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圍型肺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本病發生于亞段及其以下細小支氣管肺癌,形成腫塊的形態比較復雜。在掌握本病病理和X線征的基礎上,對本病作出正確分型,不僅有利于診斷和鑒別診斷,對臨床治療亦能提供一定指導作用。 2.多層螺旋CT檢查 多層螺旋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早期周圍型肺癌臨床檢查和診斷技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3.CT靶掃描 對早期周圍型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閱讀全文
關于周圍型肺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本病發生于亞段及其以下細小支氣管肺癌,形成腫塊的形態比較復雜。在掌握本病病理和X線征的基礎上,對本病作出正確分型,不僅有利于診斷和鑒別診斷,對臨床治療亦能提供一定指導作用。 2.多層螺旋CT檢查 多層螺旋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早期周圍型肺癌臨床檢查和診斷技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于周圍型肺癌的基本介紹
周圍型肺癌是指起自三級支氣管以下,呼吸性細支氣管以上的肺癌。以腺癌多見。臨床上早期周圍型肺癌的癥狀不明顯,而到明顯癥狀時已經進入晚期。近年來多層螺旋CT的應用,為周圍型肺癌的早期診斷開辟了新的途徑。
治療周圍型肺癌的方法介紹
要包括手術治療、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和中醫藥治療,跟其他肺癌的治療方法一樣,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法,而且要及時有效。 1.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早期周圍型肺癌治療的重要方法,診斷后盡早考慮手術切除,以微創手術為主。對體質較好,能承受肺葉切除的患者應該行肺葉切除。周圍型肺癌的術式與其他類
如何診斷周圍型肺癌?
根據病變的形態大小、邊緣征象、病變內部特點及鄰近組織的CT表現,對絕大多數的周圍型肺癌可做出診斷。對于少數基本征象少或者不典型的病例,應對病灶進行CT靶掃描,仍不能確定診斷者應行CT導引下經皮穿刺活檢,經支氣管鏡肺活檢或短期內定期復查,以免造成早期周圍型肺癌的誤診和漏診。明確病理診斷后,應做出分
關于前庭周圍性眩暈的檢查方式介紹
1.全身一般檢查。 2.耳鼻咽喉科專科檢查。 3.神經系統檢查 包括 ①腦神經功能檢查; ②感覺系統檢查; ③運動系統檢查; ④過度換氣檢查。 4.精神心理狀態評估 應包括精神狀態及心理應激狀態的評估。 5.聽力學檢查 可協助對眩暈進行定位診斷及定性診斷。 6.前庭與平衡
關于中央型肺癌的CT檢查介紹
CT檢查是X線檢查的一個提升,分辨率更高,在臨床平掃中可提供大量的局部解剖學情況,可提供周圍組織的情況,尤其對于細微的結構具有較高的辨識度,但對細小支氣管炎并感染的反應清晰度及空間的分辨度方面不及X線檢查結果。
周圍動脈栓塞的檢查方式介紹
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明確肢體缺血嚴重程度,判斷栓塞大致部位。 2.磁共振血管造影 判斷閉塞段遠端動脈流出道,為動脈旁路手術準備。 3.血管造影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它可以提供最為詳盡準確的病情資料,例如病變部位、范圍、程度,為血管成形手術或手術方式的選擇提供依據。 4.心電圖與X線
關于乏特壺腹周圍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驗 短期內多次測血清總膽紅素、1分鐘膽紅素、ALP、LDH及同工酶、γ-GT、5-NT、淀粉酶、CA19-9、血糖及尿糖,有條件或必要時可測胰腺癌細胞單克隆抗體(Du-PAN-2)、胰腺胚胎抗原(POA)、CEA、血清鐵蛋白、胰腺癌相關抗原(PCAA)等。 2.B型超聲檢查 必
簡述周圍型肺癌的臨床表現
1.胸痛 是本病主要癥狀,局限在胸、肩某一部位,常無壓痛點,輕度胸痛不一定伴有胸膜侵犯,但嚴重胸痛常見于本病晚期,且伴有廣泛胸膜轉移灶。 2.發熱 是周圍型肺癌的一個癥狀,多見于癌灶直徑稍大者(約2厘米以上),與中心型肺癌不同,發熱不是由炎癥所引起,使用一般抗炎治療無效,但消炎痛、皮質激素
分析要周圍型肺癌的形成病因
