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在福建海試成功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開展,使用的是聯合研制的漂浮式海上制氫平臺以及海上風電智慧穩定供電系統,在經受了3至8級大風、0.3至0.9米海浪強干擾下的真實海洋環境下,連續穩定運行了超240個小時,首次成功驗證了由中國科學家原創的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與技術的可靠性。可再生能源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平臺 深圳大學供圖“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水氫能生產”漂浮式平臺 深圳大學供圖開創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新路徑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氫礦,向大海要水是未來氫能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海水成分非常復雜(包含92種化學元素),還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懸浮顆粒,導致有害腐蝕性和毒性、催化劑失活、電解效率低等諸多技術瓶頸與挑戰。因此,以海水為原料制氫形成......閱讀全文
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在福建海試成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06.shtm近日,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該裝備由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在3-8級大風、0.3-0.9米海浪強干擾下
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在福建海試成功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開展,使用的是聯合研制的漂浮式海上制氫平臺以及海上風電智慧穩定供電系統,在經受了3至
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在福建海試成功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開展,使用的是聯合研制的漂浮式海上制氫平臺以及海上風電智慧穩定供電系統,在經受了3至
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在福建海試成功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開展,使用的是聯合研制的漂浮式海上制氫平臺以及海上風電智慧穩定供電系統,在經受了3至
謝和平院士:海水直接制氫海試已成功-能耗等同于淡水制氫
由于淡水資源緊缺,向大海要水是未來氫能發展的重要方向。但復雜的海水成分(約92種化學元素)導致海水制氫面臨諸多難題與挑戰,先淡化后制氫工藝流程復雜且成本高昂。 2022年11月30日,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院長謝和平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以分子擴散、界面相平衡等物理力學與電化學相
全球首次!成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50.shtm王心艷 陳科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葉青據中國東方電氣集團2日消息,經中國工程院專家組現場考察后確認,由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該集團聯合開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
上半年我國海洋新興產業增勢顯著
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和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25.5%、22.7%,在建和新開工項目建設總規模同比增長64%。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發展向好,交付海工訂單金額是去年同期的2.2倍。總體上看,我國海洋新興產業增
中國工程院確認:全球首次,獲得成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092.shtm記者今天(6月2日)從中國工程院獲悉,經中國工程院專家組現場考察后確認,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海上中試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獲得成功。 此
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走向產業化
12月16日,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電氣(福建)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四方合作協議,將組建四方合作聯盟,推動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創技術的中試示范和產業化推廣。東方電氣集團將專項投入3000萬元用于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前期研發,四方共享知識產權。
甲醇電氧化催化劑助力高效混合海水電解制氫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劉利峰團隊與廣東工業大學大學教授劉全兵團隊(負責理論計算)合作,在多元金屬間化合物甲醇電氧化催化劑助力高效混合海水電解制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由于海水資源豐富而且廉價,海水電解目前被廣泛認為是一種潛力巨
甲醇電氧化催化劑助力高效混合海水電解制氫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劉利峰團隊與廣東工業大學大學教授劉全兵團隊(負責理論計算)合作,在多元金屬間化合物甲醇電氧化催化劑助力高效混合海水電解制氫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由于海水資源豐富而且廉價,海水電解目前被廣泛認為是一種潛力巨
科學家研發出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新技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44.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劉艷廷團隊圍繞近岸/離岸海上風電制氫的需求,研發出一條以海水為原料制備氫氣聯產淡水的新技術,并依托該技術完成了25千瓦級裝置的
科學家研發出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新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劉艷廷團隊圍繞近岸/離岸海上風電制氫的需求,研發出一條以海水為原料制備氫氣聯產淡水的新技術,并依托該技術完成了25千瓦級裝置的測試驗證。 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裝機量持續大幅增加。截至2022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突破3000萬千瓦
我所研發出海水制氫聯產淡水新技術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10/t20231019_6903916.html 近日,由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源與環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組群)鄧德會研究員和劉艷廷副研究員團隊圍繞近岸/離岸海上風電制氫的需求,研發出一條以海水為原
