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膿毒癥的形成病因分析
膿毒癥可以由任何部位的感染引起,臨床上常見于肺炎、腹膜炎、膽管炎、泌尿系統感染、蜂窩織炎、腦膜炎、膿腫等。其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但并非所有的膿毒癥患者都有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陽性血培養結果,僅約45%的膿毒性休克患者可獲得陽性血培養結果。 膿毒癥常常發生在有嚴重疾病的患者中,如嚴重燒傷、多發傷、外科手術后等患者。膿毒癥也常見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支氣管、白血病、再生障礙型貧血和尿路結石。......閱讀全文
關于膿毒癥的形成病因分析
膿毒癥可以由任何部位的感染引起,臨床上常見于肺炎、腹膜炎、膽管炎、泌尿系統感染、蜂窩織炎、腦膜炎、膿腫等。其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但并非所有的膿毒癥患者都有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陽性血培養結果,僅約45%的膿毒性休克患者可獲得陽性血培養結果。 膿毒癥常常發生在有嚴重疾病的患
關于膿毒癥和菌血癥的病理病因分析
常繼發于大面積燒傷創面感染、開放性骨折合并感染、癰、彌漫性腹膜炎、膽道或尿路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等。因感染病灶局限化不完全,使大量毒力強的病原菌不斷或經常侵入血循環,或是局部感染產生的炎癥介質大量入血,激發全身性炎癥反應而引起膿毒癥。 1.常見誘發因素 (1)人體抵抗力的削弱:如慢性
關于膿毒癥的疾病概述
膿毒癥發生率高,全球每年有超過1800萬嚴重膿毒癥病例,美國每年有75萬例膿毒癥患者,并且這一數字還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膿毒癥的病情兇險,病死率高,全球每天約14,000人死于其并發癥,美國每年約21.5萬人死亡。據國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膿毒癥的病死率已經超過心肌梗死,成為重癥監
關于膿毒癥和菌血癥的
一、飲食保健 1、膿毒癥和菌血癥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鼓勵患者多喝水,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飲食。 2、膿毒癥和菌血癥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含碳水化合物的點心、水果。 二、預防護理 積極治療原發性感染病灶,合理使用抗生素;對長時間的靜脈置管和尿路置管等應加強局部皮膚的清潔
關于膿毒癥的分類介紹
按膿毒癥嚴重程度可分膿毒癥、嚴重膿毒癥(severe sepsis)和膿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嚴重膿毒癥,是指膿毒癥伴有器官功能障礙、組織灌注不良或低血壓。膿毒性休克,是指嚴重膿毒癥給予足量的液體復蘇后仍然伴有無法糾正的持續性低血壓,也被認為是嚴重膿毒癥的一種特殊類型。
關于膿皰疹的病因分析
非大皰性膿皰瘡常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偶爾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皮膚輕微外傷后細菌粘附、侵入并導致感染。大皰性膿皰瘡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可發生于完整的皮膚,該菌可產生并釋放表皮剝脫毒素,表皮剝脫毒素與細胞表面的橋粒芯糖蛋白1結合,造成表皮細胞間粘附喪失,細胞松解,大皰形成。皰,易破潰結
關于傷口肉毒癥的病因分析
傷口肉毒癥的致病菌是肉毒梭狀芽胞桿菌。主要致病物為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的外毒素、血細胞凝集毒素和神經毒素。后者干擾外周神經終端乙酰膽堿的釋放,導致骨骼肌麻痹。 污染傷口局部組織的氧化還原電位(EH)降低和局部氧張力低下是傷口肉毒癥的誘發因素。
關于膿毒癥的相關分類介紹
按膿毒癥嚴重程度可分膿毒癥、嚴重膿毒癥(severe sepsis)和膿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嚴重膿毒癥,是指膿毒癥伴有器官功能障礙、組織灌注不良或低血壓。膿毒性休克,是指嚴重膿毒癥給予足量的液體復蘇后仍然伴有無法糾正的持續性低血壓,也被認為是嚴重膿毒癥的一種特殊類型。
關于膿毒癥和菌血癥的簡介
膿毒癥(sepsis)是有全身炎癥反應表現,如體溫、呼吸、循環改變等外科感染的統稱。是病原菌產生的內毒素、外毒素和它們介導的多種炎癥介質吸收后,對機體組織造成的損害。當膿毒癥合并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現,如乳酸酸中毒、少尿、急性神志改變等,則稱為膿毒綜合征(pyemia syndrome)。若細菌侵入
關于膿毒癥的臨床表現
