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漢坦病毒的基本信息介紹
漢坦病毒歸屬布尼亞病毒科,是一種有包膜分節段的負鏈RNA病毒,基因組包括L、M、S 3個片段,分別編碼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 漢坦病毒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病毒性疾病之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 當地時間2021年6月7日,美國密歇根州確認首例漢坦病毒感染者。......閱讀全文
關于漢坦病毒的基本信息介紹
漢坦病毒歸屬布尼亞病毒科,是一種有包膜分節段的負鏈RNA病毒,基因組包括L、M、S 3個片段,分別編碼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 漢坦病毒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病毒性疾病之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
關于漢坦病毒的主要分類介紹
漢坦病毒可兩種:引起漢坦病毒肺綜合征(HPS),另一種引起漢坦病毒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前者主要流行于美國,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以及德國也發現了病例。 漢坦病毒包括引起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的漢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漢城病毒(Seoul vi
關于漢坦病毒的生態學介紹
氣候、鼠類棲息地條件、鼠類繁殖強度、種群構成等因素的變化影響鼠密度,而宿主動物病毒感染率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不斷發生變化。不同的鼠密度、宿主動物病毒感染率和與人群接觸的機會,影響疾病的暴發或散發。 T.S.Chiueh等對臺灣進行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當地雖然沒有確診的HFRS病人,在宿主動
關于漢坦病毒的病理與免疫反應介紹
HL Van Epps等研究了針對HTN病毒感染的人T淋巴細胞的反應,包括針對核蛋白或G1蛋白的和T細胞系,部分針對核蛋白的 T細胞系與無名病毒核蛋白有交叉反應,而針對核蛋白或G1蛋白的 T細胞系與無名病毒蛋白沒有交叉反應。這種引起不同漢坦病毒病(HFRS和HPS)的毒株,人T細胞系的交叉反應在
關于漢坦病毒的研究方法及成果介紹
F.Elgh等采用PUU病毒重組核蛋白作為抗原,與乳膠連接進行乳膠微粒凝集試驗,用于漢坦病毒病的快速血清學診斷,與采用PUU病毒重組核蛋白作為抗原的ELISA相比,特異性為90%,敏感性為94%。 Jiro Arikawa等將桿狀病毒表達的HTN、SEO、PUU病毒核蛋白用于ELISA,至
關于漢坦病毒肺綜合征的檢查介紹
1.實驗室檢查 本病多數患者白細胞計數升高,最高可達(30~65)×10/L。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核左移可以出現免疫母細胞型淋巴細胞、晚幼粒細胞和(或)中幼粒細胞,異型淋巴細胞亦常見,血小板明顯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血液濃縮,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升高,血細胞比容增大。 2.其他輔助檢查 (1)有腎
關于漢坦病毒的流行病學介紹
智利1995年發現首例HPS病人,1995年10月至1997年7月發病僅8例,1997年10~12月發病20例,涉及全國11個地區,平均發病年齡29.7歲,病死率61%。病毒基因分析表明,發病主要由Andes病毒引起。作者認為,HPS病例的增加與當地漢坦病毒宿主動物數量的增加有關。 俄羅斯19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預后介紹
本病預后較差,病死率高達50%~78%。肺水腫和休克的病理生理變化是威脅生命的重要因素。經多因素統計分析認為血細胞比容增大及乳酸脫氫酶水平越高,病死率則越高;血細胞比容越大和全血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越長,預后越差;白細胞計數越高和全血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越長病死率也越高。亦有報告認為嚴重的低血壓、低血氧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病理生理介紹
