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正式發布兩顆自研通信芯片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6月27日,中國移動在上海正式發布兩顆自研通信芯片,并發布首個針對物聯網泛智能硬件的全場景智能連接協議。 會上,中移物聯正式發布全球首顆RISC-V架構的LTE-Cat.1芯片(CM8610 LTE-Cat.1芯片),發布中國移動首顆量產的蜂窩物聯網通信芯片(CM6620 NB-IoT芯片)。同時聯合中國信通院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中心、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南京創芯慧聯等單位,成立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RISC-V工作組,大力推動RISC-V架構在國內的發展,推動國產芯片實現自主可控。 中移物聯表示,要趁“物超人”之勢,持續夯實入口能力,構建全智能連接行業標準,賦能數字底座能力融入千行百業,將“5G+物聯網”打造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據介紹,中國移動物聯網入口能力持續增強。截至目前,OneChip芯片出貨量達2億顆、OneOS物聯網操作系統裝機量達4千萬臺、OneMo模組占全球市場份額第四,智能硬......閱讀全文
中國移動正式發布兩顆自研通信芯片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6月27日,中國移動在上海正式發布兩顆自研通信芯片,并發布首個針對物聯網泛智能硬件的全場景智能連接協議。 會上,中移物聯正式發布全球首顆RISC-V架構的LTE-Cat.1芯片(CM8610 LTE-Cat.1芯片),發布中國移動首顆量產的蜂窩物聯網通信芯片(CM6620
中國移動將建10家研發中心
3月15日消息,搜狐IT獲悉,中國移動已和廣州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此協議,中國移動將以南方基地為主體,單獨建立中國移動南方信息港有限公司,并建設10家國際級研發中心。 據了解,中國移動“南方基地”位于廣州市天河區,占地面積達到49萬平方米,和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中國移動“北方基地”
國產4G芯片:重壓之下如何破局
? ? ? ? ? 國家在推動自主化4G標準方面,還應該把產業鏈的發展考慮進來,構建自身的生態系統,從而實現真正的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自去年12月工信部向三家電信運營商下發TD-LTE牌照后,4G就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而對于手機廠商而言,4G時代的到來,則意味著可以利用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為自己贏
教育部-中國移動科研基金項目答辯評審通知
關于2016年度教育部-中國移動科研基金項目答辯評審的通知 各有關高校: 2016年度教育部-中國移動科研聯合實驗室申報工作已經結束。經研究,定于2016年11月15日(周二)在北京召開答辯評審會,請你校通知相關實驗室負責人做好答辯準備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 會議時間:11月15日
全國326個城市開展TD-LTE擴大規模試驗
作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要承擔單位之一,在專項支持下,中國移動開展了TD-LTE規模試驗,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進展順利,目前正在推進友好用戶測試工作。 在前期完成規模試驗的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復同意中國移動在全國326個城市開展TD-LTE擴大規模試驗。本期
生物芯片技術芯片分類
根據芯片上的固定的探針不同,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細胞芯片、組織芯片,另外根據原理還有元件型微陣列芯。表達譜基因芯片是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的一種基因芯片。是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基因芯片。
北京西城:中國移動創新大廈一工作人員核酸陽性
據@西城健康 微博消息,6月23日,中國移動創新大廈(宣武門西大街32號)一名工作人員(6月22日到崗上班,有其他區購物廣場到訪史,該廣場有病例報告)核酸檢測陽性。請6月22日曾到訪該大廈的人員,立即向所在社區(村)、工作單位、居住酒店報告,同時本人及同住人居家不外出。同住人有涉及參加中考的學生
