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2023年“學森挑戰計劃”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50.shtm 作為一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領域的大中學銜接培養項目,上海交大“學森挑戰計劃”今年首次面向全國招募學生。 4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2023年“學森挑戰計劃”啟動儀式舉行。全國參與“學森挑戰計劃”的中學校領導及全部上海學員線下參加儀式,其他省(區、市)學員線上參與。啟動儀式后,“學森挑戰計劃”開學第一課順利開班。 2021年,在錢學森誕辰110周年之際,上海交通大學啟動為優秀高中學生量身定制“學森挑戰計劃”,該計劃是面向優秀高中學子設立的大中學銜接培養項目,致力于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尤其是卡脖子領域的前沿動態,進一步幫助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了解學科尖端動向,建立個人理想,激發創新內驅......閱讀全文
上海交大2023年“學森挑戰計劃”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50.shtm 作為一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領域的大中學銜接培養項目,上海交大“學森挑戰計劃”今年首次面向全國招募學生。 4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2023年“學森挑戰計劃”啟動儀式舉行。全國參與“
多方合作-上海交大啟動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計劃簽約
上海交通大學高層次人才醫療服務計劃簽約儀式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由此,上海交大推出一份由高校、醫院、保險公司和人才服務平臺共同合作、“1+1>2”的醫療保障,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便捷、高效和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該校200余位講席教授和特聘教授將率先成為受益者。 上海交大副校長黃震說
“丙肝疫苗研發的免疫學研究”計劃啟動
10月16日下午,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承擔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外國專家局“丙肝疫苗研發的免疫學研究”創新團隊國際合作伙伴計劃啟動會在上海召開。 上海巴斯德所“丙肝疫苗研發的免疫學研究團隊”于2011年開始籌建,2012年3月經中科院組織的可行性論證后獲批進入試運行階段。團隊核
上海交大“文治大講堂”啟動
1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文治大講堂”啟動儀式暨第一講“從三星堆看中華文明起源”在閔行校區文博樓及網上同步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校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顧鋒,文科資深教授、“文治大講堂”首場主講嘉賓葉舒憲出席活動并為“文治大講堂”揭牌。揭牌? ? ? ??上海交大供圖
終極挑戰:-人類大腦研究計劃
今年3月,當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Bill Newsome在接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Francis Collins的電話時,他的第一反應非常驚愕。Francis Collins突然聯系他,詢問他是否愿意與其他科學家共同主持一個為期10年的大腦研究項目。在Newsome看來,這是
科學挑戰專題領域啟動會在北京召開
?挑戰專題重點領域三“強約束條件下集成微系統的基礎科學技術問題領域”(第二批)啟動會2018年2月6日于北京召開。院內首席科學家張健研究員(中物院電子工程研究所)、院外首席科學家王新強教授(北京大學)、首席科學家助理李沫副研究員(中物院微系統與太赫茲研究中心)、各方向負責人、院內外課題負責人、挑戰專
奧巴馬精準醫療計劃:機遇與挑戰
如果說“平價醫療法案”是奧巴馬總統任期的最大成果之一,他于今年提出的“精準醫療計劃”則是錦上添花之舉。盡管精準醫療計劃并非一件新事物,今時提出卻十分合理。 奧巴馬精準醫療計劃:機遇與挑戰 首先,生物及醫學研究已成為數據密集型科學,整合數據成為該領域當下所面臨的機遇。在大數據攻城拔寨的
上海交大啟動首屆“睿遠科技大獎”評選
中新網上海8月25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交通大學首屆“睿遠科技大獎”評選啟動儀式25日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館舉行。上海交通大學“睿遠科技大獎”由上海交通大學1992級校友、睿遠基金創始人、校董陳光明于今年2月捐資1億元設立,旨在鼓勵大膽探索,勇走無人區,敢啃硬骨頭的科研精神,表彰在基礎研究
30億-癌癥“登月”計劃啟動
美國最大的癌癥中心——德州大學(UT)MD Anderson癌癥中心9月宣布,推出一項“登月”計劃,將針對幾種類型的癌癥,在未來的十年中集中研究,希望顯著提高癌癥生存率,這項計劃預期資助力度為30億美元。不過也有一些外界研究人員對于只通過一個機構就能克服癌癥表示遲疑。 這項計劃的背后是
我國“腦科學計劃”即將啟動
如果對人腦能有足夠的認識,自閉癥、老年癡呆等多種疾病或許將會被提早發現、治療。6月28日,中、美、歐多國科學家作客上海科普大講壇向公眾解讀未來的“腦科學計劃”。科學家們表示,加速腦科學研究不僅有助于提升人類健康水平,也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刺激經濟增長。 人類大腦是極其復雜的“小宇宙”,由100
國家973計劃項目啟動實施
近日,國家973計劃“活細胞的太赫茲波無標記檢測技術基礎研究”、“大腦皮層微尺度信息傳入活動圖的繪制”項目啟動會先后在第三軍醫大學召開。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副處長閆金定出席會議并提出相關工作要求。市科委副主任徐青、第三軍醫大學校長羅長坤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天
人類免疫組計劃年初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397.shtm
人類免疫組計劃年初啟動
一項雄心勃勃的“人類免疫組計劃”(HIP)將于今年年初啟動,從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志愿者那里收集數據。 據《科學》報道,HIP得到了一個由公司、政府機構和大學組成的國際聯盟的支持,將探測血液和組織樣本中的數千種免疫變量。其結果可能是全球最大、最全面的免疫學數據庫。利用這一數據資源,科學家能夠研究
英國啟動《應對新冠疫情:秋冬計劃》B計劃
綜合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9日16時08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644923例,累計達到267184623例;死亡病例增加8213例,累計達到5277327例。 美洲:美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建議為16至17歲的青少年接種加強針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
-合成生物學的現實挑戰
合成生物學標志性人物克雷格·文特爾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人們似乎正走在成為“造物主”的康莊大道上。 如今的合成生物學正成為各國爭搶的科技高地。去年11月,英國政府宣布,將向相關研究機構提供2000萬英鎊資金,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鼓勵合成生物學技術商業化。今年2月,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
