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技期刊超5000種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
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2)》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科技期刊總量已達5071種,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 科技期刊體現著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科技強國建設離不開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撐。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期刊成為中國科技界的重要課題。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科技期刊文種分布以4482種中文科技期刊占絕大多數,英文科技期刊420種,中英文科技期刊169種;從學科分布來看,基礎科學類期刊1570種,技術科學類期刊2271種,醫藥衛生類期刊1152種,綜合性科學類期刊 78 種。 報告綜合相關數據分析指出,我國中文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逐步提高,雖然影響力主要集中在國內,但被國際引用頻次占比也從2016年的4.44%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7.60%。 與此同時,我國英文科技期刊被越來越多國際知名數據庫收錄,在國際學術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現。201......閱讀全文
如何打破學術期刊生態怪圈
一手交錢、一手發論文,收取高額版面費;代寫、代發論文“一條龍服務”,形成完整產業鏈……這些發生在學術期刊間的種種亂象,早已不是新鮮事。近期多家媒體對此問題的關注,再次把這一話題帶回公眾視野。 代寫論文產業鏈有其形成前提,即論文淪為商品,明碼標價;期刊收錢發稿,作者編輯默認。長此以往,導致高
國際期刊撤稿事件反思:學術期刊面臨誠信新挑戰
近日所發生的107篇中國作者論文被國際期刊撤稿事件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作為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續,此次的107篇論文被撤銷的原因在于一些“論文黑中介”在推薦評審專家時,將專家的郵箱“偷梁換柱”,從而炮制了這些“黑中介”自己評審自己所投論文的造假事件。面對不誠信行為,學術期刊面臨哪些新挑戰?
定義學術不端!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標準實施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說到學術不端事件,人們可能會想起今年2月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其實,學術不端行為在我國存在已久。2018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8》中對近20年間國內媒體公開報道的64起學術不端典型案例進行了梳理,發現僅2016年被曝光的學術不端案例數
規范學術期刊不能僅盯著“出口”
一場針對學術期刊質量的整頓山雨欲來:日前,新聞出版總署稱將全面整頓以“版面費”盈利的學術期刊,8種嚴重違規的期刊已按程度不同分別受到了停業整頓、警告、通報批評等處罰。向廣受公眾詬病的“版面費”揮出重拳,新聞出版部門此舉既順民意,也快人心。 對中國學術界生態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整
期刊預警能否讓學術生態回歸本真
近日,我國正著手建立健全學術期刊管理和預警制度,通過開展“清網行動”,互聯網中“論文買賣”等若干組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數據大幅減少。 據了解,此次科技部建立學術期刊預警制度,實際上是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并實行動態跟蹤、及時調整。將罔顧學術質量、管理混亂、商業利益至上,造成惡
期刊預警能否讓學術生態回歸本真
近日,我國正著手建立健全學術期刊管理和預警制度,通過開展“清網行動”,互聯網中“論文買賣”等若干組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數據大幅減少。 據了解,此次科技部建立學術期刊預警制度,實際上是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并實行動態跟蹤、及時調整。將罔顧學術質量、管理混亂、商業利益至上,造成惡
垃圾學術期刊為什么難消逝
部分期刊借版面費斂財,科技期刊卻登小學教學論文,部分期刊為何制造“論文垃圾”?這源于一個論文買賣市場的存在(《中國青年報》3月23日)。一個月前,新聞出版總署針對社會反響強烈的部分學術期刊“靠收取版面費牟利”以及“論文買賣產業化”等問題表示,要對不注重學術質量、刊載拼湊、剽竊學術文章的
時評:期刊不是學術福利自留地
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主辦的千余種科技期刊4月10日發布聯合聲明,呼吁加強科技期刊科學道德規范,營造良好學術氛圍。 學術不端是科技界的恥辱,也是對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腐蝕,更重要的是,它敗壞了科研的公信力!因此,作為學術文章載體的期刊,確實有必要喊出“對學術不端零容忍”的口號,對學術失范和
花重金購買學術期刊,值嗎?
