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臺立體觀測到太陽暗條縱橫雙向振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64.shtm 科技日報昆明2月19日電 (記者趙漢斌)暗條是由懸浮在太陽大氣中冷等離子體物質構成,表現為暗的吸收結構,其磁場信息對理解暗條的形成、穩定和爆發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選址與日冕觀測組在大振幅暗條振蕩研究中獲得新的觀測結果,相關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當暗條遭受擾動,受到磁張力的作用,暗條物質在觀測設備視線方向會來回運動。借助雙向噴流在“暗條—冕腔”磁繩結構中的運動,研究團隊此前已對噴流和暗條相互作用作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礎上,他們將目光轉到雙向噴流觸發的大振幅暗條振蕩上,并詳細分析了這個大振幅振蕩的性質。 研究人員分析了2011年11月29日的一個寧靜暗條的振蕩現象,發現產生于暗條南部足點的雙向噴流,首先向北沿著構成冕腔的磁......閱讀全文
太陽表面現暗條似疤痕
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一顆恒星要到生命盡頭并發生爆炸時,它會發射出一顆飛行速度為每小時500萬英里(800萬千米)的“宇宙子彈”,這就是N49超新星殘余物新照片中顯示的內容。這張照片與其他的一些照片成為本周太空活動的焦點。1.太陽“疤痕”? 太陽“疤痕
我國學者在太陽暗條研究上取得突破
從安徽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教授張軍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侯義軍等合作,第一次找到了太陽色球纖維向暗條提供物質和磁通量的觀測證據,在太陽暗條的磁通量來源和物質供給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 太陽暗條是太陽大氣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等離子體結構,懸浮于色球層和日冕層,具有溫度低、密
我國科學家揭示太陽暗條連續部分爆發過程
12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和太陽動力學天文臺相關數據,研究了兩個相鄰太陽暗條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導致連續部分爆發的精細過程。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報》上。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和研究基地博士生楊麗平和閆曉理研究員等人,通過對2021年9月9日太陽
云南天文臺立體觀測到太陽暗條縱橫雙向振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64.shtm 科技日報昆明2月19日電?(記者趙漢斌)暗條是由懸浮在太陽大氣中冷等離子體物質構成,表現為暗的吸收結構,其磁場信息對理解暗條的形成、穩定和爆發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國科學院
云南天文臺發現太陽暗條物質來源的物理機制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的高時空分辨率觀測數據,揭示了太陽物質來源以及傳輸過程的重要物理機制。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期發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該項工作主
云南天文臺發現形成太陽暗條的觀測證據
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研究人員近期發現了色球蒸發及日冕凝聚導致太陽暗條形成完整而清晰的觀測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上。 太陽暗條在太陽大氣中很普遍,它們由懸浮于太陽日冕中冷而密的等離子體組成。對暗條的形成和演化進行研究,可對理解太陽大氣活動
中科院云南天文臺在太陽暗條研究方面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61.shtm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和研究基地與云南師范大學相關人員通過合作,發現太陽上小尺度振蕩磁重聯可以促使一個中間暗條的形成。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期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天文物理