“十三五”能源戰略計劃面臨哪些挑戰?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我國要把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能源儲備應急體系基本建成。同時,《行動計劃》還提出了多項開發新能源的要求,頁巖氣、煤層氣、深水油氣、煤制油、煤制氣都
“十三五”能源戰略計劃面臨哪些挑戰?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從能源安全、能源清潔利用、能源體制改革等多方面提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能源發展的路徑,并提出一系列約束性指標。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十二五”能源規劃和“十三五”規劃聯結起來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前瞻“十三五”能源產業發展。這份《行
中國微生物組計劃:機遇與挑戰
微生物組是指一個特定環境或者生態系統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遺傳信息,包括其細胞群體和數量、全部遺傳物質(基因組),它界定了涵蓋微生物群及其全部遺傳與生理功能,其內涵包括了微生物與其環境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組學是一個嶄新的學科,微生物組研究取得的成果,必將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人類生活質量改善提供源源
上海交大Nature-Medicine免疫學新成果
近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類風濕關節炎的新疾病分子機理。證實在類風濕關節炎中TNF-α抑制FOXP3磷酸化,導致了調節性T細胞功能受損。研究論文發表在2月10日的《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
人類蛋白質組學計劃將從啟動階段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訪中國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 不久前,第六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在江蘇泰州成功召開,會議盛況空前,可以看出我國的蛋白質組學研究隊伍的壯大。會后的間隙,我們有幸采訪到了主要參與會議組織的中國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希望楊教授為大家介紹一下國際
國家首批!上海交大踐行“國優計劃”服務教育強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220.shtm
-全民癌癥風險管理宣傳計劃啟動
11月6日,“認識癌風險,提升防御力”全民癌癥風險管理宣傳計劃在京啟動。該計劃旨在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防癌意識,幫助公眾掌握防癌知識、提高防癌技能,從根本上降低癌癥的發生率,減輕癌癥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損失。 《中國腫瘤登記年報2012》顯示,我國平均每天有8550人新發癌癥,按照
“地學長江計劃”在武漢啟動
為解決長江流域所面臨的地質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面向長江經濟帶發起的戰略性科技創新計劃“長江流域地質過程及資源環境研究計劃”近日在武漢啟動。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自然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然而近年來,伴隨著長江流域建設和發展步伐的加快,出現了濕地面積
河南啟動煤炭消費減量計劃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煤炭消費減量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力爭2020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15%左右,累計削減3800萬噸。 2018年以來,河南鋼鐵、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上升趨勢明顯,電力需求持續增長,發電煤炭投入量同比大幅增加,一些地方
日本啟動外星生物探測計劃
據日本媒體8月16日報道,日本國立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東京藥科大學等合作,已經開始一項火星生命探測計劃,并準備在2020年前后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尋找外星生物。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表示,該機構已經成立一個由20余名相關領域一流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準備在未來10年內發
土壤專項大航海計劃正式啟動
——全面囊括土壤檢測知識與技術! 今年年中,國家生態環保部公布了新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無論是作為管理人員還是技術人員,從業人員都需要系統性的學習土壤政策及土壤檢測。在此背景下,EWG1990儀器學習網聯合分析測試百科網,共同組織全國土壤專家團隊撰寫土壤專項系列文章及新媒體視
NIH啟動人類胎盤研究計劃
?????? 每個人在出生之前都依賴胎盤生存,在這九個月中胎盤不僅是我們的肺和腎,還負責生產重要的激素。一旦這個盤形組織出現故障,就會引起從早產到中年疾病等諸多問題。然而一直以來胎盤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嬰兒出生以后醫院就會將胎盤扔掉。 “胎盤是人們了解得最少的一種人類器官,”美國NICHD(Nat
俄啟動“綠色發展”國家環保計劃
1月14日,俄羅斯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網站全文公布了2012年—2020年國家環境保護計劃。這是解決俄羅斯重要生態問題的基礎性文件,俄政府將為此撥款2684億盧布(1美元合30.26盧布)。 俄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長東斯科伊指出,該文件是解決關鍵生態問題的基礎,將促進以“綠色發展”為主旨的經濟增長
一“973計劃”項目啟動會召開
8月23日,由韓家淮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國家973計劃項目“炎-癌信號互作在腫瘤發展和腫瘤干預中作用的研究”(2015CB553800)的啟動會在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召開。項目專家組成員曾光教授、陳孝平教授、呂有勇教授、劉斯奇教授、杜杰教授、林圣彩教授,以及項目參加單位的科技處負責人和研究人員參
華大基因啟動-出生缺陷檢測計劃
隨著基因科技的發展和臨床應用,基因技術可以用于遺傳疾病的檢測,對預防出生缺陷有重要意義。7月8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華大醫學執行總裁尹燁等在北京共同宣布啟動“千萬家庭遠離遺傳出生缺陷”計劃。 發布會上,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醫學產前業務負責人趙立見就無創技術的開展現狀及應用前景作了介紹。趙立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