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權利被削弱!院士增選靠人情世故行不通了!
2023年院士增選工作已正式啟動,本次院士增選工作從推選到評審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深度改革,最大的變化是院士在增選過程中的權利被削弱,這在學術圈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和期待。 院士增選中的“人情世故” 院士增選顧名思義,就是評選出新的學術人才授予“院士”稱號。按照規定,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評選步驟大致可分為初選、第二輪評審、確定候選人以及全體院士投票等步驟,每次的增選人數以及每個學科領域的名額分配并不固定。 在今年的增選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共79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總名額不超過90名,并明確了各評審組學科領域方向的增選名額。 可以說,院士增選是我國科學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為我國科學家、科研從業者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和貢獻的舞臺和機遇。 不過,有關于院士增選的爭議卻從未停歇,其中評選靠“人情世故”是比較大的質疑點之一。5月31日,公眾號“饒議科學”發表了一篇題為《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的文章(據......閱讀全文
鐵強化無需權力強推
推行“鐵強化醬油”,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初衷是好的。但凡事過猶不及,就算中國缺鐵人數眾多,因此就讓其他人跟著補鐵,是不合理的。再好的政策也應該以不傷害百姓權益為前提,吃什么樣的醬油應該讓百姓自主選擇,而不是由權力強推。而且,越來越多的鐵強化食品,在標簽上沒有標明用
環保腐敗源于權力失控
據報道,日前,江蘇省句容市發改經信委科長朱某因涉嫌在污染企業關停等補貼項目申報過程中受賄131萬元,被句容市檢察院提起公訴。這只是近年來環保領域腐敗案件頻發的一個縮影。當前,不少地方環保領域領導干部與企業勾結,向治污、排污等環節伸手,產生“攜手腐敗”現象。 網民表示,環保腐敗從根本上來說,是
富陽曬出環保權力家底
浙江省富陽市環保局厘清環保權力,日前建立并公布權力清單,明確哪些權力是環保部門應該履行的,避免環保權力濫用。 清權厘責,全面梳理 為加快環保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建立,富陽市環保局出臺《富陽市環保局推行權力清單制度試點工作方案》,明確清理工作的重點、時效、要求等,保障清理工作的有效推進。
瞿振元:確保大學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協調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因其思想深邃、敢于直言而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高校財政投入問題、教育“去行政化”問題、農業人才培養問題,每一個問題都分析得絲絲入扣,讓人信服。 記者:溫家室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花了很大篇幅來論述教育改革和發展問題,而此前不久,公開征求意見的《國家中長
醫患關系中的“權力知識”模式
著名哲學家和醫學史家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984年6月)的“微觀權力說”認為,近代醫院是一個按照“權力—知識”模式建構的空間。在現代醫院空間中,醫生使用“科學的話語”對病人的身體行使支配的權力,就像中世紀的僧侶代表上帝對信徒的靈魂實施控制一樣,具有不容置疑的權
環保執法新“尷尬”:權力增加-能力不足
2015年3月2日,新環保法生效兩個月。環保部副部長潘岳首次通報新法的執行情況。據不完全統計,新法生效以來,實施按日計罰案共15件,個案最高罰款數額為190萬元,罰款數額達723萬元;實施查封、扣押案共136件;實施限產、停產案共122件;移送行政拘留共107起。曾經被調侃為“面條法”的《環境保
湖南大學:把學術權力還給教授
眼下,正值大學畢業生學位授予時節。不久前,湖南大學學術委員會的教授們對3170名學生的碩士和博士學位申請進行審議。經表決,22人未能通過申請。 不僅如此,在湖南大學,新教師聘任、高層次人才引進、教師職稱評定與課題申報、師生是否涉嫌學術不端……這些學術事務大多不再是校院領導們直接研究“拍板”
高校腐敗烈度逐年升級:權力過大-制約過小
當今中國高校困惑于這樣一種現實,“高校反腐敗的力度在逐年加大,而腐敗烈度卻逐年升級。”南京工業大學副研究員孫義在對全國高校已發生的腐敗案件進行梳理后,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高校已成為腐敗犯罪新的高發區。”中國社會科學院在2010年中國教育藍皮書中也作出了類似的判斷。腐敗多發生于體制改
科研經費分配應該遠離權力和人情
要打破目前中國科研產出有數量奇跡、少質量驚喜的困局,必須建立起以學術創新為宗旨的課題申請和科研經費分配制度。 日前,我國學者施一公和饒毅在《科學》雜志撰文指出:盡管近年來中國科研經費持續高速增長,但現行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 在巨大科研投入的保障下
省級政府年底前須曬出權力清單
