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麻疹病毒肺炎的相關介紹
對麻疹病毒至今尚無特異的抗病毒藥物,麻疹病毒肺炎治療主要為對癥處理、支持療法和預防治療并發癥。采用適當抗生素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已并發細菌性肺部感染患者,應針對致病菌并結合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伴發喉炎出現喉梗阻時,除予氧療外,應結合病情考慮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加以改善。中醫中藥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閱讀全文
治療麻疹病毒肺炎的相關介紹
對麻疹病毒至今尚無特異的抗病毒藥物,麻疹病毒肺炎治療主要為對癥處理、支持療法和預防治療并發癥。采用適當抗生素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已并發細菌性肺部感染患者,應針對致病菌并結合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伴發喉炎出現喉梗阻時,除予氧療外,應結合病情考慮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加以改善。中醫中藥有一定的輔助
治療厭氧菌肺炎的相關介紹
1.藥物治療 臨床上應用抗生素要以痰培養及藥敏試驗作為依據,一般用于治療厭氧菌肺炎的藥物包括: (1)β-內酰胺類青霉素對革蘭陽性厭氧菌有效,對脆弱類桿菌無效。 (2)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對多數厭氧菌具有強大抗菌作用,對需氧菌和堿性厭氧菌無作用。 (3)林可霉素類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治療重癥肺炎的相關介紹
1.藥物治療 (1)抗感染治療是肺炎治療的最主要環節。細菌性肺炎的抗菌治療包括經驗性治療和抗病原體治療。前者主要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的肺炎病原體流行病學資料,選擇覆蓋可能病原體的抗生素;后者則根據呼吸道或肺組織標本的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體外試驗敏感的抗生素。此外,還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有無
關于麻疹病毒肺炎的檢查介紹
1.鼻咽部分泌物、痰液細菌涂片檢查 于急性期和恢復期作血凝抑制、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麻疹IgG、麻疹補體結合試驗有助于明確診斷。 2.抗體捕獲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麻疹IgM 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有早期診斷價值。 3.其他輔助檢查 胸部X線檢查,麻疹病毒肺炎表現為彌漫性細支氣管和肺間
治療支氣管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1)護理環境要安靜、整潔。要保證休息,避免過多治療措施。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使空氣比較清新,并須保持一定溫度、濕度。 (2)飲食應維持足夠的入量,給以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湯、菜水、果汁等,并可補充維生素C、A、D、復合維生素B等。對病程較長者,要注意加強營養,防止發生營養不良
治療衣原體肺炎的相關介紹
1.抗生素治療 首選治療為紅霉素,或多西環素。近年來,也有采用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療肺炎衣原體感染的報道,其中阿奇霉素的療效要優于克拉霉素,但臨床應用經驗尚少。肺炎衣原體對氟喹諾酮類也敏感,如氧氟沙星或托氟沙星可用于成人患者的治療,但不推薦用于兒童。 2.注意事項 抗生素療程一定要充足,以
治療軍團病肺炎的相關介紹
首選大環內酯類或氟喹諾酮類,四環素類、利福平等也有效。氨基糖苷類及青霉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本病無效。 初始治療應通過靜脈給藥。通常3~5天出現臨床治療的反應,而后給予口服序貫治療。對免疫力正常的患者整個治療療程為10~14天,對于免疫缺陷者和晚期病例應延長至3周。
治療不動桿菌肺炎的相關介紹
近年來,不動桿菌出現多重耐藥株,臨床實驗證明:新一代的喹諾酮類環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諾沙星均顯示對不動桿菌有較高的抗菌活力。第三代頭孢,如頭孢噻肟;及第四代頭孢,如頭孢吡肟、頭孢匹羅都能用于多重耐藥的不動桿菌肺炎。部分病例對阿米卡星(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敏感的仍能應用。由于本病患者多有基礎疾病,