漢坦病毒肺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尚未做深入研究,目前認為肺臟是本病的原發靶器官,而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是HPS 相關病毒感染的主要靶細胞,這些內皮細胞被嚴重感染,雖不引起細胞壞死,但在感染后引起的各種細胞因子的作用下導致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大量血漿外滲,進入肺間質和肺泡內,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腫,臨床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輔助檢查介紹
有腎損害的患者,可出現尿蛋白和顯微鏡血尿,尿蛋白一般為++。血液生化檢查ALT 和AST 升高和低蛋白血癥,此外LDH 和肌酸激酶常明顯升高,有腎損害者尿素氮和肌酸酐升高,少數患者有代謝性酸中毒。Hallin 等發現患者血氣分析動脈血氧分壓常3.19kPa 以上。動脈導管檢查肺動脈楔狀壓偏低,心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鑒別診斷介紹
疾病早期需與流感、敗血癥、鉤端螺旋體病等相鑒別。出現呼吸窘迫癥時,需與心源性肺水腫、原發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細菌和病毒性肺炎、SARS及鉤端螺旋體出血性肺炎等相鑒別。 Moolenaart 等對24 例HPS 患者和33 例流感患者進行對比,發現咽痛和咳嗽是流感患者最常見的癥狀,非常顯著地高
關于漢坦病毒肺綜合征的診斷治療介紹
1、診斷 有嚙齒類接觸史、典型臨床過程、心肺受累癥狀、體征和血液學變化有助于本病診斷。 2、鑒別診斷 HPS需要與各類細菌性和病毒性肺炎相鑒別。 3、治療 尚缺少特異性治療。利巴韋林可以在病程早期使用,進入心肺期后用藥則無效。現行治療均屬支持治療,特別是呼吸循環支持。常規可采用氧療和機
關于漢坦病毒的宿主基因分析
多采用細胞色素B基因分析方法。W.C.Black IV等采用微衛星DNA分析確定鹿鼠之間的基因關系,并研究了鼠類窩內漢坦病毒傳播的方式。俄羅斯遠東地區南部的7種宿主動物中存在4種漢坦病毒(HTN、PUU、SEO、KBR)。 L.Minskaya等的研究表明,從非主要宿主動物分離的病毒與標準株抗
關于漢坦病毒的病毒基因分析
J.W.Song等從韓國絨鼠(Eothenomys regulus)分離了兩株PUU相關病毒,命名為Muju(MUJ)病毒。兩株病毒G2基因241bp片段序列存在1.2%差異,G2基因241bp片段和S基因208bp片段與PUU病毒相應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分別為79.5%~83.4%和80.3%~8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實驗室檢查介紹
本病多數患者白細胞計數升高,最高可達(30~65)×109/L,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核左移,可以出現免疫母細胞型淋巴細胞、晚幼粒細胞和(或)中幼粒細胞,異型淋巴細胞亦常見,血小板明顯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血液濃縮,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升高,血細胞比容增大。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簡介
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是一種主要通過鼠類帶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糞和分泌物如唾液等,以氣溶膠的方式傳播的病。 鑒于本病除肺水腫外可以出現心力衰竭,所以北美等國又稱本病為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Hantaviruscardiopulmonary syndrome,HCPS)。主要通過鼠類帶病毒的排泄物如尿、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描述
自從1993 年5 月美國西南部新墨西哥、科羅拉多、猶他和亞利桑那四個洲交界的四角地區暴發以急性呼吸衰竭為主要表現的漢坦病毒肺綜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以來,目前美國30 個州均有病例發現。除美國外美洲的加拿大、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玻利維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流行病學介紹
本病宿主動物和傳染源是嚙齒類。目前已證實鹿鼠是辛諾柏病毒的宿主動物,白足鼠主要攜帶紐約病毒和紐約1 型病毒。稻田大鼠攜帶長沼病毒,棉鼠攜帶黑港渠病毒。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鼠類帶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糞和分泌物如唾液等,以氣溶膠的方式傳播。此外,接觸攜帶病毒的動物亦可感染。阿根廷報告存在人與人之
關于漢坦病毒肺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漢坦病毒肺綜合征(HPS)是由辛諾柏病毒(SNV)及其相關的漢坦病毒感染引起的。 1.病原學與流行病學 (1)病原體SNV是屬于漢坦病毒屬的一種病毒,以鹿鼠為宿主。 (2)傳播途徑尚不清楚。可能與其他漢坦病毒一樣,經嚙齒類的糞、尿和唾液排出,以氣溶膠或顆粒被人體吸入而致病。 (3)流行情
