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前沿科技傳播新范式”科學傳播沙龍舉辦
12月28日下午,“探索前沿科技傳播新范式”科學傳播沙龍線上舉行。沙龍上,科普創作者和傳播工作者聚焦前沿科技的科學傳播,交流經驗心得,詳細探討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學傳播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高超以“努力做好石墨烯科普”為主題,介紹了石墨烯科普“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相關內容。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教授朱宏偉以“科普圖書創作與科技傳播”為主題,探討科普圖書可讀性、親和性的重要意義。清華大學集成納電子所副所長、特別研究員田禾以“集成電路的前世今生”為主題,介紹了新材料在解決集成電路發展瓶頸中展現出的獨特價值和戰略意義。北京市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教研組組長趙溪以“前沿科學照進課堂培育科技后備力量”為主題,梳理前沿科普的下一階段目標。科普作家、文津圖書獎得主孫亞飛以“前沿科學照進課堂培育科技后備力量”為主題,指出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傳播工作者應改變學術交流的習慣,在日常工作和交流中提升科普能力,......閱讀全文
“探索前沿科技傳播新范式”科學傳播沙龍舉辦
12月28日下午,“探索前沿科技傳播新范式”科學傳播沙龍線上舉行。沙龍上,科普創作者和傳播工作者聚焦前沿科技的科學傳播,交流經驗心得,詳細探討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學傳播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高超以“努力做好石墨烯科普”為主題,介紹了石墨烯科普“是什么”“為什么”
科技治理給科技傳播帶來新挑戰
“公眾參與意識強烈,但參與的基礎非常薄弱,科技治理面臨挑戰。”8月2日召開的第21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奮宇研究員作了題為《科技治理與科技傳播》的學術報告。報告中,他介紹了科技治理從理念到現實的轉變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科技傳播在其中能夠如何發揮作用。 黨的十
PNAS開辟再生醫學新范式
力學生物學領域的研究人員,通過揭示“身體的物理力和力學如何影響發育、生理健康以及疾病預防和治療”,正在加深我們對于健康的理解。哈佛大學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工程師和生物醫學科學家團結協作,有助于將這一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推向實際應用。現在,Wyss研究所和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一個研究
打造科普游戲產業新范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708.shtm2月25日,新時代科普游戲發展趨勢研討會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研討聚焦“平臺、模式、產業”,圍繞科普游戲行業發展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和應對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展現了科普游戲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
李俠:科技體制改革的邊界,范式之內還是范式之外
■公平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優先性,這是制度應該具有的美德 ■一個不重視未來的科技體制是沒有未來的 近日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議論逐漸升溫,雖然離徹底根治科技體制存在的痼疾還為時尚遠,但畢竟開啟了廣泛的認真思考,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也充分說明大家對于中國科技事業的未
“機器化學家”帶來科研新范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190.shtm
傳播前沿分析技術 成就價值服務典范
真誠服務 與客戶一起快樂成長 在綠綿科技的價值觀里,有8個字是“客戶至上 誠信為本”;公司的愿景是“傳播前沿分析技術,成就價值服務典范”;今年十年慶的主題是“真誠服務 快樂成長”……服務的意識和理念已深入綠綿科技的骨髓,并指導著他們的行動。 2005年綠綿科技在借鑒優秀售后服務經驗的同時,融入綠
新研究實現電阻抗圖像重建范式突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領銜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在深度功能醫學電阻抗成像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劉東研究員等提出了一種無需訓練的深度電阻抗圖像重建方法,為電阻抗成像技術在病變組織特異性判斷中的應用開辟了新道路。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匯刊》。獲
達沃斯Day2:工業4.0,探索醫療新范式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為主題。隨著醫療行業在全球持續升溫,自然也成為了論壇上的一大話題。 從數字經濟到人工智能、再從未來醫院到精準醫療,工業4.0時代,精準醫療的未來是否在于“個體化醫療”?未來醫院存在的形態又是如何?