治療麻疹合并肺炎的相關介紹
1.呼吸道隔離至出疹后10天,如合并肺炎,隔離至出診后15天。 2.臥床休息,保持室內安靜,通風,避光、溫度適宜。保持眼、鼻、口腔等清潔,多飲水,予以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食物。 3.呼吸道癥狀嚴重者,予以氧療,如有細菌感染者,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療。4.高熱者予以對癥退熱治療。 5.合并支氣
治療腸桿菌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包括休息、護理、飲食、吸氧、鎮咳祛痰等一般治療。 2.抗菌治療 選用針對致病菌并結合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 3.并發癥治療 對并發膿胸等及時穿刺或引流,若影響到其他臟器的功能,應作相應的處理。 4.原發病的治療 原發病性質往往是決定腸桿菌屬細菌感染預后的重要因素。因此,
治療隱球菌肺炎的相關介紹
對于單純有呼吸道隱球菌寄生的慢阻肺病人,當沒有肺部受侵犯的證據時應定期隨訪。對胸片有肺實質受侵犯,呼吸道分泌物培養中分離出新型隱球菌的病人應給予積極的治療,防止發生血源性播散。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因病變極易由肺播散到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即使其腦脊液檢查還是陰性結果,亦應及早開始系統治療。治療中以兩
治療休克型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平臥、吸氧、注意保曖。 2.抗菌治療 應以早期、廣譜和有效為原則。病原菌未確定前,可選用派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替門汀(替卡西林加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頭孢噻肟、頭孢哌酮,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進行治療。獲得病原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后再調整抗菌藥物。 3.抗休克治療 無
治療腺病毒肺炎的相關介紹
1、抗病毒藥物:以三氮唑核苷治療腺病毒肺炎,滴鼻效果不明顯;改用靜脈和/或肌注,在早期病例較對照組為優,晚期病例則效果不明顯;霧化吸入治療的研究有待進行。 2、繼發細菌感染的防治:如初步斷定有繼發感染即應積極治療,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用新型青霉素、先鋒霉素等;大腸桿菌用氨基芐青霉素等治療。
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相關介紹
1.對癥治療 退熱、氧療、霧化、補液、鎮靜。 2.抗生素治療 首選大環內酯類,療程一般不少于2~3周,停藥過早易于復發。 (1)阿奇霉素溶于5%葡萄糖液中靜滴。 (2)紅霉素溶于5%葡萄糖液中靜滴。 3.肺外并發癥的治療 對癥支持治療。
治療放射性肺炎的相關介紹
為預防放射性肺炎的發生,應嚴格掌握放射總劑量及其單次劑量分配、照射野大小。乳腺癌作放射治療,最好作切線投射,盡量避免肺部的損傷。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呼吸道癥狀及體溫升高。X線檢查發現肺炎,應立即停止放射治療。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肺部繼發感染給予抗生素。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有效,
治療小兒衣原體肺炎的相關介紹
1.對癥治療 退熱、氧療、霧化、補液、鎮靜。 2.抗生素治療 首選大環內酯類,療程一般不少于2~3周,停藥過早易于復發。阿奇霉素:溶于5%葡萄糖液中靜點。紅霉素:溶于5%葡萄糖液中靜點。 3.肺外并發癥的治療 對癥支持治療。
治療小兒慢性肺炎的相關介紹
對本癥的治療需長期采取綜合措施治療。治療要點如下: 1.加強營養 慢性肺炎多合并有慢性疾病,如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免疫功能低下等,此時應全面治療,否則肺炎仍易復發。供給富有營養及維生素的飲食。積極治療營養不良及佝僂病等。 2.鍛煉體質 經常做戶外活動;增強機體的耐寒性;室內宜通風換氣
治療嬰兒支氣管肺炎的相關介紹
1. 一般治療 (1)室內空氣要流通,溫度18℃~20℃,濕度60%。 (2)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少量多餐,重癥不能進食者,給予靜脈營養。 (3)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經常變換體位,以利痰液排出。 2.病因治療 按不同病原體選擇藥物治療。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性
治療恙蟲病性肺炎的相關介紹
