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的病因分析
(一)發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不明,有下列幾種假說: 1.循環免疫復合物在暴發性痤瘡中發現有循環免疫復合物,可能是對痤瘡丙酸桿菌免疫反應的結果。這些免疫復合物沉著在骨中引起炎癥過程,導致臨床上溶骨性損害。且有人在約半數的受累關節活檢標本中找到痤瘡丙酸桿菌。 2.環境因素掌跖膿皰病在某些地區發病率高,認為與環境因素有關。 3.約1/3的病人HLA-B27陽性。在SAPHO綜合征病人的家族中,有掌跖膿皮病的占14%,有銀屑病患者的占19%,有痤瘡的占5%。 (二)發病機制 目前本病的發病機制還不很清楚,可能與HLA-B27陽性,遺傳家族相關。還有人認為與前列腺素相關,Ueda報道2個嬰兒長期用前列腺素E1治療以關閉未閉的動脈導管,2例均發生皮質骨肥厚,特別是肢體的長骨和肋骨尤為顯著。停止治療后骨的改變有所好轉。所以炎癥中產生的前列腺素,可能在骨肥厚的發病機制中起作用。......閱讀全文
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的病因分析
(一)發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不明,有下列幾種假說: 1.循環免疫復合物在暴發性痤瘡中發現有循環免疫復合物,可能是對痤瘡丙酸桿菌免疫反應的結果。這些免疫復合物沉著在骨中引起炎癥過程,導致臨床上溶骨性損害。且有人在約半數的受累關節活檢標本中找到痤瘡丙酸桿菌。 2.環境因素掌跖膿皰病在某些地區發病
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的簡介
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omyelitissyndrome),簡稱SAPHO綜合征。SAPHO為下列5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滑膜炎(synovitis)、痤瘡(acne)、膿皰病(pustu
簡述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的癥狀
發病年齡以青年和中年多發。發病年齡最小10歲,最大59歲。男女比例各家報道不一。病人常有骨關節腫痛,最常累及的是胸鎖關節、胸肋關節、肩關節、髂骨、恥骨等。其中胸骨為62%,其次為骶髂關節(33%),脊柱(24%),周圍骨(19%),周圍關節(10%)。81%的病人有兩處以上病變,同時可伴有關節周
治療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的相關介紹
由于本病相對良性的病程以及其病因不明,因此目前的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首選非類固醇藥物治療。部分炎癥反應重且非類固醇藥物療效不明顯者,可短期使用中小劑量皮質激素,外周關節滑膜炎明顯或皮損明顯者,可試與甲氨蝶呤,合并炎性腸病者可試用柳氮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最近的研究表明,新一代的二磷酸鹽類藥物帕
預防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的簡介
1.消除和減少或避免發病因素,改善生活環境空間,改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感染,注意飲食衛生,合理膳食調配。 2.注意鍛煉身體,增加機體抗病能力,不要過度疲勞、過度消耗,戒煙戒酒。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心情舒暢,避免強烈精神刺激。 3.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治療。 4
關于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的檢查介紹
C-反應蛋白增高,類風濕因子陰性。白細胞計數和血細胞計數增多,ANA陽性,HLA-B27約30%陽性。X線檢查:早期可無明顯改變,隨著病情進展可見到胸鎖關節和胸肋關節不規則侵蝕,骨皮質肥厚。還可累及腕關節、頸、胸、腰、骶,表現為相鄰的2~4個椎體彌漫性增生。骶髂關節病變常不對稱。
關于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骨髓炎綜合的診斷鑒別介紹
1、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可以診斷。 2、鑒別診斷 但應注意與銀屑病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瑞特綜合征和硬化性骨髓炎等相鑒別。有人認為脊柱關節病雖與SAPHO綜合征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兩者應予區分。SAPHO綜合征的表現為骨炎和硬化,而非真正的關節炎。骶髂關節炎在SAPHO
SAPHO綜合征的介紹
SAPHO綜合征是主要累及皮膚、骨和關節的一種慢性疾病。SAPHO為下列5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滑膜炎(synovitis)、痤瘡(acne)、膿皰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和骨髓炎(osteomyelitis)。1987年Charnot等經過歸納,取每一病變
