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昌樂院士:發揮研究型大學優勢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大命題下,根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體戰略安排,對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統籌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這個龍頭能不能更高地抬起來,關鍵在于戰略性研究型大學。 第一,把握方位,從三個維度看成就、找差距。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格局性變化。一是從發展“高度”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整體進入普及化階段,越來越多高校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但在世界頂尖的高校中占比還比較低。二是從挑戰“梯度”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挑戰是一個“陡梯度”,特別是頂尖人才自主培養、重大創新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亟待更大突破。三是從未來“跨度”看,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時間緊迫,高等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的系統躍升存在“大跨度”,將若干“點”的局部量變,累積為“整體”系統質變,集成......閱讀全文
探討新型研究型大學?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建設論壇舉辦
12月19日,“第三屆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建設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型研究型大學的理論與實踐”,來自全國高等教育理論界的專家學者和大學管理者近200人參會。 論壇由南方科技大學主辦,南方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承辦。“第三屆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建設論壇”現場 南方科技大學供圖
西湖大學,“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樣本?
10月20日,中國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在杭州正式宣告成立。清華大學前副校長施一公擔任創校校長,錢穎一為董事會主席,楊振寧為董事會榮譽主席。 從施一公在成立大會上的致辭能感受到,西湖大學作為國內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將在多個方面突破國內原有的教育體制,開啟中國民辦研究型大學的試驗田。
西湖大學,“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樣本?
10月20日,中國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在杭州正式宣告成立。清華大學前副校長施一公擔任創校校長,錢穎一為董事會主席,楊振寧為董事會榮譽主席。 從施一公在成立大會上的致辭能感受到,西湖大學作為國內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將在多個方面突破國內原有的教育體制,開啟中國民辦研究型大學的試驗田。
新型研究型大學何以為“新”
近年來,高教界刮起一陣“新”風,不僅有熱議的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等,還有掀起興辦熱潮的新型研究型大學。 2021年12月8日,河南宣布將組建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大學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學。當年12月29日,寧波市政府與寧波市虞仁榮教育基金會簽約合作辦學, “高起點、高定位的新型研究型
研究型大學將建立新評估制度
相關報道教育部財政部共同管理高校質量工程 ???? 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財政部將共同成立“質量工程”領導小組,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項目進行管理,制訂實施方案,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全面領導“質量工程”工作。? ????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
歐洲研究型大學成立新游說組織
在科研領域投資極多的9所歐洲大學近日成立了一個新組織以游說歐盟。日前宣布成立的歐洲研究密集型大學公會,其發起單位包括荷蘭奧斯陸大學、格羅寧根大學以及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該組織將于11月正式啟動,目前仍在吸收機構新成員。 但是別急,你可能會問:歐洲研究型大學在布魯塞爾不是已經有一個組織了嗎?
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有殼還要有核
歸根結底,“辦學時間短、高起點、研究型、對外開放程度高、小而精”等鮮明特點都是為社會需求服務的,而面向社會需求進行有組織的科研才是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核心特征。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科技事業的不斷發展,“新型研究型大學”一詞熱度不斷攀升。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
英國頂尖研究型大學免遭經費削減影響
據《自然》網站消息,英國2011-2012年度高等教育經費預算的削減,對包括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內的英國多所研究密集型大學產生的影響將會較小。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各大學下一學年的預算總額將達到65億(英鎊,下同)——這比上一學術年只削減了6.5%:其中,用于科研的15億多減少了
新型研究型大學應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893.shtm
“轉型”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的優勢和挑戰
近年來,隨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政策呼聲加強,以及科研機構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國很多科研機構開始向研究型大學“轉型”。它們中有的直接創辦大學,有的和已有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大學,有的則先做好自身,形成特色,再根據社會需要創辦研究型大學。這些行為為我國高等教育整體結構提供了新的增長點,豐富了高質量高等教育的
中國科大參加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第16屆年會
10月28日,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第16屆年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日本和韓國的17所著名研究型大學的校長齊聚清華大學,圍繞東亞地區一流研究型大學之間的交流合作與發展展開深入探討。 校長侯建國、副校長陳初升以及相關外事負責人出席了此次年會。會議討論了過去
研究型大學如何提升對國家戰略科技的支撐作用
研究型大學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發展的戰略支點和活力源泉,也是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研究型大學,立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的“坐標點”,處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促進“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第一動力”的“結合點”,
研究型大學如何提升對國家戰略科技的支撐作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52.shtm
項昌樂院士:發揮研究型大學優勢建設教育強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506.shtm
