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簡介
柯薩奇病毒性腸炎又稱胃腸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時伴有細菌性混合感染。胃腸型感冒在醫學上又稱“嘔吐性上感”,它的發病癥狀主要是:胃脹、腹痛、嘔吐、腹瀉,一天排便多次,身體感覺乏力,嚴重時會導致肌體脫水、體內電解質紊亂,免疫系統遭到破壞。這時如果以止瀉藥物進行治療,不但不會緩解病情,還會延誤病情。......閱讀全文
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簡介
柯薩奇病毒性腸炎又稱胃腸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時伴有細菌性混合感染。胃腸型感冒在醫學上又稱“嘔吐性上感”,它的發病癥狀主要是:胃脹、腹痛、嘔吐、腹瀉,一天排便多次,身體感覺乏力,嚴重時會導致肌體脫水、體內電解質紊亂,免疫系統遭到破壞。這時如果以止瀉藥物進行治療,不但不會
怎樣預防柯薩奇病毒性腸炎?
預防柯薩奇病毒性腸炎其實很簡單:多喝水,最好不要用冷藏的飲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到居住的房間空氣流通,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保持空氣新鮮。柯薩奇病毒性腸炎居家護理很重要,應注意保持居室內的新鮮空氣,遇有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關于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病因分析
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發病誘因主要是來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氣冷暖變化時發生較多。這是由于冷空氣對腸胃刺激,再加上生活習慣不正常,不良飲食等。柯薩奇病毒性腸炎和胃腸炎不一樣,主要區別在于,急性胃腸炎患者以前常有不潔飲食史,惡心、嘔吐較為劇烈,嘔吐物常有刺激性氣味,但一般沒有發熱癥狀。而許多人在柯薩奇病
治療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相關介紹
1.休息 治療以休息為主,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減少體力消耗,增強機體同疾病作斗爭的力量。另一方面,還要讓胃腸充分休息。 2.對癥治療 主要以補液、止瀉、維持電解質平衡為主。若已經出現脫水癥狀則可對其進行靜脈補液治療。若禁食禁水后仍有反復嘔吐者需進一步予以護胃、止吐等對癥治療。腹瀉嚴重者可服用
關于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診斷檢查介紹
根據癥狀及相關檢查確診。 1.嘔吐 胃內容物反入食管,經口吐出的一種反射動作。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惡心、干嘔和嘔吐,但有些嘔吐可無惡心或干嘔的先兆。嘔吐可將咽入胃內的有害物質吐出,是機體的一種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大多數并非由此引起,且頻繁而劇烈地嘔吐可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
概述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表現
“胃腸感冒”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飲食的過敏反應。細菌及病毒在喉部侵入發炎后,即會順著唾液被吞入胃腸中引起胃腸的不適。其表現癥狀如下: 1.嘔吐 胃部因病媒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導致胃體肌肉受刺激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 2.腹瀉 主要為胃腸受到刺激而分泌物大量增加,影響吸收功能
關于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檢查和預后介紹
1、檢查 發病后應去醫院做血象和糞便等實驗室檢查,必要時,還要進行肝功能等相關的化驗,以排除由其他病菌引起的病變,如腸炎、細菌性痢疾、傳染性肝炎等。 2、預后 如果病毒影響到肝腎等臟器,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如果病毒侵入心臟、大腦,則會導致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腦炎等其他疾病。因此,當癥狀加重時
柯薩奇病毒
柯薩奇病毒? ? 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種腸病毒(enterovirus)分為A和B兩類,是一類常見的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體的病毒,感染后人會出現發熱、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癥狀。妊娠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質炎性病變,并致胎兒宮內感染和致畸。基因結構? ? 病毒為單股正鏈小
關于柯薩奇病毒A型感染的簡介
柯薩奇病毒A型感染兒童多見,成人感染占21.7%。潛伏期1~3天,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發熱,全身不適。典型癥狀為皰疹性咽峽炎,即在鼻咽部、會厭、舌和軟腭部出現小皰疹,粘膜紅腫,淋巴濾泡增生、滲出,扁桃體腫大,伴吞咽困難,食欲下降。據調查伴有口咽部皰疹和皮疹的急性熱病中,7
柯薩奇病毒的診斷
周圍血白細胞計數可為正常減少或增多,分類正常或輕度核左移。 腦脊液檢查有重要參考意義,細胞數一般為(100~300)×106/L,都不超過500×106/L。B5病毒引起的病例細胞數常較多。部分病例可
關于柯薩奇病毒A16型的簡介
柯薩奇病毒是一類常見的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體的病毒,感染后人會出現發熱、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狀。柯薩奇病毒對乳鼠的敏感性很高,根據它們感染乳鼠產生的病灶,柯薩奇病毒可以分為a、b兩組。 a組有23型病毒,b組有6型病毒。通過型特異性抗原,經中和試驗。elisa方法等可以對各型進行鑒定。所有的b
怎樣預防柯薩奇病毒?
