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13日從廣州市政府獲悉,12日下午,廣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科技經貿人才交流大會。會上,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11所高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同時確定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1所院校的研發機構落戶深圳。其中,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簽署的在深圳辦學框架協議格外引人注目,它確定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選址龍崗區,并設立了打造“扎根深圳、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的目標。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方面透露,深圳學院的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有望在2013年開始招生,并以招收內地生為主,而該校的師資也將面向全球招聘。并非建港中大“復制版” 《深圳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深圳將率先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大學制度。其中,特別提到了引進港澳知名高校來深合作舉辦高等教育機構,率先建設深港澳地區教育合作辦學探索區。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就被看成了是一......閱讀全文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以及在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國內高校進入迅猛發展的快車道。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除了辦學歷史悠久而且實力雄厚的雙一流高校(985/211高校)外,各地不斷涌現的新建大學也在蓬勃發展。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達403所,接近普通本
2014年應該是深圳高等教育里重要一年。這一年,深圳大學在廣東省內一本招生文理科投檔線均排名第四,揚眉吐氣一把;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在朱清時卸任后也將得到一個階段性的評價;引進合作辦學的港中大(深圳)正式招收本科生;更多面向小眾領域、引進名校合作的特色學院遍地開花。 實際上,作為中國經濟改革奇跡
春節后,香港各大高校都陸續公布了2008年在內地的招生計劃和政策。記者觀察到,雖然香港政府推出多項政策吸引內地學生,但多數香港高校的招生計劃數都與去年持平,個別港校甚至縮減了招生規模。同時有4所學校上調了學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就業和獎學金成為港校在內地招生的“主打牌”。 四所港校上調學費
“科學始于測量”。科學的本質特征是定量分析,現代自然科學體系的發展完善與測量儀器技術進步密不可分。儀器作為精確獲取數據信息的基本手段,是進行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原創性儀器助力開創新學科領域、產生顛覆性研究成果。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Gerd Binnig和Heinrich與他們發
二、 回過頭來看北大在本次院士增選中的成績,6位當選院士當然可喜可賀。其實從本年伊始 ,北大就行顯示了良好的態勢:27位教授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3位教授候選中國工程院 院士。無論是被提名人數或者是進入第二輪(中科院稱為初步候選人)的人數都位居各 高校第一位。但鑒于北大歷來在中科院院
陳繁昌翁以登 5月29日,2012年度國際高等教育評估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亞洲大學排名發布,香港科技大學蟬聯亞洲第一。在這份被被公認為世界三大大學排行榜之一的最新榜單上,北京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南科大國際會議廳舉行,兩校共建的“深港微電子學院(籌)”正式揭牌。據悉,深港微電子學院將進行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 深港微電子學院(籌)將朝著服務地方經濟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需求的方向發展,力爭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的國家級示范
四年過去了,港中大(深圳)已從一個學院發展到三個學院,有12個專業3400名本碩博在校生,建立了三個高水平研究院,其中包括兩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第三個諾獎實驗室也將在3月22日宣布成立。 香港中文大
1998年發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定位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大學為北大、清華,其余“985工程”高校定位為國際知名大學。自此之后,世界一流大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界一大話題。 全球范圍內進行世界一流大學排名
2016年開始,高校爭奪戰曾是大家熱議的焦點話題,“南深圳、北青島”成為這場高教爭奪戰留給很多人的印象。 不過,從2018年開始,高教爭奪戰還在繼續,而加入的城市已不僅僅是深圳和青島,重慶、廣州、杭州、深圳、寧波、蘇州紛紛加入其中,或引進分校,或建設研究院,不遺余力地吸引重點高校加盟。 各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月9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服裝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簽約儀式在北京服裝學院藝術樓圓桌會議廳舉行。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推進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面向社會服務, 并在雙方領導及首都科技平臺的支持下, 建立北京服裝學院研發實驗基地。在本次會議中,北京服裝學院與紡織企業
邱大洪 邱大洪(1930~),浙江湖州人,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專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51年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任教于大連工學院(現為大連理工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顧問。主要從事波浪理
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期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分時租賃發展”,這給共享汽車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但在產業和資本喧囂的背后,專家認為,共享汽車在中國起步較晚,牌照、停車位、充電樁已成為制約共享汽車發展的三大瓶頸。
