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骨質軟化癥的預防措施
我國由于還未廣泛使用鈣和維生素D的強化食品,膳食中鈣和維生素D含量普遍較低,加之我國北部地區冬季較長,日照時間短,3歲以下兒童佝僂病的發生率較多,而較年長兒童的亞臨床型維生素D缺乏和妊娠、哺乳期骨質軟化癥也時有發生,因此對于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癥的預防是非常必要和須持久進行的。據我國人群鈣攝入量調查,絕大多數人在營養標準的80%以下,兒童有的僅為20%~50%,所以適量地補充鈣劑對嬰幼兒和妊娠末期、哺乳期、絕經后婦女及吸收功能不良的老年人也是必要的。兒童補鈣應20~30mg/(kg?d),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500mg/d,妊娠和哺乳期婦女補鈣500~1000mg/d。長期服用鈣者,間斷服用更為合理,因為已證實,高鈣可增加鋁的凈吸收率,對老年人尤為不利,它可促使腦軟化和骨質疏松的發生,高鈣吸收長時間,還會發生代償性腸鈣的凈吸收率下降,故服鈣劑2個月,可間斷1個月。每次補充鈣劑定額應分為550mg劑量或更小些來分次服用,這樣鈣的凈吸......閱讀全文
簡述骨質軟化癥的預防措施
我國由于還未廣泛使用鈣和維生素D的強化食品,膳食中鈣和維生素D含量普遍較低,加之我國北部地區冬季較長,日照時間短,3歲以下兒童佝僂病的發生率較多,而較年長兒童的亞臨床型維生素D缺乏和妊娠、哺乳期骨質軟化癥也時有發生,因此對于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癥的預防是非常必要和須持久進行的。據我國人群鈣攝入量調查
關于骨質軟化病的預防措施介紹
我國由于還未廣泛使用鈣和維生素D的強化食品,膳食中鈣和維生素D含量普遍較低,加之我國北部地區冬季較長,日照時間短,3歲以下兒童佝僂病的發生率較多,而較年長兒童的亞臨床型維生素D缺乏和妊娠、哺乳期骨質軟化癥也時有發生,因此對于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癥的預防是非常必要和須持久進行的。據我國人群鈣攝入量調查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并發癥
1.多數骨質軟化癥因血鈣降低都不同程度伴有代償性甲狀旁腺功能增加,有的甚至出現明顯的繼發性甲旁亢。 2.佝僂病長骨骨干缺鈣、軟化因應力作用而彎曲,出現“O”形腿(膝內翻)、“X”形腿(膝外翻)及脛骨下部前傾,成軍刀狀畸形。嚴重佝僂病患者和嬰幼兒佝僂病可因嚴重低血鈣而出現手足搐搦,甚至可致全身驚
概述骨質軟化癥的癥狀體征
骨軟化癥因成人的骨骺每年僅有5%是新添加骨,必須經過相當時間才能形成礦化不足的新骨,引起骨質軟化,故早期癥狀常不明顯。隨著骨軟化加重,長期負重或活動時肌肉牽拉而引起骨畸形,或壓力觸及了骨膜的感覺神經終端引起明顯的骨痛。開始或間斷發生,冬春季明顯,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加劇。幾個月或幾年后漸變為持續性,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病理介紹
維生素D缺乏主要引起骨質軟化病,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鈣磷代謝紊亂而造成的代謝性骨骼疾病,其特點是骨樣組織鈣化不良,骨骼生長障礙。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內鈣磷吸收減少,使血鈣、血磷下降,血鈣下降促使甲狀旁腺分泌增加,后者有促進破骨細胞溶解骨鹽作用,使舊骨脫鈣,骨鈣進入血中維持血鈣接近正常。但甲狀旁腺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檢查介紹
1.骨質軟化癥骨質軟化癥的陽性體征相對要少得多。患者常自訴易疲勞、發熱和骨痛。骨痛為彌散性,難以定位,且可伴有骨的廣泛壓痛。對年齡較大者因骨質疏松引起骨折可能系骨質軟化癥的最新發現。 2.X線攝片對確診骨質軟化癥困難因骨量減少也為非特異性。許多改變包括長骨、骨盆及脊柱和顱骨畸形與佝僂病相同。骨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疾病描述
骨質軟化癥(ricketsandosteomalacia)是以新近形成的骨基質礦化障礙為特點的一種骨骼疾病。其結果導致非礦化的骨樣組織(類骨質)堆積,骨質軟化,而產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該病的病因多種多樣,主要分為四類: ①維生素D營養性缺乏。②維生素D的代謝活性缺陷。③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病因分析
本病的特征是新形成的骨基質不能以正常的方式進行礦化。骨的礦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鈣、磷代謝,成骨細胞功能及礦化部位的酸堿環境等許多因素。引起佝僂病及骨質軟化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對機體鈣、磷代謝起重要作用,能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增加腎小管對鈣、磷的回吸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鑒別診斷介紹