1. SIRS的表現,指具有2項或2項以上的下述臨床表現: (1)體溫>38℃或90次/分; (3)呼吸頻率>20次/分或PaCO 212×109 /L或10%。 2. 膿毒癥患者一般都會有SIRS的一種或多種表現。最常見的有發熱、心動過速、呼吸急促和外周血白細胞增加。但2001年“國際膿
關于膿毒癥的疾病預后介紹
膿毒癥病情兇險,病死率高,大約有9%的膿毒癥患者會發生膿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重癥監護室中一半以上的死亡是由膿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引起的,膿毒癥成為重癥監護病房內非心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出現臟器器官衰竭、休克、多重感染、嚴重的潛在疾病的患者預后較差。
關于膿毒癥的診斷標準介紹
1. 由于認為既往“感染+SIRS表現”的診斷指標過于敏感,目前臨床上診斷成人膿毒癥要求有明確感染或可疑感染加上以下指標: (1)全身情況:發熱(>38.3℃)或低體溫(90次/分)或>年齡正常值之上2標準差;呼吸增快(>30次/分);意識改變;明顯水腫或液體正平衡>20 ml/kg,持續時間
分析膿毒癥的發病原因
膿毒癥可以由任何部位的感染引起,臨床上常見于肺炎、腹膜炎、膽管炎、泌尿系統感染、蜂窩織炎、腦膜炎、膿腫等。其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但并非所有的膿毒癥患者都有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陽性血培養結果,僅約45%的膿毒性休克患者可獲得陽性血培養結果。 膿毒癥常常發生在有嚴重疾病的患
關于腎積膿的病因分析
腎積膿(pyonephrosis)又名膿腎是一種極為嚴重的腎化膿性感染,腎組織廣泛性破壞,致使全腎形成一膿囊功能喪失。 本病以上尿路結石引起梗阻,繼發感染為最常見;其次是腎和輸尿管畸形引起感染性腎積水;亦可繼發于腎盂腎炎。致病菌以大腸埃希桿菌屬為多見。腎組織遭到嚴重損壞,腎全部或一部分成為膿性
膿毒癥的概述
膿毒癥(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臨床上證實有細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雖然膿毒癥是由感染引起,但是一旦發生后,其發生發展遵循其自身的病理過程和規律,故從本質上講膿毒癥是機體對
膿毒癥的分類
按膿毒癥嚴重程度可分膿毒癥、嚴重膿毒癥(severe sepsis)和膿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嚴重膿毒癥,是指膿毒癥伴有器官功能障礙、組織灌注不良或低血壓。膿毒性休克,是指嚴重膿毒癥給予足量的液體復蘇后仍然伴有無法糾正的持續性低血壓,也被認為是嚴重膿毒癥的一種特殊類型。
關于膿毒癥的控制感染的介紹
(1)獲取生物學證據。盡可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留取生物學標本,進行細菌/真菌培養,標本包括血液、痰液、尿液、傷口分泌物等標本,培養結果有助于進行針對性的使用抗生素治療。但并非膿毒癥所有的生物學標本培養都會有陽性結果。 (2)使用抗生素。由于早期不可能很快獲得細菌培養的結果,因此膿毒癥早期應盡快給
關于膿毒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膿毒癥(sepsis)是由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除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原發感染病灶的表現外,重癥患者還常有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現。大體包括既往的敗血癥和膿毒血癥。 [8]
關于膿毒癥的并發癥介紹
膿毒癥的并發癥實質是膿毒癥病理生理各階段過程中的臨床表現,常見的并發癥包括休克、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深靜脈血栓形成、應激性潰瘍、代謝性酸中毒、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直至多器官功能不全。掌握其發病機制有助于更好的防治其并發癥。
關于膿毒癥的監測與治療介紹
1. 監測:準確了解膿毒癥患者的疾病狀態是治療膿毒癥休克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能夠反映機體血流動力學和微循環灌注的指標尤為重要,因此掌握膿毒癥常用的監測指標的方法及臨床意義是醫生的重要技能。 (1)中心靜脈壓(CVP)和肺動脈嵌壓(PAWP)。CVP和PAWP分別反映右心室舒張末壓和左心室舒張末
關于膿毒性休克的病因分析
1.病原菌 感染性休克的常見致病菌為革蘭陰性菌,如腸桿菌科細菌(大腸桿菌、克雷伯菌、腸桿菌等);不發酵桿菌(假單胞菌屬、不動桿菌屬等);腦膜炎球菌;類桿菌等。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梭狀芽胞桿菌等也可引起休克。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其病程中也易發生休克。某些感染,如革
怎樣預防膿毒癥?
