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急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 感染因素引起者其末梢血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2.便常規 糞便檢查有少量黏液、紅、白細胞、潛血陽性。 3.嘔吐物檢測。 4.內鏡檢查 這項檢查安全、可靠。可直接觀察到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黏膜表面覆蓋厚的黏稠炎性滲出物,糜爛性胃炎則在上述病變基礎上見到點、圓、片、線狀或不規則的糜爛,中心為紅色新鮮出血或棕紅色陳舊性出血,伴白苔或黃苔。做胃鏡時應同時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及幽門螺桿菌檢測。 5.X線檢查 胃腸鋇餐檢查病變黏膜粗糙,局部壓痛。此項檢查不能用于急性或活動性出血患者。......閱讀全文
關于小兒煙霧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發病時一般常規實驗室檢查均無異常。腦脊液檢查除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兒外,個別患兒腦脊液可有蛋白輕度增高,細胞數及生化均正常。為明確病因,應常規做血及腦脊液病毒免疫學抗體等檢查。 二、其他輔助檢查: 1.腦電圖檢查 改變系非特異性,可在病灶側出現慢波,此點有助于確定病變側。
關于小兒iga腎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尿液檢查 (1)血尿 臨床上絕大多數的患兒表現為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近半數的患兒表現為單純鏡下血尿或鏡下血尿伴少量蛋白尿。肉眼血尿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后轉為持續性鏡下血尿。 (2)蛋白尿 為輕度蛋白尿,一般尿蛋白定量少于1g/24小時,少數患兒可出現大量蛋白尿,甚至出現腎病綜合征表現
關于急性動脈栓塞的檢查方式介紹
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了解栓塞部位,下游動脈通暢情況。 2.節段性測壓 對肢體動脈進行多普勒測壓,客觀了解肢體血供情況。 3.CTA、MRA 了解栓塞部位、栓子形態,下游遠側動脈是否通暢、側支循環情況。 4.動脈造影 診斷的金標準,但屬于有創檢查。一般不作為首選。
關于急性肺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胸片及胸部CT片 吸入性者多發于上葉后段或尖后段、下葉背段和基底段,右側多于左側。早期呈大片濃密陰影,邊緣不清,多有含液平面的空洞,內壁光整,周圍有炎性浸潤。血源性者早期見一側或兩側肺周邊部有多發性密度增高陰影,或圓形、橢圓形致密陰影,可形成空洞。有時并發膿胸或膿氣胸。 2.實驗室檢驗
關于急性腦梗死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顱CT CT掃描是診斷腦梗死較方便、價廉的檢查。它可明確腦組織壞死(即腦梗死)的部位、大小、腦水腫的程度等,對治療有指導意義,但在發病24小時以內常不能發現病灶。此外,CT的不足在于對腦干、小腦的病灶顯示不良。 2.頭顱磁共振掃描 該檢查可彌補頭顱CT在24小時內不能發現病灶及對某些
關于急性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血常規檢查 包括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如果白細胞總數超過10×109個/L,中性白細胞百分比超過70%,則提示為細菌引起的肺炎。老年或幼兒可能增高不明顯。 二、痰培養 用低壓吸引器接一次性吸痰管,經鼻深插氣管負壓吸取痰標本,置消毒試管內。 1.細菌培養: 將標本及時接種于巧克力平板和
關于急性會厭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間接喉鏡檢查 病程早期會厭腫脹增厚,呈蒼白色或櫻桃紅色,尤以舌面為甚,嚴重時會厭可以腫大呈球形。后期會厭舌面可以有局限性膿腫形成,可見局部隆起,其上有黃色膿點、膿頭、或溢膿小瘺。偶見伴有潰瘍。炎癥累及杓會厭襞和杓狀黏膜時,可見該處黏膜腫脹充血,因會厭不能上舉,聲門和聲門下區難以窺見。炎癥累
關于小兒胃炎的簡介
胃炎是指某一種或幾種有害因子包括物理性、化學性或生物性因素作用于胃黏膜發生炎癥性改變的一種疾病。在我國,兒童中胃炎患病率不同單位報道有所不同,從45.1%~84%,這可能與地區或選擇被檢病例的標準不同有關。但可以看出小兒胃炎已經成為了兒科消化系統疾病的多發病。
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胸片 早期呈彌漫網織狀陰影,發病2周后出現細小結節狀陰影,大小形態基本一致,分布均勻,多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表現為典型的“三均勻”即大小、密度、分布均勻的粟粒結節影。 2.肺部CT 肺影顯示大小、密度、分布一致的粟粒影,部分病灶有融合。 3.痰結核桿菌涂片或培養 痰結核桿菌涂
概述小兒急性胃炎的臨床表現
