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提升北斗系統服務性能
前不久,北斗三號工程的首顆備份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將進一步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服務性能,對推廣北斗系統特色服務、支撐北斗系統規模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7月31日,我國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并正式開通。近3年來,中國北斗致力于為全球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基于北斗的多項技術也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 北斗服務全球,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關鍵核心技術——星間鏈路技術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北斗衛星在地球軌道上組成星座,想要獲取軌道上某顆衛星的狀態,傳統做法是在對應的地球某處建造一個地面站。北斗三號系統的亮點之一,就是通過星間鏈路,幫助航天器和航天器之間實現星間高精度測量和數據傳輸,使北斗三號系統依靠國內布站就能提供全球服務。這背后,離不開國防科技大學空間儀器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多年的艱苦攻關。 星間鏈路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公認的技術制高點,存在不少技術難關:高動態建鏈難——要在衛星間高速運動條件下快速......閱讀全文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一)概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英文縮寫BDS﹞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系統建設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促進衛星導航產業鏈形成,形成完善的國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一、北斗系統簡介 北京時間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這標志著我國已建立了完善的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立的衛星導航系統,覆
助力提升北斗系統服務性能
前不久,北斗三號工程的首顆備份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將進一步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服務性能,對推廣北斗系統特色服務、支撐北斗系統規模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7月31日,我國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并正式開通。近3年來,中國北斗致力于為全球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基于北斗的多
北斗系統應用深度廣度持續拓展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經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實測,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全球范圍性能指標先進、亞太區域性能更優,“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發展理念正一步步變成現實,系統進入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新階段。 自2020年7月31日建成開通以來,北斗系統始終致力
北京山區災害監測用上北斗系統
1月27日,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儒欣在參加北京市人代會期間對外表示,目前北斗定位導航已經應用在北京郊區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監測等諸多領域。 周儒欣介紹,當山體滑坡出現預兆時,北斗系統能測量出微小的位移,并通過模型,大概推算和預測出事態的發展過程,及時預警。 今后該
北斗導航系統年底投入商用運行
“北京市推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11月20日在京召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姜貴平在會上表示,北斗導航系統將于今年年底投入商用運行。 據介紹,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獨立自主發展的重大空間與信息化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北斗導航在軌衛星總數已達16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覆蓋全球
在中國首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了解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于2020年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據本屆年會科學委員會主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介紹,衛星導航系統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前景和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已成為國家安全、經
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研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委員今天(3月7日)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我國已開始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發,預計明年底發射第一顆實驗衛星。 孫家棟說,目前北斗衛星全球系統的開發研制工作正在進行中。為慎重考慮,在正式發射衛星前,將發射4到5顆實驗衛
北斗,上天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轟”的一聲巨響,一枚 “長三乙”運載火箭冉冉升起,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五十五顆衛星,也是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送上太空。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終于邁入全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7日起試運行
12月27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新聞發布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從今天開始,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到明年底,北斗系統基本建成后將提供正式運行服務,屆時覆蓋區內定位精度達到10米。
徐冠華:北斗系統應用應加強科技創新與頂層設計
“北斗系統建設是一項復雜的高科技系統工程,使用好、維護好北斗系統需要在科技創新上不懈的努力,科技創新要瞄準核心技術、面向市場和產業應用,避免高技術和產業的無序發展造成產業缺乏有效核心技術的支撐陷入低附加值陷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名譽會長徐冠華在今天召開的第二屆衛星導航與位置服
北斗系統明年計劃發射3至5顆衛星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主要內容,介紹新時代中國北斗發展成就和未來愿景,分享中國北斗發展理念和實踐經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獲得國際組織認可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第九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認可的航行安全通函,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成為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的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應用的國際合法地位。 據了解,這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標準首次獲得國際組織的系統認可,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國際標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在多領域實現應用