昨天,中辦、國辦下發《》(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對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職權,應及時取消,擬保留的行政職權需進行合法性審查。意見同時規定,省級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縣兩級政府2016年年底前要公布權力清單。 發布 清理調整行政職權 意見要求,要將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行使的各項行政職權及
2021國際版權論壇:聚焦版權力量
10月16日至17日,2021國際版權論壇于第八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期間在杭州舉行。論壇由中國國家版權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主辦,浙江省版權局與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300余名中外嘉賓圍繞版權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文化成果普惠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
張杰:發揮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最大合力推進一流大學建設
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是大學實施內部管理的兩種基本手段。學術權力是指學者利用其學術水平和學術能力,對學術事務和學術活動施加影響和干預的力量。大學的行政權力則是指大學組織行政機構通過組織、控制、協調、監督等管理手段調動各類資源(人、財、物)以保障組織目標實現的力量。任何關于
評論:遏制環評亂象須斬斷權力尋租
中央第三巡視組日前向環保部反饋了巡視意見,環境影響審批和監管成為問題集中爆發的領域。這些問題包括: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環評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存在,背后隱藏監管失職和腐敗問題;有的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現象突出,容易產生利益沖突和
一句“草包”被行拘-權力不容濫用!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貴州的任女士因對物業管理有意見,在小區業主微信群聊中稱社區支書“草包支書”,被畢節警方從貴陽跨市銬走并行拘3日。1月26日,畢節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依法撤銷對該女子的行政處罰決定。對于是否存在辦關系案、人情案等違法違紀問題,當地紀委監委已經成立調查組介入調查。 此前,“
中青報:學術委員會能否擁有最高學術權力
從3月1日起,全國本科院校將陸續組建或完善不低于15人單數的學術委員會,其中擔任學校及職能部門黨政領導職務的委員不超過委員總人數的1/4;不擔任黨政領導職務及院系主要負責人的專任教授不少于委員總人數的1/2。教育部19日正式發布《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明確要求將學術委員會作為校內最高學術機構
PNAS:癌細胞內部的權力斗爭
一個典型的癌細胞,其整個基因組中散布著成千上萬的突變,攜帶著成百上千的突變基因。然而,卻只有極少的驅動基因會導致諸如失控性生長等癌變性狀。癌癥生物學家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其他的突變,認為它們對于癌癥進程沒有或是只有很小的影響。 然而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
“只收費不檢測”亂象-根在權力耍無賴
日前有媒體報道,在廣州某農產品交易市場蹲守目睹了蔬菜交易的整個過程,市場在收取管理費之外,并未進行農藥殘留抽查把關。市場里的一名保安透露,他們這里一般很少抽檢。 很顯然,要不是檢測制度擺擺門面,監管部門形同虛設,菜農何以膽大妄為?在“不道德血液”隨處流淌的現實語境下,缺乏常態化的有效監管,市場
新京報社論:消除高校腐敗要打破“權力通吃”
要消除高校腐敗隱患,關鍵在于制約行政權力,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實行以教育和學術為本的管理,防止行政權掌控所有教育權和學術權,行政拍板導致權勢交易盛行和“權力通吃”。 據報道,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局局長徐開濯近日在接受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訪談時表示,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要抓住招生、
“略作修改”變“拒稿”?期刊編輯權力過大引爭議
審稿人給出的意見是修改,期刊編輯卻給退稿——論文投稿時,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一項對322名高影響力期刊編輯進行的調查發現,91%的受訪者確定自己至少改動過一次評審意見。 與此同時,8%的編輯承認,他們會改變審稿人的總體推薦意見,即便未經過后者允許。 10月28日,Science網站就期刊
福建讓權力“瘦身”-環保簡政放權率達67%
