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冰川現在以驚人的速度迅速退縮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格陵蘭島的一個曾經高度穩定的冰川現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縮,這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溫度上升的影響。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從2018年到2021年,格陵蘭島的Steenstrup冰川經歷了一個重大轉變。該冰川已經后退了大約5英里,厚度減少了20%,并看到它釋放到海洋中的冰量增加了一倍。此外,它的速度已經翻了兩番。這使得它成為對該地區總排冰量貢獻最大的10%的冰川之一。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Steenstrup冰川是格陵蘭冰原的一部分,這個冰體覆蓋了世界上最大島嶼的近80%,它也是全球冰凍圈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冰凍圈是地球生態系統中包括所有冰水的部分。雖然該地區在平衡全球氣候系統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全球變暖,每年有數千億噸的冰塊脫落,該地區正在穩步萎縮。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這種損失大部分是由于潮汐冰川(與海洋接觸的冰川)加速排冰造成的。許多冰川學家認為,最近排......閱讀全文
美國發布全球氣候狀況報告稱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6月2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其網站上發布了《2010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報告稱,2010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兩個年份之一,多項數據顯示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該報告收集了來自45個國家的368名科學家的觀測數據,為全球氣候狀況提供了一個宏觀且詳細描述。今年的報告對41項指標進行
調查證實全球變暖導致南極冰層加速消融
多國科學家近日發表的一份對南極大陸沿海冰河的詳細調查報告證實,全球變暖導致南極冰層的年消融速度近10年來激增了75%。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埃里克·里尼奧帶領5個國家的科研人員進行了這項研究。他們用4顆衛星上的干涉測量雷達對南極大陸的周邊進行了測量,并且繪制了圖像。 科研人員
南京古生物所揭示晚古生代大冰期早期冰川進退規律
晚古生代大冰期是顯生宙以來規模最大的、主要發育在南方岡瓦納大陸的一系列多幕式的冰期事件。與之前新元古代與奧陶紀末期的冰期事件不同的是,晚古生代大冰期事件是地球上在動植物繁盛以來最重大的冰期事件,記錄了陸地自有植被(尤其是維管類植物)以來,唯一的一次從“冰室氣候”向“溫室氣候”的轉變。因此,對晚古
科學家揭曉南極冰下山脈形成之迷
科學家近日揭開了一個冰下山脈的形成之謎。這個山脈與阿爾卑斯山規模相當,存在了長達2.5億年之久。科學家們表示,這將有助于繪制氣候變化影響圖。 據路透社報道,這座名為甘布爾澤夫(Gamburtsev)的冰下山脈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冰體南極的東部冰原地下3公里處。專家們正設法
眾多標志性世界遺產地冰川將在2050年前消失
11月4日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地時間3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世界遺產地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中三分之一將在2050年前消失。這將是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27)面臨的一項主要挑戰。 據介紹,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地中包含50個冰川。這些冰川占地球冰川總面積的近10%,其狀況反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3》發布
7月8日,在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應對”主題論壇上,中國氣象局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從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和氣候變化驅動因子等方面集中呈現中國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新監測信息。 藍皮書指出,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中國氣象局全球
王會軍院士最新解答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氣溫創歷史新高。全球平均氣溫為14.6攝氏度,比20世紀的平均水平高出0.69攝氏度。 即便如此,近十幾年平均氣溫走平、西歐北美寒冬等“事實”正成為質疑全球氣候變暖的理由。 就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近期舉行的“楊鐘健—裴文中”學術講壇上,中國科學院
研究稱海洋變化已經開始
一國際研究團隊在《科學》雜志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警告稱:“即使各國政府實現其減排目標遏制住全球變暖,從長遠角度看,海平面仍會上升至少6米,淹沒從佛羅里達州到孟加拉國的海岸。” 該研究報告稱,在過去300萬年,當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氣溫略高于今天的溫度,大片冰層就會融化。即使是各國政府減少溫
簡述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危害
天然的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后能向地面輻射出波長更長的長波輻射,對地面起到了保溫作用。 增強的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由于人類活動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得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急劇升高,結果造成溫室效應日益增強。 據統計,工業化以前全球年均大氣二
南極洲“末日冰川”關鍵冰架或在5年內坍塌
