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艾滋病的神經檢查
注意精神狀態、情緒、智能,有無頸強直,克氏征陽性等腦膜刺激征,有無多顱神經受損、偏癱、截癱或四肢遠端力弱,偏身型或四肢遠端型感覺障礙,眼底有無視神經乳頭水腫。......閱讀全文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神經檢查
注意精神狀態、情緒、智能,有無頸強直,克氏征陽性等腦膜刺激征,有無多顱神經受損、偏癱、截癱或四肢遠端力弱,偏身型或四肢遠端型感覺障礙,眼底有無視神經乳頭水腫。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輔助檢查
①抗HIV抗體的檢測,可用免疫熒光法、乳膠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法、酶聯細胞免疫法或蛋白印跡法。②抗原P24檢測,可應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HIV-P24抗原捕獲試驗。③腦電圖、腦CT和MRI檢查。④腦脊髓液檢查。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診斷檢查
1.神經檢查 注意精神狀態、情緒、智能,有無頸強直,克氏征陽性等腦膜刺激征,有無多顱神經受損、偏癱、截癱或四肢遠端力弱,偏身型或四肢遠端型感覺障礙,眼底有無視神經乳頭水腫。 2.輔助檢查 ①抗HIV抗體的檢測,可用免疫熒光法、乳膠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法、酶聯細胞免疫法或蛋白印跡法。②抗原P2
簡述神經系統艾滋病的診斷檢查
1.神經檢查 注意精神狀態、情緒、智能,有無頸強直,克氏征陽性等腦膜刺激征,有無多顱神經受損、偏癱、截癱或四肢遠端力弱,偏身型或四肢遠端型感覺障礙,眼底有無視神經乳頭水腫。 2.輔助檢查 ①抗HIV抗體的檢測,可用免疫熒光法、乳膠凝集試驗、酶聯免疫法、酶聯細胞免疫法或蛋白印跡法。②抗原P2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輔助檢查
根據病情應進行皮膚、淋巴結、骨髓及胸膜活檢、病毒和真菌血培養等檢查,以排除機會性感染和腫瘤。CSF病原學檢查有助于確診CMV感染、弓形體病或PML,但陰性結果不能排除。無癥狀HIV感染陳有CSF異常,須嚴格除外其他疾病方可確診。患者可出現EEG局灶性異常。CT和MRI可識別彌漫性腦損害病灶。腫瘤
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檢查方法介紹
1.HIV抗體的檢測 HIV感染后最早表達p24抗原,持續數周后逐漸消失,但逐漸出現針對p24和gp41等病毒表面蛋白的抗體,當檢查到抗體時即可認為有病毒存在。 2.抗原檢測 ELISA雙抗夾心法可檢測血清和腦脊液中p24抗原,前者有利于確定急性感染者的抗原血癥,后者有利于癡呆綜合征的診斷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治療方案
1.對癥及支持療法。 2.抗HIV藥物,疊氮胸苷(AZT)500~600mg/d。α-干擾素,300萬~600萬U肌注,1/d,4周后改為3/周,8周為一療程。重組白介素-2,250萬U靜滴,每周5d,共8周。 3.對機會感染的治療 (1)弓形體病可用乙胺嘧啶,首劑7.5mg,以后25mg
關于神經系統艾滋病的簡介
神經系統艾滋病是一個病癥名稱。 1.病史 有無發熱、不適、肌肉及關節疼痛、咽痛、食欲不振、腹瀉、嗜睡、乏力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病毒血癥征象,反復發生的不明原因感染,有無皮疹、頭痛、情緒低落、牙齦及皮膚出血,有無四肢遠端對稱性麻木及力弱、進行性記憶和注意力障礙、冷漠、器質性精神病、嚴重的癡呆
神經系統艾滋病的癥狀體征
1.病史 有無發熱、不適、肌肉及關節疼痛、咽痛、食欲不振、腹瀉、嗜睡、乏力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病毒血癥征象,反復發生的不明原因感染,有無皮疹、頭痛、情緒低落、牙齦及皮膚出血,有無四肢遠端對稱性麻木及力弱、進行性記憶和注意力障礙、冷漠、器質性精神病、嚴重的癡呆、緘默、運動障礙和共濟失調等,有無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診斷
艾滋病神經綜合征可根據患者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免疫學和病毒學檢查綜合判定,CT顯示進行性腦萎縮有助于艾滋病合并癡呆診斷,更診有賴于腦活檢、HIV抗元及抗體檢測,可行立體定向腦活檢,ELISA法測定p24核心抗原。釓-增強MZI可檢查脊髓病,CSF檢查可幫助診斷脊髓病、周圍神經病,肌電圖和神經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病因
