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粒子加速器小如芯片
一種微米大小的裝置,通過在一塊晶體板上發射電子束就可以產生非常強烈的光。這種裝置可用于制造微型X光機和粒子加速器。與目前的粒子加速器相比,這種小如芯片的裝置的制造過程更短、更便宜、更緊湊。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 該裝置由香港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制造而成。它由一塊被稱為光子晶體的特殊硅片、一臺經過改進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和一個探測發射光的設備組成。其利用電子移動時圍繞電子的電磁場,可使光子晶體材料中的帶電粒子被激發并發光。 研究人員通過數學模型得知,通過在晶體上添加圖案可以增強晶體與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為此,他們在晶體上蝕刻了一個圓形凹痕網格,每個凹痕大約寬100納米。光和電子通常不會有太多的相互作用,但通過設計光的能量和動能以匹配電子的能量和動能,卻可以使兩者之間產生異常大的相互作用。香港大學的楊毅(音)說,這種匹配方法最終可以將光發射強度提高100萬倍。 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的Peter......閱讀全文
微型粒子加速器小如芯片
一種微米大小的裝置,通過在一塊晶體板上發射電子束就可以產生非常強烈的光。這種裝置可用于制造微型X光機和粒子加速器。與目前的粒子加速器相比,這種小如芯片的裝置的制造過程更短、更便宜、更緊湊。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 該裝置由香港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制造而成。它由一塊被稱為
微型粒子加速器小如芯片
? ? ? ? ? ? ? ? ? ? ? ? ?可以捕獲和引導光的材料——光子晶體。圖片來源:J. Joannopoulous/SCIENCE PHOTO LIBRARY 一種微米大小的裝置,通過在一塊晶體板上發射電子束就可以產生非常強烈的光。這種裝置可用于制造微型X光機和粒子加速器。與
磁透鏡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particle accelerator)全名為“荷電粒子加速器”,是使帶電粒子在高真空場中受磁場力控制、電場力加速而達到高能量的特種電磁、高真空裝置。是人為地提供各種高能粒子束或輻射線的現代化裝備。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粒子加速器有用于電視的陰極射線管及X光管等設施。一部分低能加速器
EMMA粒子加速器在英國啟動
位于英國的EMMA。 如果你對于粒子加速器只有一件事有把握,那肯定是它們高昂的造價。位于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斥資30億歐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便是一個最極端的例子。 然而,在天平的另一端,也許有一家醫院會希望能用一臺加速器產生的質子束治療癌癥患者,而這只需
粒子加速器有望“瘦身”為桌面大小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網消息,近日,該機構的高級尾場實驗(AWAKE)迎來了第一批質子束,該研究旨在驗證一種新型粒子加速概念。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科學家們有望將粒子物理學實驗的規模削減至目前的百分之一,未來我們或許能看到桌面大小但功能仍然強大的粒子加速器。 新的粒子加速概念是指由一束
《科學》:超新星殘骸好比粒子加速器
這一發現將提供有關一些宇宙中更為神秘現象的解釋 超新星遺骸就像是一臺巨大且超級有效的粒子加速器。 (圖片提供:ESO/Eveline Helder等/NASA/Chandra CXC) 天文學家如今證實,一顆超新星——巨恒星爆發后形成的天體——向太空中投射的沖擊波能夠產生攜
美國最大粒子加速器即將關閉
自從1985年2月13日記錄下第一次碰撞以來,物理學家們在Tevatron上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9月30日,高能物理學家將關閉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巴達維亞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作為這個國家最大的粒子加速器,Tevatron始建于1983年8月
中日粒子加速器研討會在蘭州舉行
11月14日,由“日中科學技術交流協會”組織、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辦的中日粒子加速器研討會在蘭州舉行。來自日本理化所、東京大學、東芝公司、住友重機械工業公司及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科研、管理和技術人員等20多人參加會議。 此次會議旨在研討重離子治癌的技術問題。會議代表圍繞重離子治癌、質子
日本重要粒子加速器將重新啟動
