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揚生獲頒“感動深圳”教育人物之功勛人物獎
記者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悉,1月11日,由深圳市教育學會、南方都市報社主辦的第八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大獎”各大獎項評選結果公布,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獲評“感動深圳”教育人物年度獎——功勛人物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基礎教育集團獲評“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年度獎”。 本屆創新大獎評選聚焦“核心素養”,旨在表彰一批先進典型、評選一批標志性事件、匯編一批優秀教改成果,助力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和高質量發展。其中,“感動深圳”教育人物之功勛人物獎為個人獎,用以表彰具有“立志.創新.責任.愛心.奉獻”的教育領域的個人。 徐揚生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校校長,也是我國著名空間機器人與智能控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在深圳教育領域具有極高關注度及影響力。作為深派教育的優秀典型和時代楷模,徐揚生不忘初心,堅守崗位,既是“經師”更是“人師”,其感人事跡引起廣泛關注,獲得廣大師生乃至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本次評選中,香港......閱讀全文
徐揚生獲頒“感動深圳”教育人物之功勛人物獎
者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悉,1月11日,由深圳市教育學會、南方都市報社主辦的第八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大獎”各大獎項評選結果公布,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獲評“感動深圳”教育人物年度獎——功勛人物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基礎教育集團獲評“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年度獎”。 本屆創
徐揚生獲頒“感動深圳”教育人物之功勛人物獎
記者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悉,1月11日,由深圳市教育學會、南方都市報社主辦的第八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大獎”各大獎項評選結果公布,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獲評“感動深圳”教育人物年度獎——功勛人物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基礎教育集團獲評“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年度獎”。 本屆創
徐揚生院士:高等教育不宜搞大躍進
這個秋天,深圳高校的新成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迎來了300多名首屆本科生。作為深圳市境內外合作辦學的一種新模式,這所大學自籌備起就備受關注。這是一所合作創辦的大學,但在教學管理方面其秉承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優良傳統,以國際化、通識教育、中英雙語教學和書院制為特色,培養學生跨領域、跨文化的全面發展
張文宏獲頒上海市“科普杰出人物獎”
??12月4日,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頒獎典禮舉行,表彰為科普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獲頒本屆“科普杰出人物獎”,其科普成果家喻戶曉,為全國乃至世界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當天,張文宏等滬上科普大咖們在現場,與大家分享來自抗疫一線的科普心得
引3間諾獎實驗室落戶深圳-徐揚生:大學是城市靈魂
四年過去了,港中大(深圳)已從一個學院發展到三個學院,有12個專業3400名本碩博在校生,建立了三個高水平研究院,其中包括兩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第三個諾獎實驗室也將在3月22日宣布成立。 香港中文大
兩彈一星功勛于敏獲選“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評選”結果27日揭曉,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27日晚播出了頒獎盛典,中國“兩彈一星”功勛于敏等人入選。 獲得“感動中國2014年度十大人物”榮譽的分別是:帶領科研團隊實現氫彈研究突破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于敏;放棄安逸生活堅持在貴州山區義務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孫麗
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生態峰會舉行
7月29日,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生態峰會暨重大項目啟動活動(以下簡稱“峰會”)在深圳市龍華區舉辦。峰會以“創新引領,產業集聚”為主題,分為啟動之勢、賦能之力、前沿之聲和探索之道四個篇章,邀請院士、產業精英、投資專家等齊聚,開展前沿學術交流、政策研討、產業合作,共商行業發展趨勢。 此次峰會
徐揚生:智能機器人引領高新技術發展
加大對智能機器人科學的基礎研究,加強對機器人核心技術的攻關,培育機器人產業市場,不僅能夠帶動智能機器人技術本身的發展,同時也必將引領其他相關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壯大。 在人類歷史上,當某種技術被全力推進時,往往會催生一大批相關的高新技術。 二戰后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就是典型例子,沒有
新疆生地所研究員徐新文獲中科院2021年度感動人物
日前,2021年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評選結果出爐,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簡稱新疆生地所)研究員徐新文榮獲年度感動人物。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評選活動于2018年開始舉辦,授予在中科院各個戰線上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團隊,尤其是在重大科技成果及標志性進展中作出突出貢獻
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頒發-湯釗猷院士獲“科普杰出人物獎”
2019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隆重舉行,表彰為科普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湯釗猷教授獲得本年度“科普杰出人物獎”。 本屆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于2019年5月正式啟動申報,在社會各界的響應和支持下,經市委、市政府有關委辦局,市級群眾
師昌緒院士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2月27日晚,“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揭曉。曾在沈陽工作、生活近30年的中科院金屬所名譽所長、兩院院士師昌緒先生當選“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對他的頒獎詞是“八載隔洋同對月,一心挫霸誓歸國……空心渦輪葉片,是你送給祖國的翅膀。兩院元勛、三世書香,一介書生、國之棟梁。” 師昌緒先生是我國
2007感動中國人物揭曉-錢學森閔恩澤獲獎
2007年度“感動中國”2008年02月17日晚頒獎 由中央電視臺評選 科學家錢學森和國家科技大獎得主閔恩澤入圍 “嫦娥一號”研發團隊獲“特別致敬” 由中央電視臺評選的2007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揭曉,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與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閔恩澤入圍,“嫦娥一號”研制開發團隊獲“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黃大年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大年榮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這一刻,他與盧永根、黃大發、盧麗安等10位人物以及塞罕壩林場建設者這一群體,共同書寫了2017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你我
中國計算機學會“海外科技人物獎”開始提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098.shtm
2018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峰會——和利時3+1模式-自動化新篇章
