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詳解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面臨三大挑戰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階段示意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該系統將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近日,由中國科協組織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系列活動啟動,今年的第一期就將內容聚焦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光明日報邀請了幾位專家做客《科技天地》,為讀者朋友揭開“中國北斗”的神秘面紗。■嘉賓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 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副主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副主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背景資料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現今全球四大核心衛星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系統、歐洲的GALILEO......閱讀全文
北斗,上天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轟”的一聲巨響,一枚 “長三乙”運載火箭冉冉升起,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五十五顆衛星,也是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送上太空。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終于邁入全
“北斗狂人”講北斗,狂的底氣從哪來?
今年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立項30周年。如今,不僅太空里有了穩定健康運行的“中國坐標”,北斗系統更是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天邊的北斗是如何走到我們身邊的?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又發揮著什么作用?近日,《開講啦》邀請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解讀我們身邊的北斗。“北斗就像空氣?不易察覺卻無處不在”“當你站
燈塔計劃到北斗三號-北斗衛星導航的前世今生
近日,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斗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北斗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的賀電中如此評價。 回首來路,不論是先驅者“燈塔計劃”的未果而終、雙星定位系
北斗星通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
日前,北京北斗星通(002151,股吧)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以及地災監測與駕考系統為代表的北斗新應用項目。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在產業應用領域正不斷通過自主創新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終端機 在與國外導航系統的競爭中,芯片是制約產業經
北斗:在應用中成長
在今年春耕春播中,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村民通過北斗導航信號基站定位,實現拖拉機自動駕駛播種、起壟、接行等精準化、智能化田間作業。北斗導航的農業化應用在提升春耕、春播效率與質量的同時降低了成本,據測算每畝可節約農機成本100元。 圖為村民在田間利用北斗導航在自動駕駛狀態下播種蔬菜。 6
北斗系統進入新階段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經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實測,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全球范圍性能指標先進、亞太區域性能更優,“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發展理念正一步步變成現實,系統進入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新階段。 自2020年7月31日建成開通以來,北斗系統始終致力于
北斗青島分實驗室助力青島市北斗產業科技創新
近日, 依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和國防科技工業光電子一級計量站建設運營的北斗開放實驗室青島分實驗室成立。 北斗開放實驗室由中電科第四十一研究所等七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系北斗領域首個以“推動北斗應用”為目標的全國性非盈利開放合作與資源共享平臺。目前已有北京、西安、長沙、泉州、青島
華大北斗啟動IPO:專注北斗導航定位芯片,鼎暉等為股東
據IPO早知道消息,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北斗”)于2022年10月11日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最快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遞交招股書。華大北斗脫胎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旗下導航芯片設計業務,于2016年12月6日由中電光谷、上汽集團、
北斗導航檢測中心啟動建設
9月11日,上海北斗導航及位置服務產品檢測中心(籌)正式啟動建設。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孫大偉,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為中心揭牌。同時北斗(上海)位置綜合服務平臺和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臺有限公司也正式揭牌成立。
北斗“天網”助力無人駕駛
12月27日,記者從主題為“北斗導航”的上海科普大講壇上獲悉,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由30顆衛星組成的北斗二代“天網”,實現全球導航,其精度可以達到分米、厘米級,可為汽車無人駕駛提供“硬件保障”,還能為飛機以及深空探測器進行導航。 中科院導航總體部副主任沈學民、中科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
抗擊疫情-中國北斗顯擔當
2020年開局,新冠肺炎疫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峻考驗。在阻擊疫情的特殊戰爭中,大國重器精銳盡出,創新技術各顯神通。中國北斗快速響應、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戰場,擔當起科技抗“疫”的跨界先鋒。 疫情分布在哪個時空點,防控就必須找到、進入、控制這個點。中國北斗作為我國獨立自主建設的時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一)概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英文縮寫BDS﹞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系統建設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促進衛星導航產業鏈形成,形成完善的國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一、北斗系統簡介 北京時間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這標志著我國已建立了完善的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立的衛星導航系統,覆
北斗開放實驗室青島分實驗室助力青島北斗產業科技創新
近日, 依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和國防科技工業光電子一級計量站建設運營的北斗開放實驗室青島分實驗室成立。 北斗開放實驗室由中電科第四十一研究所等七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系北斗領域首個以“推動北斗應用”為目標的全國性非盈利開放合作與資源共享平臺。目前已有北京、西安、長沙、泉州、青島
北斗與GPS實現兼容互操作
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中美雙方近日簽署《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聲明,兩大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際電聯框架下實現射頻兼容,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并將持續開展兼容與互操作合作。 此次簽署的聲明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際電聯框架
衛星還在“織網”-北斗時代尚需時日
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們,出門如果沒有手機導航,會感覺自己像盲人一樣不會走路。而讓人更無法忍受的,則是傻導航的瞎導亂導,“我就老跟導航吵架,氣得我把手機摔了的心都有。”有網友說。 “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日前,一則“北斗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的新聞迅速刷爆
謝軍:打造世界的中國北斗
從2000年10月北斗一號第一顆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到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升空,20年來,44次發射,中國先后將4顆北斗試驗衛星,55顆北斗二號、三號組網衛星送入太空,開啟了中國“星網”導航全球的時代。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是重要的親歷者,《面對面》特別推出《國之
徐穎:可否不叫我“北斗女神”?