一例英夫利西單抗治療老年SAPHO綜合征病例分析
?例1女,62歲。主因下腰痛、皮疹1年,加重3個月住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腰痛,活動后減輕。2個月后出現雙側胸鎖關節及右肩關節疼痛,伴皮疹,為雙手掌側、雙足膿皰樣皮疹。?就診當地醫院,同位素骨掃描[全身發射型計算機斷層掃描(ECT)]檢查提示:雙側胸鎖關節放射性濃集。骶髂關節MRI
以腰痛表現為主的SAPHO綜合征病例分析
SAPHO綜合征在臨床上非常罕見,許多臨床醫生對其缺乏認識,容易被誤診,近期邢臺市人民醫院脊柱骨科收治了一名SAPHO綜合征的患者,該患者以腰背部疼痛為主要表現就診,本次研究對該患者的診療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SAPHO綜合征在臨床上非常罕見,許多臨床醫生對其缺乏認識,容易被誤
以下頜骨骨髓炎為首發癥狀的SAPHO綜合征臨床分析1
SAPHO綜合征是一類累及多器官的慢性炎癥,包括滑膜炎(synovitis)、痤瘡(acne)、膿皰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mstosis)、骨炎(osteitis)等,由Chamot等于1987年首先提出,目前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其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有學者認為,SAPHO
分析皰疹樣膿皰病的病因
一、皰疹樣膿皰病的病因: 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可能妊娠是誘發因素。由于常伴有低鈣血癥引起的典型手足搐搦,推測其發病與內分泌紊亂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可能有關,本病還見于較長時間服用復方炔諾酮片(也稱短效避孕藥Ⅰ號,成分為炔雌醇和炔諾酮)的非孕婦女,故并非是孕婦特有的病變。 二、皰疹樣膿皰病的并發癥
掌跖膿皰病的病因分析
掌跖膿皰病是指局限于掌跖部的慢性復發性疾病,以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周期性的無菌性小膿皰,伴角化、鱗屑為臨床特征。好發于50~60歲,女性多見于男性。對治療反應差。 掌跖膿皰病的病因尚不明確。部分患者有個人或家族銀屑病史,或將來發展成尋常型銀屑病。部分患者的發病與感染相關,扁桃體發炎的患者經抗生素
深膿皰病的病因
本病多數為β型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少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兩者混合感染,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等常為本病的誘因。本病常繼發于外傷、蟲咬癥、疥瘡、瘙癢性皮膚病等之后。
深膿皰病的病因
本病多數為β型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少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兩者混合感染,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等常為本病的誘因。本病常繼發于外傷、蟲咬癥、疥瘡、瘙癢性皮膚病等之后。
SAPHO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以青年和中年多發。發病年齡最小10歲,最大59歲。男女比例各家報道不一。病人常有骨關節腫痛,最常累及的是胸鎖關節、胸肋關節、肩關節、髂骨、恥骨等。其中胸骨為62%,其次為骶髂關節(33%),脊柱(24%),周圍骨(19%),周圍關節(10%)。81%的病人有兩處以上病變,同時可伴有關節周
脊柱關節病的皮膚受累表現
脊柱關節病是一組相關的重疊慢性炎性風濕性疾病,包括銀屑病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炎性腸病相關性脊柱關節炎和未分化脊柱關節炎。關節外表現常常累及皮膚,并且可能在這些關節炎診斷之前或之后發生。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下脊柱關節炎的皮膚表現,以便科學對這些疾病的管理。圖片來源于網絡 銀屑病關節
新生兒膿皰病的病因分析
新生兒膿皰病多從帶菌醫護人員或患兒母親身上感染。由凝固酶陽性、噬菌體Ⅱ組71型金黃色葡萄球菌接觸傳染所致。由于嬰兒皮膚稚嫩,抵抗力弱,同時初次接觸細菌,對細菌特別敏感,再加上營養不良、氣候濕熱、過度保暖、皮膚多汗浸漬等誘發原因,而給化膿菌的侵入和繁殖造成了良好條件。在嬰兒室、哺乳室中,一旦發現此
以鎖骨病理性骨折為主要癥狀的SAPHO綜合征病例分析
SAPHO綜合征是一組由英文首字母縮寫命名的疾病群,包括滑膜炎、痤瘡、膿皰病、骨肥厚和骨炎。它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膚、關節,是一種少見的慢性無菌性炎癥。本疾病首發癥狀多為骨肥厚和骨炎,國內外尚無病理性骨折報道,本文報道1例以鎖骨病理性骨折為主要癥狀,并進行外科手術干預的SAPHO綜合征。病例資料病例介紹