中科院云南天文臺在太陽暗條重構研究方面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300.shtm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和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員,清晰地觀測到一個太陽暗條被新浮現磁系統分裂并由磁重聯導致暗條重新合并。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期發表在國際天文學雜志《天體物理學報
磁內爆可以作為太陽感應暗條爆發之間的一種物理聯系
近期,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選址和日冕觀測組碩士研究生周承瑞等人通過多波段高分辨率觀測數據,分析了一個扇面-脊(fan-spine)磁場位形下由于磁拓撲改變導致感應暗條爆發的觀測現象,發現了磁內爆可以作為感應暗條爆發之間的一種物理聯系。相關研究成果于12月9日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
太陽寧靜區S狀暗條形成與爆發研究獲進展
太陽暗條是存在于太陽高溫大氣中“冷而密”的等離子體團,通常位于磁場中性線上方,根據暗條在日面上的位置,分為活動區暗條、中間體暗條和寧靜暗條,寧靜區暗條的形成和爆發是當前太陽物理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基于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觀測站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觀測的高分辨率Hα圖像數據,中科院紫金山
英國新型太陽能設備可在較暗光線下為電池充電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研發出一種新型太陽能設備,它在較暗的光線下也能產生足夠的電壓為鋰離子電池充電,今后或可用于手機和電子書等移動設備,即便在室內等光線較暗地方也能為設備持續充電。 英國沃里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最近在《先進能源材料》雜志上報告說,使用有機
德國首條太陽能自行車道啟用
11月12日,德國首條太陽能自行車道在科隆附近的埃夫特斯達特啟用。據德國聯邦環境部介紹,這條90米長的測試車道覆蓋著特殊的太陽能瓷磚,預計每年可提供12兆瓦時的電力,產生的電力將被輸送到電網中。該車道在冬季還可以通過發電解凍路面的冰,以確保騎行安全。 開發這條太陽能車道的初創公司Solmove
銀河系發現最暗恒星 亮度為太陽百萬分之一
“2M 0939”褐矮星的亮度僅為太陽的一百萬分之一 北京時間12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日前稱,他們最近在銀河系中發現了兩顆迄今亮度最暗的恒星,亮度僅相當于太陽亮度的百萬分之一。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伯加瑟爾負責此項研究,據他介紹稱,“這兩兩顆恒星是我們所知道的所有恒
暗呼吸的概念
植物的暗呼吸是指植物在無光條件下的有氧呼吸作用,一般稱為呼吸作用;暗呼吸的名稱是相對光呼吸而言的。它是植物體吸收氧氣和放出二氧化碳的氧化還原過程。它呼吸底物為糖類、淀粉、脂肪、蛋白質和有機酸等,這些底物被氧化還原為二氧化碳和水。
意大利將建成世界第一條太陽能公路
如果說意大利是世界上第一個建造高速公路的國家,大多數人都會為此感到驚訝。事實上,“米蘭-拉吉”A8高速公路(連接米蘭和科莫湖以及馬雷焦湖)早在1926年就建造完成。不過意大利將馬上能夠成就一個新的“第一”:?卡塔尼亞-錫拉庫薩A18高速公路(西西里島600公里高速公
莫斯科遭遇“至暗時刻”
對于那些被季節性情緒紊亂癥(俗稱冬季抑郁癥)困擾的人來說,冬天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應該排在“避免居住城市”榜單的首位了。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2017年12月是莫斯科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個月,整整一個月里,太陽幾乎都沒露臉——陽光普照的時間僅有6分鐘,打破了歷史紀錄。 每年的12月通常都是
植物暗呼吸的特點
在暗呼吸時會釋放相當多的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熱的形式散失,但一部分經氧化磷酸化的作用,形成 3一磷酸腺苷(ATP),這些能量用于植物的生理活動。 暗呼吸的主要途徑是糖酵解(即葡萄糖降解為丙酮酸)一三浚酸循環(丙酮酸的進一步分解過程)。這些過程與外界環境的溫度、水分、氧氣和二氧化碳、光照等條件有密切關系
什么叫避暗實驗
應該是避免暗示的簡寫,在檢測人的心理或者記憶力等方面時,受被測試者主觀想法的干擾很大,尤其是心理暗示,這會造成測試結果很大的誤差。所以,你說的那個問題里的避暗試驗,應該是避免暗示試驗,而不會是避免黑暗。
環球科學:大腦暗能量
大腦暗能量 最新研究顛覆了我們對大腦的一貫看法:當我們休息或發呆時,大腦并未停止運行,一些神秘的“背景”神經活動始終存在。 大腦的默認模式 ● 神經科學家長期認為,當我們休息時,大腦中的神經回路處于關閉狀態。 ●然而,大腦成像實驗表明,大腦內存在一些持續的“背景活動”。 ●這種默