生物芯片是納米芯片么
生物芯片和納米這百個概念貌似扯不上邊,唯一有點關系的是,它上面點制的核酸或蛋白等探針大小是以納米級度別的。生物芯片目前主要做科研用,成熟的臨床應用的芯片應該博奧生物做過不少工作但基本被埋沒了,雖然是很實用的產品問,但一方面是找不到對應的市場或者說根本答就沒人去推廣,另一方面是生物芯片是新生事物專,國
簡述Lifespan組織芯片-生物芯片
Lifespan組織芯片是生物芯片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及細胞芯片等一樣,屬于一種特殊、新型的生物芯片,是一種新型的高通量、多樣本的研究的工具。組織芯片組織芯片,也稱組織微陣列(tissue microarrays),是將數十個甚至上千個不同個體組織標本以規則陣列方式排布于同一固
生物芯片的芯片制備方法
包括原位合成和預合成后點樣。原位合成:適用于寡核苷酸,通過光引導蝕刻技術。已有P53、P450,BRCAI/BRCA2 等基因突變的基因芯片。預合成后點樣:是將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基因組DAN等通過特定的高速點樣機器人直接點在芯片上。該技術優點在于相對簡易低廉,被國內外廣泛
生物芯片中芯片制備方法
包括原位合成和預合成后點樣。原位合成:適用于寡核苷酸,通過光引導蝕刻技術。已有P53、P450,BRCAI/BRCA2 等基因突變的基因芯片。預合成后點樣:是將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基因組DAN等通過特定的高速點樣機器人直接點在芯片上。該技術優點在于相對簡易低廉,被國內外廣泛
生物芯片技術的芯片分類
根據芯片上的固定的探針不同,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細胞芯片、組織芯片,另外根據原理還有元件型微陣列芯。表達譜基因芯片是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的一種基因芯片。是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基因芯片。
組織芯片的制備——冰凍組織芯片
實驗材料新鮮組織試劑、試劑盒OCT 包埋劑切片黏合劑儀器、耗材1 mm 孔徑針載玻片實驗步驟將每個需要制備 TMA 的新鮮組織,不經固定包埋在 OCT 包埋劑中, -20℃ 中凍成塊。另外,再將 OCT 包埋劑倒在長 3 cm×寬 1.5 cm×高 lcm 的模具中, -20℃ 中凍成塊。用特制的
生物芯片的芯片制備方法
包括原位合成和預合成后點樣。原位合成:適用于寡核苷酸,通過光引導蝕刻技術。已有P53、P450,BRCAI/BRCA2 等基因突變的基因芯片。預合成后點樣:是將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基因組DAN等通過特定的高速點樣機器人直接點在芯片上。該技術優點在于相對簡易低廉,被國內外廣泛
讓芯片更“新”——器官芯片技術
最近,我剛剛為大家介紹過“芯片實驗室”這一前沿技術。顧名思義,芯片實驗室也就是將實驗室搬到了芯片上,它可以將多種實驗室操作,例如樣品制備、生化反應、檢測分析,集成于一塊幾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從而對于細菌、病毒、污染物、生物標記物等進行檢測和分析,幫助監測人體健康狀況。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創新成果,仍然是
組織芯片
組織芯片(tissue chip),也稱組織微陣列(tissue microarrays),是生物芯片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將許多不同個體組織標本以規則陣列方式排布于同一載體(使用載玻片最多)上,進行同一指標的原位組織學研究。該技術自1998年問世以來,以其大規模、高通量、標準化等優點得到大范圍
中國移動披露前三季度 報告顯示日賺3.61億元
0月20日晚間,中國移動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實現營業收入達到7235億元,同比增長11.5%。同期,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85億元,同比增長13.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率為13.6%。 以2022年前三季度天數273天計算,中國移動平均
中國移動實驗室抵達非洲 積極參與埃博拉疫情防控任務
中國移動式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以下簡稱“移動P3”)近日搭乘大型運輸機抵達非洲,參與西非國家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疫情防控任務。那么這個移動實驗室有哪些特點呢? 據介紹,該實驗室是在科技部支持下、由中國專家自主研制的高等級生物安全裝備,包含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價值超千萬元人