治療和預防膿毒癥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膿毒癥的發病機制為基礎進行治療和預防,但是遺憾的是目前膿毒癥的發病機制仍未完全闡明,在這種情況下,針對發病原因應做好臨床各方面的預防工作,努力降低誘發感染的危險因素對膿毒癥的治療和預防有著重要作用。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大樣本、多中心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會給膿毒癥的治
關于暈動病的形成病因分析
人體大腦主要依靠前庭、視覺和本身感受系統來感受和控制平衡。 人體的內耳中有前庭末稍感受器,主要由三個半規管和球囊、橢圓囊構成,球囊和橢圓囊統稱耳石器,主要用于感受人體各種位置、速度等。當人體大腦的運動指令和感覺反饋不一致時,就會產生沖突導致暈動病的發生。 比如,一個人在船上,他眼睛看到船艙內
關于矽肺的形成病因分析
1.空氣中粉塵濃度 中游離SiO2含量在環境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越高,粉塵濃度越大,則造成的危害越大。粉塵濃度以mg/m3表示,當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較大,且濃度很高(數十甚至數數百mg/m3),長期吸入后,肺組織中形成矽結節。 2.接觸時間 矽肺的發展是一個慢性過程,一般在持續吸入矽
關于強脊炎的形成病因分析
強脊炎是不是遺傳病還沒有定論,但是90%強脊炎患者是有遺傳因素的。所以強脊炎是一種與遺傳有密切關系的疾病。研究表明強脊炎與HLA-B27 的關系及為密切,強脊炎的發病與HLA-B27有直接關系,即強脊炎與人類白細胞抗原相關性最強,HLA-B27陽性者中80%并不發生強脊炎,而強脊炎患者中有10%
關于弱視的形成病因分析
1.斜視性弱視 發生在單眼,患兒有斜視或曾有過斜視,常見于四歲以下發病的單眼恒定性斜視患兒,其由于大腦皮質主動抑制斜眼的視覺沖動,長期抑制形成弱視,視覺抑制和弱視只是量的差別,一般為斜眼注射時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視則為持續性視力減退。斜視發生的年齡越早,產生的抑制越快,弱視的程度越深。 2.屈
膿毒癥的發病機制
膿毒癥的根本發病機制尚未明了,涉及到復雜的全身炎癥網絡效應、基因多態性、免疫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組織損傷以及宿主對不同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異常反應等多個方面,與機體多系統、多器官病理生理改變密切相關,膿毒癥的發病機制仍需進一步闡明。 1. 細菌內毒素:研究表明細菌的內毒素可以誘發膿毒癥
關于尿毒癥性肺炎的病因分析
肺在全身器官中處于相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肺直接與外部環境相通,與外界環境相聯系。所以肺既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襲,又受內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全身各系統疾病,均可導致呼吸系統的改變。慢性腎功能衰竭時,許多感染、毒素、免疫等因素均可以對肺部產生不良影響。這些因素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對肺部的直接作用即感染
關于膿毒癥和菌血癥的癥狀體征介紹
主要是全身炎癥反應和器官灌注不足及功能不全的表現。因致病菌種的不同,表現亦有差異。 1.革蘭陽性細菌膿毒癥 可有或無寒戰,發熱呈稽留熱或弛張熱。病人面色潮紅,四肢溫暖、干燥,多呈譫妄和昏迷。常有皮疹、腹瀉、嘔吐,可出現轉移性膿腫,如皮下膿腫、脾炎、肝腎膿腫等。易發心肌炎。發生休克的時間較晚,血
關于膿毒癥和菌血癥的檢查方法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計數 明顯增高,一般常可達(20~30)×109/L以上,或降低、核左移、幼稚型增多,出現毒性顆粒。 2.細菌學培養(需氧菌和厭氧菌) (1)血細菌培養。 (2)膿液細菌培養。 若兩項所得的細菌相同,則診斷菌血癥確立。但很多病人在發生菌血癥前已接受抗菌藥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