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冰川現在以驚人的速度迅速退縮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格陵蘭島的一個曾經高度穩定的冰川現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縮,這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溫度上升的影響。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從2018年到2021年,格陵蘭島的Steenstrup冰川經歷了一個重大轉變。該冰川已經后退了大約5英里,厚度減少了20%,并看到它釋放到海洋中的冰量增加了一倍。此外,它的速度已經翻了兩番。這使得它成為對該地區總排冰量貢獻最大的10%的冰川之一。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Steenstrup冰川是格陵蘭冰原的一部分,這個冰體覆蓋了世界上最大島嶼的近80%,它也是全球冰凍圈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冰凍圈是地球生態系統中包括所有冰水的部分。雖然該地區在平衡全球氣候系統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全球變暖,每年有數千億噸的冰塊脫落,該地區正在穩步萎縮。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這種損失大部分是由于潮汐冰川(與海洋接觸的冰川)加速排冰造成的。許多冰川學家認為,最近排......閱讀全文
新研究稱全球升溫1攝氏度或致海平面升2米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最新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溫室氣體可導致海平面在未來數個世紀持續上升,全球平均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海平面可能上升超過2米。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基于早期氣候數據和計算機模型得出結論,在20世紀,海平面上升大約0.2米,預計到本世紀末將上
研究:南極冰原極端后退速度可達每天600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24.shtm 一項對挪威冰原的研究表明,南極冰蓋可以以高達每天600米的速度消融后退,這一速度比此前記錄的最快冰蓋后退速度快了20倍。這一發現預示著包括思韋茨冰川在內的一些南極洲冰川可能在不久
“末日冰川”冰架5年內可能崩塌
在南極洲脆弱的思韋茨冰川腳下,一場令人擔憂的崩塌已經開始。 有“末日冰川”之稱的思韋茨冰川面積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相當,它滑入海洋,形成一個45公里寬的浮動冰架。近日,科學家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一次會議上報告說,由于表面和底面撕裂,這個冰川冰架很可能在未來5年左右裂開。 破壞來臨的最顯著跡象是一組
穩定的冰川現在以驚人的速度迅速退縮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格陵蘭島的一個曾經高度穩定的冰川現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縮,這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溫度上升的影響。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從2018年到2021年,格陵蘭島的Steenstrup冰川經歷了一個重大轉變。該冰川已經后退了大約5英里,厚度減少了20%,并看到它
衛星照片揭示南極冰山形成過程
據國外媒體報道,借助于去年和今年拍攝的一組衛星照片,科學家發現了南極一座新形成的冰山。這組照片清晰地顯示出南極洲一座冰山從其母體冰川上斷裂,并漂向大海的過程。 ? 衛星照片顯示冰山形成過程 這座新生冰山長約21英里,寬12英里(合長34米,寬20米),在歐洲航天局發射的Envisat恩維
NASA:未來200年海平面上升至少1米 或淹沒東京
資料圖片: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稱,最新的衛星數據顯示,隨著全球暖化,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上升一米或更多已無可避免。 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稱,最新的衛星數據顯示,隨著全球暖化,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上升一米或更多已無可避免。一些地勢較低的主要城市包括新加坡和東京,可能面臨
北冰洋或比預期提前出現“無冰之夏”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一次評估報告認為,北冰洋預計最早在本世紀中葉前后出現夏季無冰的現象。然而,一支國際研究團隊6日在英國《自然·通訊》期刊發表論文,認為“無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紀30年代出現,因此提醒有關方面早做準備。 2014年7月2日,一群海鳥在北冰洋海域浮冰上空飛過。新華社記
北冰洋或比預期提前出現“無冰之夏”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一次評估報告認為,北冰洋預計最早在本世紀中葉前后出現夏季無冰的現象。然而,一支國際研究團隊6日在英國《自然·通訊》期刊發表論文,認為“無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紀30年代出現,因此提醒有關方面早做準備。 2014年7月2日,一群海鳥在北冰洋海域浮冰上空飛過。新華社記
