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基磷灰石的來源分布及制備方法
制備:可由Ca3(PO4)2和CaCO3按擬定比例在高溫下反應同時注入高壓水蒸氣,粉末經NH4Cl水溶液洗滌后干燥而成,分多孔型和致密型兩種,前者是粉料發泡后于1250℃燒結制備,后者成型后于1250℃燒結而成。分布:廣泛存在于人體和牛乳中,人體內主要分布于骨骼和牙齒中,牛乳內主要分布于酪蛋白膠粒和乳清中。......閱讀全文
羥基磷灰石的來源分布及制備方法
制備:可由Ca3(PO4)2和CaCO3按擬定比例在高溫下反應同時注入高壓水蒸氣,粉末經NH4Cl水溶液洗滌后干燥而成,分多孔型和致密型兩種,前者是粉料發泡后于1250℃燒結制備,后者成型后于1250℃燒結而成。分布:廣泛存在于人體和牛乳中,人體內主要分布于骨骼和牙齒中,牛乳內主要分布于酪蛋白膠粒和
關于羥基磷灰石的制備來源介紹
一、羥基磷灰石的功能效果: 1、健康亮白 2、去除 牙菌斑 3、改善牙齦問題 4、防止蛀牙 5、清新口氣 二、羥基磷灰石的制備與來源: 制備:可由Ca3(PO4)2和CaCO3按擬定比例在高溫下反應同時注入高壓水蒸氣,粉末經NH4Cl水溶液洗滌后干燥而成,分多孔型和致密型兩種,前者
朱英杰團隊制備出新型羥基磷灰石耐火紙
朱英杰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制備方法,成功地制備出羥基磷灰石長纖維,以這些看似像掛面一樣的纖維作為紙的構建材料,制備出了新型羥基磷灰石耐火紙。朱英杰(右后)在實驗室指導學生做實驗 “在興趣的驅使下,各種創新靈感也會不約而至。”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朱英杰在接受記者
羥基磷灰石的應用領域
骨替代材料、整形和整容外科、齒科、層析純化、補鈣劑,廣泛應用于制造認同牙齒或骨骼成份的尖端新素材。另外,由于羥基磷灰石具有骨誘導性,常常應用于骨組織再生工程。
羥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質
密度:3.076g/cm3熔點:1100℃外觀:灰白色粉末水溶性:不溶于水
羥基磷灰石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 羥基磷灰石英文名:Hydroxyapatite化學式:Ca10(PO4)6(OH)2分子量:1004.62CAS號:1306-06-5EINECS號:215-145-7
關于羥基磷灰石的基本介紹
羥基磷灰石(HAP),又稱羥磷灰石,堿式磷酸鈣,是鈣磷灰石(Ca5(PO4)3(OH))的自然礦物化,但是經常被寫成(Ca10(PO4)6(OH)2)的形式以突出它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羥基與磷灰石。OH-能被氟化物、氯化物和碳酸根離子代替,生成氟基磷灰石或氯基磷灰石,其中的鈣離子可以被多種金屬離子
納米羥基磷灰石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的制備及機理
二氧化鈦是一種優良的光催化材料,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有效分解多種有機物,因此被廣泛用于廢水處理,空氣凈化,消毒抗菌等方面。?但二氧化鈦帶隙較寬,可見光催化效果差,并存在對有機物吸附能力弱等缺點,嚴重制約了它的應用。?羥基磷灰石是一種被廣泛研究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和生物相容性和有機物吸附能力,因此,
羥基磷灰石的生態學數據
對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讓未稀釋或大量的產品接觸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統,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羥基磷灰石的毒理學數據
急性毒性:大鼠口經LD50:>25350mg/kg;大鼠植入皮下LD50:>19850mg/kg;小鼠口經LC50:>99500mg/kg;小鼠植入皮下LC50:>25500mg/kg。
