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的癥狀簡介
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或復合異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compound heterozygous protein C deficiency)通常在出生后至數日內發病,表現猛爆性紫斑癥或急性靜脈栓塞,有些蛋白質C低于20%的患者,會于兒童期或成年期初期發病。每位患者的癥狀并不一定相同,可能出現的情況如下: 1、胎兒腦部受損 2、胎兒眼睛受損 3、出生后發生猛爆性紫斑癥 4、皮膚產生進行性出血壞疽(Progressive hemorrhagic necrosis of skin) 5、皮膚血管栓塞、產生水泡或壞疽 6、瘀青及斑點散布 7、中樞神經系統及眼睛可能因血栓導致神經發展問題及失明。 癥狀若不治療,可能導致死亡。......閱讀全文
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的癥狀簡介
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或復合異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compound heterozygous protein C deficiency)通常在出生后至數日內發病,表現猛爆性紫斑癥或急性靜脈栓塞,有些蛋白質C低于20%的患者,會于兒童期或成年期初期發病。每位患者的癥狀并不一定相同,可能出現
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的簡介
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罕見疾病,嚴重缺乏蛋白質C會導致血栓;在皮膚會出現紫斑或壞疽,容易發生于四肢,也可能出現于臀部、腹部、陰囊及頭皮。 蛋白質C為肝臟生合成的醣蛋白,具有抗凝血的功能,在人體血液中循環時,為不具活性的酶原(inactive zymogen)。當蛋白質C在血管
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的治療方法介紹
1、藥物治療 藥物方面,根據患者疾病情況,給予抗凝血劑用藥。嚴重的患者,或復合異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compound heterozygous protein C deficiency)患者一定要服用抗凝血劑,以避免血栓發生。雖然歐美嘗試以蛋白質C輸注作為治療,但目前主要治療為服用抗凝血劑
關于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的診斷方式介紹
經由生化檢驗檢測蛋白質C活性。區別第一型與第二型蛋白質C缺乏癥,只能藉由功能性蛋白質C(functional protein C)活性與免疫性蛋白質C(immunologic protein C)濃度來分辨。 第一型蛋白質C缺乏癥,蛋白質C數量不足,但活性正常,可能與蛋白質濃度減少有關。第二型
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癥的發生率介紹
男女發生率相等,根據國際的統計,無癥狀的蛋白質C缺乏癥發生率約為1/200~500;有癥狀者之發生率約為1/16,000~32,000;嚴重的蛋白質C缺乏癥之發生率約為1/500,000~750,000。 此癥在各人種皆可能出現;而活化的蛋白質C抗性(activated protein C
合子基因的定義
受精卵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表達的基因稱為合子基因,受母體基因產物的激活。合子基因的表達是胚胎模式形成的開端。
關于維生素C缺乏癥的癥狀介紹
多見于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母孕期攝入足量維生素C,則生后2~3個月寶寶體內儲存的維生素C可供生理需要,若孕婦患本病,則新生兒出生后即出現癥狀。 1、一般癥狀 維生素c缺乏需3~4個月方出現癥狀。早期表現易激惹、厭食、體重不增、面色蒼白、倦怠無力,可伴低熱、嘔吐、腹瀉等,易感染或傷口不易愈合
什么是合子基因?