恙蟲病性肺炎解剖圖恙蟲病性肺炎立克次體侵入細胞內寄生,所以治療時必須做到下述兩點: 1.應用抗生素脂溶性高,并能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質才能起作用; 2.提高患者自身的細胞免疫功能。抗生素以氯霉素、多西環素為宜,也可用四環素。青霉素類、頭孢類、氨基甙類抗生素皆無效。氯霉素對兒童患者用量不宜大,喹
治療肺炎性假瘤的相關介紹
由于肺炎性假瘤術前很難確切診斷尤其難與肺癌區別,又偶有癌變的可能,因此一般主張及早手術治療。術中需要送病理冰凍切片檢查,以明確診斷。確定良性性質后,手術以盡量保存正常肺組織為原則。處于肺表面的炎性假瘤,可以作肺楔形切除。位于肺實質內的炎性假瘤可以行肺段切除或肺葉切除,除巨大腫塊及已侵及主支氣管的
治療墜積性肺炎的相關介紹
墜積性肺炎一旦確診,要積極治療,選擇有效抗菌素以控制病情,鼓勵患者咳嗽,咯出痰液并給予祛痰藥,特別注意局部引流。如體位排痰,翻身拍背,病情嚴重要吸氧、吸痰,對活動不便的老年人要定期翻身,多飲水,進食高熱量、低流質飲食,并保持大便通暢,防止食道、胃返流。如飯后保持2小時的坐勢,還應充分保持口腔清潔
治療支原體肺炎癥的相關介紹
常規治療 確診為肺炎支原體肺炎后首選治療藥物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過去多靜脈滴注紅霉素治療,但由于此藥對胃腸道的刺激,以及易造成輸注部位的靜脈炎,臨床已很少應用。多應用,具有組織濃度高半衰期長、抗菌作用更強、胃腸道反應少等優點,如羅紅霉素150mg,2次/d,口服;克拉霉素250mg,2次/d,口
治療軍團菌肺炎的相關介紹
首選大環內酯類或氟喹諾酮類,四環素類、利福平等也有效。氨基糖苷類及青霉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本病無效。 初始治療應通過靜脈給藥。通常3~5天出現臨床治療的反應,而后給予口服序貫治療。對免疫力正常的患者整個治療療程為10~14天,對于免疫缺陷者和晚期病例應延長至3周。
治療布氏菌肺炎的相關介紹
1.抗菌治療 (1)急性期宜聯合給藥。四環素口服,加鏈霉素肌注。為減少復發,療程常需較長。也有人主張多療程治療。亦可用甲氧芐啶口服,加鏈霉素肌注,或加利福平。1986年,WHO推薦選用多西環素(強力霉素)加利福平治療布氏菌病。其他抗革蘭陰性桿菌的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索、氨芐西林(氨芐青霉素
如何診斷麻疹病毒肺炎?
根據特征性的口腔黏膜斑和皮疹,結合流行病學,患者2~3周有麻疹接觸史及胸部X線的肺炎表現,結合鼻咽部分泌物、痰涂片檢測,找到麻疹病毒熒光抗原,或組織培養中分離到麻疹病毒,可作出診斷。
關于麻疹病毒肺炎的簡介
麻疹病毒肺炎為麻疹最常見的并發癥,以嬰幼兒及免疫力低下者為多,近年來成年人也時有發生。多發生于疾病的早期。并發肺炎時麻疹患者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常高熱持續不退,咳嗽加劇,呼吸急促、鼻翼扇動、發紺。肺部能聞及干濕啰音。大多隨麻疹熱退、皮疹隱退而肺炎亦逐漸消散。但營養不良、體弱、免疫力低下者,易合并
分析麻疹病毒肺炎的病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其最常見的并發癥是麻疹病毒肺炎。除麻疹病毒本身可引起巨細胞肺炎外,在病程各期尚易并發繼發性肺炎,以出疹期為多見,病原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腺病毒等,并發肺炎時全身癥狀加重,體溫持續升高,氣促,鼻翼扇動,發紺,肺部有中小濕啰音。可并發膿胸、肺氣胸、
預防麻疹病毒肺炎的簡介
規律接種麻疹疫苗。對于已發病的麻疹患者應早期隔離,加強營養支持。 呼吸道癥狀明顯的患者,及時進行胸部X線檢查,可疑合并細菌感染的患者,及時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治療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嬰兒應經常拍背、改變體位,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重者應參考毛細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的治療。 2.抗感染治療 細菌性感染經驗性用藥,一般選用青霉素或頭孢類抗生素,口服或靜脈滴注。考慮支原體感染首選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單純病毒感染可不用抗生素。根據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結果調整
治療小兒流感病毒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保暖,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必要時氧療。 2.抗病毒藥物治療 可以選用的常見抗病毒藥物有金剛烷胺、病毒唑等;中藥板藍根、黃芪、金銀花、大青葉、連翹等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還可用α-干擾素、胸腺肽等。 繼發性細菌感染時給予相應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