關于漢坦病毒心肺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美國CDC 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應用IFA 和ELISA 方法從患者血清中檢出可以和漢坦病毒抗原起反應的IgM 和IgG 抗體。后應用普馬拉病毒(Puumala virus)和漢坦病毒(Hantavirus)的核苷酸序列設計的引物,應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的方法(RT-PCR),從患者的肺及其他器官組
關于白喉的基本信息介紹
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氣憋,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咽、扁桃體及其周圍組織出現白色偽膜為特征。嚴重者全身中毒癥狀明顯,可并發心肌炎和周圍神經麻痹。 2022年7月3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一名2歲兒童確診白喉,4日,一名6歲兒童確認為
關于腹水的基本信息介紹
正常狀態下,人體腹腔內有少量液體(一般少于200ml),對腸道蠕動起潤滑作用。任何病理狀態下導致腹腔內液體量增加,超過200ml時稱為腹腔積液(ascites)。腹腔積液僅是一種病征,產生腹腔積液的病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有心血管病、肝臟病、腹膜病、腎臟病、營養障礙病、惡性腫瘤腹腔轉移、卵巢腫瘤、結
關于溶酶體的基本信息介紹
溶酶體是分解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細胞器。溶酶體具單層膜,形狀多種多樣,是0.025~0.8微米的泡狀結構,內含許多水解酶,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是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當細胞衰老時,其溶酶體破裂,釋放出水解酶,消化整個細胞而使其死亡。
關于補體的基本信息介紹
補體是一種血清蛋白質,存在于人和脊椎動物血清及組織液中,不耐熱,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導免疫應答和炎癥反應。可被抗原-抗體復合物或微生物所激活,導致病原微生物裂解或被吞噬。可通過三條既獨立又交叉的途徑被激活,即經典途徑、旁路途徑和凝集素途徑。
關于類萜的基本信息介紹
指廣義的萜類(terpenes)碳氫化合物或萜類衍生物。生物體內除核酸、蛋白、脂肪和糖外,萜類和甾體化合物也是相當重要的兩類天然產物,在體內兩者都是由同樣原始物質生成的產物。類萜廣泛分布于動植物體內,該類物質的共同點是由若干或多個異戊二烯(isoprene) 單位以頭尾相連結而成,它們可能是線性
關于肽酶的基本信息介紹
肽酶是一種能夠水解肽鏈的酶,是國際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聯盟命名委員會(Nomenclature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NC-IUBMB)推薦的作為所有蛋白水解酶的一般術
關于固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固醇(英文:sterol)又稱甾醇,是類固醇的一類,是含有羥基的類固醇。它們均以環戊烷多氫菲為基本結構,并含有羥基,故稱為固醇類化合物。 用堿性溶液提取動植物組織中的脂類,其中常有多少不等的、不能為堿所皂化的物質。固醇類化合物種類繁多,廣泛分布于生物界。如膽固醇是高等動物細胞的重要組分。它
關于酮康唑的基本信息介紹
酮康唑,化學名稱為順-1-乙酰基-4-[4-[[2-(2,4-二氯苯基)-2-(1H-咪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環-4-基]甲氧基]苯基]哌嗪,分子式為C26H28Cl2N4O4,是一種咪唑類廣譜抗真菌藥。 警示:國家食藥監總局2015年6月25日發布通知稱,酮康唑口服制劑因存在嚴重肝
關于多肽的基本信息介紹
肽是α-氨基酸以肽鍵連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質水解的中間產物。由兩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類推還有三肽、四肽、五肽等。由三個或三個以上氨基酸分子組成的肽叫多肽。
關于阿糖胞苷的基本信息介紹
阿糖胞苷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9H13N3O5,臨床上主要作為細胞S增殖期的嘧啶類抗代謝藥物,通過抑制細胞DNA的合成干擾細胞的增殖。 基本信息 化學式:C9H13N3O5 分子量:243.217 CAS號:147-94-4 EINECS號:205-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