新范式REPURE!輕松解決城市污水處理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污水處理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了污水處理協同資源回收與末端利用的親自然型范式,并開發了數據驅動的系統設計、過程模擬與前瞻評估一體化的研究新方法。這一成果發表在8月1日的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上。 滿足人類繁榮發展且維系生態系統健康是21世
組建任務攻關團隊,打造建制化科研新范式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以科研活動組織模式改革為切入點,扎實開展“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試點”工作。通過抓“攻關”,以任務促學科發展,以任務促人才培養,引導團隊布局、績效工資、特聘研究員崗位、專項獎勵等重大改革舉措緊密銜接。 在以往的工作中,昆明植物所組建了科技創新大研究團隊,通過“學
分子診斷前沿科技概述
按照常規分類,分子診斷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核酸檢測以及生物芯片。核酸檢測技術具體包括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PCR)、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以及基因測序技術;生物芯片主要包括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技術。同時,分子診斷設備已越來越向數字化、自動化、高通量轉型,基于雜交的檢測技術逐漸被數字 PCR、下一代
科學智能帶來研究新范式:從“作坊”到“平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99.shtm
醫工結合新范式,破解器官移植難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68.shtm4月8日,清華大學揭牌成立“器官移植與仿生醫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移植仿生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擔任院長,將推動器官移植臨床醫學與清華優勢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設臨床驅動型與超學科融
CRISPR的新前沿:編輯RNA
基因編輯工具CRISPR令科學家們修改DNA的能力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如今,該工具的一種新的版本能對RNA進行靶向修改。編輯RNA而不是DNA有若干優點,例如,它能減輕與DNA相關的在倫理方面的顧慮,它能為科學家在活體生物中提供更為精確的編輯時間框架(如在關鍵性的發育期中)。在這里,David
預防艾滋新范式:抗HIV藥物陰道環,女性福音
艾滋病自1981年發現首例至今,已經蔓延成世界上最重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威脅著3690萬艾滋病感染者的生命。艾滋病無法治愈的原因主要包括:HIV變異性強、以病毒庫形式潛伏人體、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覆蓋率不足一半。 抗艾滋陰道環:降低30%的病毒感染率 南非、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仍然存在藥物不足、
奧林巴斯:追蹤前沿科技 挑戰頂尖性能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21年全國學術大會與4月14日在重慶盛大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約200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共享國際前沿的科研成果,展望細胞生物學科未來。奧林巴斯攜數款重磅產品亮相,向參會嘉賓展示了VS200、Alpha3、NoviSight、CM20等
中國科大設立“安達-科技傳播”獎學金
10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安達-科技傳播”獎學金簽約儀式。 校黨委副書記鹿明代表學校對安達公司在中國科大人文學院設立獎學金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敬意。她稱贊安達公司獨具慧眼,選擇在科大人文學院設立獎學金。她指出,人文學院在科大文理交融的教學目標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科技傳播不能“標題黨”了之
5月1日,《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癥,已被批準臨床使用》一文火遍網絡,文中提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這被許多人解讀為科學家團隊一舉攻克了癌癥早發現早治療的世界難題,“滴血測癌”也在
國家科技傳播中心開放預約參觀
本報訊(記者劉蘇雅)今天,國家科技傳播中心系列展覽正式開放預約參觀。中心現設有中華科技文明展、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展、“郵票與科技”主題展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主題展覽。 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位于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文化綜合區,與中國科技館通過連橋實現空間貫通,總建筑面積62640平方米,內設中國科
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將構建跨界融通戰略傳播體系
中新網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近日在主持科技傳播跨界沙龍時透露,由該中心承擔項目建設和運行維護工作的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將圍繞十大示范場景,打造全社會動員機制,構建科學、技術、工程、教育、文化、藝術等跨界融通的戰略傳播體系。 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主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推進科技全媒體傳播
近日,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以下簡稱傳播中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廣影視衛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衛傳公司)在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啟動“2023云上之旅”項目。傳播中心主任鄭浩峻指出,傳播中心堅持開放合作、共建共享,長期以來與總臺有關部門合作機密、成果顯著。未來將與衛傳公司及總臺有關部門加
新證據!新冠病毒12月已在美國傳播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曾在2020年11月30日發布研究結果稱,新冠病毒早在2019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感染了人。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15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又發現新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早在2019年12月就在美國傳播,時間比美國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早一個月左右,也比中國正式發現新冠
科學傳統對于創新有什么意義?
12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文化研究支撐中心主辦的“‘科學傳統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以下簡稱科學史所)舉辦。會上,專家學者們探討了科學傳統與創新的關系、科學文化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系、科學文化與原始創新的關系、中國古代科技傳統及其現實意義。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
科學審度與科技風險治理前沿動態
2022年11月5日上午,由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北京市科協前沿科技倫理與公共政策智庫基地、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技哲學史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的“科技倫理治理專家談”第一場學術沙龍“科學審度與科技風險治理”在北京科技大學會議中心“天工大廈”順利舉辦,本次沙龍邀請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劉大椿和中國科學
各界共話營養健康科技創新前沿熱點
為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戰略部署,聚焦營養健康科技新進展與新領域、新技術與新突破,發展食物與營養健康新業態,發布營養健康科技新產品與新成果,2018年1月17日-18日,國家食物與營養健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稱“聯盟”)2017年會在北京
科技前沿 《自然》及子刊綜覽
《自然—生態與演化》 性行為讓雌果蠅攻擊性上升 近日《自然—生態與演化》在線發表的兩篇論文顯示,性行為可以直接影響雌性果蠅的后續行為以及雄性果蠅的衰老。 許多雌性物種在交配之后變得更加具有攻擊性,這可能與其需要保護后代有關。但這種攻擊性上升所涉及的直接機制仍未可知。交配對雄性的生理和衰老
專家熱議前沿科技融合創新之道
1月30日,由中科院大學國家前沿科技融合創新研究中心主辦的“2023前沿科技融合創新”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展望前沿科技發展,探索融合創新之道。 前沿科技融合創新事關科技強國之路 從中關村科技園區規劃到國家創新型城市規劃,再到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學城,多年
化工轉型升級須借力前沿科技
伴隨信息化的發展,信息產業已經滲透到經濟實體,運用信息化手段加速化工行業的創新升級成為必然趨勢。12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前沿科技進展與上海化工轉型發展院士專家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信息化推進工業化和能源資源利用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信息化等前沿手段應貫穿研發全過程。 專家表示,信息技術正在逐步滲透
前沿光學科技 推動工業發展
前沿光學科技?推動工業發展目前,奧林巴斯工業專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的中國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國內用戶達到了數百家,其中包括了中科院半導體所、清華大學等在內的多家研究所、企業和學校。新產品也將被應用于包括半導體、MEMS(微機電系統)、高精密PCB(印制電路板)制造、化學薄膜在內的多個工業領域。半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