SAPHO綜合征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不明,有下列幾種假說: 1.循環免疫復合物 在暴發性痤瘡中發現有循環免疫復合物,可能是對痤瘡丙酸桿菌免疫反應的結果。這些免疫復合物沉著在骨中引起炎癥過程,導致臨床上溶骨性損害。且有人在約半數的受累關節活檢標本中找到痤瘡丙酸桿菌。 2.環境因素 掌跖膿皰病在某些地區發病率高,認為
膿皰瘡的病因分析介紹
又名“傳染性膿皰病”,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通過接觸傳染的淺表皮膚感染性疾病,以發生水皰、膿皰,易破潰結膿痂為特征。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大皰性和非大皰性膿皰瘡兩種類型。 非大皰性膿皰瘡常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偶爾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皮膚輕微外傷后細菌粘附、侵入并導致感染。大
關于大皰性膿皰瘡的病因分析
大皰性膿皰瘡的病原菌與其它年齡組的膿皰瘡患者相同,但由于新生兒皮膚嬌嫩及功能不健全的特點,因而形成本癥特有的臨床表現。再者,因新生兒初次接觸細菌,故對細菌特別敏感,可能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此外,營養不良,氣候濕熱,用塑料布包裹以及其它促使皮膚易發生浸漬等因素,對造成本癥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其傳染源
深膿皰病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本病多數為β型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少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兩者混合感染,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等常為本病的誘因。本病常繼發于外傷、蟲咬癥、疥瘡、瘙癢性皮膚病等之后。 臨床表現 開始為炎性紅斑或小結節,在此基礎上形成水皰或膿皰,數日內結成暗褐色厚痂,漸漸變干發硬,緊附在患部。皮損
膿皰瘡的病因介紹
非大皰性膿皰瘡常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偶爾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皮膚輕微外傷后細菌粘附、侵入并導致感染。大皰性膿皰瘡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可發生于完整的皮膚,該菌可產生并釋放表皮剝脫毒素,表皮剝脫毒素與細胞表面的橋粒芯糖蛋白1結合,造成表皮細胞間粘附喪失,細胞松解,大皰形成。
難治性SAPHO綜合征藥物新選擇
SAPHO綜合征是主要累及皮膚、骨和關節的一種慢性疾病。SAPHO為下列5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滑膜炎(synovitis)、痤瘡(acne)、膿皰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和骨髓炎(osteomyelitis)。Janus激酶(JAKs)抑制劑可以阻斷一系列細胞因
以面部痤瘡為首診表現的SAPHO綜合征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16 歲。因面部暴發性丘疹 2 個月伴 發熱 2 周、臀部及四肢關節痛 3 d,于 2019 年 9 月 30 日就診。2 個月前,患者無明顯誘因面部出現大量 炎癥性丘疹及結節,迅速增多,于外院按痤瘡給予外 用復方多粘菌素 B 軟膏,療效欠佳。2 周前,患者無 誘因出現持續
關于膿皰性細菌疹的病因分析
本病的病因爭論較大,有人認為是機體對濕疹或銀屑病的特殊反應。但Andrews認為該病常發病于中年人,以往無銀屑病表現,而且發現扁桃體、牙齒、鼻旁竇或其他部位有感染性病灶,當使用抗生素除去此種病灶后,皮損常得以痊愈,因此認為該病可能是與感染病灶有關的獨立疾病。
胸痛患者SAPHO綜合征病例報告
SAPHO綜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itis syndrome)是指由滑膜炎(synovitis)、痤瘡(acne)、膿皰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骨炎(osteitis)組成的一組少見的累及皮
深膿皰病的介紹
深膿皰病(Ecthyma)又稱臁瘡,其炎癥較膿皰瘡深,成為潰瘍性膿皰病。開始為炎性紅斑或小結節,在此基礎上形成水皰或膿皰,數日內結成暗褐色厚痂,漸漸變干發硬,緊附在患部。皮損形狀往往不規則,可呈圓形或卵圓形,境界很清楚,周圍有一圈紅暈。以后逐漸變大,大小不等,由黃豆至指甲大或更大,重者痂皮愈積愈
關于頜骨骨髓炎的病因分析
頜骨骨髓炎的感染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即牙源性、損傷性及血源性。血源性頜骨骨髓炎較少見,主要發生于小兒。牙源性頜骨骨髓炎多見,我國由于醫藥條件的改善,牙源性頜骨骨髓炎發病率已大為下降。牙源性頜骨骨髓炎與下頜骨皮層骨骨質致密、周圍有肥厚肌肉及致密筋膜附著,髓腔膿液積聚不易穿破引流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