1.吸煙 目前認為吸煙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煙草中有超過3000種化學物質,其中多鏈芳香烴類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亞硝胺均有很強的致癌活性。多鏈芳香烴類化合物和亞硝胺可通過多種機制導致支氣管上皮細胞DNA損傷,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進而引
檢查周圍神經損傷的方式介紹
1.傷部檢查 檢查有無傷口,如有傷口,應檢查其范圍和深度、軟組織損傷情況以及有無感染。查明槍彈傷或彈片傷的徑路,有無血管傷、骨折或脫臼等。如傷口已愈合,觀察瘢痕情況和有無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形成等。 2.肢體姿勢 觀察肢體有無畸形。橈神經傷有腕下垂;尺神經傷有爪狀手,即第4、5指的掌指關節過伸
中央型肺癌的MRI檢查介紹
MRI對軟組織的顯像方面分辨度較高,能夠準確地顯示出病灶的軟組織腫塊和范圍,在任意切面成像,具有較多的成像參數,提供大量的病灶與周圍組織和器官的關系的信息。
關于Ⅳ型腎小管性酸中毒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液檢查 血K+增高、血Cl-升高、血HCO3-減少、CO2結合力降低,多數患者血尿素氮和肌酐呈中度升高。血漿腎素和醛固酮活性因原發病不同而異。由腎臟病所致者血漿腎素和醛固酮水平多數降低;少數嬰兒患者(腎小管對醛固酮反應減弱)血漿腎素和醛固酮正常或升高,由腎上腺皮質疾病所致的Ⅳ型RTA,血漿
關于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的檢查方式介紹
MRI(磁共振)檢查具有重要作用。髓內的病灶可通過T1加權影像上的流空征加以區別。在T2加權像上于脊髓內常有異常信號出現,脊髓周圍的流空征提示脊髓周邊靜脈叢曲張。有髓內出血時,可見T1W1、T2W1高信號。脊髓動脈造影對確定髓內病變的范圍及性質更具重要作用,尤其是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對
關于2型糖尿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糖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惟一標準。有明顯“三多一少”癥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癥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 2.尿糖 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閾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
關于B型血友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凝血象檢查見凝血時間延長(輕型可正常),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2)凝血因子測定異常。 2.初篩試驗 凝血酶原消耗試驗(PC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簡易凝血活酶生成試驗(STGT)有助于輕型和重型血友病A、B的診斷。APTT糾正試驗有助于區別獲得性血友病。 3
關于浸潤型肺結核的其他檢查方式介紹
結核病患者血像通常無改變,嚴重病理常有繼發性貧血,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對白細胞總數減低或出現類白血病反應。血陳增快常見于活動性肺結核,但并無特異性診斷價值,血沉正常亦不能排除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無痰或痰菌陰性而需與其他疾病鑒別時,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出患者血清中特異性抗體,可能對肺外結
關于黏多糖貯積癥Ⅰ型的檢查方式介紹
1.一般檢查 尿中出現過多的硫酸皮膚素和硫酸乙酰肝素。血中白細胞及骨髓細胞內出現異染性黏多糖顆粒(Reilly體)。 2.X線檢查 四肢骨、軀干、頭顱均有異常改變。 3.微量酶活性測定 二甲基美藍-Tris(DMB-Tris法)用于尿中糖胺聚糖(GAGs)的檢測及羊水中GAGs的測定,
關于A型萎縮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①外周血中紅細胞計數或血紅蛋白含量、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均減少,但骨髓象示巨幼紅細胞顯著增生。 ②血清壁細胞抗體和內因子自身抗體陽性。 ③由于骨髓內巨幼紅細胞易破壞,血清非結合膽紅素可輕度增高。 2.內鏡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 顯示胃竇黏膜正常,而胃體泌酸黏膜萎縮,胃酸