徐穎被叫做“北斗女神”,是從2016年開始的。 那年她33歲,站在“SELF格致論道”的公益講壇上,柔順的黑色長發,在及肩處恰好打一個彎兒,看起來溫婉而有書卷氣。16分鐘多一點的講座,流暢得像首敘事詩,把北斗導航系統的故事講得絲絲入扣。超過2000萬的視頻播放量,一夜之間把她從幕后推向臺前。2
助力提升北斗系統服務性能
前不久,北斗三號工程的首顆備份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將進一步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服務性能,對推廣北斗系統特色服務、支撐北斗系統規模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7月31日,我國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并正式開通。近3年來,中國北斗致力于為全球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基于北斗的多
北斗導航系統年底投入商用運行
“北京市推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11月20日在京召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姜貴平在會上表示,北斗導航系統將于今年年底投入商用運行。 據介紹,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獨立自主發展的重大空間與信息化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北斗導航在軌衛星總數已達16顆
北京山區災害監測用上北斗系統
1月27日,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儒欣在參加北京市人代會期間對外表示,目前北斗定位導航已經應用在北京郊區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監測等諸多領域。 周儒欣介紹,當山體滑坡出現預兆時,北斗系統能測量出微小的位移,并通過模型,大概推算和預測出事態的發展過程,及時預警。 今后該
國產銣鐘助力北斗衛星更穩健
3月30日4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22顆北斗導航衛星。在此次的飛行任務中,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的一臺國產銣鐘也一起跟隨北斗衛星成功上天。截至目前,該所星載銣鐘已累計裝備19顆北斗導航衛星,其中包含所有新一代北斗導航試驗衛星。 “這些銣鐘自始至終都在穩定地運行,為衛星提供可靠
北斗芯片在武漢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湖北省政府召開重大成果發布會,宣布我國經過14個月的連續攻關,我國首顆完全自主創新的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斗導航定位量產芯片——啟夢TM芯片在武漢正式發布。 芯片研發帶頭人、武漢夢芯科技公司董事長韓紹偉博士介紹,這是我國首款采用40納米工藝量產的基帶射頻一體化SOC芯片,支持我國北斗、美
我國開展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遴選
日前,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遴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圍繞大眾消費、工業制造和融合創新三個領域,結合當地北斗產業基礎、城市發展特點和建設情況,積極開展試點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滲透率,促進北斗設備和應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級換代。北斗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運營的全球
北斗系統正式加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09.shtm
北斗二號“替補”星精彩上場
10日04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32顆北斗導航衛星。 近年來,隨著北斗全球組網大幕徐徐拉開,北斗三號衛星已成為我國衛星導航舞臺上的“主角”。不過此次任務,發射的卻是一顆北斗二號衛星。 記者從衛星抓總研制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這顆衛星將
北斗時代”,我們的生活將怎樣改變
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全球組網成功,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用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以及獨有的短報文通信能力。這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具體的改變呢?相比以往在手機、車輛中常用的GPS等導航,又會有哪些差別呢?
我國所有北斗導航衛星完成健康“體檢”
新華社西安1月25日電(王鑫田、呂炳宏)春節前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對我國在軌運行的52顆北斗導航衛星進行了逐個“體檢”,結果表明,所有衛星關鍵技術指標均滿足正常提供各類服務的要求。“這次對所有北斗導航衛星的健康狀態評估工作,主要由各衛星負責人制定健康明細檢查方案,由系統總體完成審核后,在不影響正常提
北斗應用服務全面邁向新時空
記者近日在中國北斗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十屆年會上獲悉,中國正加快完成對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及其數據中心兼容北斗三號的改造和配套升級工作。到2022年底前,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將全面接收北斗三號數據,國家和省級數據中心也將優先提供北斗三號數據服務。 2021年是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夢天”首次驗證北斗短報文通信
海南文昌10月31日電 (馬帥莎)夢天實驗艙31日成功發射。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不同,夢天實驗艙上有一款明星產品北斗短報文通信子系統,這是該產品首次在空間站上開展驗證,將為航天員與地面通信鏈路再加一道“放心鎖”。 北斗短報文通信子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這款產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