2018年9月11日-13日,2018年儀器表產業發展峰會暨協會七屆七次理事(擴大)會議在北京豐大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產業發展峰會暨協會理事(擴大)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主辦,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本次大會聯合主辦方之一,集團董事長CEO邵柏慶受邀參會并發言。和利時集團董事長、CEO邵柏慶
錢學森閔恩澤等獲評“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2月17日揭曉。?獲得2007年《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閔恩澤;黨的理論傳播者方永剛;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謝延信;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鐘期榮、胡鴻烈;用愛心喚醒英雄的妻子羅映珍;為
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揭曉-袁隆平李振聲等獲殊榮
記者7日從農業部獲悉:“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近日在京揭曉,袁隆平、李振聲、李登海、郭三堆、張海銀、傅廷棟、方智遠、謝華安、程相文、程順和等10人獲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殊榮。 雜交水稻、超級玉米、高產雙低油菜……種子的每次突破,都帶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這10位功勛人物具有
曲格平袁隆平單昭祥獲首屆中國綠色貢獻終身成就獎
??? 首屆中國十佳綠色新聞人物獎11月15日在北京揭曉。被譽為“環保之父”的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被譽為“中國綠化老人”的北京綠化基金會理事長單昭祥三位“綠色泰斗”榜上有名,他們還同時被授予首屆中國綠色貢獻終身成就獎。???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2023年度入學典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891.shtm9月4日,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港中大)(深圳)2023年度入學典禮在該校禮文堂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35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迎接他們新的人生征程。港中大(深圳)理事長、港中大校長段
中國科大畢業生的論文致謝,被感動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18.shtm夏至既至,畢業鐘聲敲響心中所懷,母校恩師同窗時維季月,廬州菡萏初放未來之期,科教報國擔當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是畢業生對求學階段最為印象深刻、最為感念的人與事的懷顧下面讓我們來欣賞部分中國
王河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公益行動貢獻人物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826.shtm7月9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公益行動暨2023中國設計品牌論壇在廣州舉行。論壇上,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南粵工匠技能大師(王河)工作室創始人王河獲頒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公益行動貢獻人
天津工生所郭瑞庭研究員榮獲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人物
6月9日,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暨2012科學中國人論壇在北京召開。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郭瑞庭研究員以其長年在工業酶、醫藥酶蛋白結構解析及基因改造之研究成果,榮獲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人物基礎研究類年度人物。本次活動授予基礎研究、機械與運載等10個領域共
香港中文大學等11所高校研發機構落戶深圳
記者3月13日從廣州市政府獲悉,12日下午,廣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科技經貿人才交流大會。會上,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11所高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同時確定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1所院校的研發機構落戶深圳。其中,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簽署的在深圳
兩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落戶港中大(深圳)
港中大(深圳)舉行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揭牌儀式現場。港中大(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揭牌成立。港中大(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與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成立。 4月10日,兩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同時落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別是由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爾教授領銜的港中大(深圳)瓦謝爾
2007中國十大系列英才揭曉-“嫦娥”功臣成亮點
備受海內外矚目的“二00七中國十大系列英才頒獎典禮”2月23日在北京舉行,一百位海內外杰出英才獲此殊榮。其中,為嫦娥一號工程立下卓越功勛的多位功臣同時入榜,成為本屆大獎的亮點。 圖為十大科技英才獲獎者合影。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榮膺十大科技英才獎。 中國十大系列英才是
98位發明人獲得了第九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
16日上午,中國發明協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此次大會召開之際,作出重要批示。98位發明人獲得第九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其中黃爾南等15位榮獲“發明創業獎·人物獎”特等獎,被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 李克強批示指出:發明創新點亮人類文明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獲得政府更大的辦學支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02.shtm記者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悉,2月2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簽署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合作的補充協議》(以下稱《補充協議》)簽署儀式,就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3月15日于武漢逝世。寧津生,1932年10月出生于天津,安徽省桐城縣人。1956年畢業于同濟大學,畢后任教于武漢測量制圖學院(后更名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與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等一起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曾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教育部
港中大與港中大(深圳)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15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現有的合作基礎之上,深化雙方伙伴關系,推動兩校在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領域的發展。 該簽署儀式以實體及網上直播混合模式,在港中大和港中大(深圳)校園同步舉行,雙方校長代表簽署協議。 在協議下,兩校開展深度合作多項工作,包括
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頒獎典禮舉行
近日,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暨2012科學中國人論壇在京舉行。 2011年度人物獎共授予來自基礎研究、機械與運載等10個領域的8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徐光憲,中科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內科教授陳可冀獲“終身成就獎”;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