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合月29日登場:看指環王月姑娘天宇共舞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土星合月將于29日登臨天宇。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將悄然來到“月姑娘”身旁,在天宇共同演繹一幅“星月童話”。 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土星非常適合觀賞:一方面,土星巨大,是太陽系第二大的氣態巨行星,僅比木星稍小;其次,土星擁有壯觀和美麗的行星環,也被譽為“指環王”。 天文專家介紹,土星是可以通過肉眼觀測到的天體。在沒有望遠鏡幫助的情況下,土星看起來是一個閃爍的小光點,亮度通常在+1至0等之間。借助光學儀器(大的雙筒鏡或望遠鏡),就能清楚地看見土星美麗的光環,如同“草帽”一般。在大氣穩定時,透過高倍率望遠鏡還能看到著名的卡西尼環縫。 土星合月則是指從地球中心向外看,土星和月亮運行到視赤經相同的位置,兩者視距離很接近的現象。盡管土星合月與土星沖日不同,后者會打開觀測土星的最佳窗口,但土星合月帶來的“星空童話”同樣精彩。 29日,一輪明月將從土星以南4°的方向掠過。在此次土星......閱讀全文
土星合月29日登場:看指環王月姑娘天宇共舞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土星合月將于29日登臨天宇。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將悄然來到“月姑娘”身旁,在天宇共同演繹一幅“星月童話”。 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土星非常適合觀賞:一方面,土星巨大,是太陽系第二大的氣態巨行星,僅比木星稍小;其次,土星擁有壯觀和美麗的行星環,也被譽
土星“牽手”木星依偎上弦月演繹“秋日星語”
?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10月21日消息,本月22日和23日,天宇將上演土星、木星“雙星伴月”的美麗天象。屆時,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上弦月旁,依偎著土星和木星,演繹出一幅“秋日星語”的美麗畫面。 土星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其外形像一頂草帽。木星是太陽系行星中當之無愧的王者,它有著最大的體積,素
最新研究:土星環與土星相比顯得異常年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582.shtm
三月星空冬春對望:群星“對壘”,“天宮”閃耀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3月1日消息,在北半球的冬春之交,星空將出現一條明顯分界線:春季星座與冬季星座“分開陣營”遙遙相對,群星在天宇打起“擂臺賽”。 天文學家介紹,3月夜晚的星空以南北子午線為分界,西邊天空是冬季星座,明亮的恒星幾乎都會出現;在東邊天空,春季的主要星座:獅子座、牧夫座、大熊座
土星沖日、土星與超級月亮歡聚的天象近日將上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277.shtm 中新網廣州8月26日電 (郭軍 李建基)據廣州市五羊天象館25日預測,土星沖日、土星與超級月亮歡聚等天象近日將上演。 據悉,土星沖日將出現在8月27日,此時,土星、地球和太陽
科學家發現土星飛碟形狀衛星來自土星光環
計算機合成的“亞特拉斯”衛星圖片 北京時間6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法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土星光環可能形成了眾多奇形怪狀的小衛星,其中一些飛碟形狀的衛星是由光環中的冰和塵埃所形成。 一般認為,那些圍繞土星運行的較大衛星大約在45億年前成形。然而,科學家們通
10日天宇將上演奇特天象
7月8日電天文專家介紹,7月10日天宇將上演大行星金星“約會”亮恒星軒轅十四的奇特天象。屆時,如果天氣晴好,又遠離燈光干擾,我國公眾用肉眼可欣賞這幕“星星相吸”的天文好戲。 金星是整個天空中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最亮的自然天體。我國古代稱之為“太白”。當它早晨出現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當它
金星伴月27日現身天宇
新華社天津7月25日電(記者周潤健)除太陽外,通常情況下,月球和金星的亮度是整個天空中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自然天體。當兩者相合或相伴,星光與月光交織在一起時,如夢似幻,宛若童話。天文科普專家介紹,7月27日凌晨,明亮的金星將與極細的殘月形影相隨,競放光芒,在朦朧天色中格外醒目,成為天邊一道亮麗的風景
8日天宇將上演月掩金星
11月8日,天宇將上演月掩金星罕見天象,屆時,“太白”和“嫦娥”會在大白天玩起“捉迷藏”游戲。 金星,我國古代稱之為“太白”,通常情況下,它是除太陽和月亮外全天最亮的天體。月掩金星是指月球運行至地球與金星之間,三者排成一條直線,屆時月球將會在金星前面“路過”。由于月球的視直徑遠大于金星的視直徑
“雙11”天宇上演土木“雙星伴月”
