞學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判定組織學類型
關于慢性主動脈周圍炎的檢查介紹
1.本病無特異的實驗室指標,因此影像學檢查至關重要。B超是最初發現疾病的檢查手段,可直接顯示腹主動脈周圍的團塊和腹主動脈壁的鈣化斑,確定是否引起了腎盂、輸尿管積水,但敏感性較差,無法鑒別腫物的良惡性。 2.CT和MRI是診斷本病和隨診判斷療效的主要方法。CT可以顯示動脈壁本身和纖維化層面,MR
關于周圍神經炎的檢查診斷介紹
檢查 1.血白細胞數可輕度升高,營養障礙性貧血,糖尿病人則血、尿糖增高。 2.電生理檢查、M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S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可減慢或消失,EMG(肌電圖)呈失神經改變。 診斷 1.病史及癥狀 多有重金屬(砷、汞、鉛)接觸史或呋喃西林、異煙肼等藥物服用史,或維生素缺
關于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檢查方式介紹
1.眼壓檢查 眼壓是維持正常視功能的必備條件,正常眼壓對于眼的光學特性,眼內液體循環,晶體代謝等方面俱有特殊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房水生成、排出及眼內容物三者處于動態平衡狀態,如果這個平衡失明,將出現病理性眼壓升高。 2.激發試驗 對疑似青光眼的病人,眼壓不高時可激發試驗使其增高,以求確診。
關于小兒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病原學檢查 (1)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VAg)檢查血清HDVAg陽性是診斷急性感染的直接證據。這項檢查敏感度高、特異性強。肝內HDVAg檢測更具直接診斷價值。 (2)抗-HDV測定在急性HDV與HBV同時感染時,抗HDVIgM在早期出現,慢性感染期呈持續高水平,一旦病毒消除,該抗體迅速
關于甲型H1N1流感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檢查部分病例出現低鉀血癥,少數病例肌酸激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升高。 (3)病原學檢查病毒核酸檢測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檢測呼吸道標本(咽拭子、鼻拭
關于小兒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及凝血方面的檢查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凝血相異常標志肝損害。 2.肝功能檢查 丙氨酸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GO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都有不同程度升高。隨著病情進展AST逐漸升高,反映肝細胞破壞較重。 3.病原學檢測 (1)抗-HCV抗體是臨床診斷急性、慢性
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學檢查
1.X線表現: ①癌瘤局限于粘膜,未構成支氣管的狹窄及阻塞者,X線上可無陽性表現。 ②癌瘤致支氣管狹窄,可出現一側或葉的肺氣腫。深呼氣位照片易于顯示。 ③癌瘤致支氣管狹窄,造成分泌物引流不暢,則出現阻塞性肺炎。 ④癌瘤致支氣管阻塞則出現阻塞性肺不張。另外,癌瘤向支氣管外蔓延,形成肺門區腫
急性黃疸型肝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象檢查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分類計數中性粒細胞可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2.尿液檢查 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黃疸期尿膽紅素及尿膽原均增加。 3.肝超聲波檢查和心電圖 有異常改變。 4.肝功能試驗 (1)血清膽紅素 在黃疸期血清膽紅素逐日升高,多在1~2周內達高峰。 (2)血
關于白帶異常的檢查方式介紹
檢查白帶是否正常,要從量、色、質地、氣味幾方面觀察。 1.婦科檢查 檢查自外向內順序進行,首先通過視診檢查外陰、尿道、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其次通過陰道窺器觀察陰道壁及宮頸。檢查陰道排液、宮頸分泌物的外觀。 2.實驗室檢查 (1)pH值:正常時pH為3.8-4.4,患有滴蟲性或細菌性陰道炎
關于肺淤血的檢查方式介紹
1.心電圖 可發現既往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廣泛心肌損害及心律失常等。 2.胸部X線片 可見心臟增大、肺淤血、肺水腫及原有肺部疾病。 3.超聲心動圖 (1)診斷心包、心肌或瓣膜疾病。 (2)區別舒張功能不全和收縮功能不全。 (3)定量或定性房室內徑、心臟幾何形狀、室壁厚度、室壁運動,
關于排卵障礙的檢查方式介紹
1.一般檢查 若月經周期在26~36天,常提示有排卵,但對于不孕的女性,尚須客觀的檢查明確是否有排卵。而對于存在異常子宮出血、月經稀發或閉經的患者,通常并不須做具體的檢查來明確無排卵的診斷。 2.基礎體溫測定(BBT) 排卵后產生孕激素可使基礎體溫上升,典型的黃體期體溫上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