2013年5月23日,位于距東京東北部110公里的東海村的日本質子加速器研究設施(J-PARC)發生故障,向強子實驗裝置中的金標靶發送了來自其50千兆電子伏特同步加速器的出乎意料的強烈質子脈沖。放射性氣體“逃逸到”大廳和建筑物的外面。此次泄漏很輕微,工作人員接觸到的放射劑量相當于醫用X射線。同
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首次加速電離鉛原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日前發布新聞公報稱,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首次被用于加速電離的鉛原子。此次試驗是為檢驗“伽馬射線工廠”設想的可行性,將來希望用LHC產生高強度伽馬射線,以進行物理學前沿研究。 資料顯示,LHC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此前從未處理過帶有電子的原子核,其日常工作是加速質子即氫原子
法國抗癌高能粒子回旋加速器投入試運行
據法國媒體報道,一臺名為Arronax的高能粒子回旋加速器11月7日在法國城市南特投入試運行,將用于癌癥診斷和放射治療。?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菲永當天出席了Arronax加速器的試運行儀式。據介紹,這臺機器呈圓柱形,高4米,重約140噸,其周圍有厚厚的混凝土墻體。Arronax加速器能產生高能輻射性原
第四屆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在上海召開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IPAC’13)于5月12日至17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議交流了學術,促進了合作,增進了友誼,取得了成功。來自世界33個國家的約1230位代表出席了會議,共提交了1300多篇論文,其中有95篇在大會和分會上報
科學家研發微型粒子加速器 體積僅相當鞋盒大小
借助激光和“芯片上的加速器”設計理念,科學家將能在鞋盒大小的區域進行實驗,用于探索平行宇宙和搜尋“上帝粒子”。圖中是三個“芯片上的加速器”。 斯坦福研究小組將找到最佳方法干擾芯片中的激光功率,產生電子并引導其運動,將電子束直徑縮小1000倍。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及其它兩個國家實驗室將致力于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計劃關閉所有加速器
據《科學》網站7月26日報道,此前有消息稱,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準備在2012年關閉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整整一年時間,用于對其進行檢修。而此前關于關閉周期可能會超過一年的猜測,26日也從CERN得到證實。同時CERN有關部門正在考慮是否也關閉其他加速器——這樣做的結果會
“謝家麟獎”首次在國際粒子加速器大會上頒發
5月12日,正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第七屆國際粒子加速器大會(IPAC’16)首次頒發了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院士謝家麟命名的“謝家麟獎”(Xie Jialin Award)。 這是國際粒子加速器大會的最高獎項。該獎項由亞洲未來加速器委員會(ACFA)于2014年提議并通過。 當每年一
科學家制造小型粒子加速器使電子束接近光速
科學家已經成功地研制出一種袖珍的粒子加速器,能夠以超過99.99%的光速用激光投射超短電子束。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研究人員不得不放慢光的傳播速度,以匹配電子的速度,使用一種特別設計的金屬化結構,這種結構的內層是比人的頭發絲更薄的石英層。這一巨大飛躍式進步能在時間尺度小于10飛秒(10E-15秒)的情況
銀河系中心或有高能粒子加速器及宇宙線潛在屏障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以及一種抑制周圍宇宙線海中的射線穿過其中心分子區域的屏障。這些發現或有助于人們理解宇宙線的起源。 該論文介紹,銀河宇宙線是起源于太陽系外的高能粒子,最終會抵達地球。它們對于理解極
銀河系中心或有高能粒子加速器及宇宙線潛在屏障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以及一種抑制周圍宇宙線海中的射線穿過其中心分子區域的屏障。這些發現或有助于人們理解宇宙線的起源。 該論文介紹,銀河宇宙線是起源于太陽系外的高能粒子,最終會抵達地球。它們對于理解
美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捕獲光可創建微型粒子加速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曾創建出一種可以捕獲光并令其在軌道上停止的材料,現在他們的新研究對這個過程的基本物理機制給出了進一步解釋,還將其連接到其他看似無關現象的廣泛范圍之中。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新的研究表明,這種光的捕獲過程,包括扭轉光的