合子基因分為若干組,表達順序有先有后,它們之間有著嚴密的連鎖關系,協調有序地調控著胚胎發育的模式形成。
關于維生素C缺乏癥的簡介
維生素C缺乏癥也稱為壞血病,所以維生素C稱為抗壞血酸,在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較多,但是經過儲存、加熱后很容易被破壞。上一個世紀以前,維生素C未被人們認識,所以在航海人員中經常發生維生素C缺乏癥,主要原因就是食物中缺乏新鮮蔬菜水果。這種病多見于嬰幼兒,也可見于年長兒或成人。 [1]
基因突變致蛋白質合成異常分析(七)
?? 2.抗凝血因子缺乏癥 (1)遺傳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癥: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對凝血酶Xa有抑制作用,肝素能加速其對凝血酶的抑制。其次,ATⅢ還有抑制Ⅸ、Ⅺ及Ⅻ的功能。 遺傳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癥(hereditary antithrombin Ⅲ deficiency
細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癥的簡介
細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癥:本病可引起Fanconi綜合征,這是因為腎小管上皮細胞線粒體中缺乏該酶而使電子傳遞鏈中ATP合成及氧化磷酸化過程障礙。患者多在出生后11~13周發病,主要表現為線粒體肌病,乳酸性酸中毒及腎性糖尿、氨基酸尿、磷酸鹽尿等腎小管功能障礙。
賴氨酸的缺乏癥狀
缺乏賴氨酸的癥狀包括疲勞,虛弱,惡心,嘔吐,頭暈,沒有食欲,發育遲緩,貧血等。可以在醫療專業人員建議下采取賴氨酸營養補品。賴氨酸每日的建議攝入量是兒童每磅體重10毫克,成年人每天在3000-9000毫克之間。 已經證明它對一些特定疾病是有益的。已知賴氨酸的功效包括治療單純皰疹病毒和帶狀皰疹引起的
Cmyc癌基因簡介
c-myc基因是myc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c-myc基因既是一種可易位基因,又是一種多種物質調節的可調節基因,也是一種可使細胞無限增殖,獲永生化功能,促進細胞分裂的基因,myc基因參與細胞凋零,c-myc基因與多種腫瘤發生發展有關。
純合子和雜合子的定義
純合子也叫同質合子。是由兩個基因型相同的配子所融合成的。例如:A×A→AA,a×a→aa,AB×AB→AABB,ab×ab→aabb,AA、aa、AABB、ab都是純合子,純合子發育成的個體即是純合體。雜合子也叫異質合子。是由兩個基因型不同的配子所融合成的,例如,A×a→Aa,AB×ab→AaBb,
二糖酶缺乏癥的癥狀體征
1.乳糖酶缺乏時,服牛奶或乳糖后可引起腹鳴、腹痛,或有絞痛,腹瀉重者糞便呈水樣,酸臭有泡沫。停服含乳糖的食物后癥狀消失。病人一般情況好,如無腸道手術歷史一般無脂肪瀉。蔗糖、異麥芽糖酶缺乏時,在服蔗糖及淀粉后引起腹瀉,癥狀與乳糖酶缺乏相似。 2.臨床分類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嬰兒出生后進食
生物素的缺乏癥狀介紹
1、缺乏生物素使人頭皮屑增多,容易掉發,少年白發;2、缺乏生物素會引起膚色暗沉、面色發青、皮膚炎;3、缺乏生物素易導致憂郁、失眠、容易打瞌睡等神經癥狀;4、缺乏生物素會令人容易疲倦、慵懶無力、肌肉疼痛。生物素缺乏的體征:包括皮炎、濕疹,萎縮性舌炎,感覺過敏,肌肉痛,倦怠,厭食和輕度貧血、脫發。
激素缺乏癥的發病機制
大多數患者無明顯原因可查,謂之特發性GH缺乏癥(idiopathic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IGHD)。由于很多IGHD患兒有圍生期病變史(如早產、難產、窒息等),故IGHD(在有些文獻中孤立性GH缺乏癥也縮寫為IGHD)的發生可能與圍生期腦部的受損有關。IGHD患兒對
基因突變致蛋白質合成異常分析(六)
?? 目前已知的DMD基因突變主要為缺失型,約占病例的50%-60%;重復(duplication)次之,約占6%,有兩個缺失熱區:即5’端的第4-21外顯子(占缺失的20%);另一為第45-52外顯子(占54%-60%)。內含子44約160-180kb,斷裂頻率最高,缺失導致移碼突變者,多數會引起
遺傳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癥的概述