病原體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是有包膜的RNA病毒,含RNA依賴的DNA聚合酶(逆轉錄酶)。有兩種亞型,HIV-1能引起免疫缺陷和AIDS,呈世界性分布。HIV-2僅在非洲西部和歐洲的非洲移民及性伴中發生,很少引起免疫缺陷的AIDS。本病高危人群包括同性戀、雜亂性交及異性性接觸、藥癮、血友病、多
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相關介紹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1981年美國發現首宗AIDS病人,我國2例病人是在1989年和1991年先后報道的,通常將已經發病者稱為AIDS病人,而未發病者稱為
概述神經系統艾滋病的治療方案
1.對癥及支持療法。 2.抗HIV藥物,疊氮胸苷(AZT)500~600mg/d。α-干擾素,300萬~600萬U肌注,1/d,4周后改為3/周,8周為一療程。重組白介素-2,250萬U靜滴,每周5d,共8周。 3.對機會感染的治療 (1)弓形體病可用乙胺嘧啶,首劑7.5mg,以后25mg
神經系統檢查的簡介
神經系統檢查是為了判斷神經系統有無損害及損害的部位和程度,即解決病變的“定位”診斷。檢查應按一定順序,并注意和一般體檢結合進行。通常先查顱神經,包括其運動、感覺、反射和植物神經各個功能;然后依次查上肢和下肢的運動系統和反射,最后查感覺和植物神經系統。檢查亦應根據病史和初步觀察所見,有所側重、尤其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鑒別診斷
艾滋病患兒須與先天性免疫缺陷鑒別,前者常見腮腺炎及血清IgA增高,后者少見,病史和HIV抗體有助于鑒別。成人須與應用激素、血液或組織細胞惡性腫瘤等引起獲得性免疫缺陷區別。病程穩定進展或因伴發機會性感染急劇惡化,半數AIDS病人可在1-3年內死亡。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病理生理
病毒與細胞表面CD4受體結合,破壞CD4+淋巴細胞,引起機體嚴重細胞免疫缺陷,病毒藉胞飲或融合作用進入細胞內,細胞膜通過透性改變,發生溶解壞死,使輔助性T細胞減少和細胞免疫功能受損,導致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機會性感染,淋巴瘤發病率明顯增加,肺孢子蟲Carinii導致Kaposi肉瘤。HIV不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疾病描述
艾滋病也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所致。10%-27%的艾滋病患者出現神經綜合征,HIV感染CNS可引起無菌性腦膜炎、亞急性腦炎和空泡性脊髓病。本病主要為性接觸感染,歐美以同性戀或異性戀為主,吸毒者通過共用針頭靜脈注射感染,輸血和輸注血液制品也是重要傳播途徑,母嬰垂直傳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癥狀體征
艾滋病神經綜合征可為首發癥狀出現,臨床根據起病較慢、病程長短、病毒侵及神經系統部位、伴其他病原體感染等,分為以下叁類。 1、HIV原發性神經系統感染 (1)HIV無急性原發性神經系統感染:初期無癥狀或首發癥狀是神經系統表現,包括: ①急性可逆性腦病:表現意識模糊、記憶力減退和情感障礙;
神經系統檢查的檢查過程
一、意識狀態 1、清醒狀態(clear-headed state) 被檢查者對自身及周圍環境的認識能力良好,應包括正確的時間定向、地點定向和人物定向。當問診者問及姓名、年齡、地點、時刻等問題時,被檢查者能做出正確回答。 2、嗜睡狀態(somnolence state) 意識清晰度降低為主的意
簡述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發病機制
AIDS的特征性的病理生理變化是重度的免疫功能缺陷,HIV-1通過其膜上的一種糖蛋白gp120與CD4陽性的細胞結合,CD4是gp120的受體,在人類CD4陽性的細胞主要為輔助性T細胞(Th),HIV-1進入該種細胞后,隨著病毒的不斷復制,通過細胞凋亡機制使之破壞,導致體內Th/Ts比例倒置,造
艾滋病的神經系統病變的臨床表現
1、 HIV直接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害: (1)急性腦病、腦膜腦炎。 (2)亞急性腦炎,又稱亞急性HIV腦病和艾滋病癡呆征,最常見。 (3)脊髓病。 (4)周圍神經病。 2、 中樞神經系統的機會性感染: 由于細胞免疫的嚴重缺陷,可以發生多種機會感染。 (1)中樞神經系統病毒感染。 (