多急性起病,表現為上腹飽脹、疼痛、噯氣、惡心及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水及黏液,可帶血呈咖啡樣,較多出血時表現為嘔血及黑便。感染性胃炎伴有腹瀉時稱為急性胃腸炎。有細菌感染的患兒可伴發熱等感染中毒癥狀。嘔吐嚴重可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失血可致休克。 1.急性單純性胃炎 起病較急,多在進
關于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檢查介紹
1.血常規 化膿性闌尾炎的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總數可升高到(10~12)×109/L;化膿性闌尾炎可高達(12~14)×109/L;有膿腫形成或彌漫性腹膜炎時則白細胞可達20×109/L以,上中性粒細胞為0.85~0.95,并且有核左移。如中性粒細胞增多至0.85以上多反應病情較
關于小兒急性呼吸衰竭的檢查介紹
1.血、尿、便常規檢查。 2.肝功、腎功及電解質檢查。 2.血氣分析:單純低氧血癥,低氧血癥伴高碳酸血癥,酸堿平衡紊亂。 3.胸部X線片檢查。
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性胃炎的檢查方式
一、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數升高,多在1×1010/L以上 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并出現核左移現象。胃液、腹水、血液細菌培養可發現致病菌。 二、其它輔助檢查: 1、X線腹部平片:顯示胃擴張,胃壁內有氣泡存在。 2、X線鋇餐和胃鏡檢查:一般應列為禁忌,以免引起胃穿孔。回顧性胃鏡檢查資料顯示
關于小兒支氣管擴張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多在正常范圍繼發感染時則可增高。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無明顯改變,個別可略呈貧血。血沉降率輕度增速,痰液檢查尚無恒定的致病菌發現,臨床上常見幾種細菌混合存在。這些致病菌包括溶血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肺炎球菌、肺炎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嗜血性流感桿菌、產氣桿菌等
關于小兒結核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X線檢查能指出結核病的范圍、性質、類型和病灶活動或進展情況,重復檢查有助于結核與非結核疾患的鑒別,也可以作為治療過程中療效的判斷指標。 2.結核桿菌素試驗 結核桿菌感染后4~8周,身體對于結核蛋白產生過敏狀態,此時如作結核桿菌素試驗(結核桿菌素包括舊結核桿菌素OT
關于小兒軍團病腎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一般檢查 末梢血白細胞計數可在正常范圍內或稍增高。血沉中度增快。低鈉血癥較為常見。 2.尿常規檢查 本癥尿常規檢查有異常,可見蛋白尿和鏡下血尿。 3.腎衰患者 可有氮質血癥及其他腎功能減退指標,包括肌酐清除率減低,濾過鈉排泄分數高于正常等。 4.呼吸道分泌物(痰液或氣管內吸取物)
關于小兒慢性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象 可有貧血,合并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多增加,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 2.血生化 可有肝功能受損。 3.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可有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 4.病原學檢查 可采用痰培養、支氣管肺泡灌洗培養、肺穿刺培養、病毒抗原、病毒抗體、病毒分離、免疫學檢查及PCR技術等多種手段尋找病原
關于小兒厭食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腸道出血時胃管內抽出咖啡樣物質及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血紅蛋白水平降低; 2.血清電解質、血糖、血氣、血漿滲透壓反映機體內環境是否平衡; 3.腹脹者肝腎功能、血清心肌酶譜等監測觀察全身各臟器功能損傷程度; 4.纖維胃鏡檢查是早期確診應激性潰瘍的主要方法,選擇性血管造影可見造影
關于小兒心肌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一般檢查 白細胞數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略增快。 2.心肌酶 血清谷草轉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乳酸脫氫酶(LDH)及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在急性期均可升高,但CPK-MB的升高對心肌損傷的診斷較有意義。 (1)CP
關于小兒過敏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非特異性檢查 (1)血、痰液、鼻涕、眼分泌物等嗜酸性粒細胞檢查; (2)血、其他體液或分泌物中組胺含量的測定; (3)血清及分泌物中IgE、IgA、IgG、IgM含量的測定; (4)肺功能測定;T淋巴細胞轉化試驗;補體Ch50、Ch2、C3、C4測定; (5)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
