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脾口服液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支裝10ml。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2-3次,三周歲以內兒童酌減。......閱讀全文
啟脾口服液的成分
人參、白術(炒)、茯苓、甘草、陳皮、山藥、蓮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麥芽(炒)、澤瀉。
啟脾口服液的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色的液體;氣香,味甜。
啟脾口服液的規格
每支裝10ml
啟脾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2-3次,三周歲以內兒童酌減。
啟脾口服液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人參、白術(炒)、茯苓、甘草、陳皮、山藥、蓮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麥芽(炒)、澤瀉。 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色的液體;氣香,味甜。
啟脾口服液的藥理作用
動物實驗提示,本品可促進小鼠小腸推進性運動,大鼠胃排空及增加大鼠胃液分泌量。
啟脾口服液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支裝10ml。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2-3次,三周歲以內兒童酌減。
啟脾口服液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色的液體;氣香,味甜。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
啟脾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及規格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 規格 每支裝10ml。
啟脾丸的注意事項
1.忌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食物。 2.嬰幼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感冒時不宜服用。 4.長期厭食、體弱消瘦者,及腹脹重、腹瀉次數增多者應去醫院就診。 5.服藥7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脾氨肽口服液的性狀
本品為無色至微黃色澄清液體
脾氨肽口服液的成分
本品系用健康豬或牛脾臟為原料,制成的含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混合物的溶液。
脾氨肽口服液的適應癥
本品可用于過敏性鼻炎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
脾氨肽口服液的藥理作用
免疫調節藥。溶血空斑及遲發型變態反應等實驗表明,本品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可增強或抑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異硫氰酸免疫熒光法表明,本品可增加輔助性T細胞數。
脾氨肽口服液的貯藏及包裝
貯藏 密封,在涼暗處(避光并不超過20℃)保存。 包裝 玻璃管制口服液瓶裝, 6支/盒。
脾氨肽口服液的藥代動力學及貯藏
藥代動力學 尚不明確。 貯藏 密封,在涼暗處(避光并不超過20℃)保存。
脾氨肽口服液的藥理毒理及藥代動力學
藥理毒理 免疫調節藥。溶血空斑及遲發型變態反應等實驗表明,本品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可增強或抑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異硫氰酸免疫熒光法表明,本品可增加輔助性T細胞數。 藥代動力學 尚不明確。
脾損傷行脾保留手術的可行性分析
? 脾臟損傷外科治療的現代觀是要求在“保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則下,盡量保留脾臟或脾組織。我院對1998年1月一2008年2月59例脾損傷患者行脾保留手術治療‘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共59例,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齡7~69歲,平均歲。損傷原因:外傷性損傷53例,其中
怎樣檢查游走脾?
B超、CT檢查或核素掃描等影像學檢查有助于診斷。 1.B型超聲波檢查 左膈下正常脾臟消失,而在腹塊處呈現脾臟反射。 2. CT檢查 3. 核素掃描 如51Cr標記檢查,可發現腹塊有同位素積聚,并見明顯的腹塊輪廓。 4. 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 可見到腫塊的血管供應來自脾動脈。
脾破裂的治療