神經系統檢查包括哪些
1、體格檢查:需要神經內科醫生通過查體完成,包括顱神經檢查、運動感覺反射、病理反射等檢查; 2、輔助檢查:包括影像學檢查,如常見的腦電圖、誘發電位、肌電圖、頭顱核磁共振、CT等檢查; 3、特殊檢查:如腰穿檢查,腰穿以后可以測腦脊液的壓力、腦脊液的生化檢查、腦脊液的細胞檢查及特殊抗體、免疫指標
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發病原因分析
HIV是反轉錄病毒科慢病毒亞科中的一種,包括HIV-1和HIV-2兩種,HIV-1的毒性與致病性均較HIV-2為強,是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目前,HIV-2感染主要限于西非一些國家的AIDS患者,而且引發AIDS的機制仍然不清楚,HIV-1病毒本身和其代謝產物均具有直接的致病作用,HIV-1活性的主
簡述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并發癥
由于HIV為艾滋病的致病因子,機體一旦受感染后,就會引起免疫系統的破壞,因此,艾滋病在發病過程中就會引起各種病因的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等合并癥,而且合并癥又能再繼發合并癥,如Kaposi肉瘤可同時合并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晚期,不但常繼發其他疾病,而且可致多器官衰竭(MO
關于艾滋病神經系統損害的癥狀體征介紹
HIV是嗜神經性病毒,在疾病的早期就可侵犯神經系統,所以AIDS的中樞神經系統表現主要是HIV直接侵犯造成的;其次,HIV感染后人體免疫機制受抑制或免疫缺陷后造成病毒,細菌,真菌等易感染或產生繼發性腫瘤,以上兩種原因合并在一起則更容易罹患疾病。 AIDS的原發性神經疾病 HIV所引起的中樞神經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的介紹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常用的有局部腦血流的斷層顯像法或非顯像測定法,腦平面和斷層顯像法,以及腦池顯像等項目。隨著斷層顯像儀器、技術及放射性藥物的發展,近幾年在高技術領域發展了用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儀(PECT)進行的腦代謝顯像及神經受體顯像,使得諸如腦的局部葡萄糖代謝、蛋白質代謝、受體密度等與中樞神經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的概述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常用的有局部腦血流的斷層顯像法或非顯像測定法,腦平面和斷層顯像法,以及腦池顯像等項目。隨著斷層顯像儀器、技術及放射性藥物的發展,近幾年在高技術領域發展了用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儀(PECT)進行的腦代謝顯像及神經受體顯像,使得諸如腦的局部葡萄糖代謝、蛋白質代謝、受體密度等與中樞神經
神經系統檢查的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 1、檢查前幾天要按時作息,不要太過勞累,不喝酒,不吃辛辣等有刺激性的物質。 2、在認知、情感和意志行為方面有異常的患者去醫院檢查時要有家屬陪同,家屬在檢查前要安撫好患者的情緒,避免其過于激動以致檢查無法順利進行。 檢查時要求: 1、環境需安靜,盡量避免各種外界刺激,感覺功能
神經系統檢查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一、視覺通路 1、視力、視野改變。 2、視乳頭水腫為顱內壓增高使眼靜脈回流碰壁引起。早期視乳頭充血、變紅,邊緣模糊,生理凹陷消失。進而視乳頭隆起,靜脈充盈,搏動消失。嚴重者靜脈怒張、迂曲,視乳頭及其附近有火焰狀出血及滲出。 3、視神經萎縮視乳頭色白,伴視力減退或消失,視野向心性
小腦萎縮的神經系統檢查
(1)指鼻試驗囑患者先將上肢伸直外展,然后用示指指尖觸其鼻尖,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睜眼、閉眼重復進行并兩側對比,共濟失調時表現為動作輕重快慢不一、誤指或經過調整后才能指準目標,小腦半球病變時則表現為同側越接近目標時共濟失調越明顯,辨距不良常可超越目標。 (2)跟膝脛試驗患者仰臥依次作下列三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