謝和平團隊破解海水直接電解制氫難題
深圳大學1日發布消息稱,11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謝和平與其指導的深圳大學/四川大學博士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A membrane-based seawater electrolyser for hydrogen 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 據悉,該研究
新技術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電解制氫
由于淡水資源緊缺,向大海要水是未來氫能發展的重要方向。但復雜的海水成分(約92種化學元素)導致海水制氫面臨諸多難題與挑戰,先淡化后制氫工藝流程復雜且成本高昂。11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與他指導的深圳大學、四川大學博士生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以物理力學與電化學相結合的全新思路,建立了相
大尺寸、高穩定陰極技術海水電解制氫
通過海上可再生能源進行電解海水制氫被科學家認定為未來獲取“綠氫”能源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海上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光伏、潮汐能等)具有波動性強、環境苛刻等特點,加之海水體系含有大量的Cl-以及其他細菌微生物等,需進一步提升電極材料。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氫能實驗室針對發展海水電解
學者綜述混合海水電解制氫研究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006.shtm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劉利峰團隊系統總結了混合海水電解制氫最近幾年的研究進展。相關論文發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幾種常見小分子的陽極理論氧化電
新型直接電解海水制氫裝置連續運行超2000小時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98.shtm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是最具前景的氫氣生產途徑之一。直接電解海水制氫技術將海水簡單預處理后,可直接作為電解制氫裝置原料水使用,避免海水淡化、純化等過程,尤其適用于深遠海風電就地消納,
我所1Nm3/h直接電解海水制氫裝置連續運行超2000小時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09/t20230907_6874810.html 近日,由我所燃料電池研究部醇類燃料電池及復合電能源研究中心金屬燃料電池系統研究組(DNL0313組)王二東研究員團隊研發的1Nm3/h直接電解海水制氫裝置完成20
新型納米片催化劑實現自驅動電解海水制氫
近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劉利峰團隊與意大利拉奎拉大學教授A. Politano團隊及南京林業大學教授D. W. Boukhvalov團隊合作,采用液相剝離法制備了二維層狀PtTe納米片(e-PtTe NSs)催化劑,實現了自驅動電解海水制氫。相關成果發表于《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
《自然》:謝和平團隊實現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
11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與他指導的深圳大學、四川大學博士生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從物理力學與電化學相結合的全新思路,建立了相變遷移驅動的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全新原理與技術。該技術徹底隔絕海水離子,實現了無淡化過程、無副反應、無額外能耗的高效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即可在海水里直接原位
“新型風電海水淡化系統研發”通過驗收
由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承擔的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計劃“新型風電海水淡化系統研發”項目日前在南京通過專家驗收。該項目在海水淡化技術方面取得重要技術進展,成功開發出高效、低成本利用風電的海水淡化系統,產業化前景廣闊。 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在充分研究非并網風電與海水淡化工藝的基礎上,通過與加拿大
海水電解制氫大尺寸、高穩定陰極技術研究獲進展
通過海上可再生能源進行電解海水制氫被科學家認定為未來獲取“綠氫”能源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海上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光伏、潮汐能等)具有波動性強、環境苛刻等特點,加之海水體系含有大量的Cl-以及其他細菌微生物等,需進一步提升電極材料。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氫能實驗室針對發展海水電解
不飽和鎳表面氮化物助力穩定高效地電解海水制氫
阿德萊德大學喬世璋教授Adv. Mater.:不飽和鎳表面氮化物助力穩定高效地電解海水制氫 使用堿性電解槽和可再生能源生產高純度氫是實現能源和環境可持續性的一條有效途徑。目前的堿性水分解系統使用純水作為氫源。但是純水無法滿足可持續的工業制氫需求。海水作為一種綠色廉價的水資源,在電解水制氫領域具
無需脫鹽的海水制氫新法出現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直接將海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而無需脫鹽。最新從海水中直接制取氫氣的方法簡單、可擴展,且比目前市場上的任何“綠氫”生產方法都更具成本效益。相關研究論文刊發于最近的《SMALL》雜志,朝真正可行的綠氫工業邁出了關鍵一步。 長期
海水制氫:重啟藍色能源的傳說
電解水,將水分解成氫和氧,是一個簡單而歷史悠久的想法。現有電解水的技術大都基于純水,而超過95%的地球水資源——海水少有關注。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題為“太陽能驅動的、持續穩定的海水分解制氫”的研究論文,展示了一種通過微納結構化電極電解海水制氫
無需脫鹽的海水制氫新法出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61.shtm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直接將海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而無需脫鹽。最新從海水中直接制取氫氣的方法簡單、可擴展,且比目前市場上的
電解水制氫的原理
電解水制氫的原理:2H2O=(通電) 2H2+O2(兩種氣體都該標氣體符號)氫氧化鈉在其中起作用是:增強導電性,因為純水是弱電解質,導電性不好,氫氧化鈉是強電解質,增加導電性!
觀海水旅行-解海水淡化之謎
事件??????? 全國聚焦海水淡化 全國首批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名單上共有8位成員,浙江舟山市和深圳市入選試點城市,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滄州渤海新區入選試點園區,浙江鹿西鄉 (島)入選試點海島,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入選產業基地,天津國投津能發電為海水淡化供水試點,甘肅慶陽市環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