羥基磷灰石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羥基磷灰石(HAP),又稱羥磷灰石,堿式磷酸鈣,是鈣磷灰石(Ca5(PO4)3(OH))的自然礦物化,但是經常被寫成(Ca10(PO4)6(OH)2)的形式以突出它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羥基與磷灰石。OH-能被氟化物、氯化物和碳酸根離子代替,生成氟基磷灰石或氯基磷灰石,其中的鈣離子可以被多種金屬離子通過
溶菌酶的分布及來源
溶菌酶又稱胞壁質酶或N-乙酰胞壁質聚糖水解酶,是一種能水解細菌中黏多糖的堿性酶。溶菌酶主要通過破壞細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間的β-1,4糖苷鍵,使細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導致細胞壁破裂內容物逸出而使細菌溶解。溶菌酶還可與帶負電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結合,與DNA、RNA、
葉酸的來源及分布
葉酸廣泛分布于綠葉植物中,如菠菜、甜菜、硬花甘藍等綠葉蔬菜,在動物性食品(肝臟、腎、蛋黃等)、水果(柑橘、獼猴桃等)和酵母中也廣泛存在,但在根莖類蔬菜、玉米、米、豬肉中含量較少。但是在這些綠葉蔬菜中,葉酸含量較高的主要是東風菜、馬蹄葉、山尖子菜、柳蒿芽、刺五加皮、野蘆筍,含量分別是36.195、23
合成載鈦羥基磷灰石材料的方法及其特性
使用水熱合成法能夠得到載鈦羥基磷灰石材料,水熱反應得到了晶粒形貌為細小針狀晶粒的納米載鈦羥基磷灰石材料,其直徑為5~15nm,長度為30~100nm。水熱溫度提高有利羥基磷灰石結晶,而鈦離子的加入降低了羥基磷灰石結晶性。?通過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試驗表明,該材料具有較強的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在可見光照射
新型羥基磷灰石柔性生物紙問世
本報訊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朱英杰帶領的科研團隊研制出具有良好柔韌性和優異力學性能的新型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生物紙。相關研究結果受到高度評價,作為外封面論文發表在《歐洲化學》,另一篇論文發表在《亞洲化學》并入選封面論文。 羥基磷灰石是脊椎動物骨骼和牙齒的主要無機成分,具有優
羥基磷灰石的性質與穩定性
如果遵照規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未有已知危險反應,避免氧化物。
簡述羥基磷灰石的毒理學數據
一、羥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質: 密度:3.076g/cm3 熔點:1100℃ 外觀:灰白色粉末 水溶性:不溶于水 二、羥基磷灰石的毒理學數據: 急性毒性: 大鼠口經LD50:>25350mg/kg; 大鼠植入皮下LD50:>19850mg/kg; 小鼠口經LC50:>99500mg
關于羥基磷灰石的性質和應用介紹
1、羥基磷灰石的生態學數據:對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讓未稀釋或大量的產品接觸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統,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2、羥基磷灰石的性質與穩定性:如果遵照規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未有已知危險反應,避免氧化物。 3、羥基磷灰石的應用領域:骨替代材料、整形和整容外科、齒科、
羧肽酶的來源及分布
根據來源分類,羧肽酶可分為動物羧肽酶、植物羧肽酶和微生物羧肽酶。在哺乳動物的不同阻織中含有一系列的金屬羧肽酶,以執行相應的生理功能。如胰腺羧肽酶A和B主要幫助消化食物、羧肽酶E選擇性地加工.生物活性肽、羧肽酶M選擇性地參與肽類激素的加工、羧肽酶D(高爾基體中)和羧肽酶N(血漿中)參與肽和蛋白質的加工
羧肽酶的來源及分布
根據來源分類,羧肽酶可分為動物羧肽酶、植物羧肽酶和微生物羧肽酶。在哺乳動物的不同阻織中含有一系列的金屬羧肽酶,以執行相應的生理功能。如胰腺羧肽酶A和B主要幫助消化食物、羧肽酶E選擇性地加工.生物活性肽、羧肽酶M選擇性地參與肽類激素的加工、羧肽酶D(高爾基體中)和羧肽酶N(血漿中)參與肽和蛋白質的加工
