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在最新一期《生物制藥基因學》雜志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吸煙者身體健康會因吸煙受到“永久性損害”。路透社9月30日援引這份研究報告說,吸煙可“開啟”一些有害基因或“關閉”一些有益基因,且戒煙后這些基因的不正常狀態數年內不能得到修復。這解釋了戒煙者肺癌發病率仍居高不下的原因。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癌癥研究中心的拉杰·哈里斯等研究人員采集20名吸煙者和已戒煙者以及4名從未吸煙者的細胞樣本,做脫氧核糖核酸(DNA)測試。 研究者們發現,與從未吸煙者相比,吸煙者和戒煙者體內一種名為“ENTPD8”的基因被“開啟”,這種基因似乎對DNA有損害作用。同時,吸煙者和戒煙者的一些DNA修復基因卻被“關閉”。而基因受到損害是癌癥主要病因。 研究人員說,50%新確診肺癌病人是已戒煙者。......閱讀全文
在醫療健康領域活躍著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初創公司,他們致力于為人類帶來更高質量的生活和更長的生命。軟件和信息技術刺激了這些創新的產生和發展,數字化的健康和醫療數據使得醫療的研究和應用進程不斷加速。 近年來,以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為首的先進技術讓軟件變得越來越智能和獨立,不斷加速著健康領域的創新步伐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J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13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BCEIA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展出當今國內外分析測試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先進儀器設備。本次展會上,組委會頒布了BCEIA 2017新產品獎,共計22家國產儀器廠商、74個產品。其中獲獎最多的廠商是賽默飛
作為體外診斷的一個分支,液體活檢是指一種非侵入式的血液測試,能監測腫瘤或轉移灶釋放到血液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和循環腫瘤DNA(ctDNA)碎片,是檢測腫瘤和癌癥、輔助治療的突破性技術,目前已逐步進入臨床,國內最新進展是藥監局批復格諾生物的肺癌CTC 試劑盒,帶動行業進入應用。 液體活檢的優
2017年1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血液檢測由于其簡單方便、便宜而快捷,在疾病診斷、藥效監控等方面廣泛應用。在腫瘤診斷及預后、神經系統疾病診斷等領域的應用更是廣泛,對腫瘤及其他疾病早期診斷立下了汗馬功勞。下面,小編就盤點了最近血液檢測方面的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探討。 1、Nat
導語 一年一度的J.P.摩根健康大會,是全球健康領域各大政企資本的聚會,超過450家公司,逾9000人參與。首日比爾蓋茨站臺發聲,不僅提出5年已投入健康120億美元,屢次提到微生物組、遺傳病技術和傳染病、微生物組等(演講全文);Illumina和Thermo Fisher 高調展開合作外,發布
為了實現無創的方法早期檢測癌癥,Johns Hopkins Kimmel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報道他們已經開發了一個能測試血液中微量腫瘤特異性DNA的檢測,已經用它來準確識別138人中超過一半患有相對早期的結直腸癌、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科學家說,這項試驗的創新之處是它能區分腫瘤脫落的DNA和其它被誤
7月份即將結束了,7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作為一種VI-A型CRISPR-Cas系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血液檢測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Sci Trans Med:新型血液DNA檢測手段可用于早期癌癥的鑒定 Doi: scitranslmed.aan2415 為了能夠無創性地對癌癥進行早期診斷,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中心的研究者
我們當前治療肺癌患者的方法是實施前期基因分型,預先發現可以使用特異療法治療的畸變或者可以指導患者針對這些畸變進行特殊藥物的臨床試驗。 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建議測試多種畸變,特別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基因突變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重組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生命進化歷史上,細菌和病毒進行斗爭產生的免疫武器,簡單說就是病毒能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細菌,利用細菌的細胞工具為自己的基因復制服務,細菌為了將病毒的外來入侵基因清除,