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一大和第二大的行星。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1月11日,多情的“月姑娘”會來到木星和土星之間,上演“雙星伴月”,奏響“星月交響曲”。屆時只要天氣晴好,這幕浪漫的“星月童話”肉眼清晰可見。 月球運行速度很快,每27.3天就會巡天一周,所以它每月都會從行星和一些黃道附近的亮恒星
“雙11”天宇上演土木“雙星伴月”
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一大和第二大的行星。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1月11日,多情的“月姑娘”會來到木星和土星之間,上演“雙星伴月”,奏響“星月交響曲”。屆時只要天氣晴好,這幕浪漫的“星月童話”肉眼清晰可見。 月球運行速度很快,每27.3天就會巡天一周,所以它每月都會從行星和一些黃道附近的亮恒
八月天宇浪漫有約:英仙座流星雨甜蜜來襲
中新社南京8月1日電 (記者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8月1日消息,八月星空迎來最美銀河觀賞季,群星閃耀正當時。與“牛郎織女”邂逅、對著英仙座流星雨許愿……星河燦爛、流星劃過,帶來北半球夏日的專屬浪漫。 專家介紹,銀河系是一個扁平的漩渦星系,中間是鼓起的核球,四周則環繞著由恒星、星
土星衛星上發現生命存在證據
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6月7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在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Titan)上發現了生命存在的證據。這些原始形態的早期外星生命正在“呼吸”著土衛六大氣層氣體,并且以地表可燃物為食。這可能代表了地球水基生命形式之外的另一種
十月天文星象眾多:金星合月、日環食、土星伴月等輪番上映
中新網南京10月2日電 (記者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日消息,北半球金秋十月,成為星空愛好者的黃金季節。天宇在十月期間迎來群英“接檔”:金星合月、日環食、獵戶座流星雨極大、金星西大距、土星伴月、月偏食等輪番上映。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10月的星空屬于秋季星空。夏
金星合木星-天宇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天文專家介紹,22日,天宇將上演金星合木星的奇特天象,屆時這兩顆明亮的行星將近距離接觸,上演一幕精彩的“二人轉”。如果大氣透明度足夠好的話,公眾可于當日清晨欣賞到雙星“歡聚”天空、“星星相吸”爭俏天宇的美麗畫面。 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而木星則是第二亮的星星。1月的金星為晨星,亮度約為-4.
土星附近存在近乎無塵“大空洞”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網站報道,“卡西尼”號飛船在順利完成首次從土星與其光環之間區域穿越任務后,再次與地球建立通訊聯系,但其傳回的數據令科學家非常困惑,因為探測器此次在土星附近發現一個幾乎無塵的“大空洞”。 在過去的13年里,“卡西尼”號兢兢業業地為人類探索著土星系統,按照任務計
土星上存在季節性能量失衡
來自美國、法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利用“卡西尼”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發現土星上存在巨大的季節性能量失衡。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一個氣態巨行星上觀察到此類季節性全球能量失衡。這一發現為研究行星氣候與進化提供了新線索,并對現有太陽系氣態巨行星的氣候模型提出了挑戰。相關論文發表于18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
土星最大衛星海洋特征獲揭示
美國科學家研究揭示了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上海洋的組成和粗糙度。研究表明,這些液態碳氫化合物的海洋(克拉肯海、麗姬亞海和蓬加海)可能有著不同的組成成分、活躍潮汐流、小規模波浪,以及河口和盆地間海峽附近增加的粗糙度。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土衛六的地貌特征是大片沙丘地、平坦的平原以及有著大片液態
土星上存在季節性能量失衡
科技日報北京6月20日電?(記者劉霞)來自美國、法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利用“卡西尼”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發現土星上存在巨大的季節性能量失衡。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一個氣態巨行星上觀察到此類季節性全球能量失衡。這一發現為研究行星氣候與進化提供了新線索,并對現有太陽系氣態巨行星的氣候模型提出了挑戰。相關論文發表
-木星土星內或漂浮大量“鉆石山”