13日,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科學家警告說,南極洲西部最大的冰川之一——思韋茨冰川正在融化,支撐其的關鍵冰架可能會在三到五年內崩塌,這將導致2100年前海平面上升,構成世界上最大的威脅。 思韋茨冰川是地球上最寬的冰川,跨度約120公里,它被稱為“末日冰川”,因為它的崩塌可能會導致南極洲冰川的崩塌。
科學家:東南極 危!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11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科研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團隊預測,若《巴黎協定》目標未能達成,東南極冰蓋會因氣候變化影響而加快融化,到2500年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約2到5米。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 公報說,東南極冰蓋是世界最大的冰蓋,擁有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冰川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全球海平面2150年或上升1.4米
一項新研究通過氣候建模模擬預測,在未來高排放場景下,至2150年,南極和格陵蘭冰蓋預計會使全球海平面升高約1.4米。如果全球氣溫上升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8°C,預計將出現不可逆的南極海冰損失并急劇加速海平面上升。作者表示,這些發現或比此前氣候模型提供了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更準確估計。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
研究顯示: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冰川預計將在2100年前消失
1月5日,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加劇,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會消失。 據半島電視臺報道,該研究稱,世界冰川的萎縮和消失速度比科學家們想象的要快,如果以當前的氣候變化趨勢來預測,在最壞的情況下,世界上接近83%的冰川會在本世紀末消失
地球冰層融化速度仍待研究
圖:春季的格陵蘭島西南部,隨著積雪和冰面的融化,冰原上逐漸出現了藍色水面。(自法新社) 由于人類所掌握的衛星數據有限,迄今為止,人們所進行的最新研究仍然無法確定,地球南北極地區冰面的融化速度是否比過去更快。 這是一個頗為嚴重的問題。如果冰面的融化速度確實在加快,那么到2100年,海平面的
綜述:高溫熱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歐洲地區今年夏季持續遭受熱浪襲擊,多地氣溫創歷史新高,這進一步加速冰川融化。據“瑞士資訊”網日前報道,自1850年以來阿爾卑斯冰川的體積大約縮減了60%。照此發展,瑞士1500座阿爾卑斯冰川有半數將在未來30年內消失。不止是在瑞士,在世界其他許多地方也有許多冰川在融化,凸顯了近年來全球變暖對生態
《2022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發布
當地時間11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2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近年來溫室氣體濃度不斷上升,熱量不斷累積。 報告顯示,氣候變化的預兆和影響正愈發令人關注。1993年以來,海平面升速已翻了一番,2020年1月以來已上升了近10毫米,今年達到新高。自近30年前開始衛星測量以來,僅在
科普貼!全球變暖,這些“冷”知識你必須get到
今年夏季,席卷世界多地的高溫讓人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全球變暖的威力。 據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發表在科普中國上的數據顯示,在1901至2012年間,全球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暖化的趨勢。 本月6日,一份由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恢復中心、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
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4米?氣候模型發出新預警
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4米?一個最新發表的氣候模型發出新的預警。 2023年2月15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稱,最新的氣候模型模擬顯示,在未來高排放場景下,至2150年,南極冰蓋和格陵蘭冰蓋預計會使全球海平面升高約1.4
美衛星監測顯示全球5年融化2萬億噸冰川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宇(NASA)公布的最新衛星檢測數據顯示,從2003年至今的5年時間里,由于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北極格陵蘭島、南極洲以及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共有約2萬億噸冰川融化。更加糟糕的是,這一融化趨勢截至目前沒有任何變緩的跡象。 5年融化2萬億
聯合國報告稱未來幾百年全球變暖或已無法逆轉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于9月27日在斯德哥爾摩發布最新報告。 氣候變化的威脅從未喪失其緊迫性。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9月27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中警告說,如果沒有大幅減排或用有爭議的技術修復氣候,全球變暖很可能在整個21世紀繼續下去,進而極大改變地球的自然環境以及數
古代地球曾“瞬間”凍結
科學家懷疑,當冰原覆蓋地球時,曾發生若干古代“雪球地球”事件。 圖片來源:JOHN SONNTAG/NASA 現在,地球上的冰正在迅速融化。但一些科學家認為,在若干古代事件發生期間,地球曾陷入了被稱為“雪球地球”的深度凍結狀態。當時,冰原不斷擴大,直至覆蓋了幾乎整個地球。不過,
科學家稱全球海洋吸熱速度劇升 影響氣候變化
據西班牙《國家報》11月5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對海底沉淀物化石化學進行檢測,得出的太平洋平均水溫(深度在450米至1000米之間)顯示,近60年來,全球海洋吸熱速度是一萬年前的15倍。 目前來看,地球大部分地區的氣候變暖都是由人類活動增強而存儲于海洋中的熱量導致的。羅格斯大學的科學家雅麗·羅
南極末日冰川融化速度驚人令人困惑 元兇是誰?