近年來,圖書館購買學術期刊的價格越來越高。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購買學術期刊的使用率不增反降,這與期刊購買的投入增長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步一?/?Indiana University注:《哲學匯刊》創刊第一期,圖片來源于谷歌自世界上最早的學術期刊《哲學匯刊》于1665年創刊以來,學術期刊的誕生改變
高教社學術期刊FMS更名通告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n China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和出版,德國Springer公司海外發行的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之一,以網絡版和印刷版兩種形式出版。2007年1月創刊,2009年被CSCD收錄,為核心
微波、射頻、電磁領域相關的學術期刊
經常有業界朋友問微波射頻網,微波、射頻、電磁領域主要有哪些期刊可以訂閱。最近我們的編輯整理了一下全球該領域相關的期刊供大家參考。如果您有不錯的期刊推薦,也可以通過網站下面的聯系方式,告知我們,我們將更新此頁面,供更多人參考。國內期刊:《微波學報》Journal of Microwaves《微波學報》
學術期刊對論文補充材料說“不”
一篇發表的論文通常包括開頭、正文與結尾,文章結構明確。然而,近來許多期刊的論文結尾都會附帶一個補充材料目錄,將實驗方法、數據以及其他材料一股腦放在里面,讓人弄不清論文內容在哪截止。 8月11日,《神經科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聲明,反對這
中國有過萬種期刊 學術期刊超六成
“中國現有期刊10084種,其中學術期刊6400種,占比超過期刊總量的60%。”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李軍29日在北京表示。 由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學術評價高峰論壇當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李軍
“中國科技類期刊學術期刊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啟動
5月30日,中科院學部“中國科技類期刊學術期刊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啟動會暨主編座談會在京舉行。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中科院學術與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秦大河、《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總主編朱作言等50余位院士專家出席會議。 “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李靜海說,“中國有約5000種科技
科睿唯安發布2022年度《期刊引證報告》 揭示頂尖學術期刊
發表新冠病毒研究論文的期刊的引文影響力持續上升。英國倫敦,2022年6月28日?— ?科睿唯安今天發布2022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期刊引證報告》采用全面豐富的指標、描述性數據和可視化工具,助力科研界評估全球高質量學術期刊。全球學術出版機構則可以根據本報告評估旗下期刊在相關領域的學術影
專業學術期刊探討“食品安全”引關注
作為我國唯一一本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農業綜合類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IA,農業科學學報)近日在北京發布了一份罕見的專刊《中國食品安全專刊》,其中探討的也是學術刊物很少談及的敏感話題——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與研究進展。這一舉措
《草業學報》榮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召開了“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草業學報》獲此殊榮, 在全國2151種科技期刊中位列第一位,在全國草原學類期刊中名列第一位。據悉,《草業學報》創刊于1990年,1993年經國家科委批準,正式出版發行。是由中國科學技
Google Scholar:2014年度學術期刊排名
近日,Google旗下的Google Scholar通過計算機程序自動估算2014年度文獻,并確定日期和引用次數發布了《2014年度學術期刊排名》,其中Nature、NEJM與Science名列前三。 日前,Google旗下的 Google Scholar 發布了 2014 版期刊排名(201
我國草業科學首本國際學術期刊創刊
近日,由中國草學會和蘭州大學共同主辦的我國第一本草業科學英文國際學術期刊Grassland Research《草地研究》首期文章上線。 期刊主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草學會理事長、蘭州大學教授南志標擔任,國際著名牧草學家、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Charlie Brummer,草地生態學家、
靠收版面費生存學術期刊將停辦
針對社會反響強烈的部分學術期刊“靠收取版面費牟利”以及“論文買賣產業化”等問題,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相關負責人2月23日表示,新聞出版總署將對大量刊載學術論文的期刊進行監測評估,對不注重學術質量、刊載拼湊、剽竊學術文章的學術期刊予以嚴肅處理,采取措施整治學術期刊由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排名出爐
最新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志,2013年的國際被引用次數最多,學術影響力最高。統計單位希望通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排名的發布,為國產學術期刊“樹品牌”。 16日,清華大學所屬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
學術期刊“黑名單”:戳中了誰的軟肋
近日,一份中山大學人文社科期刊目錄黑名單在許多網站和微信朋友圈中流傳。16家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2家CSSCI期刊拓展版的名字赫然列在這份“黑名單”中。 原本屬于中山大學內部文件的“黑名單”,發布一年多后,才因網絡和移動媒體的傳播,引起了研究人員和相關學術期刊編輯的注意。
假學術期刊網站泛濫 誰該埋單
假學術期刊網站騙局,你知道嗎?他們騙取作者的論文稿件,隨后收取審稿費、版面費,甚至偽造編輯部公章向作者出具《用稿通知》……如此環環相扣,正在考驗著學術論文作者的鑒別力。這樣的假學術期刊網站何以大行其道,又為何屢禁不絕?假學術期刊網站泛濫,到底騙了誰,誰該為此負責?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1
學術期刊“黑名單”:戳中了誰的軟肋
近日,一份中山大學人文社科期刊目錄黑名單在許多網站和微信朋友圈中流傳。16家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2家CSSCI期刊拓展版的名字赫然列在這份“黑名單”中。 原本屬于中山大學內部文件的“黑名單”,發布一年多后,才因網絡和移動媒體的傳播,引起了研究人員和相關學術期刊編輯的注意。
中國科學報:重塑學術期刊“權威性”
孫亮 每年年底,各種學術評獎活動陸續展開,那么,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學術成果的評定成為了最為棘手的問題。這個時候,有一種聲音凸顯出來,正如一位學術雜志的主編認為,“權威期刊質量高”在學術評獎中應該更有“發言權”。言下之意,一篇文章只要上了權威的學術期刊自然就應該在學術評獎活動中獲得應有的等次。與
孫大文主編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突破4.0
6月20日,世界著名的湯森路透集團發布了最新版的《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廣東籍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孫大文創辦和主編的國際學術期刊《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
2014年谷歌學術十大期刊排行榜
如何快速評估學術出版物中最新文章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谷歌學術計量(Google Scholar Metrics)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法。根據截至2014年6月中旬谷歌學術搜索中論文的引用情況,谷歌上周發布了2014版學術計量結果。統計數據涵蓋了2009-2013年出版的所有文章。 通過引入
中英學術界合力打造國際頂尖化學期刊
“目前中國的化學工作者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和ZL數量均已躍居世界首位,引用頻次、頂級雜志論文數等指標也都保持在世界前列。相比之下,我們的學術期刊卻遠落后于學科發展,與世界出版強國還有較大差距,與中國科技發展的總體水平也不相稱。”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科院院士姚建年指出的這一問題,日前有望得到破解。
ccs chemistry:國際一流的學術期刊創刊
中國化學會旗艦新刊CCS Chemistry終于與您見面了! 中國化學會創辦CCS Chemistry的目標是創建一本高認可度的國際化學期刊,發表化學科學各個領域真正鼓舞人心的研究以及化學相關交叉領域的重要進展。 CCS Chemistry是中國化學會獨立創辦的第一本國際雜志,標志著中國化學會
關注《色譜》期刊 聚焦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4月18日晚,在第20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召開前夕,《色譜》編委會、中國色譜學會理事會、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會議召開。相關負責人對《色譜》期刊工作進行了匯報,并對色譜學會近兩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會議現場 《色譜》編輯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