脾破裂的處理原則以手術為主,但應根據損傷的程度和當時的條件,盡可能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全部或部分地保留脾臟;如果脾臟損傷累及脾蒂,保脾手術成功的機會極小。下列手術方式可根據損傷的具體情況選用: 1.脾修補術 適用于脾包膜裂傷或線形脾實質裂傷。輕微的損傷可用粘合劑止血,效果不滿意者采用修補術。
脾破裂的病因
(1)物理性損傷特別發生在車禍,身體碰撞性體育活動[1]; (2)較少見,在暴發型E-B病毒疾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或移植后E-B病毒中介的假性淋巴瘤)脾快速腫大的自發性并發癥。 在后者,一個脆弱,急性腫大的脾臟可能被過于仔細的醫生或醫學生在用力追蹤性捫診時導致破裂。在物理性損傷后,臨床上
脾破裂的檢查
1.B型超聲檢查 這是一種常用的無創檢查,能顯示破碎的脾臟,較大的脾包膜下血腫及腹腔內積血。 2.CT檢查 能清楚地顯示脾臟的形態,對診斷脾臟實質裂傷或包膜下血腫的準確性很高。同時可發現腹腔內多臟器傷。 3.核素掃描 可采用99m锝膠態硫掃描或γ照相等技術診斷脾損傷,方法安全,因掃描所
脾破裂的診斷
創傷性脾破裂的診斷依據:①外傷病史;②臨床有內出血的表現;③腹腔診斷性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等。 脾包膜下裂傷伴包膜下血腫的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腹腔穿刺陰性,診斷一時難以確定。對診斷確有困難,傷情允許的患者,采用超聲檢查、CT、核素掃描、或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等幫助明確診斷。 脾破裂常合并有其他
脾破裂臨床路徑
? 一、脾破裂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脾破裂(ICD-10:D73.5/S36.0)??? 行脾破裂修補、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術(ICD-9-CM-3:41.43/41.5/41.95)。???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普通外科分冊》(中華醫學
如何診斷脾破裂?
創傷性脾破裂的診斷依據:①外傷病史;②臨床有內出血的表現;③腹腔診斷性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等。 脾包膜下裂傷伴包膜下血腫的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腹腔穿刺陰性,診斷一時難以確定。對診斷確有困難,傷情允許的患者,采用超聲檢查、CT、核素掃描、或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等幫助明確診斷。 脾破裂常合并有其他
脾破裂的分級
脾損傷分級:Ⅰ級 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實質輕度損傷,術中見脾裂傷長度≤5.0,深度≤1.0厘米;Ⅱ級 脾裂傷長度>5.0,深度>1.0厘米,但脾門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累;Ⅲ級 脾破裂傷及脾門部或脾部分離斷,或脾葉血管受累;Ⅳ級 脾廣泛破裂,或脾蒂、脾動靜脈主干受累。
脾的組織結構
脾的組織結構脾是體內形體最大的淋巴器官,結構類似淋巴結。脾的表面有結締組織被膜,實質比較柔脆,分為白髓和紅髓。白髓是淋巴細胞聚集之處,沿中央小動脈呈鞘狀分布,富含T細胞,相當于淋巴結的副質區。白髓中還有淋巴小結,是B細胞居留之處,受抗原刺激后可出現生發中心。脾中T細胞約占總淋巴細胞數35%~50%,
一例脾-副脾血管肉瘤的CT表現病例分析
原發性脾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極為罕見,但為最常見的脾原發性非淋巴源性的惡性腫瘤。其起源于脾竇血管內皮細胞,為高度惡性的血管源性腫瘤,多見于老年男性。本院收治1例,具備完整的影像、臨床、病理資料,現報告如下并文獻復習。?患者女,63歲,主因上腹脹
脾破裂的鑒別診斷
肝破裂:在各種腹部損傷中占15%~20%,右肝破裂較左肝多見,肝破裂的致傷因素,病理類型,臨床表現都與脾破裂極為相似。肝、脾破裂的主要表現為腹腔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脾破裂時血性腹膜炎所致的腹膜刺激征多不明顯。但肝破裂后可能有膽汁進入腹腔,因此,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常較脾破裂者更為明顯。肝破裂后,血液
脾破裂的鑒別診斷
肝破裂:在各種腹部損傷中占15%~20%,右肝破裂較左肝多見,肝破裂的致傷因素,病理類型,臨床表現都與脾破裂極為相似。肝、脾破裂的主要表現為腹腔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脾破裂時血性腹膜炎所致的腹膜刺激征多不明顯。但肝破裂后可能有膽汁進入腹腔,因此,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常較脾破裂者更為明顯。肝破裂后,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