福建省環保廳近年來在抓放權、強監管、優服務上下功夫,推動簡政放權向縱深推進。截至目前,環保權力下放率已達67%。 ■ 下放屬地管理59項 簡政放權是優化發展環境、釋放發展潛能、提升發展效力的重要路徑。福建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除應由省級環保部門把關審核的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外,其他行政審批
權力和資本結盟也是紫金礦業的“污染源”
治理紫金礦業的污染容易,但如果不打破地方精英群體之間的利益結盟,社會中下層的利益訴求將被地方精英們屏蔽掉,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都可能會成為一句空話。 在造成嚴重污染事件的紫金礦業公司,一大批當地的前任官員在其中任職并拿著高薪,最典型的是上杭縣
熊丙奇:高校反腐重在限制行政權力
武漢大學原副校長副書記雙雙受審,引發大眾對高校腐敗的新一輪關注。南京工業大學副研究員孫義在對全國高校已發生的腐敗案件進行梳理后認為,當今中國高校困惑于一種現實:“高校反腐敗的力度在逐年加大,而腐敗烈度卻逐年升級。” 反觀近年來的高校反腐,確如這位研究員所言,存在“越反腐”、腐敗越嚴重
同行評議,該不該被賦予生殺予奪的權力
前不久,某美國華人學者在社交媒體發文,公開批評國內某高校。因為自己所帶的一位訪問學者是某高校在讀博士生,由于博士論文外審有意見,導致其錯過校內學位評審時間,最終無法拿到博士學位。原本該學者要為這位博士生提供一個博士后研究的機會,也因此泡湯了。 雖然峰回路轉,香港某大學又將這位博士生錄取為本校博
國務院要求曬權力清單提高簡政放權“含金量”
國務院要求曬權力清單提高簡政放權“含金量” 專家稱審批制度改革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8月1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新措施,持續擴大改革成效。會議決定,再取消下放87項審批事項;將90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實行先照后證;取消19個評比達標表彰項目
當科學遇見權力,如何讓科學界與政府互相尊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615.shtm文 | 武夷山 Geoff Mulgan(杰夫·馬爾根,其中文名為周若剛)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技術、工程與公共政策學教授。周若剛有著豐富的經歷,曾擔任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辦公室的政
20個國家部委曬“權力清單”-能源領域減權1/3
自2月13日,文化部、財政部率先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開始,目前共有54個國務院部門曬出了行政審批權清單,其中包括20個國家部委。對比本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前,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的削權放權幅度達1/3。 不包括議事協調機構,國務院的部門共75個。除了25個國家部委,還有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等5
國家藥監局公布三定方案內塑權力制衡機制
在經歷“藥監反腐風暴”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機構調整以重塑內部制衡機制起步。 9月3日,國家藥監局“三定”方案正式對外公布。 除和衛生部厘清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外,國家藥監局機構調整方案中,欲突出分權制衡理念:藥品的受理、審評、審批三個環節鏈條分屬在不同內設司局,并
閔維方:應從制度上強化學術委員會學術權力
??? 一個文明的社會必定是高度重視大學之道的社會,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必然是對知識創造充滿期待的社會。改革開放30多年 來,我國大學教育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多種層次、多種形式、學科門類基本齊全的社會主義大學教育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培養了大
藥物巨頭被加入“違規名單”取消申請權力一年半
知名醫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今后一年半時間都無法獲得國家藥品集采申報資格。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期,藥品監管部門對第五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葛蘭素史克公司的度他雄胺膠囊開展檢查,發現企業對出口中國的產品未按照注冊標準進行逐批、全項檢驗,且在微生物污染風險防控方面存在不足,綜合評定該品種的生
人民日報:讓“院士角逐”回歸學術
讓權力的歸權力、學術的歸學術,才能防范因兩者媾和而產生腐敗風險 兩次參評、兩度落選,最接近時距闖關成功僅一票之差;索賄兩千余萬元,蓋因評院士“需要花錢”——近日,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賄選院士的案情逐步曝光,吸引公眾目光。此事所暴露出的權力對學術的干擾,無疑是一記警鐘。常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