銀河系中心或有高能粒子加速器及宇宙線潛在屏障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以及一種抑制周圍宇宙線海中的射線穿過其中心分子區域的屏障。這些發現或有助于人們理解宇宙線的起源。 該論文介紹,銀河宇宙線是起源于太陽系外的高能粒子,最終會抵達地球。它們對于理解
第四屆國際粒子加速器大會科學程序委員會會議召開
由上海應物所和高能物理所聯合主辦的第四次國際粒子加速器大會(IPAC’13)將于2013年5月13日至17日在上海召開。1月24日至25日IPAC’13組委會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了科學程序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大會組委會主席趙振堂、地方委員會聯合主席戴志敏與秦慶,以及科學程序委員會委員
科學家用粒子加速器做新研究:改變對中子星的認識
北京時間8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子星最近似乎有“卷土重來”之勢。去年最重要的天體物理學發現就來源于中子星,并且宇宙中大部分金等重元素可能都由中子星提供。但令人不解的是,中子星的大多數重要特性似乎都與“中子”無關,倒是質子也許在中子星的許多特殊現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用粒子加速器開展的新研
科學家要造直徑1米微型粒子加速器 獲低能量碰撞有用數據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它橫跨法國、瑞士兩國邊境,位于一條直徑8.66公里、周長27公里的環形隧道中,其對撞能量已經達到了13TeV(萬億電子伏特)。超大的體量、超高的對撞能量,使LHC成為人類揭開宇宙起源奧秘的一個研究利器。但也有科學家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一種直徑
金標納米粒子應用于生物芯片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王振新課題組在金標納米粒子的生物芯片應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分析化學》和荷蘭《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上。 生物芯片技術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一種高通量分析技術,在過去的十多年中,DNA生物芯片獲得了空前發展,被廣泛應用到基因組
夢想需要加速器
兩天前,謝家麟院士告別了一生鐘愛的粒子加速器和物理科學世界。但對他來說,科學探索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他在粒子加速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成就,也將和“謝家麟星”一樣永久閃耀。 4年前的2月,在獲得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后,這位國際著名的加速器物理學家當著眾人的面評價自己“很一般,很平常
高能加速器簡介
高能加速器高能物理主要的實驗研究工具。即利用強磁場把帶電粒子,如電子、質子加速到很高速度,然后去與靶物質相碰撞,碰撞的結果可產生大量的新的基本粒子,或新的現象。通過對這些新的粒子,新的現象的觀測分析,可以不斷加深對物質微觀結構的認識。高能加速器能量越來越高。現認為,介子及重子都是由“層子”(或稱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微芯片用于構建納米粒子工具庫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一個中美聯合小組最近研制出一種郵票大小的新型微芯片,有望更快更省地生產納米運輸工具,用于基因遞送。該項研究論文作為10月份出版的美國化學協會納米雜志封面文章發表,該成果為實施生物測定新方法提供了理論證據,可應用于活體有機物,對新藥的開發具有關鍵性影響。 該項研究
加速器非核應用(一)
一、引言帶電粒子加速器(以下簡稱加速器),是研究核物理、高能物理,認識微觀世界的一個主要手段,隨著60余年加速器物理和技術的發展,它衍生出許多不屬于核物理、高能物理研究的非核應用,與國民經濟發生了密切的聯系。目前世界共有約15000臺加速器,其中約1/3用于醫療領域,1/3用于工業領 域。本報告的目
加速器非核應用(二)
放射療法的一個重要發展,是從多個方向將束流或射線照射腫瘤,這樣,腫瘤劑量與健康組織劑量的比例就可以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非理想的劑量分布。γ刀、X刀就屬于這個范疇。從劑量分布的角度看,手術開腹時作一次性大劑量照射,殺死手術殘余的靠近重要器官的瘤細胞,可能會對療效有所改進。放療的另一發展途徑是將
同步加速器簡介
同步加速器是做蛋白質晶體 X-ray 衍射必不可少的大型設施。同步加速器是一種環形的粒子加速器,使用磁場(讓帶電粒子在運行中可以改變方向)及電場(加速帶電粒子)與運行中的帶電粒子束同步化操作。粒子迴旋加速器使用均勻的磁場及固定頻率變化的電場加速帶電粒子,如果改變其中一項則為同步粒子迴旋加速器,兩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