關于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的檢查方式介紹
1.MRI(磁共振)檢查 脊髓MRI顯病變位于脊髓后方、側方,矢狀位病變呈梭形,長軸與脊髓平行,脊髓背側見條帶狀高信號影,脊髓階段性水腫、變性范圍超過5個節段,脊髓周圍可見低信號的血液留空影。增強掃描:矢狀位見脊髓后方串珠狀高信號迂曲血管影,冠狀位可見迂曲血管位于脊髓后方。 2.CTM(脊髓
關于脊髓型頸椎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影像學檢查: 1.X線平片及動力性側位片 有益于發現畸形,觀測頸椎活動,判定不穩定。 2.CT掃描 便于辨認韌帶骨化 3.MRI檢查 醫生可通過矢狀位結合軸位平掃在頭腦中形成神經通道的三維立體圖像,了解椎間盤,后縱韌帶,鉤椎關節和黃韌帶病變以及脊髓受壓病理改變。脊髓型頸椎病雖然在MR
中央型肺癌的X射線檢查介紹
X線檢查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檢查方法,具有經濟、操作簡單的特點,可為各類疾病的診斷提供一定的信息,尤為對肺癌診斷有著較高的利用價值,也是中央型肺癌的首選檢查方法,可良好地反映出腫瘤的部位及大致的病變范圍,另外還可以提供中央型肺癌對周圍管腔變窄情況及生長方式,平面化地將人體的組織結構顯示出來,其主
關于中央型肺癌的鑒別診斷介紹
1.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見。 2.血痰:多為血絲痰,間斷性,也可出現咯血。 3.胸痛:一般較輕。發熱:熱度多不高,為癌組織壞死、毒素吸收所致。 4.轉移癥狀:轉移部位不同,臨床癥狀也不同,如淋巴結壓迫上腔靜脈可出現頸靜脈怒張;喉返神經受侵導致聲帶麻痹、聲音嘶啞;顱內轉移出現惡心、頭痛、嘔吐
關于食管壓迫型頸椎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平片檢查 顯示椎體前緣有骨刺形成,典型者呈鳥嘴狀,其好發部位以頸5~6椎節最多,其次為頸6~7椎節及頸4~5椎節,約半數病例其食管受壓范圍可達2個椎間隙。 2.鋇餐檢查 在鋇餐吞服透視下(或攝片),可清晰地顯示食管狹窄的部位與程度,食管的狹窄程度除與骨贅的大小成正比外,且與頸椎的體
關于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非特異性試驗 血和分泌液中的嗜酸粒細胞與特應性疾病,特別是哮喘和特應性皮炎有關。在特應性皮炎,IgE濃度增高,在疾病加重時IgE濃度將升高,緩解時下降。雖然在特應性哮喘和變應性鼻炎時IgE常升高,但對這些疾病并無診斷意義。 2.特異性試驗 皮膚試驗是確定特異性敏感性最適宜的方法。皮試過
關于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體外重亞硫酸鈉鐮變試驗 在血液中加入2%偏重亞硫酸鈉或1%亞硫酸氫鈉后制成濕片,在蓋片上可見大量鐮形紅細胞,有助診斷。 2.血紅蛋白分析 通過血紅蛋白電泳可發現有血紅蛋白S。 3.血常規 血常規可發現貧血。 4.MRI MRI信號改變能有效地觀察骨髓組織和病變的累及范圍、嚴重程
關于扁桃體周圍膿腫的檢查介紹
可見咽黏膜充血,患側軟腭充血腫脹顯著,膿腫常見于扁桃體上極與舌腭弓之間。該處明顯隆起,軟腭及懸壅垂被推向對側。若膿腫位于扁桃體上極及舌腭弓之間,則舌腭弓上方隆起扁桃體被遮蓋且被推向內下方。若位于扁桃體與咽腭弓之間,則咽腭弓隆起,扁桃體被推向前下方。患側頸及下頜淋巴結腫大,根據癥狀及體征診斷不難。
關于中央型肺癌的基本信息介紹
肺癌是起源于氣管、支氣管粘膜或腺體的肺部原發性的惡性腫瘤。根據腫瘤發生的解剖學部位,可分為中央型肺癌和周圍型肺癌。 [1] 中央型肺癌(central primary lung cancer)是指起源于肺段及肺段以上的支氣管黏膜上皮或腺體、位于肺門附近的肺部惡性腫瘤,是肺癌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
關于喘息型支氣管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X線顯示肺部多種形態的浸潤影,呈節段性分布,以下肺野多見。 血常規隨感染病源出現相應改變。病毒感染一般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均減少,細菌感染則升高。支原體感染或混合感染時血常規無特異表現。 需要時可以完善相應的特異性抗體檢測。如支原體抗體、特異性病毒抗體等,對合理使用抗生素、計劃用藥時間及療
關于兒童全遠端型腎小管酸中毒的檢查方式介紹
1.尿酸化試驗 尿酸化試驗是診斷RTA首選的篩選試驗。 2.腎小球濾過率降低(GFR) 可出現GFR降低,但通常GFR>20ml/(min·1.73m2),GFR下降難以解釋酸中毒程度。 3.尿液檢查 尿液中可檢出微量蛋白、尿液糖蛋白(Tamm-Horsfall糖蛋白),均表示腎小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