生物芯片技術的芯片制備方法
包括原位合成和預合成后點樣。原位合成:適用于寡核苷酸,通過光引導蝕刻技術。已有P53、P450,BRCAI/BRCA2 等基因突變的基因芯片。預合成后點樣:是將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基因組DAN等通過特定的高速點樣機器人直接點在芯片上。該技術優點在于相對簡易低廉,被國內外廣泛
生物芯片與與電子芯片的比較
生物芯片和電子芯片有什么區別呢?其實電子芯片和生物芯片有著既遠又近的關系。“它們相同的地方在于,都用很小的元件,儲藏很大的信息量,輸入輸出也很大。”楊洪波說。所謂的生物芯片輸出,就是在平方厘米大的芯片上,用特制的掃描儀掃出1百萬個化學分子的反應信號,“一行一行地掃,小到0.5微米的地方也全部會被掃到
組織芯片的制備——石蠟塊組織芯片
實驗方法原理首先制作模具蠟塊(受體,recipient)。從供體蠟塊(donor)上取樣,取樣針分別有 0.6 mm、1.0 mm、1.5 mm 和 2.0 mm 幾種,在 1 個大小 45 mm×20 mm 的模具蠟塊上,以 0.6 mm 取樣針間隔 0.1 mm,可排列 1000 余個位點,如取
中國移動等合作完成5G手機終端直連衛星實驗室驗證
近日,中國移動研究院攜手OPPO、中興通訊、是德科技(Keysight)等產業合作伙伴共同完成5G手機終端直連衛星的實驗室測試驗證,不但驗證了5G手機終端直連衛星技術落地能力,更為IoT NTN技術商用落地提供指導,助力構建連接泛在、場景豐富、產業鏈高度融合的天地融合網絡。在2022年8月全球首個運
蛋白芯片制作與應用(4)-液態芯片
液態芯片原理編碼微球:分別用不同配比的兩種熒光染料將直徑5.6μm的聚苯乙烯微球(Beads)染成不同的熒光色,從而獲得多達100種經熒光編碼的微球。?交聯探針、抗體或抗原:把針對不同檢測物的核酸探針、抗體或抗原以共價方式結合到特定熒光編碼的微球上。?檢測反應:先把針對不同檢測物的、用不同熒光色編碼
microRNA 芯片與表達譜芯片的聯合應用
microRNA 芯片與表達譜芯片的聯合應用——探究胃癌細胞株的原發性耐藥的分子機制藥物耐受是腫瘤治療領域的一大難題,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其一為原發性耐藥,即先前未經治療的腫瘤細胞天生就對某種藥物不敏感;其二是獲得性耐藥,指經過治療的腫瘤細胞再次接受該藥物治療時變得不敏感。 目前, 國際上許多科研
生物芯片及基因芯片的概述
“生物芯片”實際上是一種微型多參數生物傳感器。它通過在一個微小的基片表面固定大量的分子識別探針,或構建微分析單元和系統,實現對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細胞或其他生物組分準確、快速、大信息量的篩選或檢測。基因芯片,又稱DNA微探針陣列(microanav),是一種最重要的生物芯片。它集成了大量的密集排列
小芯片上的大文章——生物芯片
想象一下,在一塊指甲大小的玻片、硅片、尼龍膜等材料上放上生物探針,它首先與待檢測樣品進行反應,然后對與反應結果相關的信號進行收集,最后再用計算機或其他方法分析數據結果,會產生什么效果呢?答案就是對細胞、蛋白質、DNA以及其他生物組分的準確、快速、大信息量的檢測。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物芯片。生物芯片的
芯片反向技術干貨:FIB芯片電路修改(一)
在各類應用中,以線路修補和布局驗證這一類的工作具有最大經濟效益,局部的線路修改可省略重作光罩和初次試作的研發成本,這樣的運作模式對縮短研發到量產的時程絕對有效,同時節省大量研發費用。封裝后的芯片,經測試需將兩條線路連接進行功能測試,此時可利用聚焦離子束系統將器件上層的鈍化層打開,露出需要
CMMB芯片介紹
由創毅視訊研發的全球首枚CMMB標準信道解調芯片IF101,其靈敏度、功耗、體積、成本等各項性能指標都達到并優于商用要求,目前已可實現大規模量產。同時,基于CMMB芯片及其系統解決方案,公司正在加緊與手持消費電子設備企業開展手機、PMP、MP4、GPS等小屏幕手持電子設備上看電視的技術集成和設計工作
芯片分離蛋白
盡管現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蛋白芯片的研究上,蛋白質組研究實驗室的主流技術還是雙向凝膠電泳。雙向凝膠電泳在歷史上由于其低通量、低重復性以及對于少量蛋白不易檢出的特性,其應用受到限制,這些少量蛋白通常是人類蛋白質組中最重要的疾病相關蛋白。然而,雙向凝膠電泳技術的優勢又繼續推動了日益進展高通量模式的細
組織芯片技術
1998 年 ?Konoen 等提出了組織芯片的概念,在美國 Nature Medicine 上發表了制作組織芯片用于乳腺癌p53 基因擴增及其表達蛋白水平的研究。隨后 Moch 等對腎癌,Scharan ?等對不同類型腫瘤, Richter 等對尿道膀胱癌的組織芯片進行免疫組織化學和原位分子雜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