遺傳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癥是由1965年egeberg等首先報道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男女患病機會相等,以雜合子多見;雜合子at水平40%~70%。父母患本病則子女發病可能性約59%。診斷需基于對患者全病史及家系的了解。陰性家族史者不能除外自發變異的先天性缺乏癥。當蛋白試驗結果不能肯定時,
己糖激酶缺乏癥的癥狀體征
約有25%的患者有新生兒期高膽紅素血癥,有時甚至非常嚴重,大部分患者10歲前就出現輕度貧血或反復黃疸,病情嚴重的患兒多有脾大和需進行輸血治療。HK缺乏癥患者一般貧血較輕,但臨床缺氧癥狀較明顯。Lohr報道一組4例年輕男性,除發現HK缺乏外還有腎臟、骨髓、內分泌及染色體等方面的異常,即Fancon
結構雜合子
中文名稱結構雜合子英文名稱structural heterozygote定 義一對同源染色體其中一條是正常的而另一條發生了結構變異,含有這類同源染色體的個體或細胞稱為結構雜合子。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結構純合子
中文名稱結構純合子英文名稱structural homozygote定 義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產生了相同的結構變異,含有這類同源染色體的個體或細胞稱為結構純合子。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缺失雜合子
中文名稱缺失雜合子英文名稱deletion heterozygote定 義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中,一條是正常染色體,另一條是缺失染色體,含有這種同源染色體的生物稱為缺失雜合子。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維生素H的缺乏癥狀的介紹
1、缺乏生物素使人頭皮屑增多,容易掉發,少年白發; 2、缺乏生物素會引起膚色暗沉、面色發青、皮膚炎; 3、缺乏生物素易導致憂郁、失眠、容易打瞌睡等神經癥狀; 4、缺乏生物素會令人容易疲倦、慵懶無力、肌肉疼痛。 生物素缺乏的體征:包括皮炎、濕疹,萎縮性舌炎,感覺過敏,肌肉痛,倦怠,厭食和輕
概述21羥化酶缺乏癥的發病機理
1.CYP21酶的功能:CYP21即細胞色素450C羥化酶,它通過黃素蛋白-P450還原酶從NADPH獲得電子,將17-羥孕酮(17-OHP)氧化為11-去氧化皮質醇,后者再經11-羥化合成皮質醇。在鹽皮質激素合成過程中,CYP21催化孕酮轉變為11-去氧皮質酮。 2.CYP21基因突變:CY
嬰兒維生素A缺乏癥的眼部癥狀
最早的癥狀是在暗環境下視物不清,定向困難,出現夜盲,若不仔細檢查容易忽略。經數周至數月后,結膜與角膜逐漸失去光澤,稍在空氣中暴露,就干燥異 常。尤以貼近角膜兩旁的結膜出現 變化最早,干燥而起皺褶,角質上皮逐漸規程,形成大小不等的形似泡沫的白斑,稱為結膜干燥斑,又稱畢脫氏斑。此時淚腺上皮細胞變性
關于核黃素缺乏癥的癥狀檢查介紹
最常見的體征有口角粘膜蒼白和浸軟(口角炎),以及唇表面呈朱砂色(唇干裂),繼而出現淺表的線狀裂紋,愈合時可留下傷疤.這些損傷部位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時,便產生灰白色高度增生性損害(念珠菌性口角炎).舌面可呈品紅色.皮膚損害常見于鼻唇皺襞,鼻兩翼,耳部,眼瞼,陰囊及大陰唇處.這些部位變得發紅,呈鱗狀
簡述維生素C缺乏癥的治療方法
輕癥口服維生素C,每次10mg~150mg,每日3次。重癥靜脈注射每日一次500mg,待癥狀減輕后改為口服。同時應供給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或蔬菜,如桔汁、西紅柿汁等。有骨骼病變者應固定患肢,本病維生素C療效明顯,治療后24~48小時,癥狀會有所改善,一周后癥狀消失,一年后骨結構恢復正常,治愈后一
多核合子的定義
中文名稱多核合子英文名稱coenozygote定 義兩個多核配子融合成的合子。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分化與發育(二級學科)
合子的定義和分類
兩性配子融合后所形成的新細胞叫做合子。兩性配子如為卵和精子,融合后所形成的新細胞也可叫做受精卵。根據兩性配子的基因型的相同與否,將合子又分成純合子和雜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