云南天文臺發現太陽噴流中的振蕩磁爆破重聯
近期,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太陽物理研究組副研究員洪俊超及其合作者,在太陽噴流的觸發機制方面獲得新進展,首次發現一例噴流是由振蕩磁爆破重聯觸發。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天文學雜志《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磁重聯,直觀上描述為相反方向磁力線相互靠近斷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磁場重聯釋放磁扭纏的物理過程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在活動區暗條爆發與小尺度磁重聯關系方面取得研究進展,首次觀測到磁重聯可以釋放磁紐纏這一新的物理現象。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期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NCOMMS11837)。該項工作主
國內首條太陽能游船首航 節省電力達30%以上
6月5日下午,我國第一艘太陽能動力游船“尚德國盛號”在黃浦江上舉行“首航儀式”。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將太陽能充電能量棒插上游船,“尚德國盛號”緩緩駛離南浦大橋下的濱江碼頭,載著首批百位游客,向世博水域駛去,正式開始其世博之旅。 據介紹,“尚德
植物暗呼吸的影響因素
①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一般說來,在0℃至40~5℃之間,植物的呼吸強度隨溫度上升而提高;大多數植物在O℃或更低的溫度下,呼吸作用顯著減慢;當溫度升高到50~55℃時,由于植物體的酶系統受到破壞,呼吸強度迅速下降。②水分條件對呼吸作用的影響表現為:成熟干燥的種子,呼吸作用非常低,當干操種子開始吸收水
植物暗呼吸的影響因素
①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一般說來,在0℃至40~5℃之間,植物的呼吸強度隨溫度上升而提高;大多數植物在O℃或更低的溫度下,呼吸作用顯著減慢;當溫度升高到50~55℃時,由于植物體的酶系統受到破壞,呼吸強度迅速下降。②水分條件對呼吸作用的影響表現為:成熟干燥的種子,呼吸作用非常低,當干操種子開始吸收水
“暗能量測量”大型項目開啟
智暗能量相機將被用于拍攝星系。 利安地斯山脈上一個探索暗能量本質的大型項目已經開啟。 “暗能量測量”(DES)于8月31日在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臺4米口徑的布蘭柯望遠鏡啟動。它是探索暗能量物理性質的最新研究之一。暗能量這種神秘的力量正在推動宇宙以更快的速度擴張。 在其運行的5年時間里
消除歧視才能終結暗查乙肝
首張罰單,對全國一億多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不僅意味著令人振奮的新聞,也是一種使人溫暖的支持。 經“乙肝斗士”雷闖舉報,廣州市衛生部門查實后,正式對違規查乙肝的廣東省電力一局醫院做出通報批評,并罰其暫停體檢服務。這是全國首家因違規查乙肝而被處罰的醫院,一些醫院人士感嘆
暗能量來自超大質量黑洞嗎
近日,一項發表于《天體物理雜志》的研究登上了熱門。該研究聲稱,正在加速宇宙膨脹的神秘 “暗能量”可能來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據《科學》報道,如果這是真的,意味著科學家把物理學中最令人費解的兩個概念——黑洞和暗能量聯系起來,并表明后者的來源在理論家眼皮底下存在了幾十年。然而,一些主要理論家對這一想
避暗法的原理及步驟
原理:利用小鼠或大鼠具有趨暗避明的習性設計的裝置,一半是暗室,一半是明室,中間有一小洞相連。暗室底部鋪有通電的銅柵。動物進入暗室即受到電擊。觀察指標:首次受電擊的潛伏期、24小時后進入暗室的動物數、潛伏期、一定時間內受電擊的次數。優缺點:簡便易行。根據需要設計反應箱的多少,同時訓練多個動物,可實現組
光呼吸與暗呼吸的區別
光呼吸與暗呼吸的區別光呼吸暗呼吸底物在光下由Rubisco加氧反應形成的乙醇酸,底物是新形成的。可以是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質,但最常見的底物是葡萄糖。底物可以是新形成的,也可以是貯存物。代謝途徑乙醇酸代謝途徑,或稱C2途徑糖酵解,三羧酸循環,磷酸戊糖途徑發生部位只發生在光合細胞里,在葉綠體、過氧化
簡述顯微鏡暗視原理
暗視野顯微鏡(dark field microscope)是光學顯微鏡的一種,也叫超顯微鏡(ultramicroscope )。暗視野顯微鏡(dark field microscope)的聚光鏡中央有擋光片,使照明光線不直接進入物鏡,只允許被標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線進入物鏡,因而視野的背景是黑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