? 有“末日冰川”之稱的南極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擔憂更令人困惑。英美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科學家們表示,冰川融化過快的元兇,是潛入冰川底部和基巖之間的暖流,水溫攝氏2度。而且,借助最新勘測儀器,科學家繪制出暖流在
聯合國第18次氣候大會確定《京都議定書》延期成首要任務
全世界近200個國家的代表今天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啟動了新一輪聯合國氣候大會,審議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承諾。 就在聯合國第18次氣候變化大會開幕之際,有大量研究報告警告說,如果減排工作沒有成功,諸如超級風暴“桑迪”之類的極端天氣事件或許會成為家常便飯。 南非國際關系
格陵蘭島冰川溶化或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長
格陵蘭島東部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攝于2009年4月 上周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志上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格陵蘭島的冰雪融化將大量鐵元素沖刷到大西洋中,有助于海洋生物的生長。這可能是氣候變化帶來的難得一見的積極影響。 對格陵蘭島西南部三座冰川溶解的冰水混合物進行分析后
二氧化碳 = 危險污染物
本周一,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決定將二氧化碳(CO2)等六種氣體列為“危險污染物”。此舉使得白宮能夠繞過參議院的立法,對這六種氣體的排放進行限制。由此,減緩全球變暖的節能減排行動,終于又向前邁出了小小的一步。 ? 這是哪六種氣體呢? 1. 二氧化碳 CO2 2. 甲烷 CH
南極洲西部冰層融化加速
美國科學家12日警告說,南極洲西部地區的冰層正在以“難以阻擋”的速度融化,這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高于先前預期。 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冰河學家埃里克·里尼奧說:“南極洲西部地區冰層中很大一部分區域進入不可逆的消融狀態……冰層消融已經無法阻擋。”他還說,調查發現,當地沒有高大的山脈可以阻擋
古代地球曾“瞬間”凍結
現在,地球上的冰正在迅速融化。但一些科學家認為,在若干古代事件發生期間,地球曾陷入了被稱為“雪球地球”的深度凍結狀態。當時,冰原不斷擴大,直至覆蓋了幾乎整個地球。不過,這些事件的次數、程度以及地球以多快的速度變成“冰塊”一直是未解之謎。如今,對埃塞俄比亞一個最新發現的巖石層序進行的分析表明,“雪
復雜冰-洋交互對南極思韋茨冰川的未來至為關鍵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3945.shtm 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兩篇氣候變化論文,研究人員提出了可能影響思韋茨冰川崩塌的潛在因素,而思韋茨冰川崩塌可能會讓全球海平面升高超
南極冰下巖漿沸騰
Marie Byrd板塊位于南極洲的一個荒涼區域,深埋在南極西部的冰蓋之下。雖然地球表面可能會被凍結,但地表下卻是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已經戳破了冰原,并在冰原上形成一個火山鏈。目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熔巖仍然在激發地下深處的地層活動。 雖然只有最大的火山噴發可以融化覆蓋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