首先應與其他原因引起的佝僂病鑒別。對臨床診斷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經用足量維生素D3萬μg(120萬U)治療后效果不佳,應考慮抗維生素D佝僂病,常與腎臟疾病有關。這類疾病包括: 1.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有家族史,Ⅰ型發生于1歲以內嬰兒,身材矮小,牙釉質生長不全。佝僂病性骨骼畸形。血液生化的特
藥物治療骨質軟化癥的相關介紹
尋找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分別給予維生素D及衍生物、降鈣素、磷酸鹽等。部分患者因遺傳因素所致的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癥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對于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和骨軟化癥,通常小量到中等劑量的維生素D治療就可以治愈。除病因治療外,主要是補充維生素和鈣劑。 維生素D目前常用的維生素D制劑
診斷骨質軟化癥的標準介紹
應根據病史、臨床表現、血液生化檢查及X線骨骼檢查。后二者檢查對非典型病例及佝僂病分期更有診斷意義。 (1)發育遲緩,身高低于正常范圍。 (2)兒童表情淡漠和易激怒,或好靜,不愿活動,寧愿坐著,不愿站立和步行。 (3)坐位時,腹部膨大(佝僂病大腹)。 (4)年齡很小的兒童顱骨變軟,方顱及前
骨質軟化癥的血液生化檢查介紹
血液生化檢查骨質軟化病活動期血鈣可正常或偏低、[正常2.2~2.7mmol/L(9~11mg/dl)];血磷降低[成人正常0.9~1.3mmol/L(2.8~4mg/dl)]、[兒童正常1.3~1.9mmol/L(4~6mg/dl)],鈣磷乘積
關于骨質軟化的病發癥介紹
1.多數骨質軟化癥因血鈣降低都不同程度伴有代償性甲狀旁腺功能增加,有的甚至出現明顯的繼發性甲旁亢。 2.佝僂病長骨骨干缺鈣、軟化因應力作用而彎曲,出現“O”形腿(膝內翻)、“X”形腿(膝外翻)及脛骨下部前傾,成軍刀狀畸形。嚴重佝僂病患者和嬰幼兒佝僂病可因嚴重低血鈣而出現手足搐搦,甚至可致全身驚
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癥的概述
骨質軟化癥(osteomalacia)和佝僂病(rickets)是指新形成的骨基質(類骨質或骨樣組織)不能正常地完成骨礦化的一種代謝性骨病。發生在成人者稱骨質軟化癥,發生在嬰幼兒和兒童者稱佝僂病。從病因和發病機制上看兩者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特征而已。 本病為多種原因導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骨質軟化癥(ricketsandosteomalacia)是以新近形成的骨基質礦化障礙為特點的一種骨骼疾病。其結果導致非礦化的骨樣組織(類骨質)堆積,骨質軟化,而產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骨質軟化癥的流行特點與生活環境、營養程度和生活習慣等有重要關系。以前此類疾病多發生于哺乳
骨質軟化癥的X線骨骼檢查介紹
X線骨骼檢查特征佝僂病早期僅表現長骨干骺端臨時鈣化帶模糊變薄,兩邊磨角消失,活動激期的典型改變為臨時鈣化帶消失,骨骺軟骨增寬呈毛刷樣,杯口狀改變,骨骺與干骺端距離加大,長骨骨干脫鈣,骨質變薄,骨質明顯稀疏,密度減低,骨小梁增粗、排列紊亂。可有骨干彎曲或骨折。恢復期臨時鈣化帶重現,漸趨整齊、致密、
骨質軟化的檢查
(一)腎性骨病性骨質軟化 1、實驗室檢查 血清鈣下降或正常,血清磷升高,血堿性磷酸酶升高,尿鈣、磷減少。 2、X線檢查 X線片上有普遍骨質疏松,呈不規則網狀脫鈣,皮質變薄而分層,髓腔加寬后期可有骨干彎曲,凸側有病理性骨折,脛骨及恥骨可出現假骨折纜(Looser帶)。 (二)佝僂軟骨病
骨質軟化的治療
1、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每日口服維生素D,早期可用突擊療法1次或2次,每次30萬U,肌內注射。口服鈣劑有乳酸鈣或葡萄糖酸鈣或10%氯化鈣,每日3次。 2、對有急性手足抽搐癥狀者,1,25-(OH)2D3有效,但不需維持用藥。 3、預防和治療骨折,嚴重畸形者手術治療,但如果代謝性疾病仍然存在或
簡述骨質增生關節炎的預防措施
1.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可增強骨骼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抗御外邪的能力,避免遭受風寒濕邪的侵犯。但不宜過劇運動,以防骨關節的損傷而誘發疾病的發生。 2.節制飲食。肥胖病人應節制飲食,適當減輕體重,以減輕承重關節的負擔,由此可減輕和推遲增生性關節炎的發生。 3.矯正畸形及治療關節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實驗室檢查介紹