南極部分地區升溫加速:近期冰雪消融十分有限
研究顯示南極部分地區出現加速升溫趨勢,不過發生災難性變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 據國外媒體報道,2012年最重要的與環境有關的故事便當屬發生在北極的海冰加速融化。這里的海冰面積在今年夏天達到了上世紀70 年代末有衛星紀錄以來的最低值。但是并非僅有北極地區表現出由于人類活動而造成的改變,在地
《科學》刊文:全球近一半冰川或于本世紀末消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6.shtm 中新社北京1月6日電 美國《科學》雜志5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預測,受氣候變化影響,即使全球實現1.5攝氏度的控溫目標,世界上近一半的冰川仍將可能于本世紀末消失。 該研究考察了
研究稱每年冰川融化對海平面上漲影響甚微
每年融化的冰川體積相當于150萬個撞沉泰坦尼克號的冰山,但對全球海平面上漲的影響甚微。 據《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揭示,實際上每年冰川融化對全球海平面上漲的影響極其微小,大約為49微米,僅為一根人體頭發的寬度大美國科學促進協會年會:冰川融化危
格陵蘭島冰川加速融化:將致海平面顯著上升
格陵蘭島冰蓋上由于冰川融化形成的水流 紅色陰影部分表示冰川消失的區域;淡藍色部分為降雪量超過平均水平時形成的冰川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1日消息,根據普林斯頓大學學者克里斯托弗?哈里希(Christopher Harig)的研究,格陵蘭島每年
南極冰原下積聚大量甲烷 逸出將加劇全球變暖
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 南極冰原下埋藏有發達的水系,包括湖泊和河流。 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報道,一項最新研究稱,南極冰原和格陵蘭冰原下的微生物產生出大量的甲烷。而這些溫室氣體在厚厚的冰蓋下經年累月的積聚,不過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惡化,一旦甲烷從南極冰原
氣候變化或使半數最小型冰川本世紀末消失
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s)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對小型冰川開展了迄今最全面的分析,結果顯示全球最小型冰川當中的一半可能將在本世紀末消失。這一結果支持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此前的相關結論。 報告指出
重新評估冰川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 Nature論文
根據本周《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Global glacier mass chang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sea-level rise from 1961 to 2016,冰川促使全球海平面在1961年-2016年之間平均上升了約27毫米。考慮到統計不確定性,這
2021年溫室氣體濃度和海平面高度均創下新高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8月31日發布的《年度氣候狀況報告》稱,2021年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和海平面均創下新高,表明盡管人們在努力遏制溫室氣體排放,但氣候變化趨勢仍未減緩。 “本報告中提供的數據清楚地表明,氣候變化具有全球影響,而且沒有減緩的跡象。”NOAA局長里克·斯賓拉德說,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氣候變暖導致的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
幾十年來,海平面上升一直是全球關注的問題,許多人呼吁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等。雖然有些人警告說,一個不歸路最終會到來,但一項新的研究聲稱,這個拯救地球的時間點可能已經過去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在這一點上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這項新的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上,是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進行的。根據這些科學家的說
自然子刊綜覽
《自然—醫學》 新技術可定量檢測CFTR功能 《自然—醫學》報道了一種分析測試手段可以定量CFTR的作用——CFTR是一種分子受體,其功能發生異常時會導致囊腫性纖維化。這種快速、耐用的測試手段采用從囊腫性纖維化病患身體獲得的“類器官”來幫助診斷、評估藥物反應以及優化個體治療方案。
科學家確定海平面上升歷史數據
2009年12月14日,位于南極洲丹尼森角海岸的冰川正漸漸融化。 本周三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大約在14,650年前,南極洲一塊冰原的坍塌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了14到18米。這一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更加精確地預測氣候變化將會帶來的影響。 據科學