2018年11月19日02時,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2、43顆北斗導航衛星。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標志著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將部署完成,將進一步提升該系統對中國和全球的服務能力。 北斗系統有一項很重要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真正有了“中國芯”
12月27日,國家正式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啟動,標志著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其中,衛星導航專用ASIC硬件結合國產應用處理器的方案,成為北斗衛星導航芯片一項重大突破。該處理器由我國本土IC設計公司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已實現規模應用,一舉打破了電子終端產品行業普
我國啟動首個北斗全球“厘米級”定位系統建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日在珠海航展現場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首個北斗全球厘米級定位系統建設工作全面啟動,該系統命名為夔龍系統。 據介紹,夔龍系統通過計算從全球多達300個以上的多系統衛星導航參考站所獲取的觀測數據,對傳統的衛星導航定位中對于定位精度影響較大的軌道誤差、時鐘誤差等參數進行精密修
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織就全國“一張網”
尋找消防栓的速度直接影響消防救援的效率甚至結果,一款智慧消防解決方案,可將消防人員精準引導到消防栓1米范圍內。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地面基準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只是北斗定位應用的冰山一角,在危房監測、鐵路應用、精準農業、共享單車、自動駕駛等領域,北斗已經得到應用,上述應用的基礎是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2020年覆蓋全球
我國獨立發展、自主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2020年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這是從5月19日在京舉行的中國首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獲悉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目前,該衛星導航系統已進入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建設穩步推
北斗系統今年可服務“一帶一路”國家
近日記者獲悉,我國今年計劃發射18顆左右“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到2020年底,將建成35顆衛星的全球覆蓋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和授時等服務。 5月18日下午,《2018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介紹了2017年度我國衛星導航
北斗三號系統第17顆組網衛星日前成功發射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41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17顆組網衛星,同時也是北斗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第41顆北斗導航衛星研發團隊告訴南方日報記者,作為北斗三號首顆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它身懷多項“絕技”—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應用步入新階段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冉承其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區域衛星導航基本系統建成,北斗系統建設與應用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系統經過在軌驗證和系統聯調后,將具備向我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條件,對我國衛星導航事業發展
我國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11月1日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17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這顆衛星屬于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第41顆北斗導航衛星,也是北斗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這顆衛星除提供基本導航服務(RNSS)外,還將提供短報文服務(RDSS)、星基增強服務(S
楊元喜院士:北斗全球定位系統6年左右建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3日接受采訪時說,我國目前已成功發射4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和16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導航工程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標——北斗衛星導航區域組網已順利實現,北斗導航系統在亞太地區的精度和級別不差于GPS全球定位系統。他表示,我國應加快制定完善導航產業的相關政策,
北斗系統應用新空間 中歐導航衛星反射信號研究取得進展
導航衛星反射信號技術,是利用接收機同時獲取導航衛星定位信號與地球表面反射后的定位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得到海洋浪高、土壤濕度等信息。該技術是導航衛星位置服務之外的創新應用方向,也是當前國際導航衛星科學應用的熱點之一。 科技部與歐空局共同組織成立的中歐導航衛星反射信號聯合研究工作組(GNSS-R
“國際北斗科學服務系統專業數據庫”項目通過中期檢查
近日,由國家授時中心中心楊旭海研究員、李偉超博士負責的“國際北斗科學服務(ICSS)系統專業數據庫”項目順利通過中國科學院“十一五”科學數據庫建設項目組的中期檢查,獲得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并將該數據庫網站作為模板推薦給各建庫單位。 國際北斗科學服務(Internat
院士專家詳解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面臨三大挑戰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階段示意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該系統將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近日,由中國科協組織的“
燈塔計劃到北斗三號 北斗衛星導航的前世今生
近日,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斗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北斗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的賀電中如此評價。 回首來路,不論是先驅者“燈塔計劃”的未果而終、雙星定位系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廣泛應用于城鎮燃氣業
記者9日從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與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了解到,中國位置網服務聯盟(中國位聯)將啟動“百城百聯百用”行動計劃,整合全國北斗地基增強資源,在100個城市實現位置網互聯互通,預計年底完成100個城市的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應用。與此同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廣泛應用于城鎮燃氣行
授時中心為世界海拔最高堰塞湖建成北斗監測系統
10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牽頭,聯合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塔吉克斯坦緊急情況與民防委員會等單位在塔吉克斯坦的薩雷茲湖大壩上建成首個基于北斗技術的大壩變形監測系統。該系統同日開始正式運行,可提供實時毫米級變形監測服務。 薩雷茲湖大壩變形監測系統由北斗信號采集模
三大看點!北斗三號系統第九、十顆組網衛星
29日,北斗三號第九顆、第十顆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是北斗導航全球組網從最簡系統邁向基本系統的首組衛星。 北斗的建設,像一場馬拉松比賽,既考驗耐力又比拼速度。作為“北斗大本營”之一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航天五院),此刻正面臨批產新高峰:自去年11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