關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氣分析 靜息狀態吸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6.7Kpa(50mmHg)為Ⅱ型呼吸衰竭,單純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則為1型呼吸衰竭 2.電解質檢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常伴有高鉀血癥;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時,常有低鉀和低氯血癥。 3.痰液檢查 痰涂片與細菌培養的
關于急性風濕熱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抗鏈球菌溶血素“O”檢查,鏈球菌感染1周后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開始上升。2個月后逐漸下降。滴度逐漸增高,則對風濕熱和風濕活動診斷價值較大。 (2)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增高等。心電圖檢查 2、心電圖 心電圖提示有各種心律失常
關于急性心包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心電圖 急性心包炎的心電圖演變典型演變可分四期:①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一般急性心包炎為彌漫性病變,故出現于除aVR和V1外所有導聯,持續2天至2周左右。V6的ST/T比值≥0.25。②幾天后ST段回復到基線,T波減低、變平。③T波呈對稱型倒置并達最大深度,無對應導聯相反的改變(除
急性胃炎病因介紹
可分為外因性和內因性兩大類。凡經口進入胃內的如細菌、藥物、毒素、腐蝕劑等,均屬于外因。凡致病因子通過血液循環或淋巴播散至胃壁者,稱為內因。 (1)理化因素 濃茶、濃咖啡、辛辣食物、烈酒、過冷或過熱食物、粗糙食物等均可損傷胃黏膜,破壞黏膜屏障導致胃黏膜炎癥。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某
關于小兒慢性胃炎的簡介
小兒慢性胃炎是指各種原因持續反復作用于胃黏膜所引起的慢性炎癥。慢性胃炎發病原因尚未明了,各種飲食、藥物、微生物、毒素以及膽汁反流均可能與慢性胃炎的發病有關。近年的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的胃內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最重要的因素。其產生的機制與黏膜的破壞和保護因素之間失去平衡有關。
關于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診斷方式介紹
1.臨床有明顯的結核中毒表現,畏寒、高熱、盜汗、虛弱、有呼吸道癥狀及體征。 2.部分患兒有腦膜刺激征、肝脾大、類白血病反應等表現。 3.X線胸片兩肺見典型粟粒陰影。胸CT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表現為直徑1mm~3mm大小、密度及分布均勻的粟粒結節。 4.痰結核桿菌陽性仍是診斷的金標準,但痰菌
關于慢性腸胃炎的診斷方式介紹
1.腸炎 因病原不同而異。一般應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初步加以判斷。進一步確診需依賴實驗室檢查。細菌性腸炎可作嘔吐物及大便培養,獲得病原菌即可確診。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癥狀無特異性,體征很少,X線檢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確診要靠胃鏡檢查及胃黏膜活組織檢查。在我國有50%~70%
小兒哮喘的檢查方式介紹
1.支氣管激發試驗 檢查患兒的氣道反應性,目前臨床上采用吸入組胺、乙酰甲膽堿、高滲鹽水等方式激發,通常以使FEV1下降20%的累積吸入激發劑量(PD20FEV1)或濃度(PC20FEV1)來表示。 2.支氣管擴張試驗 可逆性氣道阻塞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支氣管擴張試驗是評價氣道阻塞可逆程度的檢
關于小兒動脈導管未閉的檢查方式介紹
1.心臟檢查 響亮的機器樣連續性雜音為本病特點。雜音貫穿收縮期及舒張期,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最為明顯,向左第一肋間及鎖骨下傳導。收縮期雜音可布滿全心前,并傳至頸部及背部肩胛間區。在雜音最響處可捫及收縮期或收縮、舒張兩期性的震顫。 2.末梢血管征 脈壓增高為本病臨床診斷重要依據之一。收縮壓多正
關于小兒慢性胰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一般實驗室檢查 (1)血清淀粉酶在急性發作期可升高,但多數病例因胰液分泌障礙,血清淀粉酶不增高。 (2)糞便顯微鏡檢查有多量脂肪滴和未消化的肌纖維。 (3)部分病例尿糖反應和糖耐量試驗呈陽性。 2.胰腺外分泌功能試驗 (1)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試驗(P-S試驗) 是慢性胰腺炎在不太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