假如格陵蘭冰蓋永遠消逝 地球海平面將升高7米
今日視點 地球上現存的兩個大陸冰蓋分布在南極和格陵蘭,約占全球冰川總面積的97%,總冰量的99%。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形勢下,規模僅次于南極洲的格陵蘭冰蓋,距離寒冷的極地要遠得多,冰蓋南端幾乎與蘇格蘭東北部設德蘭群島處于同一緯度,所以更為脆弱。 近幾年來,科學家不斷發現
2070年南極將會是什么樣?兩種截然不同的圖景
據國外媒體報道,人為的氣候變化正在給我們的星球帶來無數的變化。現狀讓許多人感到迷惑,因為每天都會出現新的物種滅絕和氣候變化帶來威脅的消息。如果你不是科學家,就很難知道該怎么做。一個跨學科研究團隊正試圖改變這一切,希望幫助人們描繪出南極的未來。 他們的新論文發表在近日的《自然》(Nature)雜
南極一冰架崩解,面積接近美國洛杉磯市
冰架是大陸冰蓋向海洋延伸的漂浮冰原,可以減緩冰河和冰川入海,從而抑制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變化給極地的冰架帶來了不穩定因素。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衛星觀測數據顯示3月15日左右,南極康格冰架發生了完全崩解,其面積約為1200平方千米,與美國洛杉磯市大小相當。康格冰架崩解后形成了冰山C
全球冰川融化后果:海平面上升66米中國幾被淹沒
據參考消息報道,英國《每日郵報》網站認為,全球冰川融化后果可怕,將造成海平面上升66米,中國幾近被淹沒。 你住的房子會在水下嗎?可怕的地圖顯示出如果全世界的冰川都融化后的情景。 南北極周圍的冰原占地球總面積的10%,據信地球上有2085萬立方公里的冰,如果這些冰全都融化會發
壞消息!南極冰川正在從下方融化 致海平面上升
據外媒報道,一項新研究對南極冰蓋進行了探察,發現實際上南極冰川正以極快的速度消退,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事實上,南極可能很快超過格陵蘭島,成為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禍首"。 從衛星上看南極。如果接地線以下的冰川消退,基巖分離,就會造成海平面的上升。 圖片來源:NASA/USGS 對于北極周邊的冰
冰川融化可改變地球引力
美國《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在線雜志近日發表研究稱,冰川融化可以改變地球的重力場。 目前,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川已開始大量融化,科學家們通過重力場的研究了解冰川融化時間表,能更好地預測這兩大冰原融水可能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任何物體都存在一個吸引周圍物體的重力場,
聯合國報告稱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經過4天的緊張工作,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月27日在斯德哥爾摩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氣候變化的自然科學基礎報告。報告顯示,全球變暖證據確鑿,北極冰川融化速度已經翻了一倍,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有增無減,地球將面臨不可想象的災難。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的影響程度超過95%
德研究發現地幔熱流影響格陵蘭冰川融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2日(北京時間)報道,由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領導的國際研究倡議IceGeoHeat小組報告,格陵蘭冰原正在從下面融化,而這是由地球內部從地幔到巖石圈的熱量流動造成的。研究人員指出,在把冰原作為氣候研究的一部分建立模型時,不能忽視這一影響。相關論文發表于《自然—地質科學
儀器監測環境:溫室效應該如何應對
近日,據央視網消息,北極圈出現罕見高溫,其中瑞典北部北極圈內溫度一度達到30攝氏度,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更是達到32攝氏度。面對這細思極恐的高溫現象,很多網友理所應當的把主要原因歸結為全球變暖,然而,有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并非這次高溫的罪魁禍首,極鋒噴流同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撇開其他因素不說,
格陵蘭冰蓋或讓海平面至少上升270毫米
?????冰川學家團隊在融冰季節的雪線以上的雪面上設置了一個自動氣象站。圖片來自丹麥及格陵蘭地質調查局 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指出,無論在哪種氣候變暖預測情景下,格陵蘭冰蓋的整體冰損失加上降水量、冰流排放和融水徑流的增加都將使海平面至少上升274毫米。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氣候變化》。
南極洲冰下有個水世界
?研究小組在南極洲西部的惠蘭斯冰流上的營地。圖片來源:Kerry Key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懷疑南極洲的冰面下可能埋藏著地下水,但直到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實這一想法。 近日,在發表于《科學》的研究中,科學家給南極洲做了一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