(1)血鈣、磷:佝僂病和骨質軟化癥由于病因和程度不同及有無繼發甲旁亢,其血鈣、磷可有以下六種變化: ①血鈣降低、血磷正常或偏低,如輕度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等。 ②血鈣正常或偏低、血磷明顯降低,如X連鎖低磷血癥,腎小管和腫瘤性骨軟化癥等。 ③血鈣、磷均明顯減低,如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Ⅰ
骨質軟化的癥狀起因
1、腎性骨病性骨質軟化 由于腎功能不良,造成維生素環代謝障礙。1,25-(0H)2-D3缺乏,使腸鈣吸收減少,出現低血鈣。低血鈣促使甲狀旁腺增生肥大,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釋放增多;另外代謝性酸中毒,尿磷排出減少,使血磷升高。低血鈣,高血磷和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三者共同構成腎性骨病,并根據三者間相
骨質軟化的鑒別診斷
本病需與骨質疏松癥、泛發性纖維性骨炎、類風濕關節炎鑒別。 1、骨質疏松癥 本病常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是由于骨形成弱于骨吸收,單位體積內骨組織的量等比例減少所致。血鈣、血磷和堿性磷酸酶正常。骨活檢看不到骨樣組織。 2、泛發性纖維性骨炎 因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素分泌過多,致使骨吸收
關于骨質軟化癥的流行病學介紹
骨質軟化癥的流行特點與生活環境、營養程度和生活習慣等有重要關系。以前此類疾病多發生于哺乳條件差的嬰幼兒、多產婦及長期哺乳的婦女,但現在此種情況罕見。長期缺乏戶外活動、日照不足及周圍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城市居民中的本病反而多見。從地域分布上來看,佝僂病及骨質軟化癥在中國南方的發病率遠低于冬季較長、日
骨質軟化的檢查及治療
檢查 (一)腎性骨病性骨質軟化 1、實驗室檢查 血清鈣下降或正常,血清磷升高,血堿性磷酸酶升高,尿鈣、磷減少。 2、X線檢查 X線片上有普遍骨質疏松,呈不規則網狀脫鈣,皮質變薄而分層,髓腔加寬后期可有骨干彎曲,凸側有病理性骨折,脛骨及恥骨可出現假骨折纜(Looser帶)。 (二)佝僂
關于骨質軟化的基本介紹
骨的有機成分,鈣鹽含量降低,骨質變軟。組織學變化主要是未鈣化的骨樣組織增多,骨骼失去硬度變軟、變形,尤以負重部位為著。 骨質軟化癥(ricketsandosteomalacia)是以新近形成的骨基質礦化障礙為特點的一種骨骼疾病。其結果導致非礦化的骨樣組織(類骨質)堆積,骨質軟化,而產生骨痛、骨
概述骨質軟化的癥狀體征
骨軟化癥因成人的骨骺每年僅有5%是新添加骨,必須經過相當時間才能形成礦化不足的新骨,引起骨質軟化,故早期癥狀常不明顯。隨著骨軟化加重,長期負重或活動時肌肉牽拉而引起骨畸形,或壓力觸及了骨膜的感覺神經終端引起明顯的骨痛。開始或間斷發生,冬春季明顯,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加劇。幾個月或幾年后漸變為持續性,
關于骨質軟化的檢查介紹
1.骨質軟化癥骨質軟化癥的陽性體征相對要少得多。患者常自訴易疲勞、發熱和骨痛。骨痛為彌散性,難以定位,且可伴有骨的廣泛壓痛。對年齡較大者因骨質疏松引起骨折可能系骨質軟化癥的最新發現。 2.X線攝片對確診骨質軟化癥困難因骨量減少也為非特異性。許多改變包括長骨、骨盆及脊柱和顱骨畸形與佝僂病相同
簡述小兒喉軟化癥的并發癥
文獻報道的手術失敗率2%~8.8%,或僅有部分改善出現在伴隨其他先天畸形者。嚴重的并發癥如肉芽增生、水腫或璞狀結構形成;聲門上狹窄為最嚴重的并發癥,隨極為罕見,但需引起高度重視,預防的策略是避免過度的切除,如果術后證明切除的組織不足,可以再次手術切除。
簡述慢性動脈閉塞癥的預防措施
1、患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嚴密監視病情,切勿掉以輕心。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 2、走路步伐不宜過快,以免引起缺血癥狀發作。適當運動可增加側支循環。但不能搬動重物。 3、患肢注意保溫,腳部保持干燥清潔,剪子趾甲,穿合適的鞋襪,避免損傷。 4、戒煙、禁食高脂黏膩不易消化
骨質軟化的鑒別診斷及檢查
鑒別診斷 本病需與骨質疏松癥、泛發性纖維性骨炎、類風濕關節炎鑒別。 1、骨質疏松癥 本病常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是由于骨形成弱于骨吸收,單位體積內骨組織的量等比例減少所致。血鈣、血磷和堿性磷酸酶正常。骨活檢看不到骨樣組織。 2、泛發性纖維性骨炎 因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素分泌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