通過技術手段從病人體液中檢測出相關的癌癥信號,讓病人提前獲知癌癥信號、及時治療;Freenome公司獲得555萬美元種子輪投資。 前不久,美國Freenome公司獲得種子輪融資555萬美元。本輪融資由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跟投方Founders Fund、Data Col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作者:劉勇1,2 王榮*1,2 高 嵐2 賈正平1 辛曉婷1,2 謝 華1 馬 駿1 作者單位:1(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臨床藥理基地,蘭州 730050) 2(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蘭州 730000) 【摘要】 p53基因點突變在肺癌的發生過程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在癌癥領域的研究進展,他們逐漸發現腫瘤血管或許能夠作為開發新型抗癌療法的靶點,當然,腫瘤形成的血管對于腫瘤的擴散和進展也至關重要,那么科學家們如何以腫瘤血管為基礎來開發治療癌癥的新型療法呢?本文匯總,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各位! 【1】Nat Commun:新靶點
如果是基因測序產業上游的公司,產品銷售的目標客戶廣泛,橫跨科研、醫療、商檢領域,產品包括測序儀、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上機測序試劑盒,其中測序儀、上機測序試劑盒兩者是綁定的,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是可以用第三方的產品,國內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每年的歲末年初,Nature Reviews系列雜志都會邀請幾十位相關領域的大牛撰寫一系列年度綜述文章,回顧過去一年的進展,對新的一年提出展望。溫故而知新,對于沒空去研讀每一篇綜述的我們而言,這無疑是一項大福利。 在腫瘤領域,今年的回顧文章涉及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前列腺癌、轉移性腎癌
2018年,全球都在經歷一場艱難的資本寒冬。募資難、融資難、估值縮水,這是許多投資人和創業者最深的體會。但盡管在這樣艱難的歲月,基因領域依然創下了約9.86億美元的高融資額,與2017年10億美元相比基本持平。 這一年里,NMPA批準了首款基于NGS的腫瘤檢測試劑盒,燃石醫學喜提中國“腫瘤NG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 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 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 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④提供測序數據存
研究人員表示,一項不斷進步的技術使他們對液體活檢--一種抑制腫瘤擴散的方法,重新燃起了興趣。 該技術,即基因測序,讓研究人員可以更仔細地觀察到隨著癌癥發展腫瘤留下的遺傳線索。隨著這些新的“液體”血液檢測工作被應用至臨床當中,這項技術也許可以進一步揭示為抵抗治療腫瘤分子面具發生變化的機制。并且它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將疫苗研發列入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重點。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疫苗可能在18個月內完成。 據不完全統計,有數十家國外生物制藥公司宣布正在使用脫氧核糖核酸(DNA)、信使核糖核酸(mRNA)、腺病毒載體等多種手段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本周回顧,GSP和GMP認證費自4月1日起全部取消,藥明康德已正式啟動A股IPO流程,默克/輝瑞PD-L1抗體獲FDA批準,FDA批準十年來首個帕金森病新藥,GEN網站公布2017年最具吸引力的生物制藥公司收購標的TOP10,Nature驚人發現肺的新功能——造血,利用智能手機就能檢測精子質量…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組中的古老逆轉錄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們的進化過程中,病毒持續地感染人體。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們的基因組中,如今它們被稱作為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uman endogeno
提到基因檢測,前幾年,臨床醫生在向患者推薦時還心存疑慮,而近兩年,基因檢測已成為癌癥診療的標準動作,基本上每一個癌癥患者都有一套自己的基因檢測報告。 不得不說,一個患者一套方案的個體化診療時代已經到來。比如,一位患者患了癌癥,不僅要做病理診斷還要做全基因檢測,發現突變位點,進而為患者制定包括化療
隨著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技術的擴散,普通受試者是否能理解和正確面對這些精妙測試的結果,已成為倫理學家和醫生們日益關切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基因測試并非給人一個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預測一個人是否具有罹患某種常見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高風險性,所以,消費者也許并不真正理解這個測試結果,如
微流控芯片已經廣泛于醫學、生物、電子、流體、化學等領域,且微流控芯片可把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擴增、分析等集成到一塊幾微米至幾百微米尺度的芯片上并自動完成所有基本過程。目前,微流控芯片已經廣泛地應用到醫學基因診斷方面,例如基因多態性檢測、基因高效性測序、基因快速性擴增等,為此,本文主要對微流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