項昌樂院士:發揮研究型大學優勢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大命題下,根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體戰略安排,對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統籌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這個龍頭能不能更高地抬起來,關鍵在于戰略性研究型大學。 第一,把握方位,從
陳駿院士:研究型大學要做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力軍
長期以來,重科研輕教學是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通病”,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如何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培養出合格的拔尖創新人才,是研究型大學的一大任務。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駿院士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過去的一年,全校上下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
從生命科學研究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優勢發揮
近10年來,中國生命科學加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改寫世界生命科學版圖的重要成果。在這一重要基礎研究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如何發揮優勢,履行使命擔當?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和《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開展聯合訪談,邀請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宏偉教授,
從生命科學研究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優勢發揮
對話嘉賓:王宏偉?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頡偉?表觀遺傳學及發育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國強?微生物合成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 近10年來,中國生命科學加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改寫世界生命科學版圖的重要成果。在這一重要基礎研究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國家戰略科
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應逐步建立博士生院
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博士生教育已走在世界前列,但目前博士生的培養與教育也進入了一個瓶頸期。特別是在招生制度從“考核制”轉變為“申請—考核制”的過程中,一些問題日益突出。然而,現行研究生院管理體制除政策性與方向性引導外,缺乏對博士生教育的宏觀指導,更無法把控博士生的個性化培養。因此,在我看來,
探訪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高復雜度原型工程中心
所有工程師都希望盡快將自己的設計構想轉化為實物,以前這一過程往往需耗費數年時間,而如今,即將投入使用的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MISIS)高復雜度原型工程中心,或許可以成為他們實現夢想的捷徑。 為“創意到原型”提供一站式服務 國家研究型工藝大學校長阿列夫季娜·切爾尼科娃介紹,2009年學校
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學術發展是推進研究型大學建設的主線
●人們對研究型大學的一個普遍擔心是加強科研會影響教學質量。事實上,正是科研為高質量的教學提供了重要的而且越來越重要的基礎。 ? ●研究型大學學術使命的觸角將不斷前伸到應用的技術領域,將在更廣泛的基礎研究以及公益性研究方面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 ●脫離了大學自身教育目標和學術價值的社會服務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成立
經民政部批復同意,國家一級學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4月21日在京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解放軍總后勤部副部長秦銀河任名譽會長,武警醫學院原院長王發強任首屆會長。 據介紹,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以探索和建設研究型醫院為目標,具有醫療服務、科學研究和臨床教學“三位一體”功能,是從事研
國科大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
評審會現場2020年9月1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審會在玉泉路校區舉行。專家組對照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整體方案,在對學校2016-2020年期間建設工作進行評審后一致認為,國科大 “雙一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成功達到預期建設目標,進入到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專
研究型高校西湖大學本科新生入學:高二生源多于高三,女性倍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95.shtm 7月30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致辭。“西湖大學以積極的態度應對變化的世界,更致力于培養你們成為未來世界變化的主導者,途徑只有一條:勇敢地、不拘一格地突破創新!”在
研究型高精度自動接觸角儀
zui專業級的高精度接觸角測量儀XG-CAMB為您獨家提供世界ling先的曲線尺及外形輪廓法接觸角分析技術,全面提升您的接觸角分析精度,全世界獨一的真正0.02度接觸角誤差。 運用CAM7.1測量軟件為您測試接觸角提供zui為完美的技術解決方案。 XG-CAMB系列接觸角儀(或稱水滴角測定儀)
全國首家國際研究型醫院落戶北京
3月25日,全國首家研究型國際醫療產業轉化平臺暨高博國際研究型醫院在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奠基開工。 據悉,項目總建筑規模9.68萬平方米,規劃床位500張,預計將于2022年年底建成運營。該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北京醫藥健康產業創新鏈條,加速醫藥研發成果轉化進程,讓老百姓更快享受到更多
如何選擇一款研究型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通常是生命科學研究實驗室的核心設備之一。從明場到熒光成像,再到活細胞成像等相關應用領域中,顯微鏡的配置和功能都是至關重要的。本文簡要地介紹了相關的顯微鏡功能,并圍繞著選擇一款研究型顯微鏡應考慮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概述。
在美國,培養一個研究型醫生有多難
研究型醫生是定位于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的臨床醫生,將自己職業定位在開拓創新與服務社會,或稱為醫學科學家、臨床研究員。理論上,這樣的研究型醫生能夠全面掌握臨床醫生和科學研究兩者兼備的職業技能,促進醫學科學的進步。然而在臨床醫生和科學研究的培養方面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通道,這使得研究型醫生的培養變得復
北京明尼將啟動2所研究型醫院示范建設
12月30日,北京市衛健委、市科委等十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研究創新功能的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該方案提出,北京將利用2-3年時間,在全市建成20-30個示范研究型病房,并將在2021年啟動2所研究型醫院示范建設工作。 據了解,北京醫
DSA30研究型接觸角測量儀特點
主要特點:﹡最新優化的成像系統,可以得到史無前例的清晰、銳利的圖像精確的接觸角、表面自由能和懸滴測量﹡ 豐富的進樣系統,多種手動、自動可選,簡單易用 ,并有專門用于高粘度、高污染樣品的滴定系統﹡ 大小靈活可變的樣品臺,適應大樣品的測量﹡ 采用快滴法放置液滴,操作簡單、易于重復﹡ 軟件通用性強,適應多