圖為《外星海洋》中的插圖,顯示機器人手伸出來抓住鉆石,收集并運回地球。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0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行星科學家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木星和土星大氣深處,它們液態的氫/氦洪流中可能漂浮著大塊的鉆石。 木星和土星都屬于氣體巨行星,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加利福尼亞專業工程行星科
“熒惑”對望“嫦娥”:“火星合月”23日現身天宇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6月23日凌晨,火星將與月亮上演浪漫的“火星合月”,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憑借肉眼就可觀賞到火星與殘月“深情對望”的畫面。 “火星合月”是指火星和月球運行到同一黃經時所發生的天象,這時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火星與月球相伴的景象。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修
繽紛流星雨開啟2022“星”年天宇劇場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月2日消息,一場象限儀流星雨即將甜蜜來襲,拉開2022年天宇劇場大幕。在新年首月,木星、水星將接連迎來“高光時刻”。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流星雨作為2022年的第一場流星雨,將于1月4日閃亮登場。 據天文測算,該流星雨峰值發生時間為當天4時40分,預計ZHR
117顆!土星成太陽系“衛星之王”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0日報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宣布,土星的衛星家族再添28名“新丁”,使其衛星總數達到117顆,超越木星的95顆,一躍成為太陽系的“衛星之王”。作為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土星和木星有足夠的引力讓太空巖石脫離其圍繞太陽的軌道。這些被捕獲的衛星,稱為不規則衛星,通常擁有各
土星圓環出現神秘怪象-專家無法解釋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媒體8月23日報道,天文學家發現,土星周圍一個清晰可見的熱粒子圓環出現了神秘扭曲和旋轉,科學家不能加以解釋。類似的環流現象出現在地球周圍,不過它是一個很穩定的圓環,但新的卡西尼飛船圖片表明,土星的圓環是一個不均衡的環,有強大噴射。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米切爾說:“土
歐航局首次確認土星上層大氣“水源”
歐洲航天局7月26日發布的消息說,該機構赫歇爾太空觀測衛星傳回的數據顯示,來自土星的衛星——土衛二的水在土星周圍形成一個巨大的水蒸氣圓環,這一發現首次確認了土星上層大氣中水的來源。 歐航局說,這一發現同時意味著土衛二是目前已知的太陽系中唯一能影響其行星大氣化學成分的衛星。土衛二
土星出現迄今規模最大溫度最高渦旋結構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 北京時間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從表面上看起來,土星似乎非常平靜。然而天文學家們卻在這顆行星上觀測到了太陽系歷史上最為巨大、溫度也最高的渦旋結構。這讓科學家們認為這顆行星上實際正在
科學家揭示土星木星內部驚人差異
利用行星探測器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研究人員得以穿透隱藏在木星和土星內部的旋渦云。在那里,巨大的壓力將物質轉化為地球上未知的形態。這項由意大利羅馬大學Luciano Iess領導的研究,將美國宇航局(NASA)的兩架探測器(探測土星的“卡西尼”號和探測木星的“朱諾”號)發出的信號用于探測這些氣態巨行
土星環將在3億年內消失殆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發表聲明說:“在土星磁場的影響下,土星環內的水冰被引力拉近土星,星環正以‘最壞情形’迅速消失。”這是對一種名為“環雨”(水被從土星環中拉出并進入土星的中緯度地區)的現象進行調查,得出的最新結論。 但NASA也強調,人們不必擔心,因為星環完全消失需要近3億
《自然》封面文章:科學家剖析土星大白斑
土星上的大白斑。(圖片提供:NASA/JPL-Caltech/SSI) ? 去年年底,土星的北半球突然出現了一個小而明亮的斑點,并且在短短幾周的時間里發展到接近地球直徑的規模,而這其實是一場仍在肆虐的雷暴。 天文學家最早在去年12月初的一天觀測到這場雷暴,當時的云團據估算僅
“星月童話”本月14日和15日連續在天宇上演
? 作為天空中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最亮的一個天體,金星每每與殘月(或蛾眉月)“相合”或“相伴”,都是夜空中最美的一幕“星月童話”。 天文專家介紹,9月14日和15日,這幕蒼穹美景將連續兩天在晨曦上演。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將會在東方低空看到一幅金星和殘月近距離爭輝的美麗畫面。 金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