棕櫚酸的來源及分布
軟脂酸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油脂中都含有數量不等的軟脂酸組分。中國產的烏桕種子的烏桕油中,軟脂酸的含量可高達60%以上,棕櫚油中含量大約為40%,菜油中的含量則不足2%。
羧肽酶的來源及分布
根據來源分類,羧肽酶可分為動物羧肽酶、植物羧肽酶和微生物羧肽酶。在哺乳動物的不同阻織中含有一系列的金屬羧肽酶,以執行相應的生理功能。如胰腺羧肽酶A和B主要幫助消化食物、羧肽酶E選擇性地加工.生物活性肽、羧肽酶M選擇性地參與肽類激素的加工、羧肽酶D(高爾基體中)和羧肽酶N(血漿中)參與肽和蛋白質的加工
黃酮的天然來源及分布
黃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漿果中,總數大約有4千多種,其分子結構不盡相同,如蕓香苷、橘皮苷、櫟素、綠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屬黃酮。不同分子結構的黃酮可作用于身體不同的器官,如銀杏山楂——心血管系統,藍莓——眼睛,酸果——尿路系統,葡萄——淋巴、肝臟,接骨木果——免疫系統,平時我們可以通過
果膠的來源及分布情況
果膠存在于所有的高等植物中。 在植物細胞壁中,果膠主要與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共價結合,形成原果膠,它是植物的一種結構物質,對維持植物的結構和硬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果膠能夠調節細胞的滲透性及pH。?果膠在植物細胞壁中含量最高,在雙子葉植物中,主要存在于植物細胞壁的初生細胞壁和中間片層
蘋果酸的來源及分布
最常見的是左旋體,L-蘋果酸,存在于不成熟的的山楂、蘋果和葡萄果實的漿汁中。也可由延胡索酸經生物發酵制得。它是人體內部循環的重要中間產物,易被人體吸收,因此作為性能優異的食品添加劑和功能性食品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醫療和保健品等領域。外消旋體可由延胡索酸或馬來酸在催化劑作用下于高溫高壓條件和水蒸氣
羥基磷灰石柱用于蛋白質層析實驗
羥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 是一種以磷酸鈣為原料的羥基化物, 其大量地用于蛋白質的層析分離主要是在 1991?2009 年,并且最初只是用于重組蛋白的純化。HA 的使用方法參照 Tiselius 等(1956) 的論述和 Gorbunoff(1985) 的綜述。實驗步驟一、機
羥基磷灰石柱用于蛋白質層析實驗
實驗步驟 一、機制 從 1971 年(Bernardi,1971;Gorbunoff,1990) 就已經幵始定期發表關于 HA 對蛋白質吸附與解吸附的綜述。最近的一篇文獻 (Kandorietal.,2004) 引用了較早闡述的
外植體的來源和制備方法
制備原生質體的供體材料來源于植物的各類組織、器官、細胞或是由之建立的細胞無性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各種植物的葉片、愈傷組織和懸浮培養細胞,次之是根尖、莖尖和子葉。所用植物材料的生理狀態(如光照時間、光強、光質、溫度、濕度、營養等)對原生質體的產量和存活具有 顯著影響。即使是由生長在相同條件下的外植體如
關于對羥基苯甲酸的制備方法
對羥基苯甲酸的生產方法有多種,苯酚鉀羧化法較適于工業化生產,該法又分酚鉀固相羧化法、酚鉀溶媒羧化法、酚鉀與二氧化碳的連續氣液相法。 將40%左右的氫氧化鉀溶液與苯酚加入反應鍋中混合,于100℃攪拌0.5h,至酚鉀液的游離堿為0.3-1.2%。加熱,進行常壓脫水,至內溫為140℃時改為減壓脫水,
植物固醇的結構特點及分布來源
植物固醇,是以游離狀態或與脂肪酸和糖等結合的狀態存在的一種功能性成分,廣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等各種植物的細胞膜中。植物固醇分為4-無甲基甾醇、4-甲基甾醇和4,4’-二甲基甾醇三類,4-無甲基甾醇主要有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等。植物固醇的結構與動物性甾醇的結構基本相似,不同之處是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