妊娠不同時期柯薩奇病毒隱性感染對胎兒畸形、新生兒心腦疾患、母-嬰垂直傳播及剖宮產率無明顯差異,這可能和應用干擾素及抗病毒藥物有關。同時也提示孕婦產前定期柯薩奇病毒的篩查,對控制此病毒的發展及傳播有重要意義 [7] 。 患者應予隔離2周,管理傳染源的重點應放在托幼機構和產房;懷孕婦女患有腸道病毒
如何診斷柯薩奇病毒?
周圍血白細胞計數可為正常減少或增多,分類正常或輕度核左移。 腦脊液檢查有重要參考意義,細胞數一般為(100~300)×106/L,都不超過500×106/L。B5病毒引起的病例細胞數常較多。部分病例可
簡述柯薩奇病毒的治療
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療,應強調一般及支持療法,可試用利巴韋林或干擾素。新生兒心肌炎的進展迅速,應給氧及保持安靜,出現心力衰竭時及早采用快速洋地黃療法。給予適當的抗菌藥物以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有驚厥及嚴重肌痛者給予鎮靜劑或普魯卡因局部封閉,麻醉劑如嗎啡、哌替啶等不宜輕易采用 。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考慮用
柯薩奇病毒的基本介紹
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是一種腸病毒(enterovirus),分為A和B兩類,是一類常見的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體的病毒,感染后人會出現發熱、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癥狀。 柯薩奇病毒為1948年Gillbert Dalldorf博士和他的同事在尋找治愈脊髓灰質炎疾病的過程中在糞
柯薩奇病毒的預后相關介紹
一般預后良好。即使病情較嚴重的腦膜炎、腦炎,大多數病例也于數日內迅速康復,僅少數患者的病程遷延數周之久。肌力減退雖較多見,但也迅速恢復。只有約5%的腦膜炎病例可有肌緊張和智力低下的后遺癥。嬰幼兒的全身性感染心肌炎、肺炎等,預后較差,病死率也較高。新生兒嚴重感染的病死率可達80%~90%。年長兒及
關于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的簡介
柯薩奇病毒,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孕婦感染后可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可引起胎兒畸形甚至死胎。柯薩奇病毒又可分為A型和B型兩類,它們對人體的影響及所致癥狀都不相同。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分布于多種器官引起多種不同的臨床表現。同一種病毒可引起不同臨床表現,而同一臨床表現可由不同病毒所致。
柯薩奇病毒感染的病因分析
柯薩奇病毒是一種腸病毒,分為A和B兩類,一般在夏秋季呈流行或散在發生,傳播途徑是經消化道、呼吸道,亦可通過血行經胎盤傳播給胎兒。病毒開始在腸道、上呼吸道的內皮細胞和淋巴組織內復制,經血行傳播,其親嗜性靶器官為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血管內皮細胞、肝、胰、肺、生殖器官、骨骼肌、皮膚黏膜等。 柯薩奇病
關于柯薩奇病毒疹的基本介紹
柯薩奇病毒疹是指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斑疹及丘疹等皮膚損害。柯薩奇病毒常見A組及B級,分別引起不同的臨床癥狀。 與常見皮膚病有關的病源有以下幾種: 1.柯薩奇病毒A組 病毒疹常由柯薩奇病毒A9、柯薩奇病毒A4和柯薩奇病毒A16引起。 2.柯薩奇病毒B組 病毒疹常由柯薩奇病毒B1、柯薩奇病毒
柯薩奇病毒的生物學性狀
本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與脊髓灰質炎相似,病毒體直徑為28nm,核酸為單股RNA。該病毒可在多種組織細胞中增殖,并引起細胞病變。新生乳鼠有較高的敏感性。根據病毒在乳鼠細胞內的致病特點不同分為A、B兩組。A組有23個血清型,能使新生乳鼠產生廣泛性骨骼肌炎,導致弛緩性麻痹;B組分為6個血清型,引起新生乳鼠
柯薩奇病毒的致病性介紹
柯薩奇病毒對乳鼠的敏感性很高,根據它們感染乳鼠產生的病灶,柯薩奇病毒可以分為A、B兩組。A組有23型病毒,B組有6型病毒。通過型特異性抗原,經中和試驗、elisa方法等可以對各型進行鑒定。所有的B組及A組的第9型有共同的組特異性抗原,在B組內病毒之間有交叉反應,但是A組病毒沒有共同的組特異性抗原