3月19日,南京市與東南大學舉行校地融合對接項目簽約活動,13個“兩落地一融合” (新型研發機構落地、科技成果項目落地,校地融合發展)項目分別落戶南京玄武區、江寧區和江北新區。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出席。 今年以來,南京市與東南大學在科技創新方面不斷深化合作,
上周末,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在內的京內外數十所大學舉辦高招咨詢或校園開放日活動,近7萬名家長和考生奔走于各高校之間。北大、清華等高校也公布了各自的招生計劃,其中北大今年在京招生計劃與去年持平,清華在京計劃減招18人。港校學制增1年。北京警察學院在停招6年后,今年首次恢復招生。發布&
11月2日上午,“Joachim Frank教授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在河南大學金明校區行政樓249報告廳舉行,校長宋純鵬出席此次活動,校長辦公室、學科建設處、人事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深圳研究院、生命科學學院、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
日前從大鵬新區獲悉,“華大基因港?國家基因庫”轉化試驗等五大基地擬選址落戶壩光,并將吸引一大批生物領域相關企業。壩光新興產業基地有望發展成為中國基因產業最大的產、學、研、資一體化集群中心和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生物谷”之一。 據了解,壩光新興產業基
日前從大鵬新區獲悉,“華大基因港?國家基因庫”轉化試驗等五大基地擬選址落戶壩光,并將吸引一大批生物領域相關企業。壩光新興產業基地有望發展成為中國基因產業最大的產、學、研、資一體化集群中心和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生物谷”之一。 據了解,壩光新興產業基地是深圳“十二五”規劃重點布局項目,定位為生態
2007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02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科研管理處提出。 &
隨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轉設并更名為“武漢學院”,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非營利性民辦大學將開啟新的歷史。 6月1日,武漢學院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學院獲得教育部批準,轉設為完全脫離“母體”的民辦本科大學。 騰訊公司主要創始人陳一丹稱,“這個消息讓武漢學院上下都很振奮,我自己也很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轉發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 教學名師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院校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按照《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組廳
一百年波瀾壯闊,匠心為國鑄重器;六十載春華秋實,巍巍學府譜芳華。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的特別日子里,燕山大學迎來了“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的喜慶時刻。9月10日上午9:00,燕山大學“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紀念大會在東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隆重召開。因疫情防控需要,大會設
引言: 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也是提升傳統產業技術能級 ,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 。 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的產業,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爭奪高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種類中,均把新材料產業放到重要戰略地位來優先發展。日本是新
曾經,高校教職是很多博士就業優先考慮的對口方向,甚至很多人選擇讀博就是為了畢業后能夠進入高校工作。高校在選擇人才一事上,擁有較大的主動權。 然而,隨著我國高校在整體實力上有了長足的進步,高校招人的競爭也就隨之加大,有著良好科研前景的青年才俊成為各校爭搶的“香餑餑”。此外,科技創新的大環境下,我
這是人類與病毒的殊死較量,這是科學與時間的生死競賽。 “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高校、科研機構快速行動,在疫情可溯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這與深圳的發展、龍崗區的發展息息相關,對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來說,也是意義重大。 關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港中大(深圳)的師生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科研方向、就業計劃等,積極提出自己的見解,也試著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2020年12月4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儀式在學校會議中心舉行。深圳市科創委黨組書記、副主任邱宣,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于洋,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校長薛其坤,南科大前校長陳十一,李蓬、程和平、饒子和、王亞東、吳云東、段樹民、孫勇奎、陸林、隋森芳等院士及400余位嘉賓、師生出
香港大學今年在大陸地區招生獲得了大豐收,在錄取的291名學生中有包括3名北京文科頭名在內的17名省市級高考狀元。與此同時,北京市理科頭名選擇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在北京市也成功超越北大清華。這一切再次引發熱議,某網站甚至設計了網絡調查:“北京市四名文理科狀元放棄北大而選
廣州生物院院長裴端卿。 2016 年12 月20 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與德國馬普學會共同組建的再生生物醫學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裴端卿與學生討論實驗進展。 朝陽下的廣州生物院。■本報記者 朱漢斌 通訊員 黃博純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
3月4日,四川師范大學與成都市青白江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四川師范大學新校區落戶該區的歐洲產業城,項目占地約1000畝,建成后師生規模將達1.3萬人。據悉,這是該區引進的第一所省屬重點大學。 川師大新校區:建成后師生規模達1.3萬人 簽約儀式上,現場成立了由校地雙方黨政一把手擔任組長的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