柯薩奇病毒抗體的檢查過程
1、化驗取材 血液。 2、柯薩奇病毒抗體的測定原理 特異性的抗病毒免疫血清(中和抗體)和病毒結合后,使病毒不能吸附于敏感細胞,或結合后抑制其吸附和脫殼,因此,病毒就失去其感染的能力。這一反應不但表現為質的方面,而且還表現在量的方面。即中和一定量病毒的感染力必須有一定效價的免疫血清。 中和
柯薩奇病毒抗體的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一定要配合醫生把姓名寫正確,工整,避免同名或相類似名混淆帶來不便。注意了這些,抽血會更方便、更迅速,能更好地為自己節約診斷時間。 檢查時要求: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以避免在抽血時衣袖卷不上來或抽血后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血腫。不同的化驗項目要問清醫生,區別對待。
關于柯薩奇A組病毒疹的概述
柯薩奇A組病毒疹包括兩種病毒: 1、柯薩奇A9 :是一種常見致病病原體,常在夏季流行,常伴發腦膜炎及肺部損害,皮疹常見,但無特異性,可為散在性紅斑、斑丘疹,初起于面頸部,后逐漸蔓延到軀干及上肢及掌跖。 2、柯薩奇A4 :可發生鼻塞、咽炎、流涎等前驅癥狀,且常有皰疹性咽炎性發疹,可持續1~10
柯薩奇病毒抗體的臨床意義
(1)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檢測出柯薩奇病毒抗體。 (2)柯薩奇病毒抗體陽性還可見于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無菌性腦炎、小兒肺炎、小兒腹瀉、肌無力、病毒性心肌炎及孕婦早期流產等。 結果陽性可能疾病:柯薩奇病毒感染 、 新生兒柯薩奇病毒B感染 、 柯薩奇病毒疹 、 小兒埃可及柯薩奇病毒感染 、 I
柯薩奇病毒的生物學性狀
本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與脊髓灰質炎相似,病毒體直徑為28nm,核酸為單股RNA。該病毒可在多種組織細胞中增殖,并引起細胞病變。新生乳鼠有較高的敏感性。根據病毒在乳鼠細胞內的致病特點不同分為A、B兩組。A組有23個血清型,能使新生乳鼠產生廣泛性骨骼肌炎,導致弛緩性麻痹;B組分為6個血清型,引起新生乳鼠
柯薩奇病毒的臨床表現介紹
人類感染柯薩奇病毒易引起皰疹性咽峽炎和非麻痹性類脊髓灰質炎等改變。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有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胸肌痛、皰疹性咽峽炎等,有的病情類似脊髓灰質炎。 感染后人會出現發熱、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癥狀。妊娠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質炎性病變,并致胎兒宮內感染和致畸。柯薩奇
關于小兒埃可及柯薩奇病毒感染的簡介
腸道病毒包括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等。自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廣泛應用后,脊髓灰質炎的發病率明顯下降,而其他兩種腸道病毒感染相對地增多而引起注意。該兩種病毒感染流行臨床可引起腦膜腦炎、腦脊髓炎、心肌-心包炎、呼吸道感染、肌炎、腹瀉等全身各系統、各臟器的損害。
關于柯薩奇病毒疹的檢查治療介紹
1、檢查 可采取腦脊液、心包液、胸腔積液、皰液、血液作病毒分離,也可做活檢標本、咽拭子、直腸拭子、糞便等進行細胞培養,還可以乳鼠接種分離鑒定病毒。外周血象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細胞相對增高。 2、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病毒檢查結果,可做出診斷。 3、治療 本病主要采取對癥
柯薩奇病毒感染的診斷和治療
診斷 1、病史、癥狀(皰疹性咽峽炎和傳染性胸痛)、體征。 2、病毒分離培養,鼻咽部分泌物、大便、血液中培養出柯氏病毒。 3、血清學檢查。應于發病時和2周作對比,若補體結合試驗抗體滴度升高4倍可確診。免疫熒光抗體試驗也有助于診斷。 治療 